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最人物出品 最人物
從事記者工作24年,蔣曉峰經歷過太多大風大浪。
他在槍炮聲中成長,冒死登上釣魚島,也曾因地區和國家戰亂被恐怖分子劫持……
從一個戰場轉換到另一個戰場,這個男人有著自己堅定的信念。他說:「當你沒有辦法阻止戰爭時,你就把戰爭的真相告訴全世界。」
驚人的閱歷滋養出他與眾不同的氣質,他是戰地記者,也是一名好看視頻上的內容創作者,他分析最新國際變化,點評地緣政治,報導最新戰況……
在短視頻火熱的時代,蔣曉峰希望通過這個載體,用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幫助大眾去偽存真,發現世界的真相。
如果說記者還有英雄主義,蔣曉峰就是最好的詮釋者之一。
蔣曉峰今年48歲,一頭短髮搭配得體的衣著,十分幹練。
他最吸引人的是眼神,那裡面藏著一股子純粹、執著和堅定。他的同事、主持人陳魯豫常常被這種眼神吸引。她說:「每次曉峰的眼神都特別令我震撼。」
48歲的年紀,從戰地記者轉向做短視頻創作者,他是好看視頻特約評論員,催促他不斷前行的是好奇心,他把這稱之為生產力,「好奇心生產力」。
對戰爭好奇,對世界好奇,對真相好奇……好奇心催促著他完成一次又一次的壯舉。
在好看視頻帳號@蔣曉峰Terry 中,他解讀中外時事,分析地緣政治,輸出新聞觀點,深入疫情爆發的武漢,前往洪水覆蓋的災區……
因為對「真相」的執著追求,他在平臺上迅速受到了31萬粉絲的喜歡。
那些關注他的用戶與他一起,對這個複雜的世界,投去探索的目光。他也在這種探索中,衝往一個個新聞現場,無畏艱險。
他像社會這艘大船上的瞭望者一樣,時刻睜大眼睛,注視著前方的一舉一動。任何一絲的變化,都能讓他感到興奮。
蔣曉峰第一次近距離接觸戰爭,是他記者生涯的第7年。
在他心裡,戰地記者需要有相當的經驗、知識和技能儲備,更重要的是要有擔當和使命感。為了抵達戰爭現場,蔣曉峰準備了很久。
2004年,在伊朗擔任3年駐地記者的蔣曉峰,主動申請前往仍處於戰爭狀態的伊拉克採訪。
別人眼中的地獄,蔣曉峰卻樂在其中。他要設身處地了解戰爭,深入全面地觀察社會。
他對中東文化感興趣。在他心裡,中東宗教、戰爭的複雜情況,像是世界的縮影。他想要了解這片神奇的土地,究竟發生了什麼?前往戰時的伊拉克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如果能夠準確了解那邊情況的話,從事新聞對於全局的把握影響非常大。」
伊拉克戰爭圖片
在伊拉克,最初的興奮很快被戰爭的恐懼打消。爆炸隨時發生,子彈就在眼前飛來飛去,不知道射向哪一條生命。最驚險的一次,距離他居住地不遠處,一家電視臺遭遇汽車炸彈襲擊,多名記者喪生。
爆炸產生的衝擊波,將蔣曉峰房間內玻璃震碎,家具門窗劇烈搖晃。房間內的任何一件物品,都可能變成兇器。恐懼籠罩在每一個工作人員頭上。
情況險惡,蔣曉峰時刻謹記自己的使命。稍加整理,他第一時間發回相關報導。
更為出色的是,他歷經無數次與美國新聞處鬥爭,最終得以進入伊拉克前領導人薩達姆的庭審現場。
而他,也是唯一見證薩達姆審判的中國人。
落入美軍手中,薩達姆早已清楚自己最終的命運,但他仍然冷靜抗爭。蔣曉峰迴憶說:「其實最後時刻在法庭上怎麼去表現,就看看他的意志力,他很『漢子』。」
伊拉克歸來,蔣曉峰內心似乎有了更大的力量。多年以後,在一次演講中,他把這稱為「使命感」。
「別人也會說你們記者是用生命在報導,那我想說我們不是用命,我們是用使命在報導。
什麼是使命?就是你在它的召喚之下,你說的每一句話,你做的每一件事,你過的每一天,你都會覺得人生沒有虛度,你都不會否定自己的價值。」
也是因為這種使命感,讓他收穫了太多太多,也催促著他奔赴一個又一個戰場。而多年戰場歷練,他也積累下豐富的戰爭經驗和知識。
不惜付出生命代價,蔣曉峰追求個人認知的提升和事實的真相。他說,作為戰地記者如果不能阻止戰爭,那麼一定要把戰爭的真相告訴全世界。
為了真相,他們必須保持客觀、中立,因而無法得到任何一方的保護,致使自己處於更加危險的境地。
這是蔣曉峰內心的堅持,他希望與更多思想觀點發生碰撞,也需要一個釋放自我的出口,將自己多年的積累和閱歷分享給更多人。
在好看視頻上,他通過短視頻與觀眾分享一個個真相,美國大選背後的政治、美國防疫真相、中印邊境真實狀況……
而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認知和沉澱,蔣曉峰幾乎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2011年,利比亞戰爭進行到尾聲,即將失去控制權的利比亞前領導人卡扎菲發起了一次「肉盾」行動,將媒體中心的三十多位記者,全部劫持,其中就包括蔣曉峰。
蔣曉峰被困在酒店做報導
被困在酒店裡,蔣曉峰的人身安全受到極大威脅。
他第一次看到與他同行的攝影師,將鏡頭對準自己。他要給兒子錄自己的最後一段話,以防萬一……
這樣的場面,讓蔣曉峰十分動容,他斬釘截鐵地說:「不要怕,我帶你回去。」
酒店被隔離,幸運的是網絡還通暢。他一邊利用網絡發回現場消息,一邊向有關部門尋求幫助。
驚險回到家時,他發現自己母親的頭髮在幾天時間裡全白了。
危險、爆炸、劫持……蔣曉峰總能化險為夷,這跟他豐富的戰地記者經驗和對中東情況的了解有關係。
無數次的冒險,讓如今的蔣曉峰收穫了太多。曾經的閱歷,如今都變成了底氣,豐富的知識和出色的涵養,為他日後在好看視頻創作,提供了基石。
從事記者多年,他最見不得假。網際網路時代信息冗餘,太多假消息充斥其間。他要傳遞真實的、親眼見證、親耳聽到、用腦思考後沉澱下來的東西,給需要的人。不人云亦云,亦不隨波逐流。
這是他行至中年,作為社會中堅力量,獨有的價值和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