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的我們
後來的我們真的什麼都有了嗎?後來的我們真的還是自己嗎?成長會穿透迷茫,不論怎樣,後來的你必須是你自己。
一、電影《後來的我們》
「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
五一這句話大概會刷爆你的朋友圈,在這個五一,電影《後來的我們》讓無數的少男少女潸然淚下。
「後來,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可惜你早已遠去,消失在人海」
電影《後來的我們》拍進了青春和故事。後來的我們真的「什麼都有了,我們卻不是我們」?
電影終歸是電影,在這個社會我不否認有人是: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可我們還是我們」可我想在這個社會,在市場經濟蓬勃發展、在移動互聯的浪潮在祖國的每一個地方生根發芽的時候,太多人,後來的他們只擁有一點點,可他們卻不是他們。
二、毒雞湯、請甚喝,記憶珍重就好
電影真的只是電影,「吸取其精華、去除其糟粕」有些雞湯,我們幹一杯,然後奮力前行,但毒雞湯、請甚喝。
在今天動筆的時候,我在想,為什麼我會有這樣的想法,為什麼這樣的題材我要寫一篇文章去激勵別人遇見更好的愛情、遇見更好的未來呢?是不是自己真的就不解風情、沒有青春?沒有愛情?沒有故事?沒有奮鬥?不,所有的他都有,歲月雖然打磨了他,可他沒有改變,他一樣熱淚盈眶,在看電影的無數個剎那,他都被觸動了,可他沒有任何的眼淚,因為有一種感覺被他強行壓下去,因為他雖然經歷種種、雖然他曾年少輕狂,但他所有的年少輕狂、所有的青春無知、所有的盲目奮鬥,都只是為了成為他自己。
在少兒培訓的課堂上他說:明天是綠色的小草;明天是火紅的太陽;在協和校園團隊的微信上他說:揚帆起航、共同成長。在支付寶口碑做活動的時候他說:我的運營和活動有我的溫度和情懷;在山東政法大學培訓時他說:沒有行動的熱愛是沒有意義的。他所有的年少輕狂、所有的迷途無知只是為了成為他自己,所以,他是少年,他也被電影觸動、他也曾不知所謂的年少輕狂,但他所有的這些都是為了成為他自己。
三、後來的他們是故事
「電影真的只是電影,2007,見清和小曉在火車上相識,到家後他們又相遇,這時候見清喜歡小曉與其它女孩的「不一樣」,因為小曉抽菸喝酒呀。相知的日子是在北京艱難的日子,那時候的小曉崇拜金錢、崇拜名利,談了一個又一個的男朋友,這就是他們的相知。後來呀,分手了,原來分手了還能一起回家過年。後來呀,我們什麼都有了,可是我們什麼都沒有,是呀,有了自己的家庭,在見到前女友一樣可以像年輕的時候一樣瘋狂奔跑,真的是什麼都沒有了,卻什麼都沒有了。
哦,對了,家庭背景也很單純特殊,比如女主角的媽媽從來不回家,父親病逝了。
四、後來的你必須是你自己
後來的我們可以什麼都沒有,但我們不能沒有我們自己,後來的我們戀愛結婚一定是因為愛情,不是僅僅只是任務,而是因為「愛」,愛的沒有瑕疵、結婚的時候一定像熱戀的時候一樣熱淚盈眶。還有,你必須,你的後來還是自己,這個世界有太多的人,後來的他們不是他們自己,後來的我們是原來的、想要的那個自己,不是現在的、你們討厭的那個自己。
後來,成長總會穿透迷茫,以前,總有年少輕狂,摘一朵世界上最美好的花兒,味道真好,然後放手。以前很好、記憶很美好、故事很純真,願一切都好,現在,你是少年,珍惜當下,年輕即刻出發,你從來是自己。後來,你必須還是你自己。
所以現在,看完電影,感慨感動,然後一樣出發,因為後來的你必須還是你自己。
歡迎關注寫手,版權所有寫手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