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文學驚現「少兒不宜」?家長關心則亂

2021-01-07 新周刊

兒童文學都在被禁,現在的孩子接受無能了?/圖蟲創意

綜藝節目洗歌詞,遊戲人物血變綠色,動畫片裡方言口音不準太濃......現在輪到兒童文學了,還是「哺育」了好幾代人的那種兒童文學。

2020下半年,兒童文學界掀起一場血雨腥風的「禁書運動」,起因是有網友爆料了幾本「兒童不宜」的兒童文學。

據了解,被歸為「童書黑名單」的書籍中有涉及宣揚自殺、暴力、情慾、不良習慣、誤導三觀等內容。乍看的確嚇了一跳,童書中竟有這些內容?

細看發現,《淘氣包馬小跳之天真媽媽》、《狼王夢》、《斑羚飛渡》等陪伴我們幾代成長的佳作竟然也赫然在列。這是怎麼回事?

雲南省昭通市的昭陽區率先發布「禁書聲明」。

禁書名單中有沒有你小時候喜愛的童書呢?

翻看爆料網友的分析才發現,原來書中的確有一些「大尺度」描寫。

「黑心作家,居然寫這些東西來荼毒孩子幼小的心靈。」一些家長們看到後直接「炸鍋」。

「你不說,孩子都沒往那兒想。」還有一些家長認為此舉過於敏感,更重要的是,有些書籍甚至是他們兒時的啟蒙作。

保護少年兒童的心理健康的確重要,但是這項「禁書運動」究竟有沒有必要呢?

瞄準關鍵字直接「開炮」

檢查方式太過簡單粗暴

「禁書運動」的炮火首先對準了《裝在口袋裡的爸爸》系列圖書。

《裝在口袋裡的爸爸》由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楊鵬所著,受到曹文軒推薦的兒童文學,暢銷10餘年,是新課標指定小學生必讀之一。/《裝在口袋裡的爸爸》

這本書受到家長們的痛斥是由於其中有涉及自殺的橋段,並且有美化自殺的傾向。

對「死亡」沒有概念的孩子會相信書中的描述,從而被帶「跑偏」,這的確很危險。

畢竟,大多數孩子在接受新鮮事物和信息後的第一反應就是模仿。早在上世紀,就有很多孩子模仿超級英雄漫畫而受傷的案例。

書中某段落,作者詳細描寫了小孩的自殺心理與自殺過程,並且誤導孩子跳樓之後不會摔到地上/《裝在口袋裡的爸爸》

爆出這本書有問題的網友,正是在被孩子問到「我們死後會去哪個隧道呀?」之後,感到十分後怕,所以開始呼籲其他家長進行「書架大檢查」。

看到家長們解決了一個影響兒童心理健康的潛在危機,我一度想要拍手稱快,但後續的發展卻讓我笑不出來了。

一石激起千層浪,對於家長來說,孩子就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的寶貝,發生這樣的事情,家長們的反應可想而知。

接下來中槍的就是楊紅櫻的《淘氣包馬小跳》系列。

在《淘氣包馬小跳之天真媽媽》中,馬小跳被媽媽逼著練鋼琴非常鬱悶,他對好朋友唐飛說:「我受不了練鋼琴了,不想練了,都想自殺了。」並且還討教「哪種自殺方式比較好」。

唐飛還真的回答了幾種「自殺方式」。/《淘氣包馬小跳》

這麼看很嚇人,但是等等!讀過這個這本書的人應該都知道,馬小跳聽唐飛講完諸多「死法」後得出的結論是「死亡太可怕了,我要好好活著。」

楊紅櫻表示,「當時的創作初衷是不要強迫孩子做他不願意的事。馬小跳和唐飛都是開朗幽默的孩子,他們的對話調侃了自殺的樣子很嚇人」。

「如果聯繫人物性格,完整地讀這個故事,就知道什麼是斷章取義了。」

死亡不能談論,性也不能提及。

在「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的《狼王夢》中,因出現「動物交配」的片段,被家長們集體「封殺」;在《象的種族歧視》中,因出現「異性相吸」的相關描述,也引起爭議上了熱搜。

以正常眼光看待,這就是動物繁衍後代的自然過程。印證了郭德綱的那句話,「呀!這句話把我教壞了,這個動作把我帶壞了......其實你來之前就是那個玩意兒。」/《狼王夢》

網友憤怒,「這有什麼好爭議的?繁衍後代不靠異性相吸,難道要靠無性繁殖嗎?」、「動物交配都能看出A片感,你怎麼不去禁CCTV的《動物世界》?」

沈石溪本人也認為這些片段的描寫無傷大雅。

一些家長也認為對於孩子來說,這是一個自然現象,區別對待反而會引起孩子的關注。/新聞

有多少家長是真正看完了一本書後才發表意見?

從篩子眼兒裡找出負面關鍵字,不分三七二十一就一頓「狂轟濫炸」,結果就是孩子被圈在「無菌環境」中,無書可讀。

父母控制力「爆表」

孩子「畸形」成長

這場「禁書運動」中,家長們又在使用他們最原始的權力——控制。控制孩子永遠只能看到我們想讓他們看到的。

英劇《黑鏡》講的就是母親控制女兒「視野」結果釀成悲劇的故事。

為了讓女兒能健康快樂地長大,母親將檢測器晶片植入女兒的大腦,這樣母親就可以在控制屏上共享女兒的視野。

女孩在很小的時候就被植入晶片,她的世界雖然被「保護」的很好,卻失去了正常孩子該有的認知和情緒。/《黑鏡》

這個項目還有一個特殊的功能,就是當孩子的視角中出現恐怖、血腥、色情等不好的畫面時,晶片可以將女孩接收到的畫面變成馬賽克,同時屏蔽所有聲音。

看到這裡,相信這項「黑科技」讓不少父母大呼過癮。「我再也不用擔心孩子學壞了。」

但是這項「黑科技」還有難以想像的副作用。

女孩的世界是由一個接著一個的馬賽克組成。路遇惡犬狂吠,女孩什麼也看不到、聽不到,淡定路過;外公突發疾病,女孩依舊無法知道發生了什麼,所以無動於衷。/《黑鏡》

女兒慢慢長大,她好奇同學們口中的鮮血是什麼,所以回家後她畫出流血的樣子,畫面開始形成馬賽克,她用鉛筆劃傷自己,依舊什麼也看不到,崩潰的她開始瘋狂自殘。

後來,在母親關閉控制器後,女孩成了一匹脫韁野馬,迫切地嘗試以前從未了解的一切:觀看色情視頻、與男生外出過夜、吸毒......結果就是女孩極儘可能地變壞。

父母可以「刪除」文學、影視等作品中所有負面的信息,但是刪得掉社會中所有的「壞」嗎?

就像影片中的女孩從來不知道血為何物,但身邊的同學知道,她就會無法避免地知道。/《黑鏡》

小時候喜歡聽《小紅帽與大灰狼》的故事。小紅帽雖然被大灰狼一口吞掉了,但是當獵人劃開大灰狼的肚皮後小紅帽竟然活著跳了出來。

童話故事裡決不允許有死亡出現,但是這也會讓孩子認為,原來被吃掉也不會有事。如果以後遇到動物攻擊,他們還會逃跑和自衛嗎?

同樣,童話故事裡也決不允許以悲劇結尾。

「王子和公主舉行婚禮,幸福快樂的生活在一起。」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但是現實生活中的婚姻裡還有「婆媳矛盾」,還有「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煩擾。

活在童話世界裡,怎樣接收「現實的毒打」?心態崩潰後才會釀成真正的悲劇。/圖蟲創意

簡單粗暴地刪除暴力、情色、死亡等負能量不會讓孩子更安全,只會讓他們身處危險而不自知。

當「違禁話題」被大方開聊

就會成為普通話題

在傳統觀念下,人們很忌諱談論死亡,大人都要小心翼翼地去迴避,又怎會讓孩子去認識「死亡」?所以當「死亡」出現於兒童文學中,家長必然會第一時間抨擊。

由此可見,現在的「死亡教育」有多麼匱乏。

《尋夢環遊記》就是一部討論死亡的電影,按照那些極端父母的想法,這部電影創造出一個「亡靈世界」不也是對死亡的美化嗎?

但是當「死亡」的表層被揭開,親情的重要性就顯現出來。/《尋夢環遊記》

討論死亡,其實是討論生命的意義。

有位父親講述,在給女兒讀了《活了一百萬次的貓》之後,女兒開始擔心死亡,並且首先擔心爸爸會不會死亡。

這時爸爸給了她肯定的答覆,讓她知道每個人都會死去,這是無法迴避的事情。女兒又憂心忡忡地問他,「但是爸爸死了之後誰給我買玩具,誰陪我玩呢?」

面對孩子的「黑色想像」,父親沒有以一句「胡思亂想什麼呢」來結束對話,而是一一解答她的疑惑。/圖蟲創意

「爸爸會死,但那是在很久以後,你已經長大成人。萬一沒長大,還會有媽媽給你買玩具,其他小朋友跟你一起玩......」

得到這樣的答案,孩子的世界就會形成安全感與可控感。比起一味的恐懼和迴避死亡,這樣的方式不是更好嗎?

臺灣教育學博士張淑美表示,「兒童在4 歲左右就會產生死亡的概念,如果無法得到父母或老師的正確引導,很容易對死亡產生錯誤認知,進而產生負面情緒,影響一生。」

性教育也是一樣的。

我們一邊呼喊「性教育該提上日程」,一邊又炮轟帶有性元素的作品,認為它們玷汙了孩子的純潔心靈。

7歲小男孩問爸爸各種生理知識。爸爸最初很尷尬,但他卻盡其所能,用各種簡單的生活事例、生動的童話故事,解答著兒子的這類困惑。最終,兒子在快樂教學中學到了很多知識,也收穫了很多樂趣。/《父與子的性教尬聊》

其實,利用文學、影視作品來引出這些平時不會討論到的話題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孩子本是白紙一張,在讀書的過程中看到死亡不會恐懼,看到情色不會羞恥,但是他們會好奇,這時家長給予正確的引導,他們就能形成正確的觀念。

與其轟轟轟烈烈地去參與「禁書運動」,不如睡前陪孩子好好讀書。/圖蟲創意

給孩子一些空間去「摸爬滾打」,「脫敏」後才能擁有更頑強的生命力。

作者 | 餘音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專訪|兒童文學如何書寫「禁忌」?家長又如何面對
    情慾和暴力描寫一直是成人文學中最能刺激感官和牽動讀者的,可如果他們出現在了兒童文學中呢?開卷數據顯示,2019年少兒圖書碼洋達到了269億,在所有品類書中穩居第一。市場繁榮的背後,兒童文學的內容和品質也成了家長們的心結:孩子可以接觸涉及性與暴力的文學作品嗎?將這些讀物列為「禁書」的一刀切方案就能解決問題?
  • 少兒視頻驚現「少兒不宜」,這款視頻 App 被點名
    就在大家聊得不亦樂乎時,新華社很嚴肅地發表了一篇題為「要看少兒視頻先看『少兒不宜』?視頻 App 不能如此賺流量!」的文章。這篇文章批評了一些視頻平臺只顧經濟效益、罔顧社會責任、荼毒祖國花朵的做法。家長有責任為孩子挑選健康的視頻節目,但視頻網絡平臺也應該負擔起社會責任。對於這樣的觀點,相信大家都是贊同的,小孩子確實需要良性引導,需要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
  • 「少兒不宜」的緊箍咒盯上四大名著了?
    外國的兒童文學呢?《湯姆·索亞歷險記》《安徒生童話》《海底兩萬裡》,「翻譯作品總歸和原作隔了一層。」那麼到底什麼書適合兒童閱讀呢?文章談了許多高論,卻沒有舉出多少正面的例子,最後只提到了「據我所知,北大中文系曹文軒先生的作品就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可惜這樣有情懷高水平的作家實在是太少了。」原來,這是一篇廣告啊。
  • 這部日本動漫被美國家長投訴少兒不宜,動畫第二季遙遙無期
    早幾年總聽說國內某些家長怪某某動畫教壞小孩子,不適合孩子觀看什麼的,甚至還會去有關部門舉報,沒想到這樣的事情也會發生在歐美國家,最近,就有新聞說有美國家長投訴了《小林家的龍女僕》這部日本動漫,說內容不適宜孩子看。這是咋回事呢?
  • 《刀劍神域》是不是少兒不宜?
    《刀劍神域》這部動畫相信廣大漫迷都清楚,自2012年開播後備受大家喜愛,成為二次元裡的一大IP,那麼《刀劍神域》這部動漫是不是少兒不宜呢?
  • 內容血腥、傳播謬誤、少兒不宜,深圳對「問題童書」立案審查
    昨日,深圳市人民檢察院召開「問題童書」檢察公益訴訟聽證會,邀請到市人大代表、學生家長代表、專家學者以及多個相關單位的代表,共同探討如何解決少兒圖書中存在的諸多亂象。記者從聽證會上獲悉,目前檢方已經根據相關法規對「問題童書」一案予以立案審查。
  • 電影《八佰》被指「少兒不宜」,家長:沒想到有這麼血腥
    不過也有觀眾表示,《八佰》作為戰爭片有的場面比較血腥,但卻發現有不少家長帶小孩子前來觀看。就此,業內人士表示,片方和影院最好提醒觀眾此片「少兒不宜」,不適合13歲以下兒童觀看。不過截至記者發稿時,片方未作出相關提示。
  • 家長怎樣給孩子選電影:只看名師推薦和排行榜,結果一堆少兒不宜 | 南蠻
    家長怎樣給孩子選電影文 | 南蠻前段時間,我發了一篇推文,主要是一些書的推薦:給小朋友推薦的書和電影,家有讀書娒的家長可以收藏起來了 | 南蠻本文底部再次附上本人推薦的一些適合兒童觀看的電影。之所以再聊電影,是因為見到很多老師給家長推薦電影,還有些老師自己沒看過,而是直接複製了某些名師推薦影單,而帶來的後果是——很多家長自己也沒有看過,結果一打開才驚呼「少兒不宜!」為什麼我們家長連看電影都要自己先試一試呢?那是因為我們中國大陸沒有實行電影分級制度。我特地百度了一下,中國香港和美國的電影分級制度:大夥明白了沒?
  • 童書咋成了「兒童不宜」
    張立美還兒童閱讀一片精神淨土,讓兒童閱讀開卷有益,必須淨化童書市場,將「兒童不宜」的童書驅逐出童書市場。一本名為《小熊過生日》的兒童繪本,近日在網絡上引起熱議。這種低俗化、成人化童書,屬於名副其實的「兒童不宜」圖書,兒童讀物成了兒童「毒物」。更嚴重的是,這種「兒童不宜」圖書、兒童「毒物」還不少,儼然處於一種泛濫態勢。前幾年,有調查數據顯示,涉黃涉暴力的兒童文學佔少兒讀物的比重高達40%左右。
  • 少兒不宜
    這本是件好事,但是卻有日本媒體提醒家長,該片「少兒不宜」。而日媒給出的理由則完全是強詞奪理,胡說八道。以下是日媒稱該片「少兒不宜」的理由:口嚼酒會使小孩子形成惡趣味口嚼酒是整部電影中的重要元素,但是,用女孩子咀嚼過的米釀成的酒在一些人眼中很噁心
  • PS4直播驚現「少兒不宜」內容,騙我進來就給我看這個?
    Live PlayStation作為PS4的直播程序,玩家可以用它來觀賞其他玩的遊戲直播、錄製好的視頻和截圖,不過最近,有人發現某些主播用Live PlayStation「掛羊頭賣狗肉」,給直播的正常遊戲頁面加上了「少兒不宜
  • 這幾部因為畫面少兒不宜的動漫,在日本只在深夜播出!
    第二部就是犬屋敷,在去年的時候播出的,講的是兩個人擁有神一樣的能力,非常的厲害,如果心智亂了,隨時毀掉一個城市,所以裡面的畫面也是比較過於偏激。所以受到了很多家長的投訴。第三部是魔法少女小圓,別看這部動漫名字這麼溫柔, 給人一種少女題材的感覺,但是其實畫面不像你看見名字想像得那麼和諧,甚至還有斷頭的畫面的, 這種血腥的畫面怎麼可能不遭到家長的投訴?
  • 要看少兒視頻先看「少兒不宜」?視頻App不能一邊賺流量一邊耍流氓
    3月15日,新華每日電訊微信公號刊發題為《要看少兒視頻先看「少兒不宜」?視頻App不能一邊賺流量一邊耍流氓》的評論。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地幼兒園、小學延遲開學,孩子們在家宅了2個月,要看網校課程、動畫片,使用視頻App的時間不少。
  • 新片《八佰》上映,被指「少兒不宜」?帶孩子去看的家長都懵了
    我這場有小孩子中途被家長帶出去了。《八佰》在正式上映之前的點映階段,就有記者在採訪時發現,確實有家長帶著七八歲的小孩前來觀影。有觀眾表示,「影片中不乏子彈爆頭之類的血腥畫面,我看的時候有時都用手遮住了眼睛。」
  • 《八佰》上映被指「少兒不宜」?帶孩子去看的家長都懵了…..
    《八佰》剛剛上映被指「少兒不宜」?帶孩子去看的家長都懵了,對此你怎麼看?幕後稱「0差評」的電影《八佰》卻讓一個群體感到不適,那就是小朋友們,有觀眾就說了雖然影片很震撼也很感動但也有少兒不宜的血腥畫面
  • 《大地震》震哭孩子 影院提醒「少兒不宜」(圖)
    震哭孩子影院提醒「少兒不宜」  中國電影的分級制度,「欲說還休」。    據悉,UME國際影城等京城多家影院的工作人員在售票時,會口頭提醒帶孩子的家長:《唐山大地震》「少兒不宜」。  記者目擊  小孩被嚇哭:「媽媽,我怕!」  銀幕上,一名滿臉血汙的母親追著抬擔架的隊員,聲嘶力竭地哭喊:「我要我女兒的腿!」銀幕下,啜泣聲一片,一個小女孩把頭扎進她母親的懷裡。
  • 明明是部少兒不宜的小說,卻愣是被拍成了成人不宜的電影
    從主題來講,這部電影算是個一部趣味動物百科全書,但是願意帶小孩去看的家長卻不多。▲ 承認吧,這條蛇是不是有點毛骨悚然!因此這讓很多家長覺得,對於未成年來說,還是有點少兒不宜的。▲ 順便放上另一部同名的改編電影中…淳樸的男主所以,可惜了這本內涵深刻的小說,它在美國剛出版的時候,被定的級別是「需家長陪同觀看
  • 這三部小孩子看的動漫都有少兒不宜的地方,網友:舒言在做什麼?
    動漫世界是一個神奇的世界,能夠滿足我們的很多幻想,有些子供向的作品,能夠給小孩子建構一個非常好的世界,不過有些作品雖然優秀,但是卻有一些少兒不宜的地方
  • 方剛:兒童文學,無須迴避情慾描寫
    原創 方剛博士 學者方剛關注「學者方剛」,感受知性魅力兒童文學,無須迴避情慾描寫!方剛近日,我們這個時代最優秀的幾位兒童文學作家受到指責,他們作品中的情慾描寫受到批評。
  • 這幾部動漫被家長明令禁止,光看名字就知道內容少兒不宜,你看過嗎
    為了滿足廣大觀眾的娛樂概念,於是最近滿足未成年人的動漫越來越多,但是由於未成年人能接受的尺度有限,所以有些少兒不宜青少年看了一不健康的動漫,就會被家長聯名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