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陳勝
陳勝為秦末起義軍領袖之一,在他帶領被徵調的百姓去往漁陽途中,途經大澤鄉,天降大雨,道路不通,無法按時到達漁陽。
誤期,按秦令當斬,於是他與通行的吳廣商議,率眾起義,便是歷史上著名的陳勝吳廣起義,揭開了反秦起義的序幕。
他的這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振聾發聵,在此之前近一千年的封建社會中,王侯將相都是血脈傳承,從來沒有哪個老百姓敢有非分之想。陳勝的這句話,確實是石破天驚,霸氣非凡!
二、「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霍去病
閃電戰自霍去病始,奔襲、迂迴、穿插、殲滅,霍去病的騎兵在大漠草原一路追亡逐北,封狼居胥。
一句「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道出了漢家兒郎的壯志豪情,只可惜英年早逝,令人惋惜。
三、「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陳湯
這句話是最近這幾年最火的一句了,但其實是有些自嗨的成分在裡面的。
漢元帝建昭三年,漢朝使臣被匈奴的郅支單于殺害,郅支單于逃到康居避難。陳湯立功心切,於是假傳聖旨,出兵徵討,最後大獲全勝,斬得郅支單于首級。
但是假傳聖旨可是死罪,所以陳湯在給漢元帝的奏摺中好好地恭維了皇帝一番,因此這句「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其實是有些拍馬匹的成分在的。
並且這很明顯是「馬後炮」,根本算不上事前的豪言壯語,但似乎也不妨礙成為廣大愛國青年的自嗨雞湯。
四、「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漢宣帝時期
這句話是後人改編的,原話是 「漢秉威信,總率萬國,日月所照,皆為臣妾」,出自《後漢書·南匈奴傳》,這裡的「臣妾」不是指妻妾,而是男女奴隸。
很明顯,改編之後的比原文更自嗨。
五、「設使天下無孤,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曹操
之前那兩句可能讓大家失望了,但這一句是實實在在的霸氣。曹老闆是當之無愧霸道總裁,這句話充分體現出曹老闆睥睨天下、捨我其誰的英雄氣概。
我個人認為這句話比他那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更霸氣。
六、「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趙匡胤
這句話是南唐後主李煜在向趙匡胤求和之後,老趙放出的豪言壯語,指明我就是要滅掉你,我床邊怎麼能允許別人睡覺呢。
老趙倒是挺霸氣,但可惜他的後世子孫沒他這麼豪橫,不僅允許他人酣睡,還讓他人擠到了床邊。
七、「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張載
不得不說,宋朝雖然武功不行,但文人確實是一個比一個猛,張載的這句話史稱「橫渠四句」,成為歷代文人追求的至高境界。
八、「人言不足恤,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王安石
王安石的這句話更狠,儼然不管不顧,老子天下第一,就是要把變法推行到底。只可惜變法推進太過激進,翻到加速了北宋的滅亡。
其實在近代之前,王安石一直是與秦檜並稱的,世言北宋亡於王安石,南宋亡於秦檜。只不過到了近代,梁啓超為了宣揚變法維新,才為王安石洗的白。
九、「我本淮右一布衣,天下與我何加焉?」—朱元璋
中國歷史上僅有的兩個布衣天子,劉邦和朱元璋。劉邦至少還做過泗水亭長,在當地還算有些影響力,但是老朱確確實實是白手起家,開具一隻碗,裝備全靠搶。
老朱說這話,當之無愧。
十、「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這句話不需要解釋,服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