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斯頓媽媽的鑽心術:棄事業助女兒進名校

2021-01-13 網易教育

蔣尚男也以極致來形容母親,「她作為一個媽媽能做的,我感覺已經到極致了,我想不到她還有哪些地方可以改善。她已經做到最好的狀態了。」


「別人家的媽媽」白樺 攝影/董德

《留學》雜誌專稿 除了不幹涉孩子的人生,懂得科學教育,一位極致的母親能做的可能還包括,陪孩子犯錯,做孩子的粉絲死黨,鑽到孩子心裡去。就像普林斯頓女孩的媽媽白樺那樣?

每值美國高校發榜季,國內都會湧現出一批讓頂尖名校競折腰的學神,今年17歲的蔣尚男便是箇中翹楚。去年12月中旬,這名來自北京166中學的高三女生如願收到普林斯頓大學REA (Ristrictive Early Action)的offer。

了解普林斯頓的人都知道,這所學校在中國大陸的錄取率低得出奇,每年的錄取人數僅是哈佛的1/2-1/3;更要緊的是,它已經好幾年沒有出現過在早申請階段招錄REA大陸學生的情況了。蔣尚男的這份offer的來臨,讓身為母親的白樺倍感欣慰。

從2004年開始,怎樣更好地培養女兒就成了白樺鑽研不息的「課題」。經年累月的堅持並沒有被辜負,這位苦心孤詣的母親用自己的多年教女路向人們證明了:不給孩子規劃人生,讓她自己做主,同樣可以將其玉成人傑。

當第一名的感覺太爽了

和別的家長不同,白樺絕少強迫女兒學習。「平時我很少像別的家長那樣,要你寫作業,做課外題,我從來沒有要求她做這些事情。」她和蔣尚男之間形成了一種默契:平時不過問其學習情況,遇到問題的時候二人會進行深度溝通。

「她小的時候,說實在的,我沒有特別地管她。我認為,孩子應該有童年,小時候希望她玩得開心,不特別強調她的學習要多好,要考第一。因為我的經驗是:在這個年齡,往往當年小學特別突出的學生,最後反倒沒有什麼後勁了,整個學習就不是特別好。我在學習上不太管她,但是運動,例如從小遊泳、健身,出去玩,這是一直保持的。」

蔣尚男對於學習真正產生興趣,是在小學四年級的時候,肇始於一次打架事件。

當時,她被兩個同學欺負,老師卻偏袒對方。蔣尚男很不服氣,回家就向媽媽訴委屈。

「我問她一句,『那兩個學生是不是學習好?』,她說:『是,一個第一,一個第二。』當時我就跟她說,中國就這樣,分是學生命根,如果你分數跟他們一樣,老師可能就不會這樣了。」

以此為契機,白樺和女兒商量,用一個月的時間做個實驗,一個月後成績如果發生變化,看老師的態度會如何變。正在氣頭上的蔣尚男爽快答應了。「為什麼這麼跟她講?直接勸她學習,我怕她會有逆反心理,這樣反而激起她鬥志了。」

這樣的嘗試成效顯著。到期末考試的時候,女兒的學習態度和成績都有了極大的改觀。「得了個雙百,班上排名第一了。得了第一之後,她就跟我說:『媽媽,當第一名的感覺太爽了』。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她嘗到甜頭了,願意學習,樂於參加各種比賽。」

「你是在美國長大的嗎」

蔣尚男能說一口流利地道的英語,曾有外國同學誤以為她是華裔,出生、成長於美國。但蔣尚男只花了兩年功夫。

白樺基本不對女兒的學習做嚴要求,語言能力的培養除外。「英語是必須要學的,我一直要求她要學好。」蔣尚男早在學齡前就已經接觸到英語,此後一直沒有中斷在英語方面的學習。白樺注重教材的選擇,給女兒選定了經久不衰的《新概念英語》系列。

「因為《新概念英語》是經典教材,但是也很枯燥,她學著學著也會厭倦。小學學《新概念英語(一)》的時候,我就沒管她。她說,不學了;我說,好,那停一段。」

上了初中後,蔣爸爸會帶女兒出席各種國際友人的聚會,蔣尚男逐漸對英語感興趣,開始下狠功夫去學英語。她回憶,那時候好學到了一定的境界,「當時是初二,每天在學校寫完作業,六點鐘到家吃完飯,從六點到十一點半,每天六個到六個半小時,就是坐那一遍一遍看課文,查字典,背單詞,跟讀課文。一年的時間,我每一天都是這麼過。」

蔣尚男認為提高口語的最好辦法是模仿。她曾經花了整個暑假,把《鐵達尼號》的每句臺詞都記下來,一句一句模仿演員的語氣、口音;也曾經把歐巴馬競選總統的演講作為範例,反覆模仿。

蔣尚男學英語上了癮。當時的她甚至問白樺:「媽媽,那時候你為什麼不逼著我學《新概念英語》?你要逼著我學的話,我還能早一年學成了。」

蔣尚男是個會想問題,也非常聽話的孩子。「你講的這些道理,別的家長都會講,但可能別的孩子不會聽,她會聽,然後就開始接著學。等到她初三的時候,《新概念(四)》的學習就結束了。」

白樺並不常過問女兒的學習情況,但這並不表示她對女兒完全放手。實際上,女兒成長中遇到的每一個坎,白樺都會因勢利導,和女兒共同解決問題。

白樺印象比較深的是蔣尚男當初備戰GRE時的經歷。因為感覺GRE單詞特別難背,一向好學的蔣尚男一度感覺進行不下去了。她向白樺傾訴:「媽媽,我感覺現在的自己像往上爬樓梯的時候,四面都是玻璃,怎麼都上不去了。」

通常女兒遇到問題,白樺都不急於給出解決辦法,而是先放一放。「當時我說:孩子,那咱們就停一停,媽媽也思考一下,你也思考一下,這個問題怎麼解決。然後,那一周我帶她到處吃好吃的,就不談這事。」

她和女兒進行交流一般都是在飯桌上,她認為那時是和女兒深度溝通的絕佳時機。

「過了一周之後,我們在一家餐廳吃得很開心,就開始聊那個話題。我告訴她,四面都是玻璃上不去的時候,你怎麼辦?那得有個人拉根繩子,給你拽上去。沒有人拽,你肯定上不去。誰能拽你?那肯定就是你自己的毅力,你自己的內心,它拽你上,你堅持一下就上去了。如果你不堅持,你就一落到底,前功盡棄了,什麼都沒了,還得重頭來。你是想痛苦這一會兒,還是想痛苦這一輩子?」

白樺的勸導奏了效,女兒回答白樺:「我還是痛苦這一小會兒吧。」蔣尚男於是咬牙堅持學習,很快度過了這一瓶頸期。

並行的人生軌跡

白樺和女兒的關係極其融洽,她告訴《留學[微博]》記者,「(女兒)很少叫我媽媽,給我起好多小名兒,以前她就叫我『小肥』。」

在蔣尚男眼裡,媽媽是她的閨蜜,是她的粉絲。「我一直在想,為什麼我和我媽關係這麼好,我媽在我生命中起這麼大作用。我想,可能是因為我們之間的信任。我媽不給我命令,她給我建議,她告訴我為什麼要這麼做,我這麼做會有什麼好處,然後我就去聽,明白了,我要這個東西,然後我應該怎麼得到。我很信任我媽,我也特別喜歡聽別人的建議。」

白樺認為,自己和別的家長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別人是規劃孩子的人生,她不是,她不規劃,只是提出建議。

「很多家長喜歡為孩子報這班報那班,給孩子劃定一條路,其實很多時候這都是家長自己的願望,自己沒實現的,希望孩子能實現。」

   「過什麼樣的生活,你自己來決定。」白樺的這種教育理念來源於她和親戚的一次交談。這位親戚跟她說:「你把孩子規劃完了,等於你重新活了一次。孩子替你實現了你要的人生,那孩子自己的人生呢?」

這句話給了白樺很深的啟發,她後來想得很清楚:「孩子有她的人生,我有我的人生,我們是並行的,我不想去左右她。」

白樺小時候在傳統的中國式家庭教育中長大,「我父母就經常要我學習,要怎麼怎麼樣,我就很逆反。」出於同理心,白樺不希望女兒重蹈自己覆轍。

「你的人生你作主,而不是我給你作主,我始終是本著這個理念跟她去相處的。」白樺對《留學》說。

白樺很反對家長不顧子女的意願給他們報了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她和丈夫從來不會給女兒報任何興趣班或是培訓班,反而是女兒自己要求學這個學那個。「她看中哪個班,回來給說一聲,我就去交錢。她喜歡做的,我就支持。」

蔣尚男自己把感興趣的日程全部排滿,從早上8點到晚上11點幾乎沒有空閒,蔣父擔心女兒身體承受不住經常勸她少報一些班。「可是我就是喜歡啊。」蔣尚男調皮地吐了吐舌頭。

蔣尚男出身經濟條件優渥的家庭,因為家人的原因,視野比較廣闊。父親常到國外出差,接觸到各個國家的人;姑姑做投資,也會帶她見識各行各業的人。

「見的人比較多,相應地增長了她的見識,所以她的人生感觸也比較多,作為父母,沒有必要對她的人生指手畫腳。」

畫個大圈圈再撒手

在出國留學[微博]這件事上,也完全是蔣尚男自己拿的主意。她把目標鎖定在美國排名前5的學校。

最初,蔣尚男決定申請普林斯頓REA的時候,白樺也曾猶豫過,認為此舉有點冒險,想讓女兒申請把握更大的學校,等到RD的時候再申普林斯頓。但是蔣尚男對於自己的選擇比較堅持,並告訴白樺:「如果不申這個我會後悔的。」

「那就申吧,這是你的權利。」白樺說自己並不是唯排名論者,但她覺得女兒有申請最好學校的實力。

在申請階段,白樺經常會一起去參加各種申請經驗分享會,聽得多了,她發現了一條成功共通的核心:向學校展現最真實的自己。後來她給女兒提了個建議:做任何活動都要有一個隨筆,記錄讓自己感動的事情,這樣寫文書的時候就不需要再找素材,一看都是自己經歷過的事情。

「她做沒做,我也沒去關注。我不會強迫她去做,不像別的家長那樣不高興就說孩子,我不叨咕她,只說一次,然後做沒做是她的事情。我的工作完成了,你的工作你來完成。」

不過,白樺同時也指出,自己並不是完全撒手不管,而是把女兒放到一個安全範圍內,「你的人生自己規劃,但你走彎路的時候我一定得拽回來,這是一個母親的責任。」

蔣尚男曾有過走「彎路」的經歷。自從在四年級拿到第一後,她就一直「盤踞」第一的位置。初中時蔣尚男毫無意外地又考了年級第一,而且成績比第二名要高出很多,她開始覺得「第一名實在做膩了」,反覆做那些題一點意義都沒有,她不理解為什麼在中國人們要把分數看得如此重要。其後考試中蔣尚男會故意做錯一些題,故意不做第一。

眼見女兒對分數如此反感,白樺心裡特別著急,但是怕引起女兒的逆反心理,就先撇開不談,照例帶她去吃好吃的。

隔一段時間後,白樺才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後來我跟她講,分數不是最重要的,但是長知識重要。考試能檢驗你掌握知識的程度。所以你應該這麼想問題:學習是為了武裝我自己,不是為了分數,但分數是一個必然的結果,你可以把它當做檢驗工具。蔣尚男很快調整過來,繼續老老實實學習、考試,也繼續霸著第一的「寶座」。

「成長總要分岔,但是不要等到岔開很多時再拽她,我基本上是岔一點就把她拽回來,這樣她就在安全範圍內,走哪條軌道就是她自己的事了。」

在白樺的引導下,蔣尚男個性大膽、敢於冒險。感興趣的事她都敢於去嘗試,不擔心犯錯,也不懼怕失敗。「就是因為我媽潛移默化的影響,對我很寬容。很多小孩特別怕犯錯,我有很多同學都和我一樣優秀,但他們特別怕冒險嘗試,擔心萬一失敗了後果承擔不了。我就不會,我膽子特別大,冒什麼險都不?怕。」

教會女兒面對失敗,也是白樺鑽研出來的學問。她曾對女兒說,失敗是個好事情,誰先跌跟頭,誰先得到;誰先失敗,誰先成功。人不可能一帆風順,現在跌倒了,有媽媽在身邊;以後跌倒了,媽媽不在身邊,那得靠自己了,怎麼辦呢?所以,白樺會陪著女兒犯錯誤。

「趁著跟媽媽在一塊的時候,你多犯錯誤,吃一塹長一智,積累經驗,以後獨立的時候就無所謂了,不害怕了。」

媽媽「失業」了

跟大多數中國母親一樣,白樺的生活中,女兒幾乎是她的全部,她願意為女兒放棄一切。

白樺原本在吉林老家擁有自己一份的事業和人際圈,前途無量。但自從女兒先行跟隨父親來到北京生活後,白樺不得不考慮到北京定居的事。許多人勸白樺不要放棄人人羨慕的事業,讓老人照顧蔣尚男足夠了。白樺猶豫了一段時間,但女兒上了小學後,她下定決心捨棄自己的事業和生活圈。

「我的事業可以重新開始,但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白樺來到北京後,找了一份較為輕鬆的工作,幾乎將重心都放在女兒身上。「也不是天天盯著她,就是琢磨教育方法,研究怎麼鑽到女兒心裡去。」

如今,面對女兒即將出國的事實,她內心也難免有些失落。

「她定完機票的時候,我就感覺這孩子快走了。」說到即將到來的分別,白樺看著女兒,開始感?慨。

其中最讓她感慨的是給女兒穿襪子。蔣尚男是個貪覺的孩子,為了每天早上讓女兒多睡幾分鐘,白樺會在女兒迷迷糊糊還未醒時給她穿好襪子。

剛提及此事,蔣尚男在旁邊半撒嬌半抱怨地說:「媽,咱能不能別這樣?我的形象算是徹底毀了。」

白樺拉住女兒的手說,「你不讓我穿我心裡就特別難受。現在也拿到offer了,真用不著我穿了,不用起這麼早了,就覺得孩子不太需要我了,我這心裡吧……」白樺打住了話,轉了話題,說女兒跟她調侃,媽媽要「失業」了。

對於即將到來的生活,白樺其實也做好了調整和規劃。

「她獨立生活的能力非常強,扔到哪兒都沒問題,這個我不擔心。我擔心的是我可能會想她。很多朋友家的孩子走了,媽媽們都受不了了,很多媽媽甚至得了抑鬱症。我想,我肯定也會有這麼一個階段,但是很快會過去。」

白樺計劃先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要辦幾個班,要學學跳舞,我一直都喜歡這個。但是這些年沒有心情,全在她身上了……」此外,白樺正著手參與創業,重新開闢自己的事業。

「我對女兒說,媽媽要過自己的生活了,你過你的生活,都要充實自己。」

對於女兒以後的生活,白樺心裡也有期盼。「我肯定是希望她愛情事業兩豐收,這是我常跟她說的。我希望她是愛情事業兩豐收,不想她做個女強人。但是作為女孩來講,一定要自食其力,一定要自己靠自己,不能靠別人。如果有能力就要去爭取,因為人這一生只有今生沒有來生,不要讓自己將來有一天後?悔。」

蔣尚男也以極致來形容母親,「她作為一個媽媽能做的,我感覺已經到極致了,我想不到她還有哪些地方可以改善。她已經做到最好的狀態了。」

拎客

早申請

EA是Early Action,即早行動,可以同時申請多所學校,即使被錄取也可以拒絕。REA為EA的一種。REA,Ristrictive Early Action,在申請上類似ED,只能申請一所學校,但在結果上類似EA,申請成功後可以選擇不入讀,RD該怎麼申請就怎麼申請,到4月RD出結果後再決定到底選擇哪所學校。

相關焦點

  • 普林斯頓媽媽的鑽心術:畫個大圈圈再撒手
    原標題:普林斯頓媽媽的鑽心術:畫個大圈圈再撒手 就像普林斯頓女孩的媽媽白樺那樣?   每值美國高校發榜季,國內都會湧現出一批讓頂尖名校競折腰的學神,今年17歲的蔣尚男便是箇中翹楚。去年12月中旬,這名來自北京166中學的高三女生如願收到普林斯頓大學REA (Ristrictive Early Action)的offer。
  • 《生活大爆炸》中的美國名校,普林斯頓大學為何被謝爾頓嘲笑?
    ,而霍華德則畢業於麻省理工大學,這些高校在美國都屬於頂尖名校。被嘲笑的普林斯頓大學相信《生活大爆炸》的粉絲們一定記得這一幕,當萊納德說自己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的時候,謝爾頓非常不屑的說:「你們那勉強算個學校」!
  • 普林斯頓和賓大兩校Battle!來感受電影裡霸氣的美國名校~
    小編特地整理了適合(準)留學生觀賞的電影,足不出戶也可以感受美國名校!大學時代可能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從好萊塢每年發行的大量大學電影和對校友身份的強調中中可以明顯看出高等教育對流行文化的影響。這些影視作品中的角色與一代人產生共鳴,並作為文化遺產傳承下去。對於某些學生來說,每天上課,都仿佛置身於好萊塢片場。他們環顧四周,就能看到不少電影中的場景。
  • 李連杰兩個女兒近照曝光,身材窈窕氣質,大女兒考進哈佛大學
    很多星二代因為有老爸老媽的光環獲得很多關注,不過有不少都是負面的,如房祖名,張默,李天一,吳卓琳等,他們就沒有起到榜樣作用,當然也有很多滿滿正能量的星二代,如李連杰家的千金大女兒Jane熱衷慈善事業就很值得大家學習。
  • 比郭晶晶更狠的豪門虎媽:離異闊太5子女全上名校,她女兒驚了
    童星出身的臺灣女星謝玲玲,風頭曾直逼林青霞林鳳嬌,但她很快就放棄演藝事業,嫁給了百億闊少林建嶽。後來因被王祖賢插足家庭,謝玲玲不願忍受丈夫出軌最終還是離了婚,但拿了一筆巨額離婚費的她,之後靠自己的投資才能,一樣過得風生水起。謝玲玲一共和林建嶽生了5個孩子,長子林孝賢,次女林恬兒,三女林愛兒,最小的林心兒和林孝能則是一對龍鳳胎。
  • 耶魯教授「虎媽」,兩個女兒都進了哈佛,真相居然是這樣!
    這本書講述了一位華裔媽媽和兩個女兒、兩條狗(在書中她的女兒們連狗都不如)的故事。《虎媽戰歌》中詳細描述了虎媽對兩個女兒嚴苛的教育方式,比如:不準在同學家留宿,不準看電視或玩電腦遊戲,每門功課至少得到A,琴練不好就不準吃飯等。
  • 《絕望主婦》女主花錢幫女兒進名校獲刑
    今年初曝光的美國史上最大名校招生欺詐案中,美劇《絕望主婦》女主角費利西蒂·赫夫曼因支付1.5萬美元,非法提高女兒SAT考試成績,被指控欺詐。
  • ...Fall申請人看過來,普林斯頓、哈佛等美國名校調整研究生錄取要求!
    前兩天,我們等來了7月TOEFL/IETLS/GRE/GMAT等各類出國留學考試復考的好消息,激動之餘又陷入了「搶不到考位」「時間緊出不了分」的憂傷之中,美國大學考慮到疫情給申請人帶來的挑戰,也紛紛針對計劃2021年入學的申請人調整了錄取要求,今天,一起來看看部分名校/院系做出了哪些「人性化」的調整。
  • 親愛的自己:同樣是丈夫出軌,顧佳事業紅火,芝芝失去女兒撫養權
    這樣的性格導致張芝芝在被富太太排擠時逆來順受,被被其他孩子的父母拿捏,導致自己的女兒在幼兒園都遭人排擠。她名校畢業,雙商在線能力強,有一口流利的英語,丈夫還是煙花公司的老闆。她對內能打進太太圈,把孩子送進名校,對外能幫老公拉單談業務,在事業上助丈夫許幻山一臂之力。
  • 【名校媽媽】梁詠琪著重三文四語培育藝術興趣 K3女兒多才多藝望入讀瑪利諾
    ▲ 名校媽媽梁詠琪Gigi設計系畢業,女兒受媽媽的薰陶,主動要求為陶瓷上釉。
  • 開學季分享:細數那些好萊塢經典電影中的美國名校們!
    為大家推薦一些與美國大學有關的電影,臨近開學日,即將飛往大洋彼岸的留學生們,或是正在醞釀名校申請的童鞋們,都可以拿來做功課。是不是一舉兩得? 與哈佛大學有關的電影還有: 《愛情故事》、《力爭上遊》、《偉大的辯論家》、《心靈捕手》、《律政俏佳人》、《風雨哈佛路》、《天堂助我》、《黑色豪門企業》、《心靈捕手》、《魔煙》、《黑幫千金追殺令》、《High到哈佛》等。
  • 李連杰帶女兒現身三亞,網友感嘆:還是媽媽更美
    李連杰最疼愛的就是Jane,去哪都帶著她,在去吃飯的路上Jane一路挽著父親的胳膊又說有笑,非常貼心,網友們都感嘆:還是媽媽更漂亮,也是李連杰的第三個女兒,因為李連杰和第一任妻子黃秋燕已經有兩個女兒。,在李連杰和黃秋燕離婚的時,黃秋燕已經懷上二女兒。
  • 絕望主婦坐牢了,她明明是個超級媽媽,卻毀了女兒和自己
    這對明星夫妻很本色啊……他們有一對漂亮女兒,霍夫曼在電視劇裡演超級媽媽Lynette,在現實中更加操心↓↓她擁有好萊塢最穩定的婚姻,還是個全能老媽,為了女兒進名校,連女兒SAT考試答案都能偷偷修改。她看著母親照顧一個大家庭,每天提前起床,把全家安排妥當,總覺得自己必須也是完美媽媽。連她進演藝圈也因為母親,老媽晚年喜歡看戲劇,讓她愛上表演↓↓
  • MIT普林斯頓華裔姐妹花慘死 父母捐器官救8人
    近日,就讀於普林斯頓大學的華人姐妹花楊開西(Cassidy Yang)和畢業於MIT的姐姐楊安琪(Angel Yang)在從美國東岸紐約開車返回芝加哥西郊瑞柏市父母家的途中發生車禍,隨後均宣告死亡。有消息稱,姐妹倆結伴從東岸返回瑞柏市,準備和父母過聖誕。
  • 恭喜李詠女兒!成功考進入國外名校,完成了詠哥的遺願
    9月5日哈文(李詠妻子)發來喜報,慶祝自己的女兒小李成功進入了國外的名校就讀,正式成為了一個新校園裡面的大學生恭喜李詠女兒!成功考進入國外名校,完成了詠哥的遺願!如今看到哈文傳出女兒上大學的好消息,大家都由衷的替她高興。
  • 普林斯頓大學介紹
    普林斯頓大學(英語:Princeton University),又譯普林斯敦大學,位於美國新澤西州的普林斯頓,是美國一所著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學,八所常春藤盟校之一。
  • 學霸姐妹車禍雙亡引發全美華人關注,姐姐MIT畢業,妹妹普林斯頓博士……
    美國中文媒體報告不幸遇難的姐姐楊安琪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後又取得加州伯克利碩士,車禍發生前在紐約工作,妹妹楊開西畢業於加州理工學院,後進入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預計明年五月可取得博士學位,姐妹兩人不僅從小就是學霸,也是同學親友與父母眼中最體貼、熱心的朋友
  • 都有哪些名校?
    這八所院校包括: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達特茅斯學院、布朗大學、康奈爾大學。雖然是一個體育賽事聯盟,它們卻全部都是美國一流名校,歷史悠久,治學嚴謹,被稱為學術知識中心,每年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優秀的學生人才,於是人們逐漸用常春藤聯盟作為這8所精英大學的別稱。1.
  • 好萊塢明星賄賂斯坦福、耶魯…把孩子用錢送進名校
    學校方面,南加大、斯坦福、耶魯等多間全美頂尖名校也受牽連,受賄者包括名校體育教練、校方管理人員等。這是場足以震動世界的招生醜聞,也註定會是被載入美國乃至世界教育史的羞恥錄。」在她去了學校後,又用自己在南加大「求學」賺了不少錢——通過發布自己正式成為南加大學生並住進宿舍的社交狀態,給亞馬遜做了一則軟文推廣。
  • 臺灣普林斯頓女孩劉安婷回臺號召Teach for Taiwan
    ,同時錄取臺大外文系、政治系,以及其他多所長春藤名校。(照片來源/ Teach For Taiwan臉書)劉安婷,一個道地的臺中女孩,一個上課時會盯著老師看,直到他們臉紅的資優班學生,5年前在升學主義未淡去、教改尚未成熟的教育體制下,靠著自學拿到美國長春藤名校的全額獎學金。 表面看來,她在近年的年輕人出走潮爆發前,挾著優勢提早離開;然而在許多人期待逃脫現況時,她卻回到臺灣,投身偏鄉教育,創立「Teach for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