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全國總工會發布的消息,2016年,全國總工會制定《中華全國總工會農民工工作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擬定了農民工組織化水平明顯提高、合法權益充分保障、素質水平持續提升、市民化有序推進等四項目標,截至2020年11月,《規劃》各項目標任務已基本完成,工會農民工工作取得新進展。
五年來,各級工會通過推進非公有制企業建會、組織勞務派遣工入會等方式,不斷擴大工會對農民工的有效覆蓋。農民工勞動合同籤訂率和社會保險參加人數明顯遞增,全國新開工工程建設項目工傷保險參保率已達99%。農民工月均收入平穩增長,解決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逐步納入法治化和制度化軌道,各級工會配合有關部門共為509.86萬農民工追回被拖欠工資532.51億元。
全總組織實施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項目,辦理法律援助案件1.47萬件,援助農民工等五類職工2.5萬人,為職工挽回經濟損失7.4億元。2017年以來,組織2.7萬名社會律師開展公益法律服務3.5萬場(次),現場受理勞動爭議案件6.3萬件,辦理法律援助案件7.1萬件,援助農民工16.7萬人,幫助農民工挽回經濟損失超過20億元。
五年來,全總先後樹立一批優秀農民工典型,引導廣大農民工以勞動模範和先進人物為榜樣,自覺做新時代的見證者、開創者和建設者。農民工在勞動模範等評選中的比重逐漸加大,其中在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人選中所佔的比例,由2016年的10.8%增長到2019年的15%。全總及各級工會農民工兼職副主席數量不斷增加。
五年來,全總與教育部通過聯合開展農民工學歷與能力提升行動計劃——「求學圓夢行動」,每年資助30餘萬農民工接受學歷繼續教育。
全總持續開展全國工會就業創業服務月、京津冀蒙跨區域招聘、全國工會技能培訓促就業等活動,與人社部等部委聯合開展「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周」。2016-2019年「全國工會就業創業服務月」期間,各級工會組織各類招聘活動近3.5萬場次,提供免費就業服務超過2300萬人次。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全總及時開通全國工會就業服務線上平臺,截至2020年9月,累計為求職者提供線上崗位120餘萬個。各級工會「兩節」送溫暖共籌集慰問款物總額180.47億元,走訪慰問一線職工、困難職工和農民工2338.23萬戶;籌集子女助學資金28.93億元,資助困難職工和困難農民工子女130.14萬人;共幫助農民工平安返鄉1318.84萬人次,為農民工爭取返鄉補貼超5億元。各級工會整合社會資源,採取自建、共建等方式,累計投入資金3億多元,建設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50774個,服務以農民工為主體的戶外勞動者群體1600多萬人。(經濟日報記者 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