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的中年人,都把人生調成了告別模式

2020-12-23 騰訊網

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到來,那就把每一天當作最後一天過,倍加珍惜,圓滿度過。

選擇了告別模式,就懂得了時間的寶貴。

醒的中年人,都把人生調成了告別模式

就如那首《旅客》歌唱的那樣:走著走著,有些人不見了……

人到中年,大都經歷過生離死別,有些人來不及告別,已經不在了。

人到中年,將要告別父母,就對他們好一點,別等到有一天醒悟後悔。所謂子欲孝而親不在啊。

選擇了告別模式,就懂得了時間的寶貴,懂得與父母相聚一天少一天,父母會先變老,他們終將遠去。

選擇了告別模式,就給子女更多陪伴,珍惜每一次的歡笑每一次的感動。成長是最好的禮物,因為有你在身邊而不同了。

選擇了告別模式,不論金錢還是榮譽能拿得起能放得下。能接受,也能告別。

凡事有交待,凡事有準備。做一個靠譜的人。

不懼將來,不畏現在。

清醒的中年人,都把人生調成了告別模式,人到中年更懂得了珍惜時間。

告別無關的關注:你對這個世界沒那麼多責任

傳播學在研究大眾傳媒的弊端時,有一個結論認為:

「大眾媒體能夠把全世界發生的事情,事實擺在你的眼前。通過逼真的視效、音效,讓你感同身受,仿佛你也是事件的親歷者、參與者一般,產生了虛假的參與感,從而讓你忽略了對現實的參與和行動。」

全世界每天產生海量信息,大部分對你都沒什麼用。

重要的不是你接收到了什麼信息,而是你參與了什麼、改變了什麼。

即使在網上看到什麼負面信息,或者憤憤不平急需噴的東西,你都上去批評一番。

你自認為參與了,但你改變了什麼?

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事情與你無關,你也不是超人,對這個世界沒有那麼多責任。

更何況你認為錯誤的事情未必錯誤,更可能是你不了解事實或者段位不夠,看不到本質的東西而已。

與其花時間糾結,羅志祥的瓜多少分真多少分假,綠地高管的瓜後續可能會怎樣發展。

還不如好好思考,還可以怎樣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怎樣更好地陪伴自己的家人。

告別無用的社交:不屬於自己的圈子都退出吧

當你強行擠進某個圈子的時候,往往就是擠進了生活的對立面,或者是加入了另一個層次的群體。別人對你是很排斥的,你卻硬是要和別人交往,最後變成了互相傷害。

當你窮的時候,擠進富人的圈子,希望別人打發一點點,結果被人嘲諷,甚至有人找機會利用你,你只會讓自己更加寒心。

當你有錢的時候,加入了窮人的圈子,別人都會討好你,但更多的人是算計你、嫉妒你、找機會打擊你。

人到了一定的年紀,越來越懂得,人心隔肚皮,不要高估了自己的別人心中的位置。

成年人的生活,上有老下有小,真的不容易。應付生活,努力賺錢,都已經夠累了,何必再去應付無用的社交,何必再去看別人的臉色,何必到處喋喋不休,何必把別人當成衣食父母?

也許一輩子都不會出人頭地,但能夠活出好心情,就已經成功了。

捨棄無用的社交,有了更多的獨處時光,有了學習和思考的時間,你還會遇到和你志同道合的人,哪怕只有那麼一兩個人,也很好了。

告別不擅長的事:你費盡心力所做的事並不會帶給你多少回報

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如果不能夠在其天賦之中,發揮其全部的才能,那麼他在其他方面無論消耗多少心力,其回報只會越小。

這意味著那些需要消耗你極大心力的事情,是你不能夠勝任的事情,也是你再怎麼努力也很難取得進展的事情。

是否正是這樣,那些極大消耗你心力的事情,其回報越小。

如果你所從事的行業,消耗了你極大的心力,這可能意味著你並沒有這方面的天賦。倒不如趁早改行,去做自己真正擅長的事情,才能夠充分發揮你的能力。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做著自己不擅長的事情,費勁心力還沒有得到多少回報。

但這同樣也意味著,去做你擅長的事情、去做你能力範圍內的事情,其回報是事半功倍的。

減少生活的壓力、工作的壓力,可能需要你找到一個更加合適自己的位置。

面對今天,你是否是全力以赴去做事,去體驗人生?

相關焦點

  • 人生最好的狀態,就是調成「靜音模式」
    若是把古人的話,換個我們現代說法,則是:要把自己的生活調成了靜音模式!而且,真正聰明的人都在這麼做,他們在默默下功夫,好似「潛龍」一樣,謀求日後「飛龍在天」。所以說,人生最好的狀態,就是調成「靜音模式」!
  • 真正厲害的人,早把人生調成了「靜音模式」
    而縱觀身邊那些活得風生水起的人,莫不把人生調成了靜音模式。格局高的人,早就擁有了一張「金口」,一顆「靜心」。知乎上有個問題:有什麼簡潔的人生道理讓你受用一生?有兩種話,是千萬不能與外人道的:大的歡喜,不說。小的悲傷,不說。「每一個強大的人,都曾咬著牙度過一段沒人幫忙、沒人支持、沒人噓寒問暖的日子。
  • 《天道》:真正厲害的人,早已把人生調成了「靜音模式」
    >真正厲害的人,早已把人生調成了靜音模式丁元英平淡得像一個普通的中年男人,但其實是他是那種運籌帷幄決勝千裡的高人,面對生活中的起起伏伏,早就已經看淡了世間的人情冷暖,他活得非常的通透,在面對外界的紛紛擾擾,能夠將自己調成「靜音模式」不局限於生活中的名利,丁元英對自己有著更高的追求,那就是對生命價值根本意義的思考和覺悟。
  • 《天道》:真正厲害的人,早已把人生調成了靜音模式
    《天道》:真正厲害的人,早已把人生調成了靜音模式《天道》:真正厲害的人,早已把人生調成了靜音模式提起《天道》這部電視劇,不少80、90後還是非常熟悉地,這是一部根據作者豆豆原著《遙遠的救世主》所改編的電視劇,一部距今已有14年在豆瓣打出9.2高分的經典好劇。
  • 心理學:真正厲害的女人,早把人生調成了「靜音模式」
    看似平淡的一句話,卻向我們展示出人生最高級的活法,就是將自己的人生調成「靜音模式」。 認真地觀察過我身邊的那些優秀女性身上的共同點。我發現她們無一不是將自己的人生模式早早地調成了靜音,避免了淺薄的紛擾,而成就了深度的人生。
  • 計程車司機連續工作160天猝死:中年人的清醒,都是死亡給得
    也許連他自己也沒想過,會以這樣的方式與家人告別,永遠地!乘客說,司機感覺胸口有點難受,隨即將車停在路邊,按下雙閃後,就倒在了座位上。家人在整理遺物時,發現了他的帳本,記載了跑車160天來,每一天的收支。160天,中間竟未曾休息過一天,讓人看得心酸。帳本上寫滿的是數字,親人眼中看到的,卻是他每天奔波的身影,以及心中對生活的期望。
  • 中年人的銀卡人生
    讓自己多些放鬆,更輕鬆地看待人生和周遭,才是銀卡人解套的法寶。中年人的銀卡人生1銀卡人生,是比上遠遠不足,比下綽綽有餘的人生。「難道到了50歲,你還希望世界圍著你轉不成?」 初見時對布拉德所創立的事業,還算感興趣的妹紙,半天不到,就扎心地向布拉德大叔說了這句話。
  • 《30而已》火了|中年人還能乘風破浪嗎?
    大把的青春時光似乎是與成熟老道的人生相背離。在躍躍欲試、敢想敢作敢當的年齡,難免在處人處事上青澀、缺乏火候,等到火候到了,青春似乎也要匆匆告別了。女人非常吝惜青春,特別是走入30歲的女人,一手不忍放棄青春的容顏,一面又不得不步入人生的另個一階段:相親、戀愛、為人妻,結婚、生子、為人母……30而已,有無奈,有現實,有感動。
  • 《人生第一次》:告別
    告別紀錄片《人生第一次》2020版,總計12期,最後一期——告別,講述的是上海聶愛榮奶奶得了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年痴呆),日漸喪失記憶,丈夫巢爺爺仍相守相伴的故事。立遺囑的老人們帶著清醒的意識,來到這裡,「像小學生寫作文一樣,一筆一划認真地寫著自己的遺囑。他們不忌諱談論生死,就像一位老人說的,把後事安排好,心就安定了。請你記得我,因為你,我的人生平淡而有意義。
  • 人間清醒大張偉,看似沒正形,其實人生的4個道理他都懂
    人間清醒大張偉,看似沒正形,其實人生的4個道理他都懂!提到大張偉,很多人都感覺他外表給人一種不著調的感覺,但你細細品他說過的話,就會感覺到他的話語裡都藏著很深的內涵,正如他的歌聲總是有一種成年人進遊樂園的感覺,仔細的聽他的歌詞給人一種精神的慰藉。
  • 人間清醒大張偉,看似沒正形,其實人生的4個道理他都懂!
    人間清醒大張偉,看似沒正形,其實人生的4個道理他都懂!提到大張偉,很多人都感覺他外表給人一種不著調的感覺,但你細細品他說過的話,就會感覺到他的話語裡都藏著很深的內涵,正如他的歌聲總是有一種成年人進遊樂園的感覺,仔細地聽他的歌詞給人一種精神的慰藉。
  • 靜音模式的人生,到底有多爽?
    當很多人還在喧囂中努力擺脫浮躁時,真正厲害的人,早已經將自己的人生調成了靜音模式。靜耳:不必將太多人請到生命舞臺上周,大學畢業的表弟和我吐槽,最近太累了。原本,躊躇滿志的他,想在自己實習的廣告公司就業,可一個學長苦口婆心地勸說:「廣告設計這行不行了,聽我的,做策劃有前景。」
  • 人間真情|把「黑暗」人生「調」成光明樂章
    憑著精湛的技藝,她在贏得客戶口碑的同時,也把自己的「黑暗」人生「調」成了光明樂章。把「黑暗」人生「調」成光明樂章文|佟雨航意外失明,墜入黑暗蔡瓊卉1992年出生於杭州市富陽區鹿山街道江濱村,母親孫水娟在街上擺攤賣水果,父親蔡德福在造紙廠當工人,她還有一個姐姐叫蔡豔春。
  • 《遇見幸福》:活成體面的中年人,到底有多難?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遇見幸福》實在引起了中年人的共鳴,劇中蔣欣、郭京飛、劉孜演繹同是出生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的三發小,整個童年和青春期相伴成長,但在求學過程中漸漸失去了聯絡,相繼結婚成家生兒育女,再次相聚時已經都是40+的中年人,都各自面臨著生活的刁難,想要保留自尊而相互疏遠,又因大城市的孤獨而相互靠近,彼此溫暖。
  • 智鵬|中年人的人生創業,第一位是精神上的年輕
    在今天這個時代,40到50歲能立下自己一生的夢想和志向,知道一生要去向哪裡,就已經是很不錯的事情,我們在這樣一個年齡,所謂的中年人,其實完全可以為自己的生命的精彩再奮鬥一把。人到了四五十歲的年齡,無論在精神、事業、感情上都容易出現重大的危機。
  • 每個中年人都是一顆孤星
    48歲,人生已經埋掉半截,中年的他,卑微如一條狗,看不到太大的希望,支撐他在荒蕪的人生中堅毅地走下去的,只有一點點亮光,它來自這個中年人的內心柔軟之處。而他那中年人的內心,已經不復少年時匹馬黑貂裘的張揚輕狂,中年人的心仿佛一口深井,在井底還有一些波光,那波光搖曳著,是井水對星光的反射,而那星光,其實只是兩個字,叫做希望。他,名叫左宗棠。
  • 五首記夢詩詞: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醉
    幕落後,人散時,有人變得清醒,現實而冷漠,一些則開始迷醉,肆意而放縱。其實,最好的人生,不過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與歲月同行,風雨兼程的往前走下去。人生,醒時現實,醉後自在。陸遊在《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中寫道: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 沒事別招惹中年人,他們都是嬌氣包.
    後來有一次跟朋友們聚會唱歌,我直接睡死了過去,拍醒我的小朋友說:「我們這邊Rock,您那邊睡得嘴都張了。」中年人之間互相理解,儘量不安排晚上聚會,如果非要安排,大家都會自覺在晚上9點前紛紛發表結案陳詞,用以表達「到時候解決戰鬥了」之意思,心照不宣,各自安好——誰也不能阻止中年人犯困。比如中年人喝水也不能委屈,每一口熱水都讓身心溫暖。
  • 從《演員請就位》看中年人如何翻盤人生?
    最初她認為是自己運氣不好,直到四十歲才清醒過來:多年沉浸在剛出道就演女一號的虛榮裡,完全接受不了演配角的落差,以至於十幾年來錯失了無數個360度展示自己演技的良機。當流量明星越來越飽受詬病,溫崢嶸爐火純青的演技,也就成了她再度享譽演藝界的王炸。實力被業界認可,遠比靠運氣獲得三瓜倆棗靠譜。各行各界的溫崢嶸們,也都是靠實力安身立命。
  • 什麼才是人生最好的告別:最後的告別
    人生有始有終本應是件簡單的事,現在卻成了奢望。嬰兒呱呱落地時,家人簇擁在旁,迎接著這一光輝時刻,但自己渾然不知。彌留之際,最大的願望是能在自己尚有意識的時候給家人幾句囑託,哪怕看親人最後一眼也是最好的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