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村雨,秦時明月始於荊軻刺秦,完結於亡秦必楚。荊軻刺秦作為歷史上驚天動地的事件,也作為秦時明月的開始,不得不提。而圍繞荊軻刺秦的事件,核心人物就是蓋聶與荊軻。
其中,荊軻的劍術便是「驚天十八劍」,蓋聶的劍術則是「百步飛劍」。百步飛劍都很熟悉,反而驚天十八劍卻很少被提及。
那麼荊軻與蓋聶,誰更強?百步飛劍與驚天十八劍,誰更厲害?
驚天十八劍的由來
驚天十八劍雖然是荊軻自己領悟的一套劍法,然而這套劍法的根基卻在於「公孫羽」家的公孫劍法。公孫羽也就是荊軻的師傅。
劍術最重要的是講究個人的悟性,老師的指點倒還在其次。公孫劍法源出兵家,有許多地方其實與道家之理相通。但兵家重視的是實用,對其中蘊含的道理卻論述不足,所以往往讓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因此荊軻雖然有公孫劍法在手,卻因為理解不足,沒有什麼進步。後來,在魯勾踐的指導下,才逐步領悟,自創了這「驚天十八劍」。
笑音未落,荊軻已從巨巖上一躍而下,操起青銅劍隨興而舞。一時間,以前學過的劍法招式統統湧入腦海,迴旋、碰撞、碎裂、融合,再從劍底一一流出,化成了十八招曠古未有的劍法。荊軻長籲一口氣,長劍斜指天空,傲然道:「名可名,非常名。此劍法便稱『驚天十八劍』!」
百步飛劍為何有兩個版本
秦時明月中百步飛劍早已耳熟能詳,但溫世仁先生所著的《秦時明月》中,百步飛劍卻有兩套:一套是八式百步飛劍,另一套是凝練後的三式百步飛劍。
八式百步飛劍
六國劍客中,劍術能傷人於百步之外的,僅此一絕。八式百步飛劍招式華麗精妙,算得是上乘劍術,師出同門的蓋聶與衛莊都會。
但二人的師傅晚年沉思武學之體,領悟了萬法歸一之道,深悔當年少時所創百步飛劍華而不實,將其廢去,化繁為簡,從此之後百步飛劍只有三式。
八式百步飛劍重在劍招精奇,而三式百步飛劍則根於劍義本質。八招取於形,而三式取於意,「百步飛劍」從此形神俱在。
三式百步飛劍
三式百步飛劍分為:一以貫之,一了百了,一無所有。
蓋聶曾用這三式百步飛劍贏了衛莊的八式百步飛劍,因此,三式百步飛劍是強於八式的百步飛劍的。
但這還不算,因為蓋聶並沒有學會完整的三式百步飛劍,尤其是第三式「一無所有」蓋聶一直悟不出來。
最後居然是衛莊先領悟了第三式百步飛劍,並終於勝了蓋聶:
蓋聶顫聲說道:「這……這……莫非便是三式百步飛劍的精髓嗎?」「怎麼?」這回換成衛莊大感驚訝了,「難不成師兄竟然不會使嗎?」衛莊見蓋聶答不出話,面色如土、指尖微微發顫,顯是內心極為激動,突然放聲大笑起來,「哈哈哈!現在誰才是師父的好徒弟?這三式飛劍的宗旨,到底是傳了給誰?你不會使!你居然不會使!哈哈哈……」蓋聶心中的答案是很明顯的,他搖搖頭,對衛莊道:「你說得對。我不會使。」多少年來鬱結在胸的怒氣與怨言,此刻終於在衛莊心中化開了,自己第一次勝過了師兄,勝過了這個人格、武藝均被人稱為天下第一的師兄,衛莊忍不住再度狂笑,「哈哈哈!哈哈哈!」......「使劍者終棄劍。」衛莊喃喃念了一遍,又追問道,「沒有招式嗎?」荊天明搖搖頭。「果然。」衛莊哈哈一笑,對著天空自言自語道:「果然跟我想的一樣,只有劍意,沒有招式。師父您老人家真是識窮天下……只可惜您教的是四四方方、一絲不苟的蓋聶,他就好比是一本書,卻不是讀書的人啊。一無所有、一無所有……」
百步飛劍與驚天十八劍,誰更強?
當然是百步飛劍。這並非我信口開河,而是原著中明明白白寫著的:蓋聶心知這套驚天十八劍其實遠不如百步飛劍
荊天明兩手緊抓著那塊舊絲帛,低頭瞪大眼睛,腦中嗡嗡想著:「我爹?誰是我爹?什麼驚天十八劍?為什麼不是百步飛劍?」他沒注意到自己正在發抖,好一會兒才終於喃喃說道:「為什麼?為什麼不是百步飛劍?」蓋聶見他神色有異,料想是孩子忽然見到父親遺物以致心緒激動,不能自己,伸手安撫他,和緩說道:「先練驚天十八劍,再學百步飛劍。天明你爹不能沒有傳人。」蓋聶一方面是為了先完成故人遺願,再行師徒之義,二來也是因為經過一番參詳研究,心知這套驚天十八劍其實遠不如百步飛劍,讓荊天明由簡入艱本是應該,只是這番道理又何必跟孩子言明
不僅是不如,還是遠不如。老鐵,扎心了。
其實從荊軻刺秦失敗也能看出,如果百步飛劍不如驚天十八劍,荊軻也不會失敗。
原著中,其實荊軻曾想拜師於蓋聶,但蓋聶有急事沒有收他作徒弟,而是把他引薦給了自己的另一個朋友魯勾踐。蓋聶與荊軻有過一場虛空對決,蓋聶只用眼神就讓荊軻自愧不如。
我是村雨,更多秦時明月獨家解讀,歡迎關注作者,你們的三連是我繼續下去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