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房價引發的一系列慘案,至今再看《維多利亞一號》仍有陰影

2020-12-28 波老師看片

一個溫柔的片名,卻藏著瘋狂的血腥殺戮。

這是我對這部電影的第一印象。

《維多利亞一號》是借恐怖電影之名來控訴香港地產商的無良,在雷同的背景下來看,多少也心有戚戚焉。

繼《生人勿進》後,我又再一次犯上估計錯誤罪行,人家明明是血腥片,我卻以為血腥跟驚悚是同宗。

我想,血腥電影與驚悚電影應該是這樣去區分的:完全不設被害者逃脫或扭轉局勢機會,只不停著墨於殘殺過程的是血腥片種;附設被害者在殘殺過程中那微弱轉機又或逃脫可能,令觀眾在充滿未知情況下延續恐懼感則屬驚悚片種。

上述兩種類型誰高誰低誰都沒法定錯對,但大體上就跟好笑與幽默的分別差不多,要我選,個人還是喜歡後者多一點。

回到電影話題,看完《維多利亞一號》留給我最大的感覺就是,這部電影拍的真不賴,原本該是帶點嚴肅、感慨的人文議題電影居然可以在彭浩翔的巧妙安排下成為一部血腥掛帥的批判性電影。

而電影本身包含的內容可也不是只有殺戮的娛樂性質而已,對於香港富麗堂皇的街景背後,也帶有一襲深深的諷刺意味。

基本上本片要表達的主題有二,一是對於香港樓價迅漲的批判,二當然就是通過殺戮來展現殘酷。

可是不得不讓人佩服的是在導演巧妙地編導卻反而完美的將這兩個主題融合,既讓觀眾感受到電影想表達的重點是繁華香港背後的悲情,卻還能兼顧娛樂片性質狂殺的鏡頭,我只能說彭導你真的太「超神」了。

影片能夠完美的融合這兩個主題的關鍵在於穿插式的劇情。

開頭就以一場突如其來令人摸不著頭緒的殘忍兇殺作為開場,隨著以回憶式的手法勾勒出故事的時空背景,待觀眾慢慢融入電影背後所要表達的涵義時,突然又帶回兇殺現場表演精彩的殺人戲碼。

如此來回幾次之後,觀眾漸漸會從五裡霧中帶出本片的唯一謎底——女主角的殺人動機是什麼?這樣的手法不但能夠避開平鋪直述而兼顧搞點懸疑成分,在內容上也不會過度強調殺人戲碼而忽略電影所要批判的主題,時而血腥時而感性有種高潮不斷的妙用,兼具內容深度與感官刺激。

細數女主在電影中先後殺了11人,殺人的方法都是最原始的,以加長角色死亡的時間,使血淋淋的暴力能展現在觀眾眼前。

我記得彭浩翔執導的《出埃及記》裡面有一句話:

「原來事實荒謬到一定的程度就會沒人信。那部電影不是講荒謬性,而是講沒人信。」

但是《維多利亞一號》講的是荒謬性,拍出來的效果卻是沒人信。但是和許多觀眾認為故事太假了的看法不一樣,我理解彭導的做法,這電影就只能這麼拍。

女主角殺人其實並不需要一個非常非常強大的動機,因為這只是一個比喻,通過血腥的殘殺把炒樓的殘酷展示出來——而炒樓這種行為背後的血腥,本來是看不見的。一部明顯是虛構的電影卻在開頭打出一行沒人信的字幕:根據真事改編。這除了是一種幽默,同時也在提醒觀眾,抽去那個似乎不合理的表面,這裡面卻有種真實的寓意。

空鏡拍攝城市密密麻麻的樓宇,有高樓大廈,有居屋公屋,有唐樓,能反映城市面貌,但未能營造壓迫的感覺。

如何拍攝這些空鏡頭及如何將這些空鏡穿插於敘事中,能有助營造扭曲壓迫的感覺?這是彭浩翔快人一步的原因。

當女主角與同事商討如何盜取公司資料以賺取外快時,鏡頭以低角度拍攝人物,突顯樓宇對他們的壓迫,除了用對白交代情節,也用畫面說故事。唯其後影片運用電影語言營造的壓迫感並不足夠。

影片也有運用場面調度加強女主角的心理狀態,但意識不足。

當女主角與男朋友會面時,二人只能到時鐘酒店。女主角沒有自己的單位,沒有屬於自己的空間,多親密的行為也只能在租借的酒店內進行。當她在房間等待男朋友時,場面調度透過鏡子的倒影,反映空間的狹小,同時映照女主角及鏡子中的她。

以鏡子為象徵,是最顯而易見的方法反映人物多重的心理狀態,但這場面調度與這場戲有何關係?她的心理狀態在這場戲中並沒有強烈的變化。當阿嫦能付得起首付,但仍無法買樓的時候,影片再以鏡子映照她,以牆角、柱子等前景製造狹窄壓迫的空間,女主角承受了打擊,情緒起了變化。

至於電影的血腥場面,之前我曾懷疑彭導曾參考了美國作家恰克·帕拉尼克的風格。

影片諷刺香港房地產飆升背後的黑幕也是本片的重點。

徐少強:為什麼我這麼帥卻要掉頭髮……

女主鄧麗嫦的身世命運也相當多舛,一肩扛起一家身計,導演刻意安排博取觀眾同情。

《維多利亞一號》的本質上其實相當地批判香港社會貧富不均但表面上高樓大廈林立,在這華麗的街景背後卻曾是犧牲無數弱勢香港市民溫暖的家蓋出來的,就像是踩著別人的屍體前進的味道。

於是利用女主角阿嫦的成長背景與生活型態,讓觀眾體會到香港不只是我們表面上看到的是個商業與觀光的天堂。

諷刺的是還有更多人為了生存苟延殘喘在這個城市中,電影或許某種程度有過度渲染的成份,但在貧富不均的資本社會來說,有錢人越投資是越有錢,中產階級怎麼幹能養活一家人就不錯了,窮人則能安穩的活下去求溫飽就謝天謝地了。

在這個殘酷的社會,建房子的買不起房子還得了職業病,幫人借錢的自己卻借不到錢。這就是荒謬所在。

女主的爺爺是一個退休海員,在女主角童年時總喜歡坐在海旁看海。

加上女主角有個同事問她為什麼非要買海景單位時,她的另一個同事代她回答是因為童年情意結。於是我們誤以為女主角對海景單位如此執著並最後動了殺機,原因也就在於其所謂的童年情意結。

其實可以說完全不是這麼回事。童年情意結只是女主角美化自己的物慾的藉口而已,一個通過害死父親來得到保險賠償的人,有什麼童年情意結可言。其實導演安排了幾個人物來質疑女主角的買樓想法——為什麼不買便宜一點的。這說明根本連導演也不信。

同時這也是最大的懸疑點就在於女主角阿嫦的殺人動機,為何他要如此殘忍殺害這些毫不相干住戶(也是唯一相干的理由)。

這部分在初期阿嫦的成長背景中其實是不易令觀眾察覺,果然一部能夠令觀眾持續存疑而恍然大悟的電影就是一部好的懸疑電影。

原來電影開頭就是謎底"一個瘋狂的城市,要生存就需變得比它更瘋狂",可是能夠立刻體會到這段話與殺人動機連結的又有多少人呢?本片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另外電影也在批判香港社會包二奶、外遇、濫交、嗑藥等亂象,諷刺意味十足。

電影嘗試說明,阿嫦之所以這種追求高家樓,除了受香港人當時的炒樓風潮外,還有一個更個人的原因︰她要買自己難以負擔的豪宅,是因為她從小住在行將收樓的舊唐樓中,日復日眼看收樓公司和政府迫收樓宇的手段,收樓的浪潮從她的鄰居一直延展到她住的單位。父親苦於是低下階層無力供樓上樓,所以鄭在內心就立願要買舊唐樓,與對岸的維多利亞一號遙遙相對,作為對家庭的補償。

這個願望一直未能實現。在母親離世後,她的補償心理慢慢與她不得滿足的渴想結合,以致生出暴力的果子。

女主阿嫦可能代表了一部分港女的看法,她們的一生只有兩個目標:男人或者房子。

女人是船,總想找到可靠的碼頭停泊。如果通過自己的能力得到了,那麼男人則變得可要可不要,用左小詛咒的話說就是:可忘而又不可忘的是雞雞。陳奕迅那個角色的作用即在於此。

那不是一個可靠的男人,所以當女主角終於買到房子的時候,她很瀟灑地和他分了手。但這種瀟灑後面卻是一種可悲。

影片打正旗號,透過血腥暴力對社會作出控訴,當中包括鄭麗嫦童年時,曾經歷地產商以不法手段逼遷收樓,但政府卻視若無睹,而鄭麗嫦長大後,卻經歷置業困難等問題。電影臺詞中曾有一句經典對白:「地產商玩曬喇!」放到現在依然適用。

雖然電影中,女主角成功透過自己方法去壓低樓價,然而在2018年上映的同題材電影《吉屋》講述地產經紀透過將兇宅低買高賣,仍能成功發圍。這解釋了兇宅在一片旺市中,仍有一定市場。

而在現實生活中,兇宅也不一定跌價。特別是對於工薪階層來說。

阿嫦第一個殺的不是別人,其實是自己的父親。

一晚,她在家裡眼看著咳得厲害的父親快要窒息,本來她應該立時啟動輔助呼吸的儀器以救助父親,但念及父親死後的保險金,她就忍痛看著父親慢慢死去。就在她拿了200萬保險金以為夠錢買樓之際,想不到股市暢旺,業主壓著房價以謀個更好的價錢。

因此,她就想到要製造兇殺案來壓低樓價。

電影的結局為阿嫦的殺人計劃作了一個反諷,畫外音傳出雷曼破產的消息。故事就此打住。但我們都知道,雷曼破產造成08年金融海嘯,香港的股市和樓市都不能倖免。

2007年香港房價飆升,但其實已經到頂金融危機使得香港房價一夕暴跌,阿嫦如果肯聽男友所言,不要「摸頂入市」,根本就可以買到便宜的房子。而且千辛萬苦買到房子又怎樣,結果房間放了衣櫃就放不下床,豈不諷刺。

當阿嫦終於搬進夢想的窩時,阿嫦茫然的眼神卻是相當玩味的,雙手沾滿鮮血換來的房子卻沒想像中的大,看出去的海開始變得模糊,背景開始以次級房貸風暴諷刺阿嫦大費周章搬進這棟房子卻沒當初所想的快樂,上天的確是如此捉弄人。

相關焦點

  • 香港黑色恐怖片《維多利亞一號》:賭王女兒化身殺人魔
    某銀行話務員鄧麗嫦(何超儀 )自幼生長在一個平民家庭,她始終有一個夢想眼看就要存夠維多利亞一號的首付,卻趕上了樓市瘋漲,籤合同當天房主反悔,寧可賠付違約金也不願按原價出售。在萬聖節前夜,幾近崩潰和瘋狂的阿嫦走進了維多利亞一號開始大開殺戒。
  • 香港黑色恐怖片《維多利亞一號》:賭王女兒化身殺人魔
    某銀行話務員鄧麗嫦(何超儀 )自幼生長在一個平民家庭,她始終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努力賺錢買一套可以看得見大海的房子。為了這個目標,阿嫦努力辛苦地工作賺錢。眼看就要存夠維多利亞一號的首付,卻趕上了樓市瘋漲,籤合同當天房主反悔,寧可賠付違約金也不願按原價出售。
  • 圖解《維多利亞一號》
    我們這裡真的有鬼 。不信可以關注公眾號任意回複數字1234,收聽靈異故事,恐怖音樂,驚悚視頻,與鬼聊天。你想要的,這裡都有。Hello大家好,我是你們喜愛的林屍兄,今天我們要圖解的是10年的倫常恐怖B級片《維多利亞一號》,這部影片不是我們常見的鬼怪驚嚇題材電影,但卻比任何一部恐怖片都給我留下更為深刻的印象。
  • 看《維多利亞一號》的故事
    《維多利亞壹號》Dream Home港人拍電影一向擅長以小見大比如《天水圍的夜與霧》,比如這部《維多利亞一號》,香港底層人士因為買樓如何苦苦掙扎,最終走上了一條血路,國內講買樓把人逼瘋的尺度最大大概就是《蝸居》
  • 《維多利亞一號》,陳奕迅主演的三級片,歌神啊你原來是這樣的人
    《維多利亞壹號》和《志明和春嬌》的導演一樣,講述故事的方式卻是兩個不同的方向。因為《維多利亞一號》裡,滿滿的兇殺、看似很誇張的明喻等等。《維多利亞壹號》的女主的人設是一個話務員,就是一個陌生的號碼給你打電話說:「喂,你好先生,不好意思打擾您,請問您需要理財嗎?」這部影片的女主就是幹這個的。
  • 世界驚悚電影賞析之《維多利亞一號》:瘋狂樓市滋生出的血腥屠戮
    一個瘋狂的城市要生存就要變得比它更瘋狂 ——維多利亞一號B級血漿片是歐美驚悚片中很有市場受眾的類型片,而且其中還不乏精品,諸如《電鋸驚魂》系列、昆汀的《殺死比爾》等等影片都有著很好的口碑。但老張今天和各位回顧是香港片《維多利亞一號》,我們華語電影一樣有駭人的CULT片。香港電影的分級以1988年11月10日《1988年電影檢查條例草案》的正式生效為標誌,也是從這一天開始香港電影實行 「三級制」,70、80後口口相傳的「三級片」就是由此而來。
  • 《維多利亞一號》:買房有多難?為了買房敢殺人你信不信?
    大學畢業後,多數年輕人會選擇到北上廣深這樣的大城市闖一闖、看一看,每個人都抱著努力拼搏,在大城市紮根立足的美好願望。然而,真正能夠留下來在大城市裡擁有一個家、佔據一席之地的人實在是少之又少。因為即使拿著回鄉發展的朋友們幾倍的工資,在支出房租、生活費後,也難以應付高昂的房價。更何況,房價一路看漲,靠死工資攢錢買房是根本不可能的。
  • [高清未刪減]維多利亞一號
  • 維多利亞一號
    10年前,一部被嚴重低估的香港恐怖片。豆瓣:7.3電影鑑賞《維多利亞一號
  • 《維多利亞一號》一個被房價逼瘋的女人,當上了連環殺手的故事
    鄭麗嫦有一個夢想,就是在香港這個城市買下一所屬於自己的房子。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啊,這個夢想的美好和其背後的壓力相信我們所有相信要買房的人都感同身受。而面朝大海的「維多利亞一號」就是鄭麗嫦心中所期望的,她也是為了房子拼了命的在攢錢。白天在銀行上班,晚上還要再兼職打兩份工,甚至倒賣公司資料來掙外快。可是現在那高房價,讓鄭麗嫦現在付出的一切努力都像是在做無用功。
  • 真實事件改編電影《維多利亞一號》,貧窮會使人變得毫無底線!
    時間已是深夜23:05,整個香港都在慢慢入睡。忽然有人徑直走進保安室,將一套繩索套在他脖子上隨即收緊。一套動作下來保安猝然驚醒,竭力伸手去抓頭頂上的工具箱,試圖用刀片剪斷勒頸勃頸的繩索。但因為纏得太緊,他幾次都只是劃破了自己的皮膚,最終不慎插到動脈一命嗚呼。滿地的鮮血映照著兇手的內心,但誰也沒有想到兇手竟然是一個女人。這就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維多利亞一號》。
  • 萬丈高樓平地起——《維多利亞一號》!
    萬丈高樓平地起——《維多利亞一號》!紅顏秀影,今天就為大家短評一下這部重口的香港電影。在國內導演中,彭浩翔從來都是特別的存在,沒有濃墨重彩的大場面,沒有時代變遷下的人物命運,他像是都市人的斯斯耳語。《維多利亞一號》是彭導自己比較喜歡的類型,主創人員也是一種喜歡cult酷小孩,還沒拍《七月與安生》的曾國祥,從演員轉行做了特效化妝師的連凱,故事的情節遵從「三一律」,將整個故事發生在一天之內,又插敘女主的成長片段。
  • 特效化妝師連凱:我這樣詮釋《維多利亞一號》的血腥暴力美學(一)
    沒有指望的生活終於壓垮了阿嫦,絕望的她就這樣走進了那棟她買不起的「維多利亞一號」,開始了殺戮之路。《維多利亞一號》也因此獲得了臺北金馬獎和香港金像獎的最佳視覺效果兩次提名。女主角阿嫦(何超儀 飾)刀下的第一個冤魂是維多利亞一號大廈的保安(王青 飾)。
  • 黑色香港電影《維多利亞一號》。誰知道房奴
    今天我要介紹一部香港電影《《維多利亞一號》》,發行於2010,在豆瓣中的得分為7.2。該片由香港新一代導演彭浩翔執導,由彭浩翔、曾國祥和尹志文編劇,主演何超儀是澳門賭王何鴻燊的女兒。張是一個在銀行工作的電話接線員。
  • 電影《維多利亞一號》
    做人就像蠟燭一樣,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給人以光明,給以溫暖。
  • 10年前這部香港恐怖片,別因膽小錯過了!
    比如,有「中國版午夜兇鈴」之稱的《山村老屍》;林正英的殭屍系列等等。今天君君要介紹的是:10年前,一部被嚴重低估的香港恐怖片。《維多利亞一號》 I 2010豆瓣:7.3電影鑑賞《維多利亞一號她這一切努力的目標,是為了買到一套維多利亞一號的房子。維多利亞,是香港的一棟海景房。十幾年前,香港已是地少人多、寸土寸金。
  • 10年前這部香港恐怖片,別因膽小錯過了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 功夫片、警匪片、愛情片、無釐頭喜劇片......當然,還有香港恐怖片。在這一時期下誕生了不少佳作。她這一切努力的目標,是為了買到一套維多利亞一號的房子。維多利亞,是香港的一棟海景房。 十幾年前,香港已是地少人多、寸土寸金。
  • 10年前的這部B級片《維多利亞一號》,這尺度能接受嗎?
    今天要說的電影,是一部以香港樓市為題材的恐怖片——片名《維多利亞一號》作為香港出品的一部慘劇式恐怖片,自打2010年上映後格外的受矚目。豆瓣評分7.3分。一直以來的夢想是想買「維多利亞一號」,因為這裡可以看海。
  • 《維多利亞一號》:為了攢錢買房,一個女人能瘋狂到什麼程度?
    曾經有一個階段很愛看恐怖片,喜歡體會腎上腺素飆升帶來的緊張刺激的感覺。但即便在這個階段,太血-腥的也一直不在我的觀看範圍之內。後來隨著年齡增長,竟然也能看下去了,畫鬼畫妖,無非是為了刺貪刺虐,何必那麼在意表面而錯過了好影片。
  • 《維多利亞一號》:女主為了買房連殺十二人,甚至拔了父親的氧氣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電影是《維多利亞一號》,講述主角為了能買房拔了父親的氧氣,為了能買房連殺11人,為了能買房把住宅變兇宅。該片的女主是何超儀,賭王何鴻燊的女兒,不過很不幸何鴻燊在今年5月26號去世,享年98歲。電影簡介電影改編自香港發生的真實故事,自2009年到2011年期間,香港頻繁發生兇宅跳樓事件,甚至是兇殺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