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中國紙的故事》誕生記

2020-11-17 中國紙業網

編前語:三集系列紀錄片《中國紙的故事》已於2019年12月9-11日在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探索.發現》欄目播出。該片由中國紙業網團隊從2016年底開始策劃構思。2017年12月17日,邀請行業內30多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為紀錄片的拍攝建言獻策。2018年全年拍攝,次年12月剪輯完畢,歷時3年。紀錄片《中國紙的故事》由央視拍攝團隊完成,由中國紙業網和中國新聞社江蘇分社聯合製作,以國際化的視角,外宣片的製作理念,展現中國造紙術從古至今的發展歷程。整個拍攝歷經17個省市、4個國家,累計行程數十萬公裡,對中國造紙術兩千年的發展史進行系統全面的影像紀錄。《中國紙的故事》是如何誕生的?經歷了哪些波折?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在這裡,該片的發起人及主創人員之一,中國紙業網總經理丁霞講述紀錄片背後的故事。

「造紙」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是中華民族為世界文明做出的重要貢獻!從公前2世紀到公18世紀初的近兩千年間,中國造紙術一直居於世界先進水平!「中國造紙」成為了我們中華民族為人類的文明進步與和平發展所做出的最引以為自豪的發明之一。中國人發明的造紙術不僅促進了自身文化、教育和科技的發展,同時通過絲綢之路傳播到世界各地,對人類文明的發展起了到巨大的促進作用。

為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造紙的傳承與發展,給後代留下寶貴的影像資料,深耕造紙行業20年的中國紙業網出資打造了三集系列紀錄片《中國紙的故事》。該片通過鏡頭向人們展示了人類發明傳播中國造紙術、中國造紙近現代百年復興路、手工造紙與機械造紙的傳承與創新。用密集而真實的「紙」與人的故事,折射「中國造紙術」對推動中華文明及世界文明進程的深刻內涵。

萌芽

一次偶然的談話

「說來完全因為一次偶然的談話,才會有今天的《中國紙的故事》。」聊到《中國紙的故事》的誕生,丁霞頗為感慨。2015年,她參加了一次行業的學術交流會議,在會議期間,她和一位行業領導聊天,兩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從改革開放初期我國造紙業的發展聊到現狀及前景;從當下各地造紙技術的發展聊到地方紙史工作。在交談中丁霞發現,為了保護、展示與宣傳傳統紙文化、造紙工藝,不少地方建立了紙博物館、紙文化村等。為何不能用影像的形式,讓大眾感知中國紙業發展的歷史,用鏡頭講述中國造紙不平凡的創新曆程?這樣不僅可以讓世界多一個了解中國造紙的窗口,也可以為後代留下寶貴的影像資料。

此次會議結束後,丁霞查閱大量資料,發現該行業的紀錄片在我國尚是空白,拍攝紀錄片的想法便不時從她的腦海裡跳出。回到單位,她向董事長陳育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此想法剛提出便得到領導的大力贊同,這也讓她有了信心和動力。

2016年,她開始著手準備,走訪調研了多個地區,查閱考證了大量的文獻記載資料,並在走訪、調研的基礎上形成初步的文案。2017年12月17日,對於紀錄片《中國紙的故事》來說,是個有著特殊意義的日子。在多方努力下,由中國紙業網主辦的紀錄片座談會在南京成功舉辦。座談會上,中國紙業網董事長陳育希望將此紀錄片奉獻給推動中國造紙發展和進步的先進產業者。中國造紙學會秘書長曹春昱稱,紀錄片的拍攝是造紙行業的一件大事,該片既要還原造紙歷史的真實發展,也要深入淺出地將造紙行業展現給民眾,可謂是一種「歷史新說」,希望大家用「不忘初心」的精神為中國造紙描繪濃墨重彩的一筆。此次座談會上,30多位專家和中國新聞社江蘇分社總編陳勵、導演寧照宇齊聚一堂,共同為紀錄片的拍攝建言獻策。

開機

紀錄片拍攝正式啟動

謀定而後動。2018年4月,紀錄片終於等來了開機。隨著拍攝首站浙江杭州華豐造紙廠的啟程,攝製組先後跨越國內包括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江蘇省、山東省、安徽省、河北省、四川省、陝西省、海南省、江西省、廣東省、福建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國臺灣等17個省市和烏茲別克斯坦、法國、義大利、日本4個國家。

(攝製組到華豐造紙廠老廠區取景)

(攝製組到浙江寧波亞漿紙業取景)

(攝製組到浙江民豐特種紙股份有限公司取景)

(攝製組到景興紙業取景)

(攝製組到浙江龍遊特種紙基地取景)

(攝製組到江西高安華林造紙遺址取景)

(攝製組到四川宜賓紙業取景)

(攝製組到中國石化雅詩紙業取景)

(攝製組到四川竹林基地取景)

(攝製組到南京林業大學採訪李忠正教授)

(攝製組到華南理工大學採訪陳克復院士)

(攝製組到山東太陽紙業取景)

(攝製組到安徽涇縣取景)

(採訪日本手工紙造紙專家奧野夫婦)

(攝製組到義大利-法布裡阿諾取景)

(攝製組到法國-安伯造紙博物館取景)

(攝製組到撒馬爾罕·闊造尼吉古造紙坊取景)

......

拍攝

艱辛與快樂並存

俗話說,辦法總比困難多。「啟動紀錄片項目以後,最難的是與參與拍攝的各方單位的溝通,拍攝期間,我們得到了中國造紙協會、中國造紙學會、浙江造紙協會、江蘇造紙協會、江蘇造紙學會、江西造紙協會、福建造紙學會、廣東造紙協會等領導們的大力支持和幫助。」

整個拍攝過程很辛苦,但也非常值得。期間發生很多令人感動的事情,至今想來還是倍感溫暖。」丁霞說道:「我國造紙行業的第一位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教授陳克復在本片的拍攝中給予了很大的幫助。陳教授在拍攝現場特別激動,他說用鏡頭記錄中國造紙行業的創新發展,弘揚中國四大發明的優秀傳統文化,這件事現在終於有人來做了。」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要想收穫得好,必須耕耘得好。為了將此紀錄片完成,前期與各個企業的溝通很重要,因一但拍攝啟動,便不能停下來,如若不然,不僅耗時耗力,拍攝經費也會大大增加。「這部紀錄片從籌拍到落實凝聚了太多人的心血,就像一個新生兒從備孕到誕生的過程,充滿了艱辛和期待。令人欣慰的是現在終於圓滿完成。這與我國造紙行業領導和專家學者以及造紙企業的大力支持和協助密不可分。我們在浙江拍攝花了半個月的時間,浙江造紙協會陸文榮秘書長不顧年邁,陪著我們一路行駛至浙江多個城市;江西造紙學會雷建民秘書長,不顧山高和道路崎嶇,陪著我們步行到高安華林大山深處,一起找到了華林造紙遺址。江蘇造紙協會牛慶民會長一聽到我們準備拍攝的消息,伸出了全力支持的手。廣東造紙協會陳竹秘書長,在我們準備去廣東拍攝時,幫忙對接了很多工作。四川造紙協會秘書長羅福剛,帶領攝製組到達多個拍攝點,有平原,有高山。中國造紙協會趙偉理事長在專業性方面給了我們大量的指導意見。這部片子是大家智慧的結晶。」丁霞滿懷謝意的說道:「同時,還要感謝金光集團APP(中國)、浙江景興紙業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華豐紙業集團有限公司、民豐特種紙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輕工業杭州機電設計研究院、宜賓紙業股份有限公司、太陽紙業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永豐紙業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石化雅詩紙業有限公司、廣州造紙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宣紙股份有限公司、福伊特造紙(中國)有限公司等,這些企業在我們拍攝過程中給與了大力的支持和幫助!」

歷盡艱辛

完美收官

為了保證紀錄片能拍攝順利,攝製組一行10人,經常乘坐飛機和火車往返於不同城市和國家之間。「其實不僅僅是我一個人辛苦,整個攝製組都一樣,記得2018年8月份在海南拍攝時,室外溫度已高達40度,雖然大家的衣服從早到晚都是溼的,可沒人顧及,攝像師謝勇和周峰專注拍攝,連臉上的汗都忘了擦,任憑汗珠滴落,當時場面很感人。」據丁霞介紹,最為驚險的兩次莫過於在安徽涇縣和江西高安華林造紙作坊遺址的拍攝,因山路崎嶇,車輛無法進入,大家只能徙步而行。單獨行走已經很困難,何況還帶著拍攝所用的設備和其他物品,大家毫無怨言,都小心翼翼地沿山路鬥折蛇行。

「雖然整個拍攝過程很辛苦,可還是很值得的。因這部片子將中國許多古老技藝和現代創新技術進行了完美演繹,使它具有了永恆的生命力。」丁霞說道。

2019年10月底,片子經過一年的打磨,雛形終於出來。丁霞說:「最後的校對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包括幾十位採訪者的名字條、唱詞等,每一個地方都不能有誤,我們在糾錯的同時,也在央視多位編導身上學習到了很多寶貴的東西,包括他們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極強的責任心。」

2019年12月9-11日,三集系列紀錄片《中國紙的故事》已在央視10套科教頻道《探索發現》欄目播出。「計劃今年底在北京舉行研討會。片子隨後還將在中國教育電視臺、中國新聞網、中國紙業網、騰訊等媒體播出。」採訪最後,丁霞無比欣慰地說道:「紀錄片的完成是中國紙業網給造紙行業獻上的寶貴禮物,團隊的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值得。」

相關焦點

  • 電影我們誕生在中國 紀錄片氣質的劇情片
    我們誕生在中國大熊貓電影我們誕生在中國:紀錄片氣質的劇情片據了解,該片的攝製團隊兵分五路,深入雪豹、大熊貓、金絲猴、藏羚羊和丹頂鶴的棲息地,歷時近20個月跟蹤拍攝,不投喂,不幹涉、引導動物,不改變更不破壞自然環境,鏡頭記錄下來的是動物們真實的生存狀態,雪豹的矯健敏捷、大熊貓的憨態可掬、金絲猴的活潑靈動在觀眾面前纖毫畢現,一年四季中大自然的變化構成一道亮麗的風景
  • 陸川用《我們誕生在中國》,講一個春夏秋冬輪迴的「中國故事」
    《我們誕生在中國》是由美國、中國、英國聯合拍攝,由SMG尚世影業、迪士尼影業、北京環球藝動影業聯合出品的動物紀錄片,由中國導演陸川執導,周迅中文解說。該片於2016年8月12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該片講述了大熊貓、雪豹、金絲猴3個中國珍稀野生動物家庭的暖心成長與生命輪迴的故事。
  • 《我們誕生在中國》榮獲「金熊貓」國際傳播獎最佳長紀錄片獎
    陳寶國其中,由SMG尚世影業聯手迪士尼自然、北京環球藝動影業出品的自然題材紀錄電影《我們誕生在中國》獲得首屆「金熊貓」國際傳播獎最佳長紀錄片獎,成為這場流光溢彩的國際影視盛宴中最靈動的瞬間。電影《我們誕生在中國》獲「最佳長紀錄片獎」。
  • 《我們誕生在中國》 一個「有故事的新同學」
    作為這個系列的第9部,《我們誕生在中國》聚焦了中國獨有的三個野生動物家庭:四川大熊貓、雪豹、川金絲猴,以交叉剪輯的方式來講述了他們在神秘的自然保護區出生、成長的感人故事,在幽默和歡笑中也隱藏著成長的不舍和感動。它也是迪士尼首部以國家地域拍攝的自然電影,填補了中國自然電影的空白。
  • 《我們誕生在中國》獲首屆「金熊貓」國際傳播獎最佳長紀錄片獎
    其中,由SMG尚世影業聯手迪士尼自然、北京環球藝動影業出品的自然題材紀錄電影《我們誕生在中國》獲得首屆「金熊貓」國際傳播獎最佳長紀錄片獎,成為這場流光溢彩的國際影視盛宴中最靈動的瞬間。電影《我們誕生在中國》獲「最佳長紀錄片獎」「金熊貓」國際傳播獎以「中國故事·國際傳播」為主旨,設有紀錄片、電影、電視劇、新媒體四大類別獎項和評委會特別獎,面向全國和全球影視製作機構徵集黨的十八大以來涉及中國題材、在海外播出上映、產生良好國際傳播效果的影視作品和新媒體作品。
  • 從紀錄片《古書復活記》說起
    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紀錄頻道播出的紀錄片《古書復活記》,用鏡頭記錄了一批用自己的修復技藝讓古書傳之後世的「古籍守衛者」。  萬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曉送流年,春夏秋冬四季輪替更迭著窗外的歲月,他們就是在這樣的默默無聞中,用代代傳承下來的修復手藝讓破損的古書復活。
  • 揭秘:中國首張3D地形圖誕生記
    (原標題:3D地形圖誕生記)從古至今,感知戰場環境,掌握地理地形,始終是兵家擺兵布陣的基礎。特別是在現代戰爭中,地圖更被視作對敵實施精確作戰的「眼睛」。那麼,首張3D地形圖是如何誕生的?這支曾榮獲「軍隊科技創新群體獎」的創新團隊在執行保障任務過程中常常感覺到,傳統的軍事地形圖有著難以克服的弊端:計算機地形顯示雖然逼真,但範圍受到影響,野戰條件下更是受到諸多局限;而地形沙盤對局部戰場環境的顯示不夠精細。
  • 「自然之聲」——淺析紀錄片《我們誕生在中國》解說詞
    紀錄片《我們誕生在中國》的開篇,周迅的聲音便把觀眾帶入其中,引出了這是怎樣一部紀錄片,它主要講述了什麼。我們往往無法通過鏡頭去記錄這種傳統文化,而解說詞所提供的是畫面不能提供的非直觀價值,通過對畫面的補充說明去激發觀眾的聯想,更好地給觀眾帶來身臨其境的感受。
  • BBC紀錄片《中國改革開放的故事》,看的熱淚盈眶!
    擔綱紀錄片撰稿、主持人的是西方紀錄片界鼎鼎大名的歷史學家、紀錄片製作人麥可·伍德。《中國改革開放的故事》片子一共5集,跟以往西方紀錄片不同,沒有含沙射影,沒有高級黑,而是用冷靜的語氣講述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的發展成就,從中國高鐵、上海新能源電廠講到阿里巴巴電商、南方科技大學、西湖大學..
  • 這部28年前的紀錄片,講述中國女排奪冠的故事
    中國女排奪得的第一個世界冠軍,要溯源到1981年在日本舉辦的第三屆女排世界盃。一部名為《拼搏——中國女排奪魁記》記錄了中國女排如何七戰七捷,最終戰勝東道主日本隊,站在冠軍領獎臺上的故事。新中國體育紀錄片由來已久,第一部體育紀錄片是《北京市人民體育大會》。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1949年10月攝製。
  • 中國紀錄片 我們誕生在中國
    《我們誕生在中國》是迪士尼自然(Disney Nature)品牌下首部以國家地域拍攝的自然題材電影,向世界展現了中國獨樹一幟的豐富自然地貌和特有的神奇物種
  • 我們誕生在中國:野生動作主演的紀錄片,這部電影值得點讚!
    雪豹,大熊貓,川金絲猴,這三個野生動物是我們的國寶級野生動物,紀錄片電影《我們誕生在中國》收穫了很多讚美,導演陸川也在迪士尼的框架下保留了我們中國本土化,中國電影以『國人的觀點』講了一個不一樣的世界故事。
  • 導演陸川揭秘《我們誕生在中國》幕後故事
    新華社布魯塞爾11月17日電 題:導演陸川揭秘《我們誕生在中國》幕後故事  新華社記者鄭江華  作為第三屆中國歐盟電影節開幕電影,《我們誕生在中國》17日在布魯塞爾弗拉吉藝術中心展映。  這部電影講述了大熊貓、雪豹、金絲猴等中國珍稀野生動物家庭的暖心成長與生命輪迴的故事。影片2016年8月在中國上映,打破了中國自然電影的票房紀錄。今年4月該片登陸北美1500多家影院,取得1400萬美元的票房佳績。  片中主演之一雪豹「達娃」到底死沒死?中外團隊在合拍影片過程中是否存在分歧?導演陸川當天向新華社記者講述了影片的幕後故事。
  • 《中國攝影簡史》誕生記-邢千裡分享會今晚舉行
    《中國攝影簡史》誕生記-邢千裡分享會今晚舉行 2020-11-16 14: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本草中華》紀錄片
    兩年前,當冒著酷暑、躲著蛇蟲的《本草中國》團隊探尋在全國30多個省市時,她們一定沒想到,隨之而來的是這部紀錄片的走紅和逆襲。由獲得「四川電視節金熊貓最佳系列紀錄片、北京國際電影節最佳中國系列片、中國紀錄片國際選片會十大紀錄片、廣電總局2016年度國產紀錄片優秀系列片」等多項大獎的《本草中國》原班人馬打造,雲集將來、愛奇藝聯合出品的紀錄片《本草中華》本草中華 第1集 相傳 http://www.iqiyi.com/v_19rr8wptys.html無論是「會跑」的人參,還是武林中人聞風變色的巴豆
  • 紀錄片《新國貨》:用國貨講好中國故事
    作為新國貨IP下的重磅內容,這部獨特的國貨紀錄片便是誕生於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它從國貨品牌的獨特商業角度出發,用時間和空間兩大坐標,通過六集深度內容勾勒出國貨百年變遷的畫卷。紀錄片從同仁堂、內聯升等百年品牌切入,講述它們如何跟隨潮流、追趕潮流以至引領潮流,在新時代重新煥發生機。這是國貨品牌的重新崛起,而這也跟這個國家復興的故事有關。它們的產品不只是商品,其中還有時代的投影,並且承載著文化的基因,沉澱了國人的喜怒哀樂和國家跌宕的命運。2020年,中國以一國之力生產了全球60%以上的消費品,全世界70%以上的彩電和手機、90%以上的電腦都被冠以「中國製造」。
  • 《我們誕生在中國》:自然輪迴的中國哲學詩篇
    摘 要:《我們誕生在中國》是由中、美、英三國聯合攝製的動物紀錄電影,由中國導演陸川執導,中文解說由周迅完成,該片講述了珍稀野生動物大熊貓、雪豹、金絲猴三個家庭溫暖在生命自然輪迴下的成長故事。與其說這是一部紀錄片,倒不如說這是一部記錄大自然生態變化電影,一部自然電影紀錄片。
  • BBC紀錄片《音樂的故事》第一集
    英國BBC電臺出品的音樂紀錄片《音樂的故事》,由英國音樂家霍華德·古道爾(Howard Goodall)講解,他也是暢銷書《音樂大歷史
  • 紀錄片《辛巴奇遇記》,一個孩子的別樣成長人生
    當姐姐、哥哥們在屏幕上各自乘風破浪,當我們以為符號化的內容將貫穿整個中國網絡視頻行業時,愛奇藝卻在2020的歲末,用一出別樣的歡笑與感動,為這個不平凡的一年給出了"暖心"的結尾。暖心萌娃12月16日,愛奇藝平臺獨家上線了國內首部兒童探索高原紀錄片《辛巴奇遇記》。
  • 《我們誕生在中國》:生命輪迴,藝術重現
    電視紀錄片《我們誕生在中國》由中美英三國聯 合拍攝,由SMG尚世影業、迪士尼影業、北京環球藝動影業聯合出品的動物紀錄片,由中國導演陸川執導,周迅中文解說,取景於中國東北、中原、江南、巴蜀、西藏等地,講述了大熊貓、雪豹、金絲猴、藏羚羊等中國珍稀野生動物家庭的暖心成長與生命輪迴的故事。導演在文化內涵、電視手段、解說講解等方面都具有獨特的藝術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