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姐姐打電話,「洋洋(我姐的孩子)爺爺去世了,洋洋從小几乎沒有跟爺爺在一起過,初中又出國了,跟爺爺幾年見不了一次,可是爺爺去世,洋洋仍然很傷心,哭得稀裡譁啦的,你說這是不是就是血脈的原因?」
我說,「是不是血脈的原因我不好說,但我能感受到她的恐懼,她恐懼有一天最親近的人會離她而去,她卻無能為力。」
姐姐說,「 所以呀,我就跟洋洋說,『我們有一天都會離開,今天是爺爺離開,有一天爸爸、媽媽也會離開,沒有人能陪你一輩子,你要學會獨立,學會獨自生活。』結果洋洋哭得更厲害了。」
我說,「你這樣說,加重了洋洋的恐懼,她當然哭得更厲害了!所有的人都知道你說的這個道理,但是對於孩子來講,這種話由父母的口中說出來,對孩子的傷害是致命的。洋洋本來因為爺爺的去世,恐懼有一天你、姥姥、姥爺等我們這些跟她親近的人,有一天也會去世,你卻把這個』事實『清晰的說了出來,她的恐懼更大了!幾乎所有的孩子,在小的時候都會問過家長這個問題,『媽媽,有一天你會死去嗎?』如果你對孩子回答是肯定的,那麼孩子的恐懼就會無限的放大,一直無法消除,長大以後,遇到親人離開,就會越來越加劇這個恐懼。你知道豆問我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怎麼回答的嗎?「
」你怎麼說的?「
」我說,『你看媽媽現在每天鍛鍊身體,早睡覺,吃健康的食物,媽媽的目標是活到160歲,孫思邈不就活了160多歲嗎,據說150歲的時候,孫思邈還經常爬山採藥呢,等我160歲的時候,你也120多歲了,你的鬍子都白了,有了自己的孩子、孫子。。。等到我們兩個人都100多歲的時候,科學家可能就研究出新的延長壽命的方法了,沒準兒我們就可以活到200歲了呢。』豆聽了我的話,很認真地說,』嗯,我長大了,就當科學家,我們都活到200歲。『然後,豆就很放心的玩去了。」
最後,我說「你跟孩子說話的時候,不要關注字面的意思,而是要關注孩子的語言背後,傳遞的是什麼情緒,幫助孩子處理這些情緒,而不是告訴孩子所謂的』事實『,因為這些』事實『會加重孩子的情緒。但也不能說謊話騙孩子!「
敬請關注微信:寧寧親子心裡諮詢
諮詢QQ:1223277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