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上周,在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辦的「2020年全國工業App和信息消費大賽」頒獎典禮上,天津和或節能科技有限公司憑藉「紙圈造紙產業網際網路服務平臺」項目,從全國2300個團隊中脫穎而出,獲得「工業App優秀解決方案獎」。
拿到這一「國字頭」獎項時,公司創始人孫韜除了興奮,更多的是感恩,「是有溫度的創業環境,成就了我們!」
2012年,孫韜在中新天津生態城註冊成立天津和或節能科技有限公司,開啟創業之路,專注節能領域。2016年,孫韜有了在造紙廠和廢紙打包站之間建立對接平臺的打算。「就在我琢磨該怎麼推進時,濱海新區組織我們參加培訓,哥倫比亞大學教授來給講解大數據的應用和發展。那次培訓打開了我的思路,我很受啟發,決定把網際網路思維和大數據引入傳統造紙行業。」
「無論是濱海新區層面、還是生態城層面,經常組織培訓,我就借著這個機會,和專業人員交流想法,他們也樂於幫我分析、規劃。」孫韜告訴記者,漸漸地,他確定了打造造紙產業網際網路服務平臺的發展方向,並以造紙原材料為切入點,搭建廢紙等造紙原料交易平臺──「紙圈」。
2018年12月,「紙圈」上線運行。這個平臺不僅能提供原材料方和造紙廠的信息,對所有出廠紙質可溯源,還能藉助大量數據記錄和採樣分析,給每家企業生成信用值,交易雙方根據信用值確定紙張質量和價格,不用到場拆包驗貨,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在此基礎上,孫韜還深度挖掘數據價值,「紙圈」也變得越來越豐富:衍生出二維碼溯源工具,推出服務於廢紙打包站、造紙企業和司機的三款App……截至目前,「紙圈」註冊用戶超過9000人,包含山東、河北、福建、廣東等省市的造紙企業60家。
「一路走來,只要我們遇到難題,生態城總是有求必應,周到又及時,為我們掃清了很多障礙。」更讓他感動的是,在細節上,生態城還把服務做到了「家」。「比如辦公場地房租,政府有補貼,僅這一項一年就能幫我們省下10多萬元,這對中小企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數額了;另外在工作津貼、人才落戶、子女教育方面也有好政策,這如同一個『金字招牌』,幫我們招來了優秀人才,現在我們的團隊已經從最初的3人擴大到14人,大家都在濱海新區買了房、落了戶,孩子也來這裡上學了。」
孫韜笑著說:「現在中國製漿造紙研究院已經和我們確定了合作意向,將出資支持項目建設;中國造紙學會的專家團隊也將深度參與項目,提供技術支持。這幾天,中國中輕國際工程有限公司又拋來『橄欖枝』。我們再加把勁兒,加速發展!」(津雲新聞編輯孫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