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名犯罪嫌疑人馬某,當時正在距事發處15分鐘車程的Ermington Hotel玩撲克機,一出門就被警方抓了,他的保時捷也在行動中被扣押。
根據警方指控,這個犯罪團夥利用位於郊區的「代購倉庫」,將高達數百萬澳元的毒品利潤分散轉移到全雪梨各地。據了解,這個涉嫌洗錢的集團客戶還包括許多「高身價」犯罪分子,他們正在被澳大利亞當局通緝,大部分已經逃亡海外。
消息傳出來,澳洲的代購圈子都震驚了。
澳大利亞聯邦警察認為,洗錢者可能已經滲透到許多企業中,他們把非法毒品交易獲得的利潤與用於購買商品的現金混合在一起,分成小額支付給代購們。
讓他們到超市和化妝品店買中國人喜歡的東西,例如嬰兒奶粉、維生素、化妝品等,再把商品賣到中國。這樣通過合法金融交易,就可以將不法所得「洗淨」成合法資金。
此前據澳洲本地媒體報導,澳洲約有15萬代購,每年涉及數十億的交易。而且由於澳洲超市對奶粉等稀缺品的限購政策,使得代購消費往往都是小額多人進行。這也正是代購被國際洗錢集團盯上的一個重要原因。
聯邦探員Dean Chidgey表示:「由於中國民眾對於澳洲的嬰兒奶粉非常感興趣,所以許多超商與藥妝店都會標示每人的限購數量,也因為如此,許多的代購商會僱傭中國遊客、學生和澳洲居民作為個人代購者,多人多次來回購買,以規避限購數量。」
負責本案的聯邦警察特工Geoff Hyde表示,「洗錢網絡的犯罪老闆及其許多客戶都在海外。」
「國際毒品販賣組織將毒品進口到澳大利亞,通過將銷售收入轉移到國外來獲取利潤。」
目前,警方還在調查本案中的AC Tomorrow背後的代購運營商,想確認他們是否知道自己正在幫助這個嫌疑犯罪集團將「髒錢」轉移到海外。
「洗錢」這個詞聽起來好像離我們的日常生活很遙遠,有的人說「我日常遵紀守法,根本沒有接觸過壞人,肯定不會參與這樣的事情」。
然而有些犯罪可能就像病毒一樣,不知道什麼時候就粘附到了你身上。
特別是在國外,「洗錢陷阱」經常「潛伏」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可能有的華人被洗錢集團利用完了直到警察找上門,還一臉懵:
「我連『洗錢』是啥都不知道,不就是幫人家買個奶粉嗎?」
在澳洲,華人圈子裡常見的洗錢形式包括:
賭博洗錢、網絡貸款、換匯交易、身份盜竊、偷稅漏稅等。
比如說,你肯定在家附近見過這樣一家店,店裡生意不怎麼樣,也不見他們怎麼營業,按理說早就該倒閉了,但是卻還一直掛牌營業。這很有可能就是有洗錢目的的實體,這種實體一般是以茶樓、餐廳、高端會所、貿易公司居多。
犯罪分子可能會利用「投資理財」等幌子,特別是炒作近幾年火熱的「網際網路金融產品」概念騙錢,再去成立一家空殼公司,利用這家空殼公司來轉移贓款,比如買房、買車、買奢侈品……把非法獲得贓款變成自己的「合法收入」。
另外還有各種華人微信群裡的「現金換匯」,以避稅和省手續費的誘餌,可能會讓你不小心就一腳踩入「洗錢」的泥淖中。
事實上,在澳大利亞,洗錢是一個巨大的地下產業,通常與有組織的犯罪有關,經常被用於毒品活動和支持恐怖主義。
據聯合國估計,全球一年的洗錢金額佔全球GDP的2%至5%,即8000億美元至2萬億美元。
而今年的金融保密指數(Financial Secrecy Index)顯示,澳大利亞是一個持續擁有「大量境外非法資金」的國家。它甚至被美國國務院列為「需要重點關注」的國際洗錢團夥聚集地。
在澳洲,甚至連四大銀行都逃不過洗錢集團的黑手。
澳大利亞聯邦銀行(Commonwealth Bank ofAustralia)是受到最嚴厲懲罰的主要金融機構之一。2018年,該銀行因違反了5.37萬項洗錢和反恐融資法律,被責令罰款7億澳元以及法律費用。該案與CBA使用一種特殊類型的Atm機有關,這種Atm機允許客戶匿名存款和轉移現金,結果就被非法洗錢集團利用了。
去年,聯邦政府的金融情報機構Austrac又指控西太平洋銀行違反了2300多萬項反洗錢和反恐金融法律,涉及110億澳元的交易,包括可能參與剝削兒童有關的項目。鑑於西太平洋銀行的違約次數較多,預估罰款數額可能比CBA高得多(理論上高達1萬億澳元)。
在澳洲,除了銀行之外,通過酒吧和賭博俱樂部的老虎機來清理「贓款」也很常見的。
Tabcorp是澳大利亞最大的博彩公司之一,但它因為超過五年都沒有向監管機構報告其資金出入的可疑行為,被罰款4500萬澳元。
澳洲著名的皇冠賭場(Crown casino)的「豪賭客」(Big roller)和「公費旅遊」(向賭場的海外貴賓客戶提供的旅行)也經常被曝光稱與洗錢有關。
講了這麼多,本文只為提醒各位華人朋友們,警惕身邊各種名義的「洗錢」行為。聚焦工作室徵集網友評論話題啦~
本期徵集的話題是
「讓你下定決心留在澳洲的那個瞬間,是什麼?」
請點擊文章
「那一瞬間,我還是決定了要留在澳洲」
留言與我們分享哦。
徵集時間到
本周日中午12點截止
評論獲贊前五名
將獲得澳洲同城網送出的獎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