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持誦心經的正確方法

2021-01-17 李罕誦經文

雖然現在有很多的人在持誦心經,但是大家真的了解持誦心經的方法嗎?如果大家想要詳細的了解,那麼接下來就可以跟我去一起來看一看!

在持誦心經的時候,大家是要慈悲之心,而且不管是說話還是做事都是要有慈悲心的,這樣能為大家謀得利益,也能獲得功德。持誦心經的人要有慈悲的心,用自己的語言和行動去安慰心中不安的人,讓他們可以做到心中沒有恐怖,遠離痛苦。

持誦心經時,大家要多多的做善事,這樣大家在持誦心經的時候,持誦的效果會更好,而自己也能得到諸佛的護持,同時也能獲得無量功德,而且也能感悟到其中的奧義。

在持誦心經時,除了內心要恭敬外,大家也需了解持誦心經的儀軌,按照儀軌去持誦經文,不但不會出錯,效果也會更好。此外,心經的持誦是需要長期堅持的,所以大家要有耐心,當堅持的時間越長,所修到的福慧也會更多。

相關焦點

  • 心經賞析:持誦心經的功德有什麼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又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般若經系列中一部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提綱挈領、極為重要的經典,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誦的佛經。現以唐代三藏法師玄奘譯本為最流行。其實持誦心經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在持誦心經的過程中可以增加我們的耐心、定力和智慧,所以我們一定要堅持每天持誦心經,這樣才能體會到更多的益處。此外,在持誦心經期間,我們也需了解持誦心經的注意事項,這樣在持誦的過程中不會出錯,也不會影響到自身修來的功德。
  • 《心經》常識:怎樣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
    《心經》是大乘佛學的經典經文,也是非常不錯的經文,我們修持《心經》的好處是非常多的,但我們也要有正確的方法,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怎樣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持誦《心經》注意事項:1 、持誦時必須發出聲音,但無須大聲朗誦,重以誠心誠意的恭敬心和懺悔心護念之。2 、持誦時,或跪、或立、或坐皆可。
  • 心經釋疑:念心經會招鬼嗎
    心經是給鬼神用的,是可以招來鬼的,但是招來的並不是惡鬼,來的非人都是善鬼神,你誠敬讀經供養他們,他們會做你家的護法神。但是網上說晚上不能讀心經,理由是會招來邪靈和鬼道眾生,對讀經者不利。末學很喜歡持誦心經,並且昔日印光大師也很推崇大眾念誦心經大乘經典。請慈悲開示。心經是可以讀的。關鍵我們要明了,讀經不是目的,讀經是方法、是手段,目的是讓我們的心能夠真正地清淨下來,真正能解決我們的問題。比如你晚上會做噩夢,你讀一遍心經,念一個小時的佛號,解決了;或者你睡不著覺,讀幾遍經,念幾句佛號,你睡著了,起作用了。
  • 《心經》:為什麼念心經會發困
    師兄在念誦心經的時候,有困的情況,這樣我們在消除業障的表現,所以師兄是不用害怕的,我們只要堅持的去念誦心經就可以了,而且在念誦的過程中,我們也是可以體會到很多的功德,如果師兄現在還沒有體會到的話,那麼可以先跟我去簡單的了解一下。
  • 心經釋疑:心經如何念
    念誦心經,大家要是知道怎麼念誦的話,不僅能讓自己對心經有更多的感受,還可以增長智慧,但是你念誦心經,要知道如何念誦才會有更好的作用。供養誦心經前,清潔雙手身形端莊,在佛或菩薩的像前供上一杯清水或點上一支香做供養。頂禮向佛像頂禮三拜。稱念佛菩薩名號三稱,若沒有條件頂禮的,可合掌念三次。一聲南無,意即皈依、皈命、頂禮。
  • 心經解釋:念心經有什麼步驟
    當我們放下工作時,倒頭要睡時,發現自己因工作緊張,而時時不能睡得安寧,只要每晚臨睡前微笑地念心經,心經的智慧不單可以令人鬆弛神經,而且可以長存一種樂觀知命的潛意識,對一個人的心理發展,有極大的好處。只要你繼續誦念心經,必能慢慢感受到宇宙間的大智慧,寧靜喜樂,心中富有,在你精神世界裡一一呈現,心神必然達到另一境界,氣色好運氣自然佳,一切吉祥之事與物都自然一一隨你而來。其實我們念誦心經歸念誦心經,持誦心經和理解心經是兩碼事,我們可以一邊念誦心經另一邊再理解心經。我們若是不知道怎樣才能理解心經的話,我們可以看一些法師的講解。以上為個人意見,如有不滿,請多包涵。
  • 《心經》:心經9遍念誦
    心經是現在很多的人都會去修行念誦的一本經書,而且有些師兄在修行的過程中,會選擇每天念誦九遍,那麼師兄知道心經9遍念誦的方法是什麼嗎?只有正確的念誦,師兄才能夠知道念心經的作用,和心經中有什麼含義。念心經的方法:1:念誦萬遍心經念誦的次數越多越好,最好是萬遍以上。必須每天念誦,念誦時間可在晚上睡覺之前。個人早晚活動的最佳搭配是:清早鍛鍊身體,晚間念誦心經。如果每天念十遍,連續念誦三年可達萬遍。2:先念咒語每次念誦,最好先念咒語:「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念完咒語再從頭念誦正文。
  • 心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注音和譯文
    剛接觸佛學的人都會選擇心經,因為心經全文字數少,在修行時會覺得更容易。其實心經只是字數少,但它的每個字都有一定的深意,所以剛開始修心經的師兄,可以多看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注音和譯文這方面的內容,這樣會讓師兄對經文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而且在念誦時也不會把經文念錯。
  • 念誦《心經》的神奇感應
    母親懇切祈禱大士,念《心經》二千遍,仍然貼膏,左眼睛漸漸收進去了,盲目復明,天花也痊癒了。《海南一勺》  ●清時,江西浮梁縣的程昭,曾因患痞病(腹中長硬塊),念誦《心經》而治癒,所以經常持誦不間斷。道光年間,春官下第,程回老家。在江中船翻沉,程漂蕩了十餘裡,一心念《心經》。好像有東西託著他的腳,他才得藉以微坐,最終得救。
  • 不一般 的心經
    《心經》是三藏聖典中流傳最廣,被人 持誦最多的 一部大乘經典,雖二百六十個漢字,但含義豐富,譯筆精簡流暢而優美。其內容既深又淺,以基本原始的 佛法為底子,以大乘空義為靈魂。心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佛教經典,簡稱《般若心經》或《心經》,唐玄奘譯,知仁筆受,共一卷。
  • 張鶴原創佛樂《心經》(梵文)
    心經(梵文)詞:經文曲:張鶴(廣音)演唱:常思思達呀他嗡嘎地嘎地巴拉嘎地巴拉僧嘎地現在流通最廣的《心經》譯本就是玄奘法師翻譯的。在玄奘法師之前,還有鳩摩羅什翻譯的《心經》。就是一本梵文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遇到了什麼為難的事情,他就將此經持誦四十九遍,每每都能化險為夷,都有非常大的感應。就這樣,玄奘法師在遭遇種種困難的情形下,憑藉著三世諸佛心要法門的加持,平安地抵達了印度。玄奘法師當時到達的,是印度一個叫做摩竭陀國的地方。那裡有一座佛教大學,古代的佛教大學就是一座大的寺院,叫做那爛陀寺。
  • 念誦《心經》古今感應事跡!
    母親懇切祈禱大士,念《心經》二千遍,仍然貼膏,左眼睛漸漸收進去了,盲目復明,天花也痊癒了。——《海南一勺》●清時,江西浮梁縣的程昭,曾因患痞病(腹中長硬塊),念誦《心經》而治癒,所以經常持誦不間斷。道光年間,春官下第,程回老家。在江中船翻沉,程漂蕩了十餘裡,一心念《心經》。好像有東西託著他的腳,他才得藉以微坐,最終得救。
  • 認識《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但是單看現行流傳最廣,大家也最熟悉的唐玄奘大師所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譯文,它的結構卻迥異於其他經典。依據梵文原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正確念法為Praj ā -p ā ramit ā -h daya-s ūtra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雖然經文由「觀自在菩薩」作為經文的開始,但實際在此靈鷲山般若會中,佛陀亦在此會上,為觀自在菩薩對舍利弗的指導作證明。
  • 心經賞析:抄心經的感應
    最受大眾喜愛的寫經經文即《心經》。據佛經上記載,抄寫《心經》的功德,不亞於抄寫六百卷的《大般若經》,且寫經之功德在諸多佛經經典中,一再被提及,言其殊勝功德遠優於造塔供佛,寫經的好處極不可思議。印光法師語:「文雖簡略,理極宏深。至圓至頓,最妙最玄。誠為諸佛之師,菩薩之母。
  • 《心經》解釋:什麼人不適合念心經
    念誦心經沒有任何限制,只要自己是真心想誦讀心經了,什麼人都可以。但是我們在讀誦心經的時候,要知道用什麼方法,這樣對我們自己才會是最好的。如果我們在讀誦心經的時候,想要體會到更好的效果,可以參考下面的方法讀誦心經全文。
  • 教您如法誦《心經》,及常誦心經的好處
    (3稱)誠心念三遍心經和21遍心咒身邊和頭頂會有金甲護法神。你念三遍心經、念21遍心咒(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娑婆訶),求觀世音菩薩幫你達成你心中的好的願望!一般而言,觀世音菩薩絕對會聞聲救苦,幫你達成你的善願,關鍵就是看你是不是誠心去念。其次你要注意的是:不用理解其中的深奧意思的,誠心念就是了!
  • 念誦《心經》感應事跡18例
    《海南一勺》========================================●清時,江西浮梁縣的程昭,曾因患痞病(腹中長硬塊),念誦《心經》而治癒,所以經常持誦不間斷。道光年間,春官下第,程回老家。在江中船翻沉,程漂蕩了十餘裡,一心念《心經》。好像有東西託著他的腳,他才得藉以微坐,最終得救。
  • 《心經》念誦方法
    索達吉堪布等大德都曾經說過,每天念幾遍心經對我們早日了悟空性智慧及清除障礙非常有幫助的。
  • 心經 + 能量朗讀 = 成長奇蹟 【家長必看的教子秘法】
    讀誦《能量朗讀》,通常是我們一家三口晚飯後坐在一起,一人朗讀、其他人傾聽,每日輪換;持誦《心經》,則是每晚9點左右的共修課,三人一起齊聲持誦。為了讓女兒吸收《心經》的強大能量,我們除了每天堅持持誦外,還在女兒房間裡布置了《心經》、《世界地圖》、《中國地圖》。
  • 《心經》:咒語的功能
    今天我們主要講心經的咒語,先來看結尾處的這一段經文: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