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家庭主婦「熬出」首部電影

2021-01-11 新華網客戶端

  導演首秀《過春天》今日上映

  記者面前的白雪沒有青年導演的那股羞澀,也毫無做了十年家庭主婦的煙火氣,倒是像一個老辣的職場之人,透著利落和帥氣。而她的處女作電影《過春天》也是「片如其人」,沉穩老到,張弛有度,乍一亮相便好評如潮,備受推崇。

  在整部影片的拍攝過程中,白雪說自己吃得好、睡得香,一切都是水到渠成、有如神助。坐在監視器前的她,像是一直屬於這個位置,絲毫沒有忐忑與慌張。

  也許,所有的彷徨無措、緊張焦慮都在十年「賦閒」時光中消耗掉了。在漫長的時間裡,無片可拍的她會不自覺陷入自責之中:「一個導演怎麼能畢業了十年,還一部作品也沒有?怎麼可以讓自己做了十年的家庭主婦?」

  《過春天》拍完後,影片監製田壯壯老師開玩笑說白雪像「女版李安」,讓家人養了十年。白雪向記者坦承這十年的日子並不好過:「每當我在十年間感到心裡發空時,會看李安的書和宗薩仁波切的《正見》,以讓自己平靜下來。」

  過春天,這個詞語蘊含著多種意味,而對於白雪本人而言,則是她以這部電影「過關」,確認原來自己真的可以吃導演這碗飯。

  面試時說自己生下來就是來當導演的結果當了十年家庭主婦

  白雪出生於西北,在深圳長大,18歲考到北京電影學院,2007年導演系本科畢業,回憶自己的「導演夢」,白雪說其實家中並無人從事文藝工作,但媽媽是個電影迷,「懷孕時一直看《大眾電影》,一期不落。在我三四歲時,父母就會帶著我去看通宵電影。」或許是這樣潛移默化地得到了薰陶培養,學生時期的白雪成為文藝骨幹,表演、合唱團、主持,樣樣都強。

  白雪所在的是一所省重點中學,成績不錯的她在高二時決定去報考藝術院校,又不知道怎麼準備,就來北京參加了中戲的表演暑期班,給他們授課的老師是中戲著名的張仁裡教授。

  自稱從「文化沙漠」來的白雪被北京的文化氛圍深深吸引,學習得如饑似渴,上課時拿著本子認真記筆記,下課則去看各種戲, 看著她那麼有上進心,又對講戲、排戲的內容那麼專注,張仁裡老師就建議她去考導演系試試:「我說能嗎?他說一定行。」

  正是在這樣的鼓勵下,白雪確定了自己的高考志向,離開北京時,白雪買了好多碟和書,「越看就越覺得喜歡電影,那時是文藝青年的狀態,怎麼考試並不清楚,也沒人輔導,就自己琢磨,制訂計劃,看片看電影雜誌,看中短篇小說,結果一路考試倒也順利,我現在都記得自己在最後的面試時,跟主考老師說:『老師,我這輩子生下來就是來當導演的』。」說到此處,白雪哈哈大笑:「我那時太可怕了,怎麼會這麼說,真是無知者無畏啊。」

  白雪如願以償考入了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班裡15個同學只有4個女生,白雪的表現足夠優秀,家人也對她寄予厚望,但沒想到「高開」之後卻是「低走」,用白雪自己的話說就是「畢業就失業,失業就十年」。白雪由家人眼中的驕傲,成為了「失業女青年」,究其原因,白雪感慨說:「我2007年畢業的時候,給予青年導演發展的平臺並不多,人們對新導演缺乏信任。而當下的年輕人就幸福多了,可以先從『網大』練手。」

  白雪坦承家人和自己的心態在這十年間不斷起伏,有時父親也會建議她「要不去找個工作?」白雪說:「我有時也想工作,可是找不到,沒人找我拍戲,也沒人找我拍廣告,他們說我是沒被逼到那個份兒上,可能的確如此,我的先生賀斌是我的同學,也是《過春天》的製片人之一,要感謝他養了我十年,這些年來從來沒對我冷言冷語,從來沒對我暗示過一句讓我去工作賺錢的話。」

  雖然家人並不想給白雪任何壓力,但對於懷有導演夢,曾說自己「為導演而生」的白雪顯然不能甘心於平庸,以至於她笑稱自己那時候抑鬱症和焦慮症並發,感覺是在迷霧中。

  這十年間,白雪大部分是賦閒在家,偶爾做過場記,幫過田沁鑫導演做話劇,腦中也有20多個構思,但覺得不成熟又都放棄了,後來,也是為了逼迫自己一下,她在2013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MFA藝術碩士,「因為這個學位想畢業的話,要求必須拍部長片,我那時懷著孕就去考試了。開學時,孩子是五六個月大。」

  白雪的導演首秀《過春天》2018年拍攝完成後一鳴驚人,入圍第43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新發現」單元、第二屆平遙國際電影展上獲得費穆榮譽·最佳影片和費穆榮譽·最佳女演員兩項榮譽、入圍柏林國際電影節新生代單元、入圍第13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新導演、最佳新演員兩大獎項。大家跟她開玩笑,稱她的全家人投資她一個人做導演,沒白瞎,白雪終於「熬出頭」了。

  有種撥開雲霧的感覺,說不好是我遇到它,還是它碰到我

  現在回想,白雪自認這十年並未被「荒廢」,因為她剛畢業時是拍不出《過春天》這樣的電影作品的,「無論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那時自己都還不成熟,也沒有什麼閱歷,而2015年啟動這個時,自己已相對平和、成熟,再去做電影,就是不得不說的狀態。以這樣的方式開啟第一部電影,我覺得這是個幸運的開始。」

  白雪認為自己做家庭主婦的這十年感受很重要,作為妻子、母親,她沒有生活在真空之中,而是深刻地理解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往來,這十年來生活的滋養,最後全部在《過春天》中得以釋放。

  《過春天》之前,白雪也寫過劇本,但都半途放棄了,「想要去做什麼,但是不知道寫什麼,也寫不出來,直到2015年遇到《過春天》的故事。」

  《過春天》的靈感來自一位電影學院文學系同學的劇本,她是香港人,寫了一個13歲的深圳女孩每天去香港上學的故事。白雪讀完後覺得被擊中了,因為她作為西北人,在深圳長大,之後又到北京上學安家的經歷,讓她對這個跨境學童有著深深的共鳴,「有種撥開雲霧的感覺,說不好是我遇到它,還是它碰到我」,白雪開始嘗試修改朋友的劇本,但是終因不太合適,而決定另起爐灶,「但我非常感謝她當時給了我這樣一個題材上的啟發,所以我把她放在聯合編劇的位置。」

  電影《過春天》講述了十六歲少女佩佩為完成和閨蜜一起去日本看雪的約定,從而被走私團夥僱傭,冒險走上「水客」道路的獨特遭遇。

  16歲的佩佩是個一臉純淨的中學生,她家在深圳,每天穿過閘口去香港上學,她在香港有學校有朋友但沒有家;但在深圳有家,卻沒有朋友,這種雙城生活,讓她註定成為一個沒有身份認同感的人。

  白雪創作這個劇本時純粹是因為自己喜歡,當時也沒有投資人,甚至這個劇本能寫到怎樣的程度,她心裡也不強求,因此,她很放鬆。在毫無壓力的情況下,白雪花了兩年時間去深圳、香港兩地做調研,和各個年齡層的跨境學童,甚至包括他們的父母去聊,和海關等工作人員聊,和賣手機的聊,還去香港博物館,去查閱與香港有關的歷史書籍,寫了兩萬多字的筆記。

  白雪表示,一個電影故事從無到有非常難,因為需要構建整個世界,雖然《過春天》是部小片子,但是有很多未知的東西,和她本人的生活還是有距離的,「所以需要我了解的東西很多,而了解得越多越恐慌,怕寫得不對。所以寫這個劇本很不容易,但是,我始終沒有放棄,因為我對這些人物有種悲憫心疼的東西在心裡。我每天早上把孩子送去幼兒園後,就到一個咖啡館寫一天。因為是第一次完整寫劇本,有點拖沓,寫了大概有兩年,遇到寫不下去時就停下來想想,修正這個故事。兩年來,這個故事陪我一路走下來。我以前看電影時特別愛對別的電影說三道四,現在自己做電影才深深感覺,拍電影真是不容易。」

  白雪不想把《過春天》拍成一部犯罪類型片,也不想拍成是講述問題少女的青春片,更不想觸碰時局,拍成紀錄片,「我做的不是人物樣本,而在寫人物之間的情感,香港和內地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種情愫切不斷,人與人之間應該溫柔地被看待。」

  不是我多優秀,而是這個團隊的集體功勞

  白雪最初將劇本定名為《分隔線》,2016年入選北京電影學院研究生院「電影新人成才計劃」。之後又報名參加中國電影導演協會主辦的第二屆CFDG中國青年電影導演扶持計劃(暨「青蔥計劃」),白雪笑說當時就是想讓專家們幫看看劇本,沒想到能進入五強,並最終得到萬達影視的投資。

  讓白雪意外的是,這個故事如此有生命力,就這樣茁壯地開始生長起來。不僅有了投資方,還有了田壯壯這個強大的後盾擔任監製,說起何以與田壯壯合作,白雪說她在上電影學院時便已認識田壯壯老師,只是這麼多年自己一事無成,「畢業後很多年不太有臉見他」。

  在寫完劇本後,白雪給田壯壯發了簡訊說想請他看看,田壯壯對劇本反饋還不錯,巧合的是,在參加「青蔥計劃」時,田壯壯擔任他們的導師,所以很自然,田壯壯就擔任了《過春天》的監製。

  具體田壯壯做了哪些監製工作?白雪說:「田老師在劇本創作、剛開機時主創和演員的劇本圍讀時期、後期剪輯三個關鍵點給我進行了很多指導,而在拍攝時期他則放手讓我自己確定每一件事。一開始我不理解,作為監製為什麼很多事不給建議,讓我自己定。但在影片創作進入尾聲時,我發現自己拿不定主意的事越來越少。田老師在用自己的方法推動我快速成為能獨當一面的導演。相對來說,田老師對我影響最大的是在電影觀上,比如他認為拍電影不是拍事,而是拍情緒、拍氛圍。」

  除了田壯壯,影片的幕後主創大部分是白雪2003屆的電影學院的同學,攝影美術錄音等等,都是白雪的「小夥伴」,他們各自都已經在這個行當裡面摸爬滾打了十幾年了,很成熟,聽說白雪要導戲了,紛紛騰出時間來支持他,「攝影師和我有十幾年的交情,我大學時的所有短片都是他拍的,我們的溝通成本最低,在過了好幾遍劇本後,我們在現場幾乎不溝通,彼此知道要什麼,拍得非常快。」

  和眾多的小夥伴一起合作,大家仿佛重新回到學生時期的創作氛圍:「我們都喜歡這個劇本,都把拍這部電影當成是自己的事,沒有人說是這就是一份工作,賺錢走人,所以真不是我如何優秀,而是要感謝我們這個創作集體,感謝所有的小夥伴。來自香港的美術師都覺得這是一種久違的創作氛圍,每個部門都在加分。」

  電影拍完後,白雪和田壯壯說她需要找剪輯師,田壯壯為她推薦了《相愛相親》以及和賈樟柯合作多次的馬修,白雪和馬修說自己要乾脆地剪輯,不要轉場,馬修什麼都沒說,拿走了所有的素材,就說兩個半月後見,這期間白雪還有些忐忑,想著萬一剪出來的作品自己不喜歡怎樣,她把自己做這部電影時經常聽的一些電子樂發給馬修,後來等到馬修把剪輯版本給她時,白雪說自己驚呆了,「怎麼這麼好看!我腦海裡的畫面就是這樣,有力果敢,很有闖勁,很酷的電影,粗剪時他把我發給他的音樂也放了進去,基本上就是現在成片播放音樂的位置。」

  正因為如此順手,白雪說自己的拍攝過程十分享受:「以前在學校拍作業時,前一天還會緊張得睡不著覺,腦子裡都是事,可是這次拍攝,我只需要看監視器,去現場享受。我們的美術張兆康老師是香港優秀的美術指導和造型指導,以《擺渡人》拿過金馬獎最佳造型獎,《一念無明》也是他做的美術。他在片場看了我一會兒說我不像第一次做導演,不緊張、不慌亂,可能還是因為大家合作默契,心裡比較有底,放鬆時反而思路清晰,心情太緊繃,容易判斷不準確。」

  不認為自己的故事「勵志」

  《過春天》3月15日上映,白雪笑說自己終於賺錢了,「雖然也不一定能賺到」。

  等待十年終於拍了自己的電影,是否覺得自己的故事很勵志,白雪坦承自己是個反「心靈雞湯」的人,「我真不認為堅持就一定有成果,我只是幸運地撞上了。我做這部電影除了收穫作品本身外,最大的收穫是遇到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大家有在一起戰鬥的感覺,收穫的友情十分珍貴。」

  對於白雪來說,堅持拍電影還是因為喜歡,「今年去參加柏林電影節,適逢電影節主席迪耶特·科斯林克退休,大家給予他的掌聲、尊敬,我特別感動,我覺得這就是電影人該有的榮耀,是大家再苦再累也會堅持的動力。」

  《過春天》之後,白雪坦承自己的壓力大了,不是因為電影受到好評,自己受到關注,而是因為親手拍過了電影之後,心裡知道了好的標準在哪裡,在白雪看來,作為新導演,首先要自己能掌控這個戲,能拍出自己的電影觀,「有自己的氣質,會讓你的電影不同些。」

  在影片中,「過春天」有順利度過口岸,也有度過青春期的含義,女主人公佩佩就這樣度過了春天,經歷了成長。同樣,白雪也從這部影片中順利度過自己的導演第一關,並得以成長,《過春天》之後,白雪相信自己可以吃導演這碗飯,她說現在已經開始開發第二部電影的劇本,「應該是兩年後見了,我喜歡硬朗的東西,喜歡《通天塔》《鳥人》的導演岡薩雷斯,當然,什麼風格最終也要視電影本身而定,我不會限制自己,但會繼續關注現實題材。」

  白雪說在拍攝《過春天》時,他們是個正能量的集體,有問題就解決問題,不要發謂的牢騷,而這種「正能量」也會被白雪「貫徹」下去,不抱怨不訴苦,她相信,循序漸進地進行,準備充分自然會水到渠成。

  文/本報記者 張嘉 供圖/秀妍

相關焦點

  • 家庭主婦是「理想職業」嗎?
    當被問及自己的職業理想時,中國女孩的前五位多是諸如公司執行長、高級管理層或經理等,而日本女孩心目中最理想的職業排名第一的則是——家庭主婦。這個調研結果當時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因為和許多國人一樣,我幾乎從不把「家庭主婦」視為一種職業,更不必說是女性的「理想職業」了。現在十年過去了,當年這些曾接受調查的少女們或許也已成家立業,她們會發現:中國社會的風向又已發生了變化。
  • 《骯髒的約翰》第二季正式預告:看家庭主婦如何走上不歸之路
    《骯髒的約翰》(Dirty John: The Betty Broderick Story)第2季日前發布首款正式預告,新一季將基於家庭主婦貝蒂·波迪克(Betty Broderick)的真實故事,她在1989年被判殺害前夫及其第二任妻子。
  • 十年家庭主婦:原來我的幸福不過是別人眼中的笑話,我渾然不知!
    李林從婚後就生了二個孩子做了全職主婦多年,自己感覺也很幸福,老公對家庭也算負責,就是有拈花惹草這個毛病。因為李林和老公的條件太不對等,結婚以來李林沒有任何收入,雖然家庭主婦一樣辛苦,但這個社會對家庭主婦從來都不是友好的,這不是一個受尊重的職業,NO,甚至不能說是一種職業,雖然名義為全職媽媽,沒有人真的認為你是職業的,心裡都會覺得你是家庭主婦。
  • 《加油羅武林》——家庭主婦的逆襲
    《加油羅武林》——家庭主婦的逆襲描寫家庭主婦在發現老公與其女主播初戀偷腥後,參加女主播所在電視臺的烹飪頻道比賽,要以成功變身來復仇,結果成為明星大廚的故事。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下這些演員們吧。曾參演《順藤而上的你》《浪漫小鎮》《與敵同寢》等電影電視劇,曾獲SBS廣播演藝大獎TV明星獎等獎項。本劇中飾演羅武林,市場小餐飲店女老闆。李必模飾沈佑璨畢業於韓國首爾藝術大學演劇科。曾出演《Who Are You-學校2015》《我心閃亮》《匹諾曹》《事物的秘密》等電影電視劇,曾獲得 大韓民國影像大賞最佳上鏡獎、KBS演技大賞最佳情侶賞等獎項。
  • 電影《廊橋遺夢》:在理智與情慾中掙扎的家庭主婦
    當時,兩兄妹才十幾歲,他們的母親弗朗西斯卡是一位整日淹沒於家務活中的家庭主婦,為丈夫、兒女的一切操勞不停,生活重複單調而瑣碎,像一堵白色的石灰牆,她的人生似乎註定要在這堵牆上消耗殆盡。有一天,丈夫帶著一雙兒女去參加為期四天的農展會,留下弗朗西斯卡獨自在家。正當她像往日一樣開始做家務事時,攝影師羅伯特的車停在了她家門前,他向她打聽去羅斯曼橋的路,他要去拍攝羅斯曼橋。
  • 奧斯卡電影告訴你:現在做家庭主婦的風險有多大?
    這幾天刷了幾部電影,故事發生在不同時代,但不約而同揭露了「家庭主婦」這個職業的風險有多大。
  • 《絕望的主婦》圍繞四位家庭主婦的情感、生活而展開(上)
    《絕望的主婦》一開始是奔著學口語去的,可是從打開這部劇的第一眼起,從聽到Mary Alice的第一句獨白起,便深深地愛上了這部從一個死者嘴裡娓娓道來的懸疑喜劇。故事發生在一條名為紫藤巷的郊區小鎮,主要圍繞四位家庭主婦的情感、生活而展開,還有紫藤巷來來去去的居民一個接一個的秘密。
  • 家庭主婦、待業生、打工仔,三個電影新人的《過春天》
    影片女主角佩佩是一位身著樸素校服、梳著乾淨馬尾辮的中學女生,她跟母親住在深圳,每天過海關去香港上學,身份與家庭認知、青春期情感都陷入不明朗地帶。這樣的「單非仔」特殊身份卻成了她進入水客行業的天然優勢,遊走在危險邊緣的佩佩,似乎找到了新的自己。
  • 家庭主婦,年薪百萬不是夢!
    這段時間電視劇《我的前半生》火得一塌糊塗,又一次激發了社會大眾對「家庭主婦」這個特殊群體的關注。雖然蹭熱點這種事情不是我的擅長和偏好,但作為家庭主婦大軍中的特殊類型,丁丁丁就這麼厚著臉皮蹭上了……《我的前半生》裡,羅子君雖然是一個家庭主婦,可她除了購物、美容、沒完沒了地調查老公新的女同事之外,連孩子的教育都置之不理。所以羅子君在遭遇丈夫出軌而離婚後一切歸零。
  • 影評 | 白百何《聽見她說》現實與夢境交叉演繹家庭主婦
    第三集,由李孟橋執導,白百何主演,這一集瞄準的是當下女性熱議話題:家庭主婦。>現實世界中,4:3的方形畫幅普遍來說,很多人都會認為家庭主婦是沒什麼主見的人在一個人人宣揚靠自己的現代社會的刻板印象中,家庭主婦這樣的群體是依靠老公生活的,她們沒有自己的事業,似乎也沒有自己的人生。但本片則通過一席「與觀眾說」,展示了一位家庭主婦的生活,尤其是她的「思考」——清晰、準確的自我思考。家庭主婦這個詞不再是一個簡單的詞彙,從短片中,我們看到一個和大家無異的常人。
  • 電影驚奇 | 當大齡家庭主婦和青年無業游民相愛,這日本電影簡直太羞恥
    作者:審片官來源:電影審片官
  • 張歆藝穿健美褲在小區消毒,動作嫻熟專業,很有家庭主婦的樣子
    張歆藝這個名字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了,當年出演個人首部電視劇《風吹雲動星不動》,從而進入演藝圈後便被大家熟知。近日,張歆藝穿健美褲在小區消毒,動作嫻熟專業,很有家庭主婦的樣子。張歆藝自從和袁弘結婚之後,生活過得可以說是有滋有味呀,無論是從臉上的笑容還是身材上都變現的出來,下圖照片中,張歆藝穿了一件白色上衣搭配黑色健美褲,張歆藝穿健美褲在小區消毒,動作嫻熟專業,很有家庭主婦的樣子
  • 《三十而已》顧佳的主婦模式,和現實版的家庭主婦差別有多大?
    30歲的最佳年齡,顧佳回家做了家庭主婦。但是這個主婦還真讓人佩服。高顏值,好身材,渾身都是高貴優雅的氣質。這樣厲害的全職家庭主婦,簡直讓人膜拜。網上有人提問,家庭主婦算獨立女性嗎?持肯定觀點的人認為家庭主婦也是獨立女性,她們承擔的家庭責任比男性更大,雖然分工不同,但她們也是獨立的。另外一種則反對說,全職主婦不算獨立女性,因為她們經濟不獨立。
  • 《絕望的主婦》圍繞四位家庭主婦的情感、生活而展開(下)
    主婦三加布利爾,顧名思義,是一位非常美麗的女性,年輕時是紐約的名模,時尚雜誌封面的女王。性格自私,在事業下滑後嫁給了瘋狂的富商卡洛斯,婚後搬到紫藤巷,開啟了非凡的家庭主婦之路。說實話,蕪菁和卡洛斯最初是小編最不看的一對,卡洛斯對名利的追求,對蕪菁的冷遇,報復性地混合了蕪菁和未成年的情侶。
  • 嫁入豪門的奚夢瑤,墮落成家庭主婦?
    01從維密超模到「家庭主婦」,她怎麼混成這樣?結果她去做家庭主婦,這是對學校和老師辛苦付出的不尊重,更是對她自己人生的放棄。,只是一個家庭主婦而已。,全靠我養」,職場上的女性有企業負擔醫保、社保,但家庭裡鮮少有丈夫替家庭主婦配備這類保障;新版婚姻法支持有產者,假使感情破裂,沒有收入和社會脫軌的家庭主婦,不說爭奪孩子撫養權,她甚至無法獨立在社會生存。
  • 為什麼我不建議你做家庭主婦?
    那麼,如果我們把這個問題的受眾擴大化,對於家境沒有那麼貧寒的孩子來說,將來是否可以做家庭主婦/主夫?當然可以。不管是女生還是男生,當家庭主婦或主夫,是個人選擇的自由。但,我並不建議你當一輩子的家庭主婦/主夫。
  • 辭職成為家庭主婦,我錯了嗎?
    在內地家庭倫理劇發展的十幾年裡,這部劇可以說是第一次將鏡頭聚焦在了家庭主婦的議題,我們可以從林小楓回歸家庭後種種失落、無奈,以及隨後逐漸走向孤獨、猜疑等缺乏安全感的境地裡,看出主婦的困境。學者蔣雷亦曾在《「他者」的突圍:中國家庭倫理劇妻子形象嬗變研究》這篇論文中,分析過從《渴望》裡的劉慧芳到《咱們結婚吧》(2014年)裡高圓圓飾演的楊桃等多位妻子形象。
  • 今天錦軒尉給大家帶來的是土耳其電影家庭主婦(1)
    哈嘍大家好,我是錦軒尉,一個把電影當故事講的電影解說。今天錦軒尉給他帶來的是土耳其電影家庭主婦故事開始在一個電閃雷鳴,陰森恐怖的夜晚畫面一轉來到了20年後,小女兒長大成人和畫家,丈夫結婚後就做了一名家庭主婦。小女兒也就是我們的女主生活雖然平淡,但也幸福安逸。不過,雖然女主極力想忘記兒時的恐怖記憶,但確實沒那麼容易,與主時常會被噩夢驚醒,不敢帶馬桶上,上廁所也不敢要孩子。
  • 劉敏濤直拍超三千萬:再也不是那個買不起冰激凌的家庭主婦
    回歸了N多年的家庭,變成面目模糊的賢內助,逐漸開始懷疑婚姻的存在,結果不出所料,劉敏濤被前夫背叛了。沒有想到,如今如此率性灑脫的劉敏濤,以前竟然也是一位家庭主婦。後來,劉敏濤重回娛樂圈,接連遇上《琅琊榜》、《偽裝者》等影視作品,她也因自己精湛的演技拿了獎。之後,劉敏濤又去了清水寺,終於吃到了當家庭主婦時買不起的冰激凌。劉敏濤說:「真好吃,那是自由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