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若】民進黨當局利用土耳其地震搞小動作,拓展所謂的「國際空間」,失利後又像過去一樣把鍋推給「大陸打壓」。
親綠的《自由時報》11月2日報導稱,愛琴海地區10月30日發生大地震,土耳其傷亡慘重。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通過推特表達關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10月31日在推特感謝「友好地區」的祝福,100個國家和地區的旗幟分別出現在3篇帖文裡,其中第3篇包括「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民進黨當局感覺「歡欣鼓舞」,不料11月1日,含有該旗幟的帖文已被刪除。臺灣「中央社」稱,埃爾多安的帖文遭到大陸「施壓」,因此才做出更改。
臺「外交部」2日「證實」,「根據駐土耳其代表處情報,土方是受到中國政府施壓而刪帖文」。臺「行政院長」蘇貞昌還稱,「由此可見中國小鼻子小眼睛,壓縮臺灣國際空間」。
臺當局和土耳其沒有「外交關係」。1989年8月,臺當局設立駐安卡拉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1993年11月,土耳其在臺灣設立「土耳其經濟代表團」,次年更名為「駐臺北土耳其貿易辦事處」。2019年,土耳其是臺灣第34大貿易夥伴,臺灣出口至土耳其的金額為10億美元,比上一年減少23%;自土耳其進口的金額為3億美元,年減9%。
事實上,一直利用突發情況搞這些「小鼻子小眼睛事情」的正是民進黨當局。有臺灣網友稱,「剛回應就被打臉打得腫腫的,現在正冰敷著自己發腫的臉頰」。更早之前,美國政府多個網站2018年2月就紛紛撤下「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的相關圖案。大陸方面多次就相關問題回應稱,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一中原則是國際社會處理涉臺事務的基本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