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隨著《越獄》在中國網絡上的大火,越來越多的國人開始關注美劇。在眾多美劇中,有一些非常優秀的作品被觀眾稱為「神劇」,比如《冰血暴》、《真探》、《權力的遊戲》、《絕命毒師》等等,這些神劇大多是比較熱門受關注比較多的電視劇,而有一部「神劇」則是一直不為大眾所知,但卻在IMDB上評分高達9.4分,它就是HBO電視臺在2002年推出的《The Wire》(國內譯名為火線、火線重案組)
眾所周知,在美國這個人種膚色眾多的國家裡,白人在社會中各個方面佔主導地位,而在馬裡蘭州的最大城市巴爾地摩,由於黑人佔大多數,黑人則掌握了這個城市的主導權。《火線》的故事便發生在這裡,兇殺組警員jimmy在一起兇殺案中敏銳的覺察到了一個隱秘的犯罪團夥正在掌控巴爾地摩半個城市的毒品交易,於是在他的推動下,一個針對這個團夥的特別行動組成立,主要偵察手段便是監聽該團夥的電話聯絡,故事由此緩緩展開。這部劇前前後後一共五季,每一季都有一個主題,從毒品、港口、政府、教育、媒體五個大方面著眼,為觀眾展示了一個真實的全面的巴爾地摩社會。
這部劇之所以被稱為「神劇」,完全在於它的真實,真實到你會感覺它就是發生在你身邊的事情,觀眾很容易就在劇中找到共鳴和認同感。這部劇既沒有警匪劇中激烈的警匪衝突和無畏的警察,也沒有黑幫劇中黑幫的激昂跋扈和攻城略地,它所有的是工作能力強但人品渣的警察、與黑勢力勾結的政客、讀經濟管理學的黑幫首領、一心想保住工人飯碗的碼頭領導、專搶毒販的遊俠以及最底層的吸毒者和小孩子等等,《火線》中許多重要的事件並沒有直接展現出來,因此,觀眾必須認真聆聽每一段對話,以便釐清人物關係,了解正在發生的劇情,如同一部小說一樣,細細的梳理著巴爾地摩社會的每一個階層、每一個角落,看似平淡的演繹下確實對社會各個層面最深度的思考,例如第二季便是表現出了對美國工人階級遭到背棄和工作消失的思考、第三季對改革家和政治手段的深思等等,這樣的深度在浩如煙海的美劇作品中是不多見的。
除了政治上的勾心鬥角和警察教師們對體制的無可奈何,街頭黑幫的境遇也是本劇的一大亮點。「老炮兒」avon作為遵守傳統的老大被關進監獄、用狠辣手段取而代之的marlo也沒好過幾天、想通過勾結政客洗白的bell最終橫屍街頭、專門黑吃黑的遊俠omar卻被十歲的孩子一槍爆頭,街頭黑幫永遠不會像《古惑仔》裡那樣義氣和痛快,而是充滿了無盡的利益紛爭與血腥廝殺。而當鏡頭對準那些十幾歲的孩子時,我們卻只是無能為力的眼睜睜看他們步前人的後塵,成為新一代的avon、marlo、bell、omar等。D在第一季中教兩個小弟下西洋棋時說過「小卒,就是士兵,向我們一樣,只能在需要的時候衝鋒陷陣.在遊戲裡,他們會很快被吃掉,早早的出局」,而他們的命運也正如同象棋中的卒子一樣,只能被命運一步步推向前,然後被吃掉,離開這場遊戲。
在每一季的結尾,觀眾都會感覺到,雖然經歷了很多變化,但一切又都如從前一般,街頭還是街頭,遊戲還是遊戲,不願妥協的人已經出局,善於妥協的人仍舊活著,不論你是好人還是壞人,只要你遵守遊戲規則,一切便都如以往一樣。但在這些麻木冷酷的遊戲中,也仍舊還是有一些微光,讓心存正義的人滿懷希望活下去,比如痛改前非的拳擊教練、成為優秀教師的波蘭小哥和鳳凰涅槃的bubs,這些角色讓人感覺到,一切還不至於太糟,如同電影《七宗罪》中摩根弗裡曼所說「這世界是美好的,值得為之奮鬥,我只相信後半句」。
值得一提的是,本劇因為劇情需要,有大批美國優秀黑人男演員出鏡,很多人如今都成名成腕,後來的熱劇《行屍走肉》中的黑人男演員幾乎全都在《火線》中露過臉;而在第四季和第五季出鏡的女殺手snoop,本人就是來自街頭,由於父母吸毒的原因,她尚未出生就染有毒癮,14歲時因槍殺一名女孩被判16年監禁,被提前釋放後洗心革面,成為一名說唱歌手,並著有《午夜後的榮耀》一書,2011年在巴爾地摩警方的緝毒掃蕩中,snoop被控藏毒,被判處七年監禁,緩刑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