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中國首部VR全景航拍系列紀錄片《最美中國 大有可觀》第三季發布會在京舉辦。
於2016年推出的《最美中國 大有可觀》第一季用一年的時間深入中國全境,從燈火通明的大都市到人煙稀少的深山老林,從長年積雪的高海撥山區到從廣闊無垠的大草原,並以二十四節氣為線索一起探訪散落在中國古老土地上正在發生的故事,呈現一種鳥瞰式的觀察眼光。
第二季關注到景德鎮陶瓷、涇縣手工造紙、南京雲錦、尼木藏香等中華傳統技藝,同時也呈現了中國天眼、烏東德水電站、格庫鐵路等工程的宏大場景。
第三季分為「超級工程」和「最美邊境」兩個章節,超級工程講述了國家最新的建設成就,最美邊境記錄了中國邊境自然奇觀和古老民族的文化傳承。
劇照
主辦方介紹說,「記錄」和「傳承」是《最美中國 大有可觀》第三季的關鍵詞,這一季紀錄片將鏡頭聚焦於「超級工程」背後的工程師們,深入挖掘超級工程幕後故事,記錄那些背後默默奉獻的工程師們。
如作為藍箭航天發動機研究的負責人,葛明和和團隊一起研發了中國民營航天企業的第一款液體火箭發動機。在本季《最美中國》紀錄片中,鏡頭對準了火箭發動機背後的葛明和及其團隊。在發布會現場,葛明和講道,「我們火箭發動機研發速度非常快,我們用3年的時間走完了特斯拉10年的路程,現在的發動技術水平與SpaceX 成立10年後發動機的水平齊平。同時,藍箭的液氧甲烷火箭採用液化天然氣作為燃料,其造價更為經濟、更用實用,未來會有更多的民用衛星進入太空,普通人進入太空的夢想將成為現實。」
《最美中國 大有可觀》第三季啟動儀式
除了聚焦於超級工程的背後故事之外,本季紀錄片還將鏡頭對準中國邊境地區的古老民族,探訪古老民族的生活故事,記錄塔吉克族的犛牛叼羊、圖瓦人的民族音樂傳承。
圖瓦人是蒙古人的一個分支,是一支古老的民族,以遊牧、狩獵為生。在中國,圖瓦人數量約兩千多人,新疆喀納斯是其主要聚居地。隨著現代年輕人逐漸流入城市,圖瓦音樂瀕臨失傳。作為喀納斯民族音樂的主人公,旱獺樂隊是一支旨在挖掘與傳承圖瓦音樂的圖瓦樂隊。在發布會現場,「旱獺樂隊」在現場演奏了圖瓦民歌《駝韻》。
在談到《最美中國》的選題時,總導演喬巖說,「在第一季時,我們選擇很多人都沒有看到過的中國景象,就像宣傳語『這是你從未見過的中國』所說。中國是多面化的,既有古老的一面,也有現代化的一面。最美中國,用一句話總結就是最美的風景,最美的故事,最美的人物。」
在談到紀錄片如何吸引年輕受眾時,阿里大文娛泛文娛中心高級製片人朱攀表示,我覺得年輕不能以生理年齡、心理年齡做界限,它在於某一個時代周期當中,這件事情本身就是年輕。在紀錄片中如何找到與年輕人的共情點,是決定節目受歡迎的關鍵。
據悉,《最美中國》第三季將於6月18日在優酷正式上線。今年,優酷以「奇觀視覺」和「極致體驗」為核心,對紀錄片內容進行了升級。BBC年度巨製《塞倫蓋蒂》也將於7月19日在優酷獨家同步全球上線。而由優酷和野生救援(WildAid)聯合製作、彭于晏加盟的公益紀錄片《海龜奇援》,以及由迪麗熱巴和楊洋加盟的優酷自製野保公益紀錄片《我的野生小夥伴》也將陸續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