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
後漱口,早晚刷牙,這個是一個日常保持口腔健康的好習慣。但是很多人會說:為什麼我每天刷牙還會牙齦出血?還有牙結石?還會有口臭?
對一些人來說,刷牙只是應付差事:不講究手法刷得隨心所欲,刷牙的時間只有短短幾十秒……時間長了,牙齒上殘留的食物殘渣和細菌,就會變成「石頭」一樣的物質,這些「石頭」就是牙結石。
1 牙結石是這樣形成的
銀川市口腔醫院牙周黏膜科副主任醫師王曉飛介紹,人的口腔內多種細菌與唾液、食物殘渣共存,就會粘在牙齒表面,形成無色的牙菌斑。雖然我們每天都刷牙,但刷牙大概只能清除70%的牙菌斑,剩下的則會在唾液的作用下逐漸鈣化,形成刷不掉的牙石。
通常,牙菌斑和軟垢需要通過鈣化過程變成牙石,其形成的速度、分布位置和硬度因人而異。一般在牙菌斑形成後1~14天內開始鈣化,逐漸形成牙結石,剛形成的牙結石質地較軟。經過一段時間的鈣化會慢慢變得堅硬,並且牢固附著於牙面上,發展成堅硬牢固的陳舊性牙結石需要數月至數年。
2 牙結石會毀掉牙齒
牙結石雖然不疼不癢,但堆積多了會「跑到」牙齦底下,不僅影響美觀,還會造成牙齦、牙周組織炎症,導致牙齦出血、萎縮、口臭,嚴重時還會出現牙齦發炎溢膿、牙齒鬆動乃至脫落。
「牙周病不是小病,甚至可能影響全身健康。對於重度牙周病患者來說,就相當於口腔內有一個慢性傷口,長期難愈。這個傷口就成為細菌進入體內的通道,可能導致和加劇其它疾病。」王曉飛提醒。
研究表明,導致牙周炎的致病菌會通過呼吸及食管進入消化道和呼吸道,增加患上胃潰瘍和胃炎的機率。另外牙周炎也可能加重糖尿病症狀。老年性肺炎患者中,吸入性肺炎患者的比例很高,其中,很多患者是由於吸入口腔中含有細菌的分泌物。
3 定期洗牙對抗牙結石
從預防牙周病的角度來看,去除牙結石是減少牙齒細菌、保護牙齒健康的重要一環。
一般來說,牙菌斑無法通過漱口消失,需要刷牙並搭配牙線的清潔,才可清除。但面對一些頑固的牙石,牙刷、牙線也束手無策,這時洗牙則是去除的有效方法。「臨床上最常用的是超聲波洗牙法,通過高頻振蕩把牙齒表面的牙結石、牙漬擊碎,再通過潔治機產生的水霧把碎石、牙菌斑衝刷下來,將平常刷牙難以清潔到的死角進行全面清洗。」王曉飛介紹。
洗牙的頻率因人而異,一般建議半年到一年洗一次。如果口腔衛生維持的不是很好,或者吸菸的人群,建議半年清潔一次。另外,提醒備孕的女性,懷孕前進行徹底的口腔清潔很重要。
特別提醒
這樣刷牙是錯誤的
◆拉鋸式刷牙
粗暴的橫向刷牙會損傷牙釉質,同時也會刺激牙齦。牙頸部的釉質很薄,如果長時間的橫向刷牙會造成牙頸部嚴重磨損,形成牙齒楔狀缺損。正確的刷牙方式應該是豎向刷或者小範圍震顫刷。
◆刷牙前牙刷先沾水
大部分人都有用牙刷沾水後再刷牙的習慣,牙刷一旦變溼,就很容易產生泡沫,從而讓人誤以為已經刷了很久時間,往往會提前結束刷牙。但其實這個時候,牙齒還未完全清潔。正確的做法是:擠上牙膏後,牙刷不沾水,慢慢地刷至出現細微泡沫,牙膏的潔牙成分才會發揮最佳作用。
◆涼水刷牙
冷水會導致牙本質敏感的人牙齒酸痛,而且不利於牙膏內的有效物質發揮活性。刷牙最佳的水溫是36℃左右,接近人體體溫。
記者 劉威
【來源:塞上清風】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