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觀察丨白宮顧問號召民眾「起來反抗」 各地防疫新規推行受阻

2020-11-18 騰訊網

當地時間11月16日,白宮新冠肺炎疫情顧問斯科特·阿特拉斯因呼籲民眾「起來反抗」密西根州政府的防疫新規,遭到社會各界嚴厲批評。主流媒體普遍認為,阿特拉斯此番言論是意圖利用自己的身份便利,裹挾民意、煽動暴亂。

△美國廣播公司11月16日報導,阿特拉斯因呼籲密西根民眾「起來反抗」防疫新規而遭到指責

阿特拉斯的言論也反映出美國抗擊新冠疫情道路上的各種挑戰:防疫意識薄弱、科學問題政治化、全國上下難以達成共識,而這一切都嚴重阻礙著美國的抗疫步伐。

多州推行抗疫新規 群眾集體反抗

近期,隨著新冠疫情愈演愈烈,美國越來越多的州政府不得不相繼宣布,將實行包括居家令、口罩強制令和關閉非必要商業等在內的一系列防疫新規。

△《紐約時報》11月16日報導,各地接連推出第二輪封鎖措施

當地時間11月16日起,美國新墨西哥州和加利福尼亞州開始實行一系列防疫新規。新墨西哥州下達居家令,暫停餐廳的室內外用餐服務,關閉非必要行業和公園等戶外娛樂設施。加利福尼亞州有多達40個縣進入疫情一級緊急狀態,意味著該州可能在關閉非必要行業的同時實行宵禁。

此外,愛荷華州、密西根州、俄勒岡州、俄克拉荷馬州等也相繼實行抗疫新規。愛荷華州州長一改往日對口罩的拒絕態度,宣布11月17日起實行口罩強制令。密西根州的防疫新規更為嚴苛,11月18日起,將私人聚會規模限制為最多2個家庭;同時還將關閉電影院等娛樂場所,並禁止餐廳開放室內空間;同時,高中、大學將繼續採取遠程授課的方式進行教學。

儘管各州後知後覺地出臺了一系列措施以控制疫情,然而,此前政府一系列抗疫不力和違背科學的做法,已使很多人對新冠疫情的認識產生偏差,因此對這些措施並不「買帳」;加之抗疫新規嚴重觸及了中小企業的利益,使他們不能正常營業,令本已困難的處境更加雪上加霜。因此,抗議新規在很多地方不僅難以實施,而且招來了指責和抗議。

當地時間11月16日,加利福尼亞州聖地牙哥市的一些中小企業舉行抗議活動,他們手舉「拯救聖地牙哥」「重啟聖地牙哥」等標語,要求保持商業開放。

△聖地牙哥一些中小企業主11月16日舉行集會示威,抗議防疫新規,要求開放商業

此外,賓夕法尼亞州、俄亥俄州、猶他州等地,近期也都相繼發生針對防疫新規的抗議活動。其中,賓夕法尼亞州蒙哥馬利縣,學生和家長聚集在縣衛生部門前,反對11月23日開始的為期兩周的停課計劃。學生家長表示,學生長時間獨自居家網絡學習,已經產生了各種問題,「我們擔心疫情,但更擔心學生心理健康問題」 ,如果學校堅持停課,將舉行更多抗議活動。

政府高官帶頭反抗 裹挾民意醞釀暴力事件

實際上,各地爆發的抗議示威,不少都受到了政府官員的鼓動,而這背後,又是兩黨鬥爭的延伸。除了前面提到的白宮疫情顧問阿特拉斯的不當言論外,美國政府高層不斷有人發聲,帶頭反對地方政府的積極抗疫政策。

△《國會山報》報導,密西根州州議會的一些共和黨議員,正在試圖彈劾積極積極抗疫的州長惠特默

《國會山報》11月16日報導,密西根州眾議員、共和黨人馬特·馬多克正在召集力量,試圖彈劾主張積極抗疫的密西根州州長、民主黨人格雷琴·惠特默。馬多克聲稱,越來越多的州議員們開始站在了他的陣營中。

此外,更有人裹挾民意,意圖激化矛盾,其中就包括川普總統本人。此前,密西根州長惠特默在4月15日頒布第一輪居家令僅兩天後,川普就發推特說:「解放密西根!」。結合此次阿特拉斯「起來反抗」的言論,美國媒體和輿論紛紛表示,所謂白宮疫情顧問,不過就是川普的傳話筒。

川普的言論掀起了極大波瀾,甚至確有激進分子意圖將其付諸實踐。就在一個月前,一夥右翼民兵組織的13名成員密謀綁架密西根州州長惠特默,所幸被美國聯邦調查局及時偵(FBI)破挫敗。FBI稱,被逮捕前,這些極端分子已經募集了大量資金以購買炸藥。

△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等媒體,都密切關注和報導了右翼民兵組織密謀綁架密西根州州長惠特默一案

此外,維吉尼亞州州長、俄亥俄州州長近期也成為了右翼組織的綁架目標,不過密謀均被FBI及時偵破。而成為綁架目標的官員,無一不是主張疫情期間關閉商業、實行居家令等嚴格防疫措施的民主黨人。

下一屆政府困難重重

目前,美國總統大選後的混亂局面更是給未來疫情發展增加了極大不確定性。當地時間11月16日,拜登尖銳批評了川普政府此前有關拒絕和平移交權力的言論,並警告稱,如果川普一定要等到1月20日後才開始商討新冠疫苗的分發計劃,則可能會導致更多人死於新冠病毒。

△《紐約時報》11月16日報導,拜登稱川普政府一再推遲權力移交,可能會導致更多人死亡

儘管拜登一再給川普政府施壓,但是如果川普始終拒絕配合,那麼拜登也將難以推動任何抗疫相關的計劃。日前,拜登呼籲全美範圍內實行口罩強制令,但並未收到地方官員的積極響應,目前16位共和黨州長几乎都拒絕口罩強制令。輿論分析,即使拜登順利宣誓就職,全國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就基本公共衛生策略達成共識。

美國輿論普遍認為,民眾防疫意識薄弱和政府高層左右互搏,已成為美國防疫工作的兩大頑疾,新任美國總統未來將面臨更多挑戰。而專家更是對疫情發展表達了悲觀態度,稱抗疫之路前景渺茫。

相關焦點

  • 民眾深陷「火坑」,「救命錢」派發受阻
    雖然這次方案涉及的金額對於民眾來說杯水車薪,但是川普所屬的共和黨派一直在進行阻礙方案通過,因此,若拜登政府在上臺之後想要推行更強的經濟方案,將會非常困難。由於川普在防疫工作中的不利表現,致使美國疫情基本處於失控的狀態,然而只把疫情防控寄托在新冠疫苗之上,註定不是明智選擇。
  • 川普推行「封城」受阻?這些也許不是愚人節...
    Richard Horton採訪了英國一線醫務工作者,並披露了英國新冠肺炎防疫工作正陷入混亂和絕望當中,而這一切根源在於國民醫療服務體系的反應遲鈍。英國防疫政策此前備受爭議,在歐洲各國相繼宣布採取隔離等嚴格舉措時,英國政府遲遲未有反應,其首席科學顧問在3月13日甚至提出要進行「群體免疫」的言論,遭到包括500名學者在內的各界人士聯名反對。
  • 柬埔寨防疫新規請注意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圖片來自視覺中國)華輿訊 據柬華日報報導 衛生部21日發布通告稱,為防範疫情擴散,全柬境內民眾不得舉辦人數超過
  • 白宮爆發激烈罵戰,川普聽誰的?
    據美國媒體的報導,在上個星期五時,川普號召了一批「死忠粉」,在白宮舉辦了一場臨時會議,這些人中包括打官司一直失敗的「陰謀論」律師鮑威爾,還有先前得到特赦的前國家安全顧問弗林,以及梅多斯、白宮法律顧問以及川普私人律師朱利亞尼等。
  • 《時代》周刊白宮「淪陷」新冠病毒的震撼封面刷屏說明了什麼?
    《時代》周刊10月8日公布的封面  文章稱,疫情暴發以來,川普政府屢次輕視專家的防疫建議,無視美國各州防疫規定,為了達到政治目的,不惜犧牲整個國家民眾的健康。  《紐約時報》:白宮一直以來是如何無視防疫措施的?  據美國媒體透露,即使在川普確診新冠肺炎後,白宮工作人員依然無視科學家、美國疾控中心的建議,在近日的活動中仍舊不遵從基本安全防範措施,不戴口罩,也不與他人 保持安全距離。  《紐約時報》8日發布報導,梳理了川普及白宮工作人員一直以來無視科學防疫措施的行為。
  • 總臺記者眼中的2020世界丨美國抗疫失利的「縮影」——佛羅裡達
    與2020年揮手道別之際,我們通過世界各地總臺記者的觀察,回望這如此不平凡的年份,回望2020世界。 要知道,佛羅裡達州州長德桑蒂斯所推行的抗疫舉措一直以來都被美國各界視為反面教材。他一直反對採取強制關閉企業和佩戴口罩等與疫情相關的限制措施。
  • 各地出臺政策大力推行分餐制 公筷「夾」出餐桌新文明
    對此,服務員解釋道,現在響應號召,也為了顧客的身體健康,以後實行公筷制,為每一位顧客提供公筷,並且做了顏色區分。分餐制和公筷制在中國已經推廣了很多年,但是成效不明顯。這其中有文化的原因,也有經濟成本和個人習慣的原因。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為推行分餐制和公筷制提供一個新的契機。各地也在紛紛出臺相應的政策,加大宣傳力度,鼓勵實行分餐制和公筷制。
  • 白宮顧問:就希望民眾被傳染
    這和川普政府的錯誤政策是有著直接關係,對於很多美國民眾來說,新冠疫苗的研發可能已經是他們唯一的希望。 早在今年七月份就有消息傳出,當時白宮政府的科學顧問保羅·亞歷山大就曾經希望川普政府放寬對於美國國內社交距離的限制,以實現他們的所謂"群體免疫"政策。
  • 臺灣藍營粉絲號召民眾拆除各地「 民政府」
    今天(22日),臉書「黑色倒國老人聯機」(藍營粉絲頁)又公告一項活動訊息,號召臺灣民眾一起拆除各地「民政府」 。這項活動是以「臺灣沒政府,我拆『民政府』!」為主題,發出全民行動召集令,拆除各地「民政府」。
  • 國際觀察丨白宮豎起2米高鐵絲網,美網友:活了54年第一次見
    【編輯/作者 崑崙軍志欄目 火光/小灰灰】前言:美國民眾反對種族歧視,開展大規模遊行以及抗議,就連NBA都因此罷賽。白宮對此沒有做出任何回應,只是加強了白宮防守,防止這些示威人群幹擾白宮正常工作運轉。白宮外圍建起防禦工事美國民眾因為白人警察暴力執法,不斷在進行抗議活動,目前已經蔓延至全美。就在日前數以萬計示威者聚集在華盛頓林肯紀念堂,他們想要獲得平等,而不是種族歧視,希望美國政府能夠儘快落實。據觀察者網報導,這些示威者已經來到了美國白宮,想要來討要一個說法。但是據美國記者曝出照片來看,白宮似乎在仇視民眾。
  • 北美觀察丨「國會陷落」暴露體制之殤 媒體批評美式民主三大「原罪」
    1月6日當天晚間,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宣布辭職。同一天辭職的還有白宮社交秘書安娜·尼斯塔和第一夫人梅拉尼婭的現任幕僚長史蒂芬妮·格裡沙姆 。格裡沙姆曾擔任白宮新聞發言人,早在川普就任美國總統前就開始為其家族工作並且關係十分親近。
  • 白宮高級顧問米勒新冠檢測呈陽性,曾力推限制中國留學生籤證
    據美國媒體最新消息,白宮內又一顧問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  美《國會山報》(The Hill)當地時間10月6日下午報導,白宮高級顧問史蒂芬·米勒(Stephen Miller)當日新冠檢測呈陽性。值得注意的是,米勒已於5天前開始自我隔離。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證實了這一消息。  「最近5天,我一直在自我隔離,遠程工作。
  • 白宮顧問說......
    當地時間17日,白宮高級顧問凱莉安·康威接受記者提問。
  • 這都什麼時候,白宮官員還在提「中國病毒」,直接被美國主播打斷
    自從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美國的防疫態度及防疫措施都備受爭議。不管是對內防疫的消極態度,還是對外持續的「甩鍋」行為,都使得美國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上。截止到8月5日9時,美國的確診病例人數已經突破490萬,且還在持續上漲。
  • 環球深觀察丨確診人數越過800萬大關 科學被「捂上嘴」的美國疫情...
    與此同時,白宮近日甚至還重提所謂「群體免疫」策略,意圖藉此加速復工復產。作為總統,川普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很多美國人對新冠病毒的看法。《紐約時報》近日發表的評論文章中就指出,在疫情面前,美國沒有團結起來應對挑戰。除了醫務工作者外,公眾團結一致的行動和作出犧牲的意願很少,甚至十分短暫。
  • 北美觀察丨美國疫情反彈真夠狠:政客名流齊中招 沒人絕對安全
    病毒肆虐之下,白宮又一名僱員22日確診新冠肺炎,加上此前已有多名工作人員「中招」,給美國政府埋下了巨大的健康安全隱患。與此同時,多位官員、議員及好萊塢明星紛紛確診,表明疫情大規模反彈之際,沒人敢說自己絕對安全。  明星現身說法呼籲戴口罩  除了政界人士,許多明星也已感染新冠病毒。
  • 如何讓川普離開白宮?歐巴馬:上海豹突擊隊
    導讀:近日,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在採訪時,被主持人提問若川普賴在白宮不走該怎麼辦時,歐巴馬笑著回答道,他覺得完全可以讓海豹突擊隊去把川普挖出來。同時他還表示,在面臨危機時,川普政府已經錯過了最佳時間,他還拿出了自己當年上任時交接的順利進行來做了對比。
  • 真相|白宮淪陷?背後情況驚人
    看看米勒最近的活動軌跡,就會發現這事兒細思恐極:——米勒是白宮高級顧問史蒂芬·米勒的妻子,經常和白宮疫情應對工作組溝通,並和媒體記者接觸。——白宮並不限制人與人的距離,更很少有人戴口罩。以前,他和彭斯以及其他白宮高官每周會進行一次病毒檢測,現在頻率已經改成了每天一次。如今米勒也被檢測出陽性,恐怕整個白宮更慌了:核心中樞團隊有一個確診了,這會是最後一個嗎?更麻煩的是,就在米勒確診同一天,川普女兒伊萬卡的私人顧問也中招了。
  • 每經14點|德國扣押出口美國和瑞士3M口罩等防護用品;澳大利亞防疫...
    每經編輯:張揚運1丨澳大利亞防疫新規:室內社交距離為每人4平方米據央視新聞,3月20日,澳大利亞總理宣布防疫新規,新規規定室內的社交距離為4平方米/人。此前,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建議民眾室外的社交距離為1.5米,不建議親吻、擁抱等日常問候方式。此外,澳大利亞政府已出臺政策,禁止全國範圍內舉行500人以上規模的非必要集會,室內集會不得超過1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