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這一角色不好做。
即便在演藝圈中獲得非凡成就的成龍、張國立等明星,也不行;在電影電視劇中,他們能把這一角色演得十分成功,但在現實生活中,他們卻是為之頭痛不已。
其實,很多人也一樣。比如我,在不知不覺中當上了這一角色,也一直在思考「怎麼做好這一角色」,本來想好了一大堆,結果實施起來……
哎!不說了,言歸正傳,我們來說《繼承之戰》這部美劇。
01.該劇第一季豆瓣8.1分,第二季則躍至9.3分。
美國HBO出品的倫理電視劇《繼承之戰》第一季於2018年面世,至今共播出了兩季共二十集。
在年初的金球獎,該劇贏了劇情類最佳劇集獎,其他提名者包括《大小謊言》、《王冠》、《早間新聞》、《殺死伊芙》,其含金量相當高。
而且,該劇口碑後勁十足:第一季豆瓣8.1分,第二季一下就躍至9.3分。
慢熱型的電視劇,果然會爆。
該劇為什麼這麼厲害?其中的一個原因是夠毒。
雖然製作單位不肯承認取材自默多克家族,但明眼人無法不對號入座。
故事以一個創辦電視臺、創立電影公司、舉辦主題公園的國際性企業作為核心。
白手起家的洛根·羅伊都一大把年紀了,還經常生病,卻依然戀棧權位,死也不肯退休。
如果洛根做得好,那自然沒有問題,不會有人去過問的;奈何處在網絡時代,卻仍然要看實體報紙,還要收購地區電視臺,這根本嚴重脫節了。
該劇的第一季,劇情基本上是圍繞一心要接班的二兒子肯德爾·羅伊(傑瑞米·斯特朗飾)身上。
肯德爾希望為不斷下滑的生意撥亂反正,正經的途徑已經無路可上,便勾結外敵,搞收購戰,跟父親洛根全面衝突。
02. 該劇最大的看點應該是:教我們怎麼做好父親角色。
上面所講的劇情已經夠刺激了,但該劇還不僅於此。
更刺激的是洛根總共有三子一女:
大子康納(阿蘭·盧克飾)是個不問世事的環保人士;
三子羅曼(基南·卡爾金飾)是個心理有點不平衡的玩家;
女兒希文·希夫(莎拉·斯努克飾)不搞生意搞政治,他的丈夫湯姆(馬修·麥克費登飾)在公司反而野心勃勃。
此外,再加上一個後母瑪西婭(西婭姆·阿巴斯飾)。
該劇的格局雖然跟爭家產的華語劇好像相差不大,但故事情節卻扣人心弦,刺激程度翻了好幾倍。
該劇的看點有很多,不同觀眾的看法不一。
不過,我覺得最大的看點應該是:教我們怎麼做好父親角色。
畢竟,這一看點對於我們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
我們可以不看該劇中那些勾心鬥角的商戰戲;
也可以不看那些透過老式新聞機構,來了解傳媒道德、美國政局以及時代的演變;
但一定要看該劇中家人之間的你來我往的劇情,這些不失為一本對我國怪獸家長相當有用的教科書。
中國家長在潛意識裡一直堅持認為,一定要給予子女最好的教育。
什麼才是最好的教育?
例如,上幼兒園的小朋友可以不知:吃橙子原來要先剝皮,地球上有種叫午餐肉的東西,想吃先要拿出罐頭刀打開罐頭;
但必須要去學三種語言、四種樂器、參加五種運動項目……
這真的值得我們去反思。
3.這一角色,如果把握不好,容易走極端。
布萊恩·考克斯飾演的強勢父親,大概也會像以前的關海山、秦沛;
或者也像現在的一些明星,比如趙薇、李湘王嶽倫夫婦、吳佩慈以及王健林等等,他們都望子成龍,傾盡全力去栽培。
如果是正派的,那麼會因為十分愛惜每一個子女,而無法一錘定音,最終會生出了一大串的麻煩事;
如果是反派的,就會發現自己無法避開權力的誘惑,即便對子孫有害處也要想法保住自己地位。
該劇中的這一角色則不然,洛根也想讓子女接手自己的產業。
然而他非常明白,要做到像自己一樣的級別,必定要先學懂心狠手辣。
就像他一樣,跟兄長明明相親相愛但又勢成水火,也不言悔。否則,死路一條。
他也知道希文·希夫有能力,但看到她竟然為保護平庸丈夫湯姆而無法狠下毒手,選擇接班人的決定他不得不逆轉。
肯德爾原本是最合適的人選,但他為人柔弱,甚至因為有把柄在其父洛根手上,其野心似乎都放下了,覺得自己完全被視為用完即棄的工具。
到了第二季結局,洛根見到自己的兒子終於被逼出有自己的風範,驚訝與痛心之間也流露出一絲滿足。
這一點上看,布萊恩·考克斯能獲得電視劇最佳男主角可不是浪得虛名的。
做父母的,能力越高,越容易各走極端:
一是極端高要求,為子女加添不必要的沉重壓力;
一是極端地加重保護,為子女減少了必要的求生技能。
其實,最重要的,從來都是身教。
無論是如父如子,還是下一代視上一代為反面教材,而各自走向兩個極端。
看著該劇,我想起了彼得·克勞斯、麥可·C·豪爾、勞倫·艾波羅絲、弗萊迪·羅德裡格茲等明星主演的神劇《六尺之下》;
同樣是HBO出品,同樣是高質倫理劇,愛中有恨,恨中有愛,真的有一種久違了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