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場上的王雲逸。中國網記者 楊佳 攝
中國網訊(記者王瑞芳 楊佳 高聰 )若不是賽場上專注和嫻熟的操作,你很難把眼前這個頭髮蓬鬆、胖嘟嘟的王雲逸與飛機維修關聯上。
今年20歲的王雲逸今年剛剛從上海民航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已經走上東航飛機維修航線工作崗位。
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賽場外,王雲逸告訴中國網記者, 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飛機維修項目比賽既包括鈑金,又有電氣和機械單元更換,還有部件等內容,5個模塊一起考,更考驗個人的綜合實力。
聊起比賽,王雲逸說,「肯定是有壓力,他們(對手)作為老基地的選手,肯定實力比我們強,我們民航是第一次參加這種比賽,所以說肯定會有些不足,我們是向他們來學習的。」
王雲逸的話很恬然,也很謙遜。
王雲逸是交通運輸代表團的成員,他在今年9月份結束民航行業選拔賽後,就立刻投入到緊張的「國賽」集訓狀態。
複合材料修理是這次比賽新加的內容。賽場外觀戰的上海民航職業技術學院徐東華老師告訴中國網記者,隨著複合材料在新型客機上應用越來越廣,比賽設計在實際應用方面做了考量。
這也正是大賽組委會委員兼秘書長、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司長張立新所介紹的,大賽涉及的14個行業大類,覆蓋七成國民經濟行業,所有大賽項目均可服務於實體經濟。
新的比賽內容給王雲逸出了難題。他是學機電出身,此前完全沒有接觸過複合材料。集訓中,教員不斷地增加訓練量,同時不停地補充理論知識。
飛機維修項目D競賽模塊,R44直升機初始驗收檢查。中國網記者 楊佳 攝
全國31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以及4個行業代表團共22名選手參加飛機維修項目比賽。
徐東華老師告訴中國網記者,這些選手在賽前1個月才知道比賽中用於排除故障的飛機型號。他向記者展示,此次比賽用的R44型直升機操作說明就有700多頁。通航飛機種類繁多,學員不可能全部掌握,比賽要求選手在短時間「吃透」這些文件並熟練掌握,「國賽」難度可見一斑。
王雲逸對自己的要求並不像說得那般輕鬆。在封閉式訓練中,他一個多月都沒回過家,吃、住都在學校,晚上還要額外「加班」,忙碌到夜裡11、12點是常有的事。
王雲逸不相信天賦決定論,他講,「我覺得還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因為不堅持的話,再有天賦也沒有用」。
在刻苦的集訓中,王雲逸成績突飛猛進,從最初的上海隊第四名,快速成長為的第二名,最終在來自全民航的強勁選手中脫穎而出,拔得頭籌。
訓練苦嗎?我追問。
王雲逸說,「還好,這對於每一個民航人來說應該是很正常的事。」
【專題】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
聲明:中國網圖片庫(www.cnmediae.com)供本網專稿,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中國網圖片庫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 諮詢電話010-8882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