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洋子 通訊員 何曉 在寧鄉市煤炭壩鎮街頭,最近常常能看見戴「白色帽子」的交警和戴「藏藍色帽子」的派出所民警聯勤執法,這正是已在寧鄉推行的縣域警務道路交通管理「交所合一」新模式。18日,長沙市縣域警務道路交通管理「交所合一」現場推進會在寧鄉市召開,確定縣域警務「交所合一」模式將在全長沙逐步鋪開,破解鄉鎮交通治理中的難題。 道路治理農村之難 所謂「交所合一」,就是將基層派出所和基層交警中隊合二為一,打破警種壁壘,讓派出所民警兼具交警職能,實現更全面的警力覆蓋。 以寧鄉市為例,該市農村公路總裡程1.3萬公裡,在冊機動車27.35萬輛、駕駛人32.4萬人。近10年來,人、車、路交通三要素年均增長率分別高達10.9%、6.2%、10.3%,加上過境車輛日趨增多,市域交通狀況日益複雜,農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存在諸多薄弱環節和短板。 為破解農村交通瓶頸,寧鄉市將農村地區「交所合一」作為推進轄區平安建設、提高社會治理能力的「重頭戲」,全市25個農村派出所助力打通農村交通安全管控「最後一公裡」,實現「保安全、保通暢、降事故」。 為此,寧鄉實現農村交管「三級分級負責制」:明確交警大隊牽頭,負責業務指導、培訓、考核;各片區交警中隊負責專業處理疑難複雜事故、開展專項整治行動等;各派出所交警中隊主要負責做好轄區宣傳預防、快疏快處快撤、簡易事故處置等。 「交所合一」初見成效 實行了「交所合一」效果如何?記者來到寧鄉市最先實施這一模式的煤炭壩鎮一探究竟。據介紹,11月9日寧鄉交警大隊煤炭壩中隊正式掛牌,所裡3名民警為交警中隊組成人員,7名輔警作為編外力量。成立1個多月來,中隊持續進行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排查道路隱患,調解交通矛盾糾紛,開展交通頑瘴痼疾整治,並勸導多起交通違法行為。「基本保證10分鐘內到達現場,堵點可以更快疏通,交通管理從主幹道延伸至農村小道,群眾的滿意度也更高了。」一位民警說。 據悉,寧鄉市實行「交所合一」以來,現場查處各類交通違法行為3293次,行政拘留25人,刑事強制措施12人,切實提升了執法震懾力,有效壓減了交通事故。 長沙鄉鎮將逐步推廣 18日的推進會分享了寧鄉農村「交所合一」工作經驗,明確在全長沙逐步鋪開「交所合一」交管模式。 據悉,長望瀏寧等四區(縣市)公安局鄉鎮派出所或以農村地區為主體的街道派出所(統稱「農村派出所」)將根據上級授權參與交通管理,主要承擔排除道路交通隱患、開展轄區道路交通事故預防、維護道路交通秩序、依法查處道路交通違法行為、接處簡易程序道路交通事故、開展交通安全宣傳等職責。 長沙市公安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歐益科表示,縣域警務「交所合一」是一項系統工程,要統籌兼顧、完善頂層設計,壓實工作責任;要加強上下協同、充分賦權授能;要嚴格督導考核、建立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