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看TVB跨年晚會的觀眾想必已經發現,TVB竟然和內地B站(國內知名的視頻彈幕網站)合作,作為分會場轉播B站跨年晚會。
這是TVB自1967年開臺以來第一次和內地企業合作轉播跨年晚會,看他們派出的主持人陣容就可看出TVB高層對此次合作的重視程度。汪明荃、陳百祥兩位重量級主持人助陣,出席的嘉賓亦有謝霆鋒、鄧紫棋等大咖明星,更有近年來受熱捧的黎諾懿、周柏豪等人加入其中,足見誠意滿滿。
不過此次跨年晚會更特殊的地方不在於和內地合作,也不在於轉播,而是在於這場TVB晚會全程用普通話配字幕的形式進行,對於一向以粵語為尊的TVB可以說是開闢先河的舉動。
不少網友對這次「最懂年輕人的網站」和「貢獻經典回憶的TVB」夢幻聯動都給予了高度評價,但是港媒對此並不買帳,打出了《TVB播內地網跨年show,全程3個半鍾齊講普通話陪你倒數》、《除夕夜煙花倒數節目取消,TVB轉播內地跨年晚會不設粵語配音》等標題進行報導,以至於很多香港觀眾都說:「港味沒了」。
TVB曾經的輝煌不用贅述,在七十年代中後期一度佔領內地市場,以高質量、高影響力成為電視業的神話。TVB打造出的明星不少,周潤發、謝賢、王祖賢、謝天華、鄭則仕、梁朝偉、吳鎮宇、歐陽震華……個個都是耳熟能詳的名字。
但黃金時代已經成為過去,尤其是這幾年TVB每況愈下,正在逐步失去年輕人市場。在網際網路的衝擊和內地文化的滲透下,TVB如今的生存環境可用「逼仄」來形容。藝人紛紛出逃北上,臺柱紛紛節約,香港年輕觀眾將Facebook和Instagram視為首選,TVB在他們眼中是「大媽」才會看的平臺……
君不見,蔡少芬、佘詩曼等實力演技派藝人來內地混得風生水起,高海寧只在一部熱劇《三十而已》裡客串了幾集,帶來的熱度和流量是她在TVB拍幾年戲也不可能拿到的。內地劇的繁榮發展給香港藝人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更多的片酬和曝光度,也使得藝人選擇「離巢」,TVB青黃不接已經很久出不了叫好又叫座的作品……
在這樣的環境下,TVB選擇和B站合作看似是一種無奈之舉,但也是最明智的抉擇。B站近幾年發展迅猛,自從2018年上市以來,如今市值已經逼近300億美金,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B站是內地最受年輕人歡迎的平臺,TVB與其合作更有利於佔領多一點的年輕人市場。
至於香港人擔心的「港味」變淡,似乎是一個難解的問題。如果止步不前,TVB會被內地電視業拋在身後;如果與內地的合作加大,屆時在TVB看普通話的劇將會變成家常便飯,那TVB還是TVB嗎,港味還會存在嗎?
由此也只能感慨一句:時代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