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釣魚建議晴天早、晚釣深水、中午釣淺水,陰天釣淺水,雨天和風天釣淺水。秋天秋高氣爽,水中溶氧量普遍高於夏天,這也是人好多人認為秋天好釣魚的原因之一,卻往往忽略了氣溫和食物對魚類攝食的影響。今天小編就結合多年實釣經驗和大家詳細分享寒露釣魚釣深還是淺的問題:
秋季魚類的攝食特徵
1、氣溫對魚類攝食的影響
每種魚都有適合其生存和攝食的溫度範圍。比如大部分魚類在0至30度可以生存,在15至25度進入攝食高峰期。當水溫超出這個範圍時魚的攝食慾望就會降低甚至死亡。
同時魚又是變溫動物, 自身溫度會隨著水溫的變化而變化。當水溫變化時它們會做出兩種選擇,首先是通過自身機能調節來適應水溫,如果所在水層水溫不適合魚類生存或者攝食時它們就會另行尋找合適的水層。
2、食物對魚類攝食的影響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相對其他季節岸邊的食物更為豐富,加上深水區食物相對匱乏,因此深秋魚兒又有近岸覓食的習慣,如果再沿用夏季的垂釣思路,很難有好的收穫。
寒露對魚類攝食影響
寒露是第二十四節氣中最先出現「寒」字的節氣,也是天氣轉冷和深秋的標誌。寒露共有十五天,平均溫度在15度至20度左右,即使溫度再高也不再會出現30度的高溫了。
俗話說: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與立秋的秋老虎天氣相比,寒露的溫差相對小了一些,因此原則上大部分天氣可以全天垂釣。
寒露釣魚釣深水還是淺水
雖然說寒露平均溫度較適合全天垂釣,但溫差的影響仍然不可忽略。寒露早晚較冷,中午較為溫暖,因此氣溫變化對魚兒的攝食影響依然存在。
這個季節深水與淺水的主要區別在於:深水區水溫相對溫暖、溫差較小;淺水區大多在近岸,一般水草較多,相對食物充足。
結合魚類的趨溫、趨氧和趨食性,建議大家在選擇釣深還是釣淺時參考以下幾點:
1、晴天。晴朗的天氣溫差相對較大,建議早上九點之前、下午五點以後釣深水,上午九點和下午五點之間釣淺水,尤其是食物相對較多的水草旁、草洞為宜;
2、陰天。寒露陰天的時候溫差相對較小,一般不會像夏天那樣出現缺氧現象。此時水溫恆定,建議大家選擇食物較多的地方垂釣,比如水草旁、臥倒的周圍、被淹的莊稼處、注水口、牲畜棚旁等。
3、雨天。俗話講:一層秋雨一層寒。寒露下雨時水溫驟降,一般先造成淺水區溫度急劇下降,加上雨點的聲音驚嚇,魚兒紛紛躲到水溫相對恆定且溫暖的深水區,此時建議選擇深水區作釣。
4、風天。寒露颳風時的釣位選擇也與夏天不同。夏天下風口氧氣充足,魚兒進食活躍,寒露卻恰恰相反,下風口水涼而且人也受罪,此時建議選擇深水區作釣。
結束語
當然,凡事沒有絕對。中國幅員遼闊,各地天氣情況也不盡相同。但只要掌握了天氣、環境對魚類攝食的影響,道理大同小異,具體該釣深還是釣淺就很容易做出正確選擇了。
我是同行漁獵筆記,一位常年坐在水邊喜歡思考和分享的實戰派釣魚人,希望本文能對大家的日常作釣帶來一定的幫助和啟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