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今天我們來聊了真假4K,如今我們要買一臺新電視,8K太貴不靠譜,4K解析度基本上已經是最主流選擇,而且價錢便宜的可以說已經是白菜價。不過無論是在實體的賣場,還是在電商平臺上面查4K電視的價格,不知道您是不是我有點疑惑,這個價格差得也太多了吧,便宜的一兩千。貴的好幾萬,都叫4K電視,哪怕尺寸一樣這個價格差也有好幾千,那今天我要告訴您的是4K電視,其實也有所謂的真假之分
只不過這個所謂的假4K,那還不是說它是假電視、質量不過關,不是這個意思,而是在4K解析度的這個標準上,所謂的真4K和假4K有很大的差別
科普:什麼叫4K
首先來定義一下4K,所謂的4K是指3840*2160的解析度,水平方向上有3840個像素,垂直方向有2160個像素,一共有差不多820多萬個像素點,請注意是至少有這些個像素單位,那這個定義是誰定義的?是在漫長的時間裡,行業協會、硬體廠家、視頻內容提供者在磨合當中共同認定的。水平方向上3800多個將近4000個點,滿足這個條件的就叫做4K解析度
「真假4K」怎麼來區分?
「假4K」水平方向上的像素數就不夠4000嘛?還真不是,所謂的假4K解析度同樣是3840*2160,同樣有820多萬個像素點,但是區別是所謂假4K的這些像素點當中,有些是用來充數的
大家都知道電視組成各種色彩的三原色是紅綠藍,也就是RGB。「真4K」的面板上密密麻麻的都是RGB這三種顏色的像素點組成的,而所謂的這個「假4K」就是在這三種顏色的基礎之上,增加了一種白色,於是就從RGB變成了RGBW,所以簡單來說,判斷「真4K」和「假4K」的方法就是看面板是RGB的還是RGBW的
問題來了,從RGB變成RGBW,多了一個顏色不是更好嗎?
那可真不是!我們要知道的是RGBW的那個W白色,它永遠就只能顯示白色,從能夠有效看到的像素的角度來看,而RGBW就不像RGB有820萬個有效像素,假4K」的有效像素就是能夠顯示出色彩的像素就只有615萬個,從色彩的豐富度到細節的表現力上都要差一大截
那這不是以次充好,濫竽充數嗎?
有人就說,是誰搞出了這麼RGBW這麼個假面板呢?這不是騙人嗎?筆者認為,你也不能這麼想,RGBW也不是沒有好處
首先,它很便宜,可以說你在網上或者賣場裡面看到的那種非常便宜的4K電視,基本上都是而這RGBW的,所以它能夠滿足一部分消費者的需求其次它整體亮度高能和液晶一較高下,多新鮮啊!這是200多個白色的像素點的功勞最後就是省電,比起RGB,RGBW的面板在同等的亮度下,省電38%
要說缺點就一個,那就是不如RGB的看起來好看。所以在日本的行業協會看來RGBW的4K電視就不能算作4K,日本的規定裡面明確的是有效像素的數量,所以RGBW的4K面板在日本只能夠被定義成2K
那今後您在選購電視或者是電腦顯示器的時候,一定要留心的看一下面板的參數,或者是問問商家您這是RGB的還是RGB的,千萬別再被便宜貨迷昏了眼,以為撿了個瓜,其實商家都不傻
感謝您的閱讀,我是科技叮鈴噹啷,更多的科技資訊,還請您繼續關注我的百家號,最後,請允許我提一個小小的請求: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請用您尊貴的手指,給點個讚,轉發一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