臺灣人的命也是命 島內民怨沸騰 祖國統一隻有「衝鋒號」!

2020-12-19 張殿成國際觀察

為博取美國信任和支持,蔡英文當局把美國認為「臺最重要的戰略及經貿夥伴」,並奉行「聯美抗陸」政策,甚至不惜犧牲島內民眾的切身利益。早在2018年,「臺農產品貿易赴美友好訪問團」赴華盛頓,與美國大豆協會籤署了採購意向書協議,承諾2018-2019年共採購390萬噸大豆,價值約1.56億美元,每噸單價為400美元,較當時美國市場每噸321美元的單價高出了79美元,等於一次性向美國大豆協會贈送了30.81億美元。但是,更令臺灣人民擔憂的是,島內的肉品市場也已經開始淪陷了。

作為世界最大的豬肉出口國和第二大豬肉市場,美國出口的豬肉含有「瘦肉精」,已經遭到世界各地不同程度的抵制,臺灣農委會也曾把「瘦肉精」列為動物用禁藥。早在2007年,阿扁當局因檢驗出美國進口豬肉含有「瘦肉精」而引發民眾抗議,不得不發布暫緩「瘦肉精」解禁政策的公告。2012年3月,馬英九當局提出「安全容許、牛豬分離、強制標示、排除內臟」的16字政策,「有條件」地解禁了飼料添加「瘦肉精」的美國進口牛肉。而今,蔡當局更進一步開放臺肉品市場,甚至不顧民眾的強烈反對進口含有「瘦肉精」的「美豬美牛」。有島內民眾表示,蔡英文當局為了討好美國,置人民生命與健康於不顧,已經達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

據臺媒11月24日報導,蔡當局不僅為含有「瘦肉精」的「美豬美牛」進入臺灣市場大開「綠燈」,而且還解禁「核食美豬」。(「核食」是指核災地區出產的糧食)。要知道,蔡當局所要進口的這些含有「瘦肉精」與「核食」的豬肉,對人體的傷害是很大的,但蔡當局卻對民眾的這些意見充耳不聞。因此,在臺灣「秋鬥」遊行中,民眾陸續聚集、高舉旗幟,表達訴求。有上萬人參與此次遊行,這是30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秋鬥」示威遊行活動。報導稱,島內「秋鬥」的現場民怨沸騰,街邊出現了很多寫著「出賣健康」、「蔡英文下臺」,「臺灣人的命也是命」等標語。

據悉,現場民眾對臺當局開放毒豬進口表示強烈不滿,他們還高喊「臺灣人的命也是命」,並要求不顧食安的蔡當局道歉,下臺。對此,前臺北副市長李永萍表示,人民擁有罷免領導人的權利。而前高雄市長韓國瑜也表示,對所有抗議的民眾全力支持,並請民進黨當局收回成命、更改命令。但民進黨嘉義市議員蔡文旭卻表示,不要庸人自擾,美國豬肉和牛肉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不要擔心。而蔡英文則宣稱,民眾如果認為對人體有風險,可以選擇不吃,沒有人強迫你去吃這些。但是,對於島內民眾來說,市場上只有這些含有「瘦肉精」與「核食」的肉品根本沒得選擇。

臺灣輿論痛斥,民進黨為了「聯美抗中」不擇手段,置臺灣人民的整體和長遠利益於不顧,其甚至還企圖犧牲島內民眾的生命健康為自己的「臺獨」政策買單。有分析指出,在推進國家統一問題上,大陸著力追求的是在兩岸融合發展基礎上的心靈契合的統一,不到萬不得已,兩岸統一不會是「強扭的瓜」。但現在看來,臺當局「倚美謀獨」,甚至不惜拿島內民眾的生命健康換取美國人的支持,已經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因此,大陸為了臺灣人民的福祉和祖國統一,已經開始計劃懲罰島內的「獨派」勢力,並制定了「臺獨」分子清單。有專家表示,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就是推進和完成祖國的統一。既然祖國統一已經提上議事日程,我們只有「衝鋒號」,沒有退堂鼓!

相關焦點

  • 島內一數據公開,「臺獨」絕望,祖國必將統一
    一方面,他們不斷進行「反中」「抗中」「仇中」的政治操弄,在島內大搞「去中國化」和「綠色恐怖」,妄圖切斷兩岸同胞的血脈聯繫。另一方面,他們為了謀取政治私利,加緊勾結外部勢力,一再製造事端挑釁大陸,使得如今的臺海局勢嚴峻複雜。然而,眾所周知,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國統一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阻擋的歷史潮流,「臺獨」註定是死路一條。
  • 22日,臺灣「秋鬥」現場民怨沸騰,島內數萬人集結:蔡英文下臺!
    11月22日,臺灣「秋鬥」遊行正式登場,大批民眾聚集在蔡當局門前,搖旗吶喊,表達島內民眾「反毒豬」、「反雙標」等訴求。近年來,蔡當局的多項「施政」舉措損害民眾根本利益,危害臺海和平,致使民怨沸騰,數以萬計的民眾開始自發參與「秋鬥」遊行。
  • 紀念臺灣光復 共促祖國統一
    臺灣問題必將隨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終結。  新黨榮譽主席鬱慕明表示,儘管臺灣曾被日本佔據,但臺灣人就是中國人,這是沒有疑問的。民進黨當局不斷挑釁大陸,鼓吹「親美抗中」能給臺灣帶來安定繁榮,這樣做是在製造戰爭風險,危害臺灣人民。島內統派要不斷壯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追求兩岸和平,實現民族復興,完成國家統一,是大道、大業、大勢。
  • 統一是臺灣必須直面的問題,島內政治人物該清醒了
    民進黨當局在疫情期間更加肆無忌憚擺出加大兩岸對抗的姿態,大肆煽動「恨陸、反陸、抗陸、仇陸」情緒,「以疾謀獨」,製造新仇舊恨;而臺灣其他某些政黨、政治人物出於種種考慮,或旁觀、或迴避、或模糊,靈魂丟失,方向迷失,真正旗幟鮮明、直面統一問題的屈指可數。
  • 紀欣:唯有祖國統一,才是臺灣真光復
    75年前的10月25日,日本受降儀式在臺北公會堂(今中山堂)內舉行,會場外及全臺各地一片歡騰,敲鑼打鼓,熱烈慶祝臺灣光復。1946年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訂10月25日為「臺灣光復節」,以之紀念臺灣回到祖國的懷抱。 紀欣發表臺灣光復75周年感言
  • 祖國統一勢不可擋!敏感時期,島內傳出重要風聲,讓蔡英文失望了
    近段時間以來,民進黨當局以及島內「臺獨」分裂勢力在謀「獨」的邪路上越走越遠。一方面,民進黨當局瘋狂打壓兩岸民眾正常交流交往,圖謀製造兩岸「脫鉤」;另一方面,民進黨當局及「臺獨」分裂勢力為了謀取政治私利,加緊勾連「港獨」以及外部勢力,充當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絆腳石」,甘做反華勢力的「馬前卒」,到了喪心病狂、破罐破摔的地步。
  • 紀欣:心繫祖國 惟願統一
    說到中國統一聯盟,不少觀眾或許都不陌生。它是臺灣解嚴後,第一個明確主張和平統一的政治性團體,一直以來都是臺灣島內反「獨」促統的中流砥柱。
  • 黃智賢:只有兩岸統一,才是對臺灣最大的好處
    作者:影覓編輯:枯木最近召開的第3屆兩岸一家親臺灣學術研討會上,臺灣著名主持人黃智賢發表了的講話,她指出,要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重任就必須實現祖國的統一,只有這樣,才能讓兩岸民眾更好的助推中華民族復興重任,而臺灣民眾也深刻的感受到作為一名中國人的自豪與光榮。
  • 臺灣民調公布,島內民眾心聲公開,祖國統一勢不可擋
    近期,臺灣當局對大陸的挑釁已經到了瘋狂的程度。一方面,蔡英文、蘇貞昌等民進黨政客大肆在公開場合鼓吹「臺獨」;另一方面,臺軍頻繁舉行各種軍演,對大陸進行武力挑釁。此外,臺當局還不斷與美國進行「互動」,從美國購買軍火,試圖抱華盛頓的「大腿」。
  • 臺網友怒批:蔡英文下臺,我們要統一!統一臺灣只有這一個選擇?
    臺灣許多人從未去過大陸,對大陸的了解往往來自島內部分媒體的扭曲報導,跟真實情況相差很遠。而隨著大陸實力的日益增強,來到大陸的臺灣人,深刻的感受到了大陸快速發展,同時開始在各個領域感受到大陸的「正能量」。剛剛過去的「雙11」購物節,還在島內掀起了一股購物熱潮,臺灣網民紛紛加入「剁手族」,島內電商也爭相跟進。
  • 推動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光明日報-光明網
    【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    十九大的召開,繪就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宏偉藍圖和路線圖。「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讓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世界中華兒女歡欣鼓舞。
  • 克服認同錯亂,臺灣青年需要高舉統一大旗支持和平統一
    ,就連原本最單純不過的2017年《中國新歌聲》兩岸歌唱交流比賽在臺灣大學校園,都被「臺獨青年」鬧場搞得活動最後不得不中止。綜觀我國五千年發展的歷史,邏輯就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中國最終都會走向統一。即使「臺獨」分子靠著挾洋自重和在島內不斷內耗,但這一切都是歷史的逆流,中國終歸統一,就如同剛剛發布的《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白皮書中,在談到臺灣問題就開宗明義就說到「解決臺灣問題,實現國家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 島內專家說了蔡英文不愛聽的話,祖國勢必統一
    近日,臺灣地區前官員、政治大學經濟系教授林祖嘉在出席一場論壇時指出,臺灣今年出口正增長那麼多,絕大部分都是賣到中國大陸,再轉到其他地方,臺灣對大陸的貿易依賴度在9、10月約為46%,而全年約為43%。他認為,這種依賴趨勢就算到了明年也不會有太大改變。
  • 統一聯盟黨主席紀欣:臺灣的前途在於國家統一
    說到中國統一聯盟,不少觀眾或許都不陌生。它是臺灣解嚴後,第一個明確主張和平統一的政治性團體,一直以來都是臺灣島內反「獨」促統的中流砥柱。今年4月,中國統一聯盟正式轉換為統一聯盟黨,由紀欣女士出任首任黨主席。紀欣,是一位非常低調的臺灣統派人士,關於她背景經歷的介紹,只有寥寥數語,但每一句話背後,都有很多故事。而這些故事,都是紀欣與祖國的故事。
  • 祖國完全統一是大勢所趨不可阻擋
    75年前,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之中,臺灣脫離日本殖民統治得以光復,回到祖國懷抱。這是整個中華民族揚眉吐氣的光輝時刻,也是值得全體中國人民紀念的重大歷史事件。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堅定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權威訪談)
    劉結一: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們黨始終把握兩岸關係發展時代變化,不斷豐富發展國家統一理論和對臺方針政策,先後提出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政策主張和「一國兩制」科學構想,確立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進而形成了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基本方略,有力引領兩岸關係朝正確方向發展。
  • 音頻 | 金燦榮談臺灣:現在是祖國統一的好時機嗎?
    問:歐美疫情帶來世界格局巨變,現在是祖國統一的好時機嗎?金燦榮教授:圍繞著臺灣問題態勢是不太樂觀的,我這裡講客觀態勢,因為預測有點難。附帶這裡介紹一個情況,我有一個基本身份是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老師,但另外一個身份,就是中國未來研究會的理事長。這個是科協直屬的九個協會之一。科協下面掛了很多協會,287個。
  • 祖國統一勢不可擋!元旦,國臺辦主任鏗鏘發聲,「臺獨」是絕路
    臺灣是中國的一份部分,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然而自蔡英文出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以來,民進黨當局不斷挑動民粹對立情緒,升高兩岸對抗,惡化兩岸關係氛圍。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島內「臺獨」分子更是上躥下跳、「以疫謀獨」。
  • 臺灣光復乃全民族抗戰勝利之果 祖國統一是新時代歷史大勢所趨
    ,回到祖國懷抱。從中國歷史主流和兩岸關係發展趨勢看,統一是歷史大勢,是正道。「臺獨」是歷史逆流,是絕路。當前,主張「臺獨」的民進黨在島內興風作浪,「臺獨」勢力氣焰囂張,「臺獨」活動變本加厲,外部勢力插手臺灣不斷升級。儘管如此,他們企圖將臺灣從中國領土分割出去的圖謀決不會得逞。
  • 十九大報告讓島內悟到:現在統一臺灣根本不需要動武了
    為報導十九大,島內媒體提前數月「熱身」,派大批記者前往北京。據臺媒報導,在北京設有駐點的5家臺灣電視臺、3家平面媒體共有上百人衝在報導一線。臺灣東森電視臺記者說,他們最關注十九大後大陸對臺灣的態度有沒有調整,是微調還是有大變化。  一直不肯正視「九二共識」和一個中國原則的民進黨當局也是相當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