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想像的勵志片,而是一部關於所有人的成長電影,就像那句話說的,聰明是一種天賦,但是善良是一種選擇。電影並沒有過分渲染小男孩,而是多角度展示身邊的人,最終構建了一個充滿天使和愛的世界。推薦有孩子的家長看,要知道,如果你們家有熊孩子,不是因為生的不好,而是你們教的不好。
就是這麼深諳親密關係的三個家人,給奧吉營造了一個完美的避風港,他可以肆無忌憚的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愛,可以每次受傷後都重新上路,一次次鼓起勇氣去改變那個不適應他的環境。幾乎片中的每一次家庭對話都值得借鑑,希望正式上映後去觀影的家庭都能在感動之餘有這方面的收穫吧。當然,最後奧吉獲得的榮譽獎章,還屬於那些在正確和良善間選擇良善的孩子們,這是這部影片的另一個主題——友誼。
《奇蹟男孩》的劇本厲害的地方就是它以奧吉入校這個情節作為故事的切入點,講述了不同人物因為這個事件發生之後的個人成長和人生選擇,探討著當代的親子、同學交往、校園霸凌、青少年心理等等方面的問題。
轉換的視角讓人在觀影過程中自然隨之換位思考,甚至不知不覺將自己代入其中。有時候自己可能是因與眾不同被貼標籤的奧吉,有時候可能是太懂事而被忽略的薇亞,有時候又成為表裡不一、口是心非的米蘭達與傑克。
這世上最難以捉摸的是人心,沒有人能了解另一個人的全部。於是,《奇蹟男孩》的多重視角彷佛成為全知觀點,讓我們因為了解了每個角色的內心,不知不覺貼近了自己的心。
面對歧視,奧吉通常是自己承擔,最多發發脾氣,但從沒有以暴制暴,從沒有反過來辱罵對方,從沒有靠傷害他人來宣洩心中的苦悶。
他放下仇恨,用心中的大愛來感化同學。他遭受了不公待遇,卻把善良、愛心、友好傳遞給大家,這也是為什麼最後會給他頒獎。
畢竟不僅承擔傷害,還展示出溫柔,對一個小男孩來說太難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