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徐庶的最後歸宿如何?比諸葛亮和司馬懿都好得多

2021-02-15 簡書閣小說免費

東漢末年的中平六年(公元189年),轟轟烈烈的的黃巾大起義正在進行中。河南潁川郡內,發生了一起兇案。一個橫行霸道的當地惡霸,被一個手持利劍的年輕人一劍刺死。案發之後,官府派出大量捕快捉拿兇手,到處畫影圖形,懸賞緝拿。這個勇敢的年輕人最終未能逃脫追捕,落到官府手中。

官府在審理這個年輕人之時,無論威脅利誘還是嚴刑拷打,這個年輕人為了避免株連他人,始終一言不發,讓官府一無所獲。氣急敗壞的縣吏把這個年輕人捆綁在一輛馬車上,敲鑼打鼓遊街,希望有認識他的人能提供線索。結果線索沒找到,這個年輕人的一幫結義兄弟卻趁機下手,在光天化日之下救走了這個年輕人,此事在當時轟動一時。

這個行俠仗義的年輕人,就是日後名震三國的謀士徐庶。徐庶年輕時,根本不像後來那麼文質彬彬,一派儒雅風度,而是個「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的俠客之流的角色。他早年苦練劍術,喜歡結交三教九流英雄豪傑,行走江湖行俠仗義,所以才會有下本文開頭的那一幕。

徐庶後來感覺到,僅憑一人的武藝和膽氣,並不能實現他兼濟天下的遠大理想。要想拯救天下萬民於水火之中,必須要掌握濟世安民的大學問和大道理。徐庶從此棄武從文,苦讀書史,博覽群書,幾年之後他已成為滿腹才華、胸懷錦繡的名士。

徐庶不脫豪爽本色,仍舊喜歡結交朋友,他雲遊四方,與崔州平、石韜、諸葛亮等名士結成莫逆之交,經常在一起飲酒賦詩。劉備佔據荊州期間,徐庶看準劉備是一代不世出的明主,於是前去投奔。他與劉備一見如故,很快得到劉備重用。徐庶還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是諸葛亮進入蜀漢集團的引路人。

但徐庶與劉備卻註定無緣。建安十三年的當陽長坂坡之戰中,劉備戰敗,帶著徐庶奪路而逃,曹操大軍在後面緊追不捨。徐庶的母親未能逃脫,被曹操生擒。徐庶是個大孝子,擔心母親遭到曹操毒手,被迫辭別劉備,從此歸順曹操。

民間有一句俗語:「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但這實際上出自《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的主觀臆想。徐庶成為曹操陣營中後,史書中雖然沒有明說他為曹魏獻計獻策,但從他的職務升遷上看,他肯定是為曹魏出過力的,曹丕登基時,徐庶已經成為御史中丞,負責糾察彈劾百官的失職之處,可見曹魏對他的重視。

那麼徐庶最後的歸宿怎麼樣了?他的歸宿令人羨慕,比諸葛亮司馬懿都要好。《胡氏世說》記載,三國末期,有個人去東海中的鼓子洋島採摘藥材,在島上遇到了一個老翁,一派仙風道骨,在島上隱居,頤養天年。此人問這個老翁的姓名,老翁笑著說:「即墨有道學先生胡嶧陽,為吾通一問訊」。此人回到中土後,果真跑到即墨找到那位名士胡某人。胡某人告訴他,這個老翁正是三國初期名士徐庶。

由此可見,徐庶晚年退出江湖,不問世事,到一個風景清幽的海島上隱居終老。比起諸葛亮勞累而死,司馬懿落下千古罵名,徐庶的歸宿比他們要好得多了。

參考資料:《三國志》《胡氏世說》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相關焦點

  • 三國志13如何擁有諸葛亮、司馬懿、龐統、徐庶4大謀士起家
    本文就分享一個有意思的玩法,在最高難度且不運用修正器的狀況下,迅速擁有諸葛亮、司馬懿、龐統、徐庶4大謀士起家。首先,選擇赤壁之戰劇本,配角選擇曹仁,歷史事情選擇無,退場都市選擇史實,為避免不測可以把壽命和戰死選擇無,本文的遊戲難度選擇最高。為何選擇這個劇本這團體物,前面在把4大謀士逐個支出麾下的進程中再停止詳解。
  • 三國十大謀士排行,第九名徐庶,第六名諸葛亮,第一名竟是他
    三國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很有意思的時期,建安風骨和謀略計策是三國的代名詞,除了常勝將軍趙雲,古之惡來典韋,錦帆賊甘寧等這些耳熟能詳的武將之外,還有諸多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的謀士,今天就來說一下我心中前十的三國謀士,此排名僅代表個人看法,不代表歷史準確排名。第一名我覺得是他。
  • 徐庶一生推薦兩人:一位忠臣,一位奸臣,結果都成三國重量級人物
    徐庶一生推薦兩人:一位忠臣,一位奸臣,結果都成三國重量級人物 導語:在三國前期湧現了很多謀士,他們算無遺策,然而算來算去,都沒能幫助自己的主公統一天下,最終弄了個三國鼎立的局面。可是有一個人,他雖然沒有出過多少主意,也沒有過多的存在感,可是他卻做了其他謀臣做不到的事情。
  • 鴻觀三國|三國暗藏神秘陣法?諸葛亮完爆司馬懿,徐庶卻識破一個秘密!
    《三國演義》一部曠世小說,只見書中群雄並起,廝殺不止,直到三國鼎立,仍然徵戰不乏,那麼三國書中涉及的有名戰陣有那些呢?最有名的莫過於八門金鎖陣與八卦陣。書中第三十六回,曹仁引兵攻新野,擺出八門金鎖陣,此時徐庶化名為單福,助劉備破敵,徐庶告訴劉備,此八門金鎖陣的八門為:休、生、傷、杜、景、死、驚、開,從生門、景門、開門而入生,從傷門、驚門、休門而入傷,從死門、杜門入死,於是要劉備從東南生門而入,從西邊景門而出,果然此戰曹軍大敗。此陣和諸葛亮所創的八卦陣基本一樣,可是曹仁擺的這個陣法卻名為八門金鎖鎮,到底兩者之間有何不同?
  • 三國最強十大軍師:諸葛亮為何排不進前五,他前面都有誰?
    提起三國中的謀臣,很多人可能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諸葛亮,這個被後世熱鬧贊為智絕的人物,是在作者羅貫中描繪的重點,幾乎作者用在他身上的每一處筆墨都為訴說著智慧二字,但是,在三國的軍師謀臣中,諸葛亮卻排不進前五。那麼,三國時代智謀超群的謀士都有哪些呢?
  • 三國最強十大軍師:諸葛亮為何排不進前五,看看他前面都有誰?
    三國時期,是一個人才井噴的時代,除了蜀漢五虎上將、曹魏五子良將及八虎騎之外,還有許許多多的軍師。那麼,他們在東漢末年到三國這個大舞臺上,鬥智鬥勇,不亦樂乎。本文選出了正史上,三國最強的十大軍師,他們都是誰呢?諸葛亮排第幾呢?
  • 諸葛亮的空城計,為何能騙過老謀深算的司馬懿?其實原因很簡單
    對於這個問題,有人認為是作者為了表明諸葛亮比司馬懿厲害,故意虛構的,沒什麼邏輯,有人則認為,其實司馬懿早就識破了諸葛亮的想法,只不過害怕飛鳥盡,良弓藏,於是「養寇自重」而已。而張國良大師,卻在《評話三國》中,指出另一個原因,並明確道:「司馬懿第一次與諸葛亮交手,頭腦裡留下了極深的印象,孔明此人十分狡黠詭譎,什麼念頭都想得出來的。
  • 三國|司馬懿為什麼選擇耗死諸葛亮?
    小說的演義和歷史雖有所區別,但諸葛亮不斷北伐不斷失敗,越挫越勇的現實卻是存在的。歷史上和諸葛亮多次交手的司馬懿面對臥龍的不斷挑戰,卻始終選擇避其鋒芒的打法,堅守不出。 同樣是大軍師,司馬懿的龜縮戰法最終戰勝了悲壯的諸葛亮,常讓人覺得不服氣。兩者的勝負差別真的是指揮藝術的高下有別麼?司馬懿為什麼要一次次耗著諸葛亮呢?
  • 三國歸晉早成定局 劉備司馬懿諸葛亮都不過是他的棋子
    所有熟悉三國故事的同學都知道:三國時期有三個人分別叫劉備,孫權和曹操,這三個人相愛相殺了一輩子,最後卻沒有一個人勝出的,結局卻是司馬懿成了最大的贏家。司馬懿忍辱負重含辛茹苦幾十年,生生的熬死了劉孫曹三個同時期的大佬,並且還奇蹟般的熬死了魏國的三位掌門人,最終獨攬朝政,為自己的子孫掃除了一切障礙,最終讓司馬家族建立了晉朝。驚不驚喜?
  • 司馬懿和諸葛亮誰厲害,毛澤東評價司馬懿、諸葛亮
    如果從純功利的角度講,司馬懿的才能是要遠遠大於諸葛亮的。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可以從當年二人在渭水前線打的一仗看出來。我們都知道,在戰場上沒有什麼公理法則,不管用什麼辦法,只要最終打敗了敵人,就是勝利者,而勝利者是不受責備的。當年諸葛亮伐曹操受到司馬懿的阻擊後,一籌莫展,無計可施,說得難聽一點已經是黔驢技窮了。而反觀司馬懿,卻處之泰然,遊刃有餘。
  • 都說司馬懿是被死去的諸葛亮設計毒死的,諸葛亮的最後一條毒計
    在三國歷史上,有一對死對頭_諸葛亮和司馬懿。這兩個人都是聰明絕頂。但是,諸葛亮總比這司馬懿在軍事上高出一籌,無論是歷史還是演義,都這麼記載。那很多人說,諸葛亮長於政治短於軍事,這就是瞎掰了,你就看,他把司馬懿打成什麼樣子了?你別忘了魏國實力雄厚啊,蜀國那實力多弱呀,但是就那麼小小的蜀國能夠把魏國把這司馬懿打的閉門不敢出。那這就說明問題了,再說其他的沒什麼必要。
  • 司馬懿家風差,諸葛亮家風好,為何司馬家人才輩出而諸葛人單才弱
    如果司馬懿與諸葛亮整個家族比起來,司馬家族無論是人丁,還是成才率,都遠遠高於諸葛家族,弄到最後,諸葛亮家族都要給司馬家族打工,不論是在影視作品,還是在史書中,司馬懿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心狠手辣、陰險狡詐,而且其家族家風也不好,不是陰謀篡位,比如司馬炎篡位,就是相互爭鬥,比如八王之亂。
  • 郭嘉、司馬懿、諸葛亮誰更厲害?誰才是三國第一軍師?
    如果要比成就,那肯定司馬懿是最高的,因為他最後顛覆了曹魏政權,為司馬家統一三國建立晉朝奠定了基礎。但是如果比才華和謀略,那司馬懿可能就是墊底的那個人了。雖然在歷史中司馬懿對陣諸葛亮沒佔下風,但司馬懿打法太慫,基本上不敢出面和諸葛亮正面交戰。而郭嘉雖然年輕早逝,但能力一直都被曹操非常看重,諸葛亮就不用說了,可能是三國當中最敢用計的軍師之一了。
  • 三國中到死都沒有出山的兩位頂級謀士,究竟有多厲害?
    三國中有許多謀士,如我們熟知的臥龍、鳳雛、小麒麟、冢虎、鬼才、毒蛇等,其中最頂尖的六個謀士分別是諸葛亮、龐統、姜維(或周瑜)、司馬懿、郭嘉、賈詡。除了這6位高手外,還有陳宮、徐庶、荀彧、荀攸、田豐、許攸、李儒等眾多一流高手。
  • 司馬徽把諸葛亮等人介紹給劉備,為啥不介紹司馬懿?原因很簡單
    司馬徽和司馬懿的關係水鏡先生和司馬懿都複姓司馬,這個姓並不多,所以很多人就認為了水鏡先生和司馬懿可能是親戚關係。這一步的推理其實還是合情合理的,但是說司馬懿是水鏡先生的侄兒,這一點倒是證據不足了。無論是根據演義資料還是三國志等史料,基本都是無法判斷二人之間的關係的。
  • 三國最強謀士排名,臥龍諸葛亮排名第六!
    ,其實三國中的謀士之才,大於諸葛亮的大有人在,那為什麼一直認為是諸葛亮呢,這是因為有些人死的早,有些人由於某些原因,不再使用自己的才能,下面就來說說真實的三國謀士排名。3、賈詡賈詡,三國時魏國大臣。4、司馬懿司馬懿,生於公元179年,死於公元251年,三國時魏國大將。字仲達,河內溫(今河南省溫縣)人。熟悉兵法,多智謀,善於玩弄權術。曾多次出師與諸葛亮鬥兵法。
  • 軍師聯盟:司馬懿用這五個字,讓諸葛亮死不瞑目,終成三國笑到最後的人
    司馬懿假裝上氣不接下氣,說道:「年老臥病,死在旦夕。你去守并州,并州接近胡人,應好好戒備啊。」李勝說:「我是去荊州上任,不是去并州!」司馬懿繼續裝聾:「你要去并州……」李勝把聲音放大了些:「我是去荊州!」
  • 三國最強五大謀士,個個都比諸葛亮厲害,第一名死了還當皇帝
    5.徐庶,河南許昌人。先投的是劉表再投劉備,任軍師一職業,並幫助劉備三番五次擊敗曹操,後被程昱設計騙到曹操陣營,不過徐庶的老母被曹操所騙自殺,此舉讓徐庶對曹操是十分痛恨,直到死亡也沒有為曹操獻一條計謀。
  • 諸葛亮、諸葛瑾和諸葛誕同出一族卻分侍三國,是陰謀還是巧合?
    諸葛家族以馬後炮和陰謀論的角度思考,諸葛三兄弟分侍三國,肯定是出自諸葛家族內部的戰略規劃,畢竟家族投資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如此安排,無論三國哪一個最終奪取天下,都可以保證諸葛家族的一榮俱榮,保證諸葛家族在新政權的話語權。分析得很有道理,似乎就是如此。
  • 三國奇才,一生教育無數謀士,堪稱三國第一伯樂
    司馬徽精通兵法、經學和道學。司馬徽還接待了諸葛亮、龐統、徐庶三位超級土地。司馬徽和鬼谷子一樣,不是自己出山,而是世界在他的控制和期待之下。因此,司馬徽成了三國中最神秘、最強大的隱士。司馬徽,生在潁川陽翟人(今河南禹州)人,品行端正。司馬徽端莊典雅,學識淵博,尤其善于欣賞各種才華。凡是被司馬徽評價過的人,都能一夜成名,身價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