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第二周的第一個工作日,關於電影的新消息不少。
並且都是真的新聞。
井柏然、李榮浩新片《倒戧刺》曝光片場照;《刺殺小說家》發布國際版海報;第14屆FIRST青年電影展官宣年度「一號人物」;追光動畫《新封神:哪吒重生》發布了由刺蝟樂隊演唱的電影片尾曲《赤子囈語一生夢》,再次重申暑期上映的檔期。甚至北京電影節都開始重新招商展位了。
而今天最重磅的物料,則是張藝謀新片《堅如磐石》發布的首支預告。作為疫情爆發四個多月以來第一部發布預告的國產真人電影,《堅如磐石》這次「水花」很大。
張藝謀,人到七十不退休
兩個月前剛剛過了70歲生日的張藝謀導演,毫無疑問是目前活躍在華語影市年紀最大的內地導演。
並且,與其他同年齡導演平均2-3年拍一部作品不同,2018年之後的張藝謀幾乎在以1年1部電影的速度進行創作,拍片速度甚至遠超不少30多歲的年輕導演。
與創作速度同時改變的,還有影片的宣發聲勢。與前幾年《長城》《影》的大仗勢不同,從《一秒鐘》開始,張藝謀導演的多部新片對外消息都採取了低調處理的方式。
2018年5月,張藝謀籤約歡喜傳媒,成為了歡喜傳媒的第七位股東導演。兩個月後,歡喜傳媒與張藝謀合作後拍攝的第一部電影《一秒鐘》在敦煌開拍。2019年1月,《一秒鐘》入圍柏林金熊獎主競賽單元,這也是張藝謀近時隔九年再次入圍歐洲三大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
然而就在距離電影首映還是4天的時候,《一秒鐘》宣布因技術原因無法放映緊急撤檔。截止目前,除了幾張劇照之外,《一秒鐘》甚至連「一秒鐘」的預告都沒有釋出。雖然在歡喜傳媒的業績公告中昭示說《一秒鐘》將於2020年年內上映,但是在目前的輿論環境下,預測上映的希望渺茫。
而在《一秒鐘》被禁的幾個月後,張藝謀導演的又一部新片又立即在重慶熱拍,這部原名《黑洞》的電影,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堅如磐石》。今天剛剛發布的預告片,也首次官宣了影片的主演陣容,除了之前就路透出的雷佳音、張國立、于和偉、周冬雨領銜主演外,還包括孫藝洲、李乃文、許亞軍、田雨、何政軍以及陳衝、王迅。
而僅僅在《堅如磐石》去年殺青不到四個月後,一邊忙《堅如磐石》後期製作,一邊完成了國慶70周年晚會的張藝謀,又繼續投入到了第三部新片《懸崖之上》的拍攝中。雖然中間因為疫情原因而暫停了拍攝,但是該片還是在今年5月順利殺青。影片故事發生在上個世紀的東北,是一部講述抗日小組為獲得日本展開反人類實驗的證據的諜戰故事。
而因為要拍攝新片,錯過了去年《我和我的祖國》拍攝的張藝謀,今年也擔任起了《祖國》姊妹篇《我和我的家鄉》的總監製,影片已經於上個月開始分五個組陸續在全國開始拍攝,目前定檔2020年國慶上映。
有著四部待映作品的張藝謀,成為了內地影市復甦的關鍵力量。
「堅如磐石」的張藝謀,
會成為內地暑期檔的諾蘭嗎?
自從新冠肺炎爆發導致1月23日春節檔7部影片全部撤檔之後,整個內地影市的電影宣發幾乎陷入了停滯。雖然從2月開始不斷有新片立項、開機的聲音傳出,但是至今整整135天內仍然沒有一部重量級電影發布預告,還是讓電影市場失去了往日的亮麗與光澤。
而伴隨著影院開門時間的一推再推,不少電影人也都紛紛選擇了轉行,電影行業活力跌至谷底。
毫無疑問,重磅新項目的官宣,是重振電影市場活力的強心劑。
正如同樣也陷入停滯的北美影市,全年一半的重量級大片選擇撤檔至2021年,但諾蘭的《信條》從4月開始,就一直在給北美甚至大部分海外影市加油打氣。諾蘭本人更是多次重申不願意改檔的信念。眾所周知,諾蘭本人一直是電影院的堅定維護者。伴隨著新冠疫情的蔓延,整個北美影市遭到重創——院線公司被下調信用評級、影視公司股價紛紛下跌,這顯然也不是諾蘭想要看到的。而越來越多的影片選擇撤檔,也讓北美影市未來的復甦看不到任何苗頭。
於是,「獻祭自己,盤活整個北美影市,拉動市場大盤」,或許也成為諾蘭心中的目標。顯然,《信條》如果正常上映,在北美「復工檔」註定難以獲得超出預期的票房成績,但是對於北美影市的復甦的確能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
而《堅如磐石》作為2020年內地影市的首款大片預告,在關鍵時刻站了出來。雖然《堅如磐石》很難成為影院開門後的第一批影片,但是率先發布預告,已經給不少電影人帶來了希望。比電影局一直不公布復工時間更可怕的是,電影人們已經喪失了繼續堅持的信心。從今天《堅如磐石》預告的多平臺熱度以及討論度來看,重燃了不少觀眾對電影的期待,對電影院的渴望,更給不少電影人重新帶回了信心。
正如影片預告片結尾「2020,等著上映」一樣,這句「等著上映」,也表現出本片對電影復工的強烈渴望。
「等著上映」的中國電影,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電影院仍然沒有開門。
同時,有關於開門時間的流言越來越多。最近更是有不少文章指出,所謂的「定檔悖論」才是阻礙電影院開門的最大原因。
有關於定檔悖論,我們在今年2月底的討論影城復工的文章中就已經率先提出。的確,電影局、院線影城以及電影片方在復工初期,的確會存在著「是先開門還是先定檔」的悖論,我們認為這只是影城復工開門的不利因素之一,但肯定不是阻礙電影院開門的主要原因。如果真的存在這種悖論,那麼全世界的電影市場都無法順利復工開門了,但是我們看到的卻是日本、韓國甚至美國的影市從4、5月開始,都逐漸進入有序復工階段。
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已經有大量有著較大體量的新片決定定檔在暑期,只要電影局「開閘」,就會立即官宣定檔。
理性討論,暑期檔因為處於復工初期,無論是活躍的銀幕數,還是上座率不能高於30%的限制,抑或是部分觀眾仍然對於所謂密閉空間的恐懼,都會讓今年暑期檔整體黯然失色,預測總票房大盤只能達到去年的一半左右,雖然反應到單片票房表現上,因為影片數量的減少,票房並不見得也會砍半,但註定無法達到之前預期的票房成績。敢於在暑期檔率先上映的影片,必定會有一定的犧牲,身兼著復甦電影市場的重任。而正是中國電影人們的這種堅守與堅持,才能在目前的大環境下一直挺住,並對未來充滿信心:相信期待已久的復工日,就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