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08日 11:32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陸航 趙立凡
字號內容摘要:
關鍵詞:
作者簡介:
中國社會科學網西安訊(記者 陸航 實習記者 趙立凡)4月5日,由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人民衛生出版社、《中國醫學倫理學》雜誌聯合主辦,全國96所大學、學院等聯合協辦的「醫學生在建設和諧醫患關係中的使命與擔當」研討會利用網絡召開,共有3885名醫學專業學生、教師、醫護人員、管理工作者、學生家長、醫患關係及醫學生成長相關研究人員等註冊與會。會議採用雙直播平臺,觀看總人數最高達52.84萬。
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醫學部主任顏虹教授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構建醫患命運共同體,建設和諧醫患關係,關係著社會和諧與文明進步,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全球衛生健康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衛生事業科學發展的保障。醫學生作為未來的醫學工作者,其認知水平、態度、覺悟及使命擔當,關係著和諧醫患關係建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當代的醫學生是未來健康中國建設的中堅力量,不僅要有更好的醫術,更美的醫德,也要學會擔當,這是我們的光榮和責任。此次研討會以醫學生為主角,意義非凡。
人民衛生出版社副總編楊晉編審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醫學生是醫學教育改革的參與者,是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未來希望。此次會議以醫學生為主場,以「醫學生在建設和諧醫患關係中的使命與擔當」為主題,包括國內25所高校的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內的臨床、中醫、護理、管理等多個專業的醫學生共同參與,充分體現出醫學生對醫患關係的思考、擔當和使命。
本次會議設置主題報告、感言分享、宣讀倡議書、專家點評等環節。在主題報告環節,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本科生趙世博、廣州醫科大學南山學院本科生林月純、深圳大學醫學部本科生張明裕、延安大學醫學院碩士研究生李丹陽、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碩士研究生張澤苗、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本科生張明敏、哈爾濱醫科大學博士研究生王彧、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博士研究生李楊8位醫學生對構建和諧醫患關係進行了深刻的理解和思考,表達了其堅定的職業自信。
在感言分享環節,武漢大學醫學部博士研究生趙東、蘇州大學醫學部碩士研究生孫銳、河南中醫藥大學本科生車旭、山東大學醫學院本科生丁宇宸、遵義醫科大學珠海校區本科生柏 傑、山西醫科大學本科生張燕家、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生李心悅、吉林大學醫學部碩士研究生劉健、首都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段雪溪、湖北中醫藥大學博士研究生冉思邈、南京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李若煕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醫大學本科生張明銘、福建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羅煒嫻、昆明醫科大學博士研究生熊偉、中國醫科大學本科生盧笑然和北京協和醫學院八年制本科生曹馨元共16位醫學生從多個角度闡釋了醫學生肩負的使命感和責任擔當。
會上,發布了由《中國醫學倫理學》雜誌牽頭起草,來自全國25所高校,跨越本科、碩士、博士多個年級,包含臨床、護理、公衛、藥學、人文等多個專業的33名醫學生聯合發起的《「向抗疫一線的老師學習、做新時代優秀醫學人才」倡議書》(以下簡稱《倡議書》)。
來自清華大學的肖巍教授、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鞏守平教授、湖北中醫藥大學趙敏教授、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袁鍾教授、北京大學王一方教授、天津中醫藥大學張金鐘教授分別對學生發言進行了點評。
「醫學生是醫學薪火傳承接力者,他們最富有理想、激情,最富於創新,他們的行為、思想、言行將會對社會文明的進步、和諧醫患關係的推進、健康中國的實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國人民在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凝聚成的民族精神、科學精神、人文精神、敬業精神、奉獻精神、合作精神,激勵著新時代的醫學生砥礪前行」。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公共衛生學院教授、《中國醫學倫理學》雜誌主編王明旭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廣大醫務人員舍小家、顧大家,全力救治患者、防控疫情,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在全國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不顧個人安危,迎難而上,英勇奮戰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為保護人民生命健康作出了重大貢獻,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而醫學生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是青年中的佼佼者,最富有理想和創新,他們的言行和思想將會對社會醫患和諧關係的推進、健康中國的實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了充分發揮當代醫學生在建設和諧醫患關係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其職業素養,培養其人文情懷,結合抗擊疫情的生動的醫學倫理教育,增強醫學生的使命感與責任擔當,由《中國醫學倫理學》雜誌倡議發起並承辦此次會議。本次會議第一次以醫學生為主體組織學術研討會,在抗疫的特殊時期,向全世界發出了中國醫學生的聲音;本次會議從中國醫學生的角度,總結抗疫經驗,向全球提供中國的智慧。
附:「向抗疫一線老師們學習,做新時代優秀醫學人才」(倡議書)
我們向全國醫學生發出以下倡議:
1.堅定信念,服務人民。立志「一切為了人民健康」,敬畏生命、感恩患者,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義無反顧,勇往直前;
2.德藝雙馨,醫德先行。弘揚醫學人文精神,提升溝通技巧,關注患者心理,尊重患者意願,讓醫學擁有溫度;
3.終身學習,精誠協作。在實踐中不斷專業技能,提升合作水平;融匯醫、工、文、理等多學科知識,做複合型創新醫學人才;
4.中西結合,守正創新。學習、傳承並發揚中醫藥文化,為健康中國戰略和世界醫學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5.健康普及,責無旁貸。積極融入「網際網路+健康」的浪潮,普及醫學健康知識,傳播「大健康」理念,提升公眾健康素養;
6.全球視野,勇擔責任。樹立大局意識,面向未來、面向世界,為建設醫患命運共同體、衛生健康命運共同體和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自己的智慧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