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如今經過治理後的多倫縣。多倫縣政府供圖
中新網錫林郭勒7月6日電 題:「北京後花園」多倫:實現「沙中找綠」到「綠中找沙」巨變
中新網記者 李愛平
中國北方小城多倫縣,正在發生歷史性的變化。
盛夏時節,綠草如茵,行走在潔淨的大街上,空氣清新,這裡儼然一座小花園。
7月6日,來自內蒙古自治區多倫縣林業和草原局的消息顯示,通過官方多年治理,多倫這一昔日的京津風沙源頭,如今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天然避暑地、北京後花園」。
總面積3773平方公裡的多倫縣,地處內蒙古大草原,是內蒙古到北京直線距離最近的旗縣,在過去的數年中,因風沙肆虐嚴重,這裡被外界調侃:「多倫每少一片沙地,北京就會多一片藍天。」
多倫縣頻繁遭遇的風沙肆虐與位於該縣境內的渾善達克沙地有關。
渾善達克沙地是中國十大沙漠沙地之一,位於內蒙古中部錫林郭勒草原南端,距北京直線距離180公裡,是離北京最近的沙源。
當地民眾馬雲平回憶說:「早年以颳風為主的多倫,一年只刮兩次風,從春刮到夏,從秋刮到冬。」
據當地官方2000年衛星遙感監測顯示,多倫風蝕沙化面積達3365平方公裡,佔土地總面積的87%,形成東西走向的Ⅰ、Ⅱ、Ⅲ號三條大沙帶分布在縣境中、北部地區,並快速擴展蔓延。惡劣的生態環境不僅直接威脅著當地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而且給京津冀地區的生態安全帶來了巨大隱患。
針對渾善達克沙地的肆虐,中國官方於2000年緊急啟動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
中新網記者了解到,與此同時,多倫縣官方亦確定了「生態固基」發展戰略,一手抓種樹,一手抓禁牧,採取「飛、封、造、禁、移、調」多措並舉對沙化土地進行綜合治理。
多倫縣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張軍介紹說,近年來,通過大規模的生態建設,多倫縣林地面積由2000年的54萬畝增加到現在的293萬畝,佔土地總面積的51%;森林覆蓋率由2000年的6.8%提高到現在的37.9%;項目區林草植被蓋度由2000年的不足30%提高到現在的85%以上,實現了由「沙中找綠」到「綠中找沙」的歷史性巨變。
「2018年至2020年,多倫縣累計完成渾善達克沙地規模化林場建設人工造林18.4萬畝。」張軍介紹說,「由於工作實績突出,多倫縣先後被授予全國綠化先進集體、全國退耕還林先進單位、全國綠化模範縣、全國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先進單位等多項國家級榮譽稱號。」
值得一提的是,實現「沙中找綠」到「綠中找沙」巨變的多倫縣,還曾成功承辦中國防沙治沙現場經驗交流會,得到與會人士高度評價。
官方稱,環境的改善也帶動了文化演藝產業持續發展。近年來,該縣成功舉辦了第十三屆環多倫湖公路自行車賽、以「喜迎十四冬、助力冬奧會」為主題的多倫諾爾第三屆冰上龍舟大賽、內蒙古第二屆冬季運動會冰上龍舟大賽等多項精品文體旅遊賽事活動,多倫文體旅遊魅力不斷提升。
「一部多倫的治沙造林史,就是一部多倫人民建設生態文明的實踐史。」內蒙古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蓋志毅認為,生態治理好之後,對於多倫的經濟、旅遊、對外開放等方面都將產生重要意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