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歲的周小品,是兩個男孩的媽媽。她說,她只想過普通人的生活,沒想到幾年前一場意外,令丈夫早早離開了人世。更讓人揪心的是,那場意外還造成了她的大兒子明明全身75%面積的嚴重燒傷。身為人母的她,仍頑強地守護著自己的孩子,從未妥協。最終,她用愛奪回了孩子的生命…
但從此以後,生活的重擔與孩子長期治療的壓力全部落在了這個年輕的媽媽身上。為了給孩子尋求更好的治療,周小品帶著明明來到了北京,我們的故事就在這裡發生。
王靜,探路者董事長,白手起家一路打拼並獲得成功的她,堅毅與自強不言自明。但除去女性企業家的身份外,王靜與小品還有一個相同的身份——兩個孩子的媽媽。她將在這裡走進小品的生活,見到幼小的明明,了解這個頑強母親……
△央視財經《城市夢想》欄目視頻
小品的孩子名叫明明,事故給他造成的燒傷十分嚴重,至今他已接受了30餘次大小手術,但諸如進食、穿衣等基本的自理能力仍舊無法恢復。
長期治療的醫療費用已經讓這個家庭花光了積蓄,為了繼續支持孩子後續的康復,小品在繁重的治療護理之餘,還要把孩子獨自留在家裡,到附近的酒店尋得一份保潔的工作,貼補家用。
每天她至少要上上下下打掃完成16個房間,做滿一個月才能領到2750元微薄的收入。客房換洗的物品數量、種類繁多,十分瑣碎,而每日換下來的床品,重達幾十公斤,小品都要和同伴一起才抬到樓下。
有時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小品甚至會累得直不起腰來。但回家的路上,她都會努力轉換心情,帶著笑臉見在家裡等待她的兒子。
人們常說:為母則剛。這大概也是小品對母愛最好的詮釋。
事故發生後,為了挽救這個孩子的生命,不僅是身為媽媽的小品,全家都想盡辦法為明明籌錢治病。在她最無助、脆弱的時候,是家人在背後不遺餘力地默默支撐。
此前來北京治療期間,為了節省住宿費用,她暫時與弟弟一家住在一起。明明的身體脆弱,弟弟與弟媳倆口子就讓姐姐和外甥睡床上,他倆睡在地上。
同時,弟弟為了能給姐姐提供更多幫助,辭去了原本在商場較為輕鬆的工作,改做送水工。搬運沉重的水桶比他原來的工作要辛苦很多,且每日工作時間超過12小時。但為了多掙些錢幫助姐姐與外甥,小品的弟弟從不抱怨。他說自己當年上學的錢都是姐姐辛苦打工掙來的,現在姐姐有困難,他這麼做沒什麼。
小品遠在河南老家的父母,同樣省吃儉用為明明積攢每一分錢,一門心思全放在外孫的健康與未來。小品回家教父母與明明視頻,見到忍受著病痛折磨的外孫,姥姥一邊忍不住落淚一邊還不忘囑咐,要乖,好好治病。
是他們的付出,幫助小品與明明渡過一個又一個難關,無論生活多麼艱難,家人的支持與溫暖猶在。
曾經的明明學習成績優異,笑容陽光燦爛。事故發生後,在家人的呵護下,年幼的明明卻表現出了超出他年齡的懂事與堅韌。
由於事故給明明造成的燒傷面積過大,他的表皮無法再生,所以燒傷的部位長久無法癒合。傷口反覆粘連,會給他帶來極大痛苦,還要長期面對傷口萎縮、感染的危險。但明明卻一直有著超越年齡的堅強。
當體驗嘉賓王靜初次見到他時,他友好地伸出了充滿創傷的小手,這讓王靜忍不住紅了眼眶。
長期治療中的每一次手術對幼小的孩子來說都是痛苦的磨難。但明明仍然積極、樂觀地面對著生活與未來。成績優異的明明,即便在這種情況下,也充滿著對知識的渴求,盼望著可以早日開始學習。
看到姥姥心疼地流淚,明明還在電話中寬慰她,自己會好好配合醫生治療,等自己好了就回家看他們。
究竟明明的身體可否康復?他是否還可以重新接受教育?小品又將如何籌集巨額治療費用?本期體驗主人公王靜又將如何幫助他們實現夢想?敬請期待6月23日央視財經頻道《城市夢想》第八集《媽媽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