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場主也寫過不少大佬,不論是國內外赫赫有名的技術大神,還是平時生活中能接觸到的CTO、技術專家。但今天的主人公,有點特殊。
為何特殊?作為國內礦圈開創者的他,2015年初突然神秘消失了。他就是烤貓。
比特幣圈外的人或許不認識烤貓,但在圈內,他可是大名鼎鼎,被稱為「幣圈第一人」。幣圈大佬無數,很多都是一些早期有建樹的布道者,但他可以說是最神秘的存在。
天才、極客、宅男、屌絲
烤貓真名叫蔣信予,1986年生於湖南邵陽。
他的身上也有一些標籤,比如天才、極客、宅男、屌絲等等。
因為在大家印象中,多數見到烤貓的時候,他都是身穿一件寬鬆的T恤,一條寬鬆的休閒短褲,加上一雙拖鞋。寡言少語,但常常一出口,就直擊要害。
這就給大家留下了典型的"宅男"印象,但是如果大家看過他從小的經歷,可能就會覺得用"優秀"和"666"這些詞都不夠形容了。他的履歷看起來就像是大神級別的人物。
2001年,烤貓15歲,以全國總分排名11位的成績,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
2009年,烤貓23歲,獲得中國科技大學碩士學位。
2011年,烤貓25歲,去耶魯大學訪學讀博。
這樣的經歷已經讓很多人羨慕了,但是「天才」僅僅是烤貓的其中一面。
「和武俠片裡的大俠一樣,雖然『武功高強』,卻始終嚮往自由,渴望平靜。烤貓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自由主義者和無政府主義者。」
2011年,烤貓接觸到了比特幣。他和實驗室的幾位同學覺得,這東西是一個非常完美的黃金替代品,不依賴政府發行、不需要信任第三方機構,「一群脫離了政府的遊民可以靠它來互相交易。」對於比特幣所承載的自由主義理念,烤貓深感認同,並且很快迷上了當時名不見經傳的比特幣。
攻讀過計算機的烤貓也馬上開始了比特幣礦機的研究。或許是對於比特幣所傳達的自由理念的嚮往和喜愛,很快烤貓就研究出了自己的第一臺「礦機」,也成為了是世界上第二個造出ASIC礦機的人。
幣圈的傳奇和開創者
2013 年2月18日,烤貓礦機第一次挖出區塊,獲得50 個比特幣。
同時,烤貓在深圳建立烤貓礦廠,據烤貓的合伙人王松說,烤貓礦場「佔到全網算力的42%」。
比特泉的市場策略也佔了絕對優勢,讓烤貓團隊在礦機製造方面超過了當時兩個主要競爭對手:美國比特幣硬體製造商「蝴蝶實驗室」(Butterfly Labs)以及後來在美國上市的嘉楠耘智(Canaan Creative)。
很快地,烤貓在全球的ASIC礦機市場便成了一家獨大。
從一開春便行情看俏的比特泉,在被稱為比特幣元年的2013年,漲翻了天。7月,比特泉股價漲了50倍,從發行時的每股0.1個比特幣漲到5個。再加上當時比特幣本身的升值,據說當時大部分持股人都獲得了500倍以上的增值回報。驚人的漲幅為烤貓自己、也為投資者帶來無法預想的財富。據說烤貓在三個月內賺了2億人民幣。但是,好景不長,烤貓在第二代礦機研發的過程中遇到了瓶頸,沒能及時生產出第二代礦機晶片。而競爭對手勢頭正猛,除了南瓜張,烤貓迎來了新對手吳忌寒,身為股東之一的他從烤貓公司離開創辦了螞蟻礦機。2013年10月的時候,烤貓的算力已經不足比特幣全網的4%,礦霸的地位不保。屋漏偏逢連夜雨,2014年1月,烤貓公司的第三代晶片又出現了爆炸問題,1萬4千多張礦機晶片滯銷,加上之後銷售的新礦機定價太低,利潤難以彌補之前的虧損,烤貓的事業陷入低谷.2014年年底到2015年年初這段時間,烤貓團隊準備去瑞典找礦場,烤貓卻神秘失蹤了,沒有人知道他去了哪裡。
網絡上關於烤貓失蹤的報導和傳聞非常多,但可以被證實的信息卻很少。
他"失蹤"之後一共有兩次"閃現"和一次回歸傳聞,不過他本人並沒有再出現過。第一次是2015年2月7日,烤貓的社交媒體帳號分享了一部紀錄片《假如美國不存在》;第二次是有網友發現在2017年7月29日-8月4日,烤貓的2個錢包帳戶出現了5筆轉帳記錄。但經知情人士證實,網上傳聞中轉出大筆比特幣金額的錢包帳戶都不是烤貓的。
最近的一次關於烤貓的消息則是在2018年12月15日,Mixin的COO薄荷在朋友圈發文提到"Firedcat(烤貓)也終於歸隊了",再一次引起了幣圈的震動。我們可以看到這裡寫的是「Firedcat」,而不是「Friedcat」。這個「錯誤」是無心的,還是故意為之(系炒作或是意味深長的暗示),我們也無法得知。事實是烤貓始終沒有出現。烤貓的失蹤在幣圈引發許多討論。大家都在問,烤貓去哪兒了?很多人試圖尋找他,但最終都沒有結果。大家尋找烤貓不僅為了錢,更多的是惋惜。一個純粹的技術極客時代已經過去,如果烤貓還在,他將有更多開創性作為,繼續帶領幣圈人體驗未曾想像過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