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過去了很多年,大多數人在回憶童年的時候總會冒出一兩部動畫作品的影子。有的人想起《哆啦A夢》,想起夕陽下憨態可掬的藍胖子和大雄並肩的背影,就像自己曾經和小夥伴一起度過的歲月一般靜好,而有的懷念《四驅小子》,想念那時的熱血與青春。
除此之外,《犬夜叉》也是存在於許多人心中的童年經典動畫之一。1996年,《名偵探柯南》橫空出世,憑藉著其獨特的懸疑風格成為眾多推理愛好者的心頭好,在《名偵探柯南》風頭正盛的同一年,《犬夜叉》也加入了熱門漫畫的隊伍。
《犬夜叉》,一部帶有怪異色彩的二次元作品,由漫畫家高橋留美子創作,並成為她漫長的職業生涯中極其重要的代表作。漫畫故事以日本戰國時期和現代兩個時代為故事發生舞臺,講述了平凡少女日暮戈薇偶然間通過了一口食骨之井穿越到遙遠的戰國時期,在那裡,戈薇冥冥之中遇見了半妖犬夜叉,並一起踏上了尋找四魂之玉碎片的旅程。
在創作《犬夜叉》之前,高橋留美子的作品風格主要以搞笑為主,而第一次嘗試帶有歷史題材的漫畫就能夠大獲成功,由此可見高橋留美子的創作功力。妖怪、戰鬥、熱血還有情感糾纏,《犬夜叉》將這些元素全部集合在一起,成為當年當之無愧的熱門作品。
01時隔24年,《犬夜叉》將再出續集,二代登場,是失望還是驚喜
近日,《犬夜叉》又有新的動態。時隔24年,《犬夜叉》宣布將再出續集,引起二次元迷的熱議。據透露,續集名稱定為《半妖的夜叉姬》,這一次講述的將是犬夜叉和殺生丸女兒們的精彩故事,二代登場,是失望還是驚喜,只有等動畫播出的時候才能揭曉。
據悉,此次《犬夜叉》續集動畫的製作並沒有像2000年播出的動畫版本一樣,有原漫畫的劇情支撐,這一次完全是全新的劇情,而原漫畫作者高橋留美子也是僅僅負責角色形象的設定。在新動畫中,主要角色有三位,他們分別是犬夜叉的女兒還有殺生丸的雙胞胎女兒,而從已經公布的形象設定來看三個角色的差別非常大。
犬薇的女兒在設定中是一位賞金獵人,從圖中的形象來看還是有幾分犬夜叉的影子,可愛又帥氣。但是令人驚訝的是,她從未見過自己的父母。
殺生丸在劇情的設定中擁有一對雙胞胎女兒,但是兩人從4歲開始就因為意外分開,分別去過現代世界卻最後還是回到了戰國時代。和犬薇之女一樣,這兩個女孩也是放養模式。看到這裡,很多人不僅有疑問:為什麼殺生丸犬夜叉的女兒沒有和父母在一起呢?相信其中一定有什麼波折,從這一點來看犬夜叉還有殺生丸戈薇應該都不會在續集中再亮相了。
打著《犬夜叉》的名號,《半妖的夜叉姬》講的卻是二代們的故事,僅憑著這一點,很多原作迷就有些失望。看過2000年版本《犬夜叉》的人應該都知道,在完結篇中,《犬夜叉》的眾人大多都迎來了一個美好的結局,戈薇放棄現代生活來到戰國時代和犬夜叉長久地在一起;殺生丸為鈴送來了新的衣服料子做和服,等待著她的長大;彌勒法師和珊瑚組成完美的家庭,七寶也將迎來了全新的生活,所以在這個結局上進行再度創作是不合適的。
大多數二次元迷心中的《犬夜叉》已經在12年前完結,而近段時間宣布將要推出的續集也只是在原來的世界觀範圍內開展全新的故事。《犬夜叉》是一部典型的妖怪題材動畫,而根據多年動畫發展近況來看,妖怪題材在二次元迷間是非常受歡迎的。今天,筆者就和大家一起聊聊動畫中的妖怪文化吧!
02妖怪文化由來已久
妖怪,簡而言之就是一種超出大眾認知範圍的生命體。如果要探究妖怪文化的起源,那就應該從遙遠的古代說起。在早些年代,人們的生活水平遠遠不及現在,發展時間短和認知水平的限制導致大家不自覺地就會被無法解釋的現象所震懾,於是妖怪和神明就這樣出現了。
妖怪,既指精靈又指無法用常理解釋的現象。在《搜神記》中曾有這樣的描述:
「明日視之,乃老狐也。自是亭舍更無妖怪」(第二天一看,竟然是一隻老狐狸,從此這亭舍裡就再也沒有妖怪了)。
這裡妖怪指的就是動物開了靈智,擁有了自然力量。實際上妖怪表達的是兩層含義,即妖和怪,後來又增加了魔、鬼、精和靈四大類別。早期妖怪多和邪惡相掛鈎,後來慢慢衍生為人有善惡之分,妖亦如此,在妖怪的行列中也有好妖的存在。
妖怪文化由來已久,它源自於生產力水平低下時期人們對於自然的敬畏之心。因此在很多文學作品以及民間傳說中都有妖怪的影子。《西遊記》《封神榜》都是以妖怪為主題創作的,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被改編為多版電視劇的集大成之作—《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是誕生於清朝的文言短篇小說集,作者蒲松齡,在那個被封建禮制壓迫年代,《聊齋志異》就像是一束光在衝擊著人們的老舊思想。它以人妖戀為主要內容,倡導追求自由戀愛。《聊齋志異》雖然已經推出了很多年,但是它影響深遠,到現在也有很多人熱衷於這部作品。
雖然現在,人們追崇無神論,但是還是有很多作品都涉獵到妖怪文化。例如備受大眾歡迎的電影《倩女幽魂》、《青蛇》還有近幾年大熱的動畫《狐妖小紅娘》無不都在彰顯妖怪文化的高人氣。
03日本妖怪文化經久不衰
說起世界妖怪文化,除了中國之外,日本妖怪文化同樣也很有名。其實日本的妖怪文化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中國的影響。和中國一樣,他們也將自己看不見、摸不著,無法解釋的那些事物和現象稱為妖怪。
在町室時代,以妖怪為主要表達內容的畫作流行起來,名聲大振的《百鬼夜行圖》就是這個時代的作品。在這張畫作中,日本畫家鳥山石燕根據日本文學作品和民間傳說記錄了多種妖怪的形態,稱為日本妖怪文化的代表之作。
就是因為這種創作習慣,日本的妖怪文化在社會中無處不在,自然而然的就蔓延到了動畫領域。《犬夜叉》是一部典型的妖怪作品,由於人們對未知事物的好奇本能,《犬夜叉》就這樣火了起來。不僅如此,一部感人的動畫電影《河童之夏》更是把日本人對妖怪題材的喜愛發展的淋漓盡致。
《河童之夏》講述了小男孩康一無意間發現了存在於神話傳說中的妖怪河童,並和它產生了一段有趣的奇緣。除此之外,高人氣的動畫電影《螢火之森》、《千與千尋》都融入了妖怪元素。
到今天,日本的妖怪題材動畫、影視作品依舊層出不窮,這種文化是根植於日本人內心深處的,已經成為他們的一種習慣,所以日本的妖怪文化經久不衰。
而妖怪文化之所以會在世界範圍內受到歡迎,除了對於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之外,妖怪文化擁有一種神秘的吸引力。從這一點來看,《犬夜叉》續集就算不借著原作的熱度,也依舊能夠憑著妖怪題材圈一波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