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寶寶知道 主婦手記
嫁為人婦後我由十指不沾陽春水變成油鹽米醋樣樣來的主婦,對潮汕風俗也比較關注,後來發現我們家鄉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孩子從來沒有「百日」風俗。
潮汕人對數字十分敏感,最具體的體現的:
一是廣泛地應用於建築物上。
二是應用於喪事(白事)之上。
農村有親戚去世,不興送花籃啥的,興包個「紙錢」,少的11元,多的101、1001、10001元不等,講究奇數。
國慶休假七天,咱們也不興講「7天」,因為去世的人有「頭七」之說,所以這七天聽上去極不吉利。
故數字也是有禁忌的。喜事一般不讓加數字,似乎加了數字就成了限制,福氣就不能源源不斷川流不息了。
我在寶寶知道這個頭象就是小泥滿月時剃的。
在我們中國各個地方,出生禮的主要風俗包含了:誕生、三朝、滿月、百日、周歲。我發現潮汕除了百日、三朝之外,其他的慶賀活動都是有的,三朝是指出生三天,包含了「3」的數字,百日是指出生「100」天。
也就算說,在潮汕地區,百日這風俗是受排斥的!
百日,古時指幼兒百日之時給嬰兒穿百家衣,寄託了願孩子健康成長的美好願望,內容有吃百家飯、穿百家衣等。就因為這節日也包含了數字,這便成了潮汕人刻意避免的日子了。偷笑偷笑。。。
其實在某些地方,「百日」也不叫「百日」而叫「百露」,也有這個避邪的意思。
我知道其他地方滿百時候的風俗都挺有趣的。
山西:嬰兒誕生一百天時要過「百日」,在這一天家長要蒸一個「套頸饃」為嬰兒祈求吉祥長命。
山東:喜歡送孩子用坯土作成的「泥娃娃」和「布老虎」。
安徽:寶寶百日會在臉上擦一些「鍋灰」,估計也是祈求保佑的意思。還有專門的百日網站,為關注百日寶寶健康,防治疾病危害,為寶寶百日健康祈福。
雖然潮汕人沒有百日風俗,但慶賀起來是一樣的,把內容分散在滿月、周歲之時請客。家長一樣要送孩子禮物的。送紅包已經沒啥新意,最主要的是物輕情意重,送得有意義,送得有價值。
長輩們喜歡送黃金,銀首飾。比如金鍊子,銀鐲子等,份量重,情意長;同輩們喜歡送衣服鞋襪、紙尿褲、套裝奶瓶、嬰兒車、學習文具。禮物實用又美觀。這都是極有意義的禮物。
不過隨著環境的惡化,以及伴隨而來的寶寶越來越容易生病,現在很多的年輕爸爸媽媽也把健康作為新式的百日禮送給孩子。
我們生在這個有著古老歷史的中國,可以看到許多風俗都是極有意思的。
但儘管人物來來往往,禮物送來送去,其實無論是什麼,包含了的都是上一輩對後輩們的平安、健康的祝福。
其實百日禮並沒有那麼複雜,送給孩子健康才是為人父母們最希望的。過什麼樣的節日,真的無所謂!
願天下所有的寶寶都平安健康!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