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屆奧斯卡頒獎了,寫寫獲獎影片之前,先來扯扯淡,聊聊近20年來奧斯卡影帝的現狀。
2016年,第88屆影帝,小李(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荒野獵人》。被玩壞了多年之後,終於如願以償。這廝簡直就是人生贏家,擁有泡不完的妞,還有接不完的戲。拿下影帝之後,丫終於舒了一口氣,直接歇逼養傷去了,整個2016年都不見人影了,一部正式作品都沒出,只有參與製作了一部紀錄片《洪水泛濫之前》。而且,在2017年裡,也沒啥大動靜。接下來的大招要到2018年,與老馬丁合作的《白城魔鬼》了,肯定倒是還要掀起不小的動靜。
2015年,第87屆影帝,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萬物理論》。一夜成名的典型,在獲獎之前,小雀斑只是一位剛剛嶄露頭角的年輕演員,在大家的口中還是那個跟米歇爾·威廉士配戲的那哥們(《與夢露的一周》),或者是與休·傑克曼配戲的那哥們(《悲慘世界》)。他這一代演員中,大家都沒有想到首先是他會獲獎,但就是他首先撞線了。結果憑《萬物理論》一舉成名,接下來又乘勝追擊,再次憑《丹麥女孩》再次獲得提名,而且還出演了《神奇動物在哪裡》,躍升為一線大牌。
2014,第86屆影帝,馬修·麥康納,《達拉斯買家俱樂部》。一舉坐實實力的典型例證。一直以來,馬修都被譽為好萊塢的大帥哥,高高的鼻梁,方正的面孔,猶如一個精緻的花瓶。多年來,馬修也一直走花瓶路線。不過,好萊塢的帥哥實在是太多了,再多一個馬修也不算什麼,況且花瓶也不是什麼好稱謂。但是,有追求的人生自然與眾不同。在2010年還依然是花瓶的馬修,到了2011年,演技突然開掛,先是演出了《林肯律師》,然後就一發不可收拾,《殺手喬》《汙泥》《魔力麥克》,步步驚心,直到2013年演出了《達拉斯買家俱樂部》。三年時間,超速飆車,生生飆成了演技派老司機,並直奔奧斯卡影帝而去,而是是一提即中。再之後,《真探》《星際穿越》也都是響噹噹的大戲。不過,這兩年的《青木原樹海》《瓊斯的自由國度》卻有些失手。相信,依然成精的馬修只是打了個盹。好戲,還在後面。
2013年,第85屆影帝,丹尼爾·戴·劉易斯,《林肯》。好吧,劉易斯簡直不是人,演技之神,無可挑剔。作為演員,他的作品極少,但每一次,他的出現,壓根不是演,而是將自己變成角色。然後到了頒獎季,形成對其他人無情的碾壓。作為奧斯卡歷史上唯一一位獲得三次影帝的大神。在《林肯》之後,再沒出過新片,但誰都不可以忽略他的存在。因為,不知道他什麼時候再出山,然後順手屬於他的第四第五個奧斯卡小金人。
2012年,第84屆影帝,讓·杜雅爾丹,《藝術家》。想當年,《藝術家》就如今年的《愛樂之城》,冠絕群顏,一覽眾山小。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影帝等五項大獎手到擒來。然而,作為影帝的讓·杜雅爾丹卻成為了奧斯卡歷史上最黯淡的一顆流星。獲得影帝之後,隨後他只在《華爾街之狼》與《盟軍奪寶隊》裡貢獻了兩次好不出彩的配角演出,再然後就在好萊塢消失了。而在他的祖國法國的演藝圈內,也沒有貢獻出大獲讚賞的影片。隕落如此之快,真讓人有些想不明白。
2011年,第83屆影帝,科林·費斯,《國王的演進》。作為一名英國人,費斯大叔在好萊塢的地位在獲獎之前只能是一般,屬於那種偶露猙獰然後又歸於平靜的角色。即便在英國,費斯的地位也差不多如今天光頭馬克·斯特朗差不多。但是,《國王的演講》一技天下驚,迅速成為英國國寶級的演員。而且,接下來連續出演了《鍋匠,裁縫,士兵,間諜》《魔力月光》《天才捕手》等佳作,更是演出了《王牌特工》這樣的clut片,真正演繹什麼叫實力圈粉。
2010年,第82屆影帝,傑夫·布裡吉斯,《瘋狂的心》。現在,你可能已經不記得《瘋狂的心》講2什麼內容了,但是一說「督爺」,就肯定知道布裡吉斯的存在。今年奧斯卡,《赴湯蹈火》中的老警察再次為他獲得一次奧斯卡男配的提名。獲得影帝之後,布裡吉斯連續失手,除了大獲讚譽的《大地驚雷》,其他如《創:戰紀》《冥界警局》《賜予者》《第七子》幾乎全是差評。演商業片不行,但實力一直在。早在獲獎之前,他就已經獲得過四次提名了,實力早就得到過印證。當初在藝術片的地位,絲毫不亞於當今的麥可·珊農。
2009年,第81屆影帝,西恩·潘,《米克爾》。因為丹尼爾·戴·劉易斯的出品量實在是太少了,很多賭盤在猜誰能首先獲得第三個奧斯卡影帝時,西恩·潘是頭號熱門人選。作為好萊塢著名的壞小子,西恩·潘從來不缺關注。但仔細看履歷才發現,西恩·潘已經很久沒有認真演戲了。在收穫第二個影帝之後,就再也沒有出過拿得出手的作品了。這個不缺實力的傢伙,到底在想什麼呢?還搗鼓出《知名召喚》這種動作片,難道是想學連姆·尼森?實際上,這個第二次獲獎,當年也是堪堪勝出《摔跤手》的米基·洛克,領先的並不大。
2008年,第80屆影帝,丹尼爾·戴·劉易斯,《血色將至》。又是他,不解釋了,對於神,除了膜拜,用不著瞎BB。
2007年,第79屆影帝,弗裡斯特·惠特克,《末代獨裁》。鹹魚大翻身的典型代表。人活著,如果沒有理想,跟鹹魚又有什麼區別呢?其實,光有理想還不夠,還需要運氣。在正確的時間,遇到正確的事,然後做對了,就會像在無意間獲勝了一樣。弗裡斯特·惠特克,在正確的時間,遇到了最適合自己的角色,這種一輩子只有一次機會的機遇,被他巧妙地抓住了。然後,就獲得了奧斯卡影帝,而且,當年的表現就如今年的卡西·阿弗萊克,他現象級的表演,對其他演員形成了無情地碾壓。從此,惠特克也由一個黃金綠葉,一躍成為好萊塢的一線之列。至今,在《星球大戰:俠盜一號》這樣的大製作中找到他的身影,並由佔據非常吃重的戲份。
2006年,第78屆影帝,菲利普·塞默·霍夫曼,《卡波特》。鹹魚大翻身的典型代表,而且比弗裡斯特·惠特克還早了一步。在獲獎之前,這個後來被譽為好萊塢最會演戲的胖子出現在過許多大片之中,作為配角出現,屬於那種你記不住他的名字,但一定會記住他的身段,猶如香港的林雪。但是,他終於遇到了一輩子中最適合自己的角色,《卡波特》讓他一戰封神,並完成了華麗的轉身,成為了實打實的演技派巨星,奉獻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可惜的是,斯人已逝,痛哉!
2005年,第77屆影帝,傑米·福克斯,《靈魂歌王》。突然躥紅的傢伙,在2005年之前與之後,他都沒有獲得過奧斯卡的提名。但是,在2005年,他憑藉《靈魂歌王》與《借刀殺人》收穫了男主與男配兩個提名。然後就憑《靈魂歌王》獲得了影帝。作為黑人演員,在那時候,他並不比威爾·史密斯、塞繆爾·傑克遜、艾迪·墨菲等人更獲關注,卻依然殺出,瞬間爆發,這就是命與運氣。而且,獲獎之後,他的運氣也不錯,一直活躍在一線製作之中,並不時有佳作奉出。
2004年,第76屆影帝,西恩·潘,《神秘河》。在此之前,西恩·潘已經收穫過三次影帝提名了,卻一次沒有獲得。他也一直生活在麥當娜的陰影之下,很多人都覺得他是憑藉著麥當娜老公的名義才紅的。但是,這一次,他終於為自己正了名。實際上,西恩·潘一直關注演藝之外很多事,比如政治。如果好萊塢演員去競選總統,最接近寶座的也一定是西恩·潘。這一次,他的獲獎是名至實歸。
2003年,第75屆影帝,阿德裡安·布洛迪,《鋼琴家》。奧斯卡史上獲獎時最年輕的影帝,當時只有30歲。小雀斑獲獎時是33歲,差了3歲呢。這位影帝的不同之處在於,儘管他也嘗試過《金剛》《鐵血戰士》這樣的商業製作,但更多時候他依然沉浸在小眾文藝片之中,並不時奉獻出品質上佳的作品。儘管,獲獎之後他沒有再次獲得過提名,但卻沒有人會無視他的存在。畢竟,布洛迪依然年輕。
2002年,第74屆影帝,丹澤爾·華盛頓,《訓練日》。儘管沒有人會懷疑丹澤爾·華盛頓的實力,但當年他的獲獎,卻是一次不折不扣的打劫。當年,《美麗心靈》中的拉塞爾·克勞在整個頒獎季裡都一直遙遙領先,卻在最後關頭爆出了與電視高管發生衝突,這無疑對他的個人形象造成了影響,此時正是評委進行投票的關頭,最終丹澤爾·華盛頓意外勝出,爆出了當年的一個冷門。今年,卡西·阿弗萊克在進入2017年之後,也爆出了嗑藥、酗酒這樣的醜聞,不知道會不會對他本來板上釘釘的影帝造成影響。而丹澤爾·華盛頓會不會再次打劫,再次爆出冷門來也有未可知。
2001年,第73屆影帝,拉塞爾·克勞,《角鬥士》。澳洲演員第一把交椅,克勞已經穩坐了多年,至今無人可以抗衡,這就是實力。當年,史詩級的《角鬥士》,穩勝奧斯卡,毫無懸念。只是,第二年,拉塞爾·克勞沒有憑《美麗心靈》再下一城,多少有些遺憾。但,這不是正好成全了丹澤爾·華盛頓了嗎。
2000年,第72屆影帝,凱文·史派西,《美國麗人》。如果奧斯卡史上沒有凱文·史派西,一定大失異趣。他也是一個由配角一躍成名的代表,但成名之後依然出演許多邪典的角色,為好萊塢呈現出了一個不一樣的天空。至今,我們依然能看到《紙牌屋》這樣精彩的作品,就是由於有凱文·史派西不一樣的演技在支撐。不走尋常路,就是這麼拽,我是下目我怕誰,哼!
1999年,第71屆影帝,羅伯託·貝尼尼,《美麗人生》。但從好萊塢來說,羅伯託·貝尼尼也如一顆流星。但作為一名義大利人,他也沒有刻意要融入好萊塢,殺入好萊塢本來就是意外收穫,回到義大利,他依然可以駕輕就熟,混得依然開,還有一些好作品奉出。何況,只有一部《美麗人生》,也足夠人去銘記了。
1998年,第70屆影帝,傑克·尼科爾森,《盡善盡美》。另外一位好萊塢演技之神。我們一提好萊塢老一輩演員,總是艾爾·帕仙奴、羅伯特·德尼羅、達斯汀·霍夫曼幾位,總是忘了還有一個傑克·尼科爾森。他可是奧斯卡歷史上獲得過三個小金人(兩主一配)的正主。近10年來,他差不多都處於退休狀態,但最近他接了美國版《無法碰觸》,這個一個不容小視的作品,大家就走著瞧吧。
1997年,第69屆影帝,傑弗裡·拉什,《閃亮的風採》。什麼,不知道他是誰?《加勒比海盜》系列中章魚臉的巴薩博船長、《國王的演講》中的國王的教練......作為配角,他至今依然活躍在好萊塢的第一線,很不容易。獲獎的時間實在是太久了,你可能不知道他曾經也是影帝,但一定會知道他的那張臉的。
1996年,第68屆陰帝,尼古拉斯·凱奇,《遠離賭城》。本來,只想做20年回顧的,大家也看到到了傑弗裡·拉什時,大家已經一臉懵逼狀了。這裡再多數一年,因為這一年的獲獎者是大家曾經都愛的尼古拉斯·凱奇,曾經風華絕代的傢伙,現在卻因為經濟原因,淪為了爛片之王,好讓人不甚唏噓。
1996年之前,湯姆·漢克斯連續憑藉《費城》與《阿甘正傳》連樁影帝,也是一段佳話。在他之前,是阿爾·帕仙奴的終於收穫影帝的《聞香識女人》。還有安東尼·霍普金斯的《沉默的羔羊》,已經神一樣的丹尼爾·戴·劉易斯第一次獲獎的《我的左腳》。由於時間久遠,就不細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