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律|蘇軾 · 少年成名懷壯志,卻遇劫波過一生

2021-02-19 歲月無敵問張欣

編者按:

「三一律」是西方戲劇結構理論之一,即要求戲劇創作在時間、地點和行動三者之間保持一致性。我們借鑑三一律開專欄,意在"一期一人一字"或者"一期一人一歌",抑或"一期一人一景"(攝影作品)"一期一人一句"(詩歌或者金句),如果你有什麼私人珍藏,請參與,共分享。謝謝。

                                       

             ——張欣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蘇軾 · 少年成名懷壯志,卻遇劫波過一生

文 | 魏心宏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說起蘇東坡可能話題就會多一些,這位才華出眾的文人詩詞書畫樣樣皆行。22歲和19歲的弟弟蘇轍一起參加進士科考,結果以首名成績進入。負責監考的是唐代文壇領袖級人物翰林院大學士歐陽修。蘇家兩兄弟的出色成績讓歐陽修誤以為他是自己的學生曾鞏。因為歷代以來,凡是能進入科考前位的考生無一不是他的學生。可是,這次卻出人意料了,而且兩位考生還都那麼年輕,讓歐陽修大感意外。經過查證,才知道兩位學子原來只是出自家學,他們的父親蘇洵,並未在官的背景,只是一位文人。三年後,蘇軾和蘇轍再次參加由皇帝親自出題的制考,仍以排名最前的成績奪冠。成為宋代一百多年以來最年輕的進士及第者。

蘇軾25歲後被朝廷錄用,期間經歷了喪父喪母的經歷,多次返鄉守靈弔唁。待到他再次返回京城時,以宋代宰相王安石主持的改革開始了,蘇東坡反對這種以休克療法為主的改革,撰文痛批改革派,引起王安石極大反感。隨後因其文章中寫有一些隱晦攻擊改革新派的言論,被誣陷釀成「烏臺詩案」,蘇軾被捕入獄一百多天,還被逐出京城。

出獄後,蘇軾被降職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市)團練副使,職位低微。而此時蘇軾經此一役已變得心灰意冷。蘇軾到任後,心情鬱悶,曾多次到黃州城外的赤壁山遊覽,寫下了《赤壁賦》、《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千古名作,以此來寄託他謫居時的思想感情。他帶領家人開墾城東的一塊坡地,種田幫補生計。「東坡居士」的別號便是他在這時起的。

1084年(元豐七年),蘇軾離開黃州,奉詔赴汝州(河南汝州)就任。由於長途跋涉,旅途勞頓,蘇軾的幼兒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遙遠,且路費已盡,再加上喪子之痛,蘇軾便上書朝廷,請求暫時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後被批准。當他準備要南返常州時,神宗駕崩。常州一帶水網交錯,風景優美。他在常州居住,既無饑寒之憂,又可享美景之樂,而且遠離了京城政治的紛爭,能與家人、眾多朋友朝夕相處。於是蘇東坡終於選擇了常州作為自己的終老之地。

1085年,宋哲宗即位,高太后以哲宗年幼為名,臨朝聽政,保守派領袖司馬光被重新啟用為相,以王安石為首的新黨被打壓。蘇軾復為朝奉郎知登州(蓬萊)。四個月後,以禮部郎中被召還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個月後,升中書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學士知制誥,知禮部貢舉。官至三品。 當蘇軾看到新興勢力拼命壓制王安石集團的人物及盡廢新法後,認為其與所謂「王黨」不過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諫議。他對舊黨執政後,暴露出的腐敗現象進行了抨擊,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勢力的極力反對,於是又遭誣告陷害。蘇軾至此是既不能容於新黨,又不能見諒於舊黨,因而再度自求外調。

元祐四年(1089年),蘇軾任龍圖閣學士知杭州。由於西湖長期沒有疏浚,淤塞過半。蘇軾來杭州的第二年率眾疏浚西湖,動用民工20餘萬,開除葑田,恢復舊觀,並在湖水最深處建立三塔(今三潭映月)作為標誌。他把挖出的淤泥集中起來,築成一條縱貫西湖的長堤,堤有6橋相接,以便行人,後人名之曰「蘇公堤」,簡稱「蘇堤」。蘇堤在春天的清晨,煙柳籠紗,波光樹影,鳥鳴鶯啼,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蘇堤春曉」。

「東坡處處築蘇堤」,蘇軾一生築過三條長堤。蘇軾被貶潁州(今安徽阜陽)時,對潁州西湖也進行了疏浚,並築堤。紹聖元年(1094年),蘇軾被貶為遠寧軍節度副使,惠州(今廣東惠陽)安置。年近6旬的蘇軾,日夜奔馳,千裡迢迢赴貶所,受到了嶺南百姓熱情的歡迎。蘇軾把皇帝賞賜的黃金拿出來,捐助疏浚西湖,並修了一條長堤。為此,「父老喜雲集,簞壺無空攜,三日飲不散,殺盡村西雞」,人們歡慶不已。如今,這條蘇堤在惠州西湖入口處,像一條綠帶,橫穿湖心,把湖一分為二,右邊是平湖,左邊是豐湖。

紹聖四年(1097年),年已62歲的蘇軾被一葉孤舟送到了徼邊荒涼之地海南島儋州(今海南儋縣)。據說在宋朝,放逐海南是僅比滿門抄斬罪輕一等的處罰。他把儋州當成了自己的第二故鄉,「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他在這裡辦學堂,介學風,以致許多人不遠千裡,追至儋州,從蘇軾學。

徽宗即位後,蘇軾被調廉州安置、舒州團練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四月(1100年)大赦,復任朝奉郎,北歸途中,於建中靖國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卒於常州(今屬江蘇)。葬於汝州郟城縣(今河南郟縣),享年六十五歲。蘇軾留下遺囑葬汝州郟城縣鈞臺鄉上瑞裡。次年,其子蘇過遵囑將父親靈柩運至郟城縣安葬。 宋高宗即位後,追贈蘇軾為太師,諡為「文忠」。

蘇軾一生中最大的成就就是文學,他寫有詩歌300多首,詞2700多首以及各類文章4000多篇,其中不乏經典之作,詩歌方面有《赤壁賦》《後赤壁賦》《題西林壁》。詞方面有《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念奴嬌·赤壁懷古》等,文章方面有《荀卿論》、《範增論》、《留侯論》、《賈誼論》、《晁錯論》、《東坡志林》、都是千古名作。

蘇軾同時也是書法家,擅長寫行書、楷書,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為「宋四家」。他曾經遍學晉、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長,再將王僧虔、徐浩、李邕、顏真卿、楊凝式等名家的創作風格融會貫通後自成一家。他曾自稱:「我書造意本無法」、「自出新意,不踐古人」。黃庭堅稱他:「早年用筆精到,不及老大漸近自然。」這說明蘇軾一生屢經坎坷,致使他的書法風格跌宕。存世作品有《赤壁賦》、《黃州寒食詩》和《祭黃幾道文》等帖。

對於蘇軾的書法,也有一點有趣的事,蘇軾曾經當面評論過黃庭堅的書法,認為黃的書法筆劃太細,不好看,而他徵詢黃庭堅對他自己書法的意見時,黃庭堅說,讓我評論老師您的字似乎不妥吧?蘇軾說,沒事,你說就是。黃庭堅說,您的字就像被壓在石頭底下的蛤蟆,太緊湊了。兩位書法大家隨口的點評確實也還是切中要害的。

往期:

階段總結 · 魏晉南北朝時期對中國書法來說究竟帶來了什麼

王僧虔 · 擅長書法得官,一心深究筆意

智永· 書聖后輩習佛人,醉心書法煉成精

王獻之· 十八缸水書寫盡,完美承繼嚴父志

王羲之· 王氏書聖名天下,蘭亭會友詩作序

索靖 · 出師平叛身先死,濃淺得度「草書狀」

王珣 · 琅琊才子伯遠帖,歷代都有崇敬人

陸機 · 出道乃為才情重,平復寶帖成國寶

蔡邕 · 經史辭賦續漢書,卻遇國賊背罵名

張芝 · 池水盡墨耽於書,屹立書壇嘆無雙

鍾繇 · 輔佐獻帝成大業,楷書鼻祖獨一人

衛夫人 · 師承鍾繇得筆法,傳業右軍成宗師

階段總結·唐朝為何能出那麼多大書法家

楊凝式·華陰學子楊凝式,唐末怪才韭花帖

崔致遠、空海· 唐風書法傳萬國,日韓來朝習名家

李世民· 一代明君愛書法,留下稀世珍寶圖

馮承素· 奉召模寫絕代佳作,留下墨跡後人得見

史惟則 · 唐楷小篆皆成就,再有集古隸書來

李嗣真 · 品書分作上下品,促成書法成大業

白居易· 被貶江州做司馬,不想卻成大詩人

杜牧 · 一心就想寫詩文,無意當官做老爺

李白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李陽冰 · 秀句滿江園,筆法妙天下

張旭 · 醉酒舞劍都成趣,情到筆到皆文採

懷素 · 經禪之遐習書法,張狂內心留美文

賀知章·飽學鴻儒詩傳千古,文採俱佳草書高古

孫過庭 · 苦學二十載成才,再造千字文書譜

柳公權 · 自創一門,融匯眾長,兼收並蓄,無人不求

顏真卿 · 盛世定大局,聖鄉出英才

陸柬之 · 苦學歐虞成大器,行草兼備得文賦

銳意摹學,窮年忘倦的薛稷

構築唐楷,大局為先,不計名聲,輔臣幼帝 ——一代名家褚遂良

勸帝王,傳學生,一代書法大家虞世南

李邕 · 得右將軍之氣,行善樂施之實

楷書·歐陽詢與《九成宮醴泉銘》

文字原創,圖片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三一律|米芾 · 天姿轅轢未須誇,集古終能自立家
    我們借鑑三一律開專欄,意在"一期一人一字"或者"一期一人一歌",抑或"一期一人一景"(攝影作品)"一期一人一句"(詩歌或者金句),如果你有什麼私人珍藏,請參與,共分享。謝謝。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與蔡襄、蘇軾、黃庭堅合稱"宋四家"。
  • 三一律的演變與發展
    "這是對"三一律"最簡明的概括。優點:劇情集中,緊湊。缺點:人物類型化,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把三一律作為一種戲劇結構的方式,有助於使劇本的結構集中、嚴謹,運用這種結構方式也造就了不少成功的劇作。但是,把它作為一種法規,對戲劇創作則是嚴重的束縛。所以18世紀以後,特別是浪漫主義劇作家,一再攻擊這一法規,其創作實踐也已突破了這一法規。
  • 蘇軾雖然一生坎坷不平,多次大起大落,也可以能一直保持豁達樂觀
    蘇軾是我們眾多人心中的偶像,在宋詞當中真的沒有人可以跟他相比了,當然他在散文、詩詞以及其它文學領域他的才學也是無人能比的。比如說林語堂的《蘇軾傳》就是一部迷妹對於偶像的崇拜史了,和我們現在每天給自己喜歡的偶像打榜,刷流量,成立後援會一樣一樣的,只是林語堂更加有才,專門為蘇軾寫了一本書。
  • 為你讀書:蘇軾|一生混砸過多次,照舊無往而不樂
    宋朝是一個美麗的王朝,是中國文學的福地,孕育出宋詞這一璀璨的文學明珠,而萬千詞人中,蘇軾無疑是最閃亮的那一顆。今天為大家讀的是詩人李亞偉的作品《人間宋詞》的蘇軾篇,看作者如何妙解蘇軾。蘇東坡一生混砸過很多次,有幾次還相當地嚴重,但他能無往而不樂,心情一直很豁達;他既通達朝政又熟悉民生,思想一直很獨立;他學識駁雜、吃喝體驗很豐富,這成就了他詩歌的多樣、廣博。他的文筆一直都很新奇,在我看來,是最有意思的詩人。蘇軾生於1037年,很小的時候就讀《莊子》,底子因此很紮實,這是他一輩子活得風生水起的基礎。
  • 蘇軾與妻子王弗的愛情:十年生死兩茫茫,抵不過一生回憶
    王方眼前一亮,這提名一語中的,書法更是俊秀不群,對這面前少年頓生賞識之感。這個少年,自是蘇軾。而蘇軾卻不知,此刻躲在屋內的一個少女,在聽到蘇軾朗聲說出「喚魚池」三字時,呆呆地看向了自己手中的紙張。喚魚池中的鯉魚躍過水麵,鱗片的剪影被陽光照亮,少女的小心思,也從此生長在了少年的身上。而今天這故事,也就此開了場。
  • 「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古詩原句其實更美,作者是蘇軾
    他做過無數的培訓,也見過太多的生離死別,但是他的心從來沒有因此而麻木。每次朋友見他爸爸回來,都是滿臉鬍渣,眼睛布滿血絲,有的時候一回來就把自己反鎖在房間。朋友說,他爸爸躲在房間哭。 少年是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年齡,因為這個年齡很容易被周遭的事物所打動,他不一定是理智的,但絕不是麻木的。
  • 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火爆朋友圈,原句是蘇軾寫給小妾的
    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火爆朋友圈,原句是蘇軾寫給小妾的「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曾經在網上火了好一陣子了,爆紅程度不亞於當年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成了不少網友的QQ籤名,一眾網絡大V也紛紛引用,尤其是一到畢業季,師生都臨別贈言常會用這一句。關於這句網絡流行語的原始出處,爭議非常大,至今也沒有一個令人信服的說法。
  • 「年少不懂蘇東坡,讀懂已不再少年」,蘇軾的這首詞讓人感慨萬千
    人物背景重溫蘇軾一生,扣人心弦卻緊張刺激。蘇東坡年少一舉成名,備受當時的宰相兼文壇領袖歐陽修的推崇。也曾少年輕狂、豪情壯志。最終在他43歲時,因為封建王朝內部的權勢紛爭,蘇東坡以莫須有的罪行入獄坐牢,世稱「烏臺詩案」。少年時寫到的歷史只是這樣簡略,完全寫不出蘇東坡那時的幽暗人生。步入中年後又差點兒斃命的親身經歷並沒有嚇倒他。
  • 天才蘇軾一生坎坷,都是因為沒管住自己的嘴?
    塞上縱歸他日馬,城東不鬥少年雞。"當時盛傳民謠:生兒不用識文字,鬥雞走馬勝讀書。蘇軾化用這兩句民謠,用一種戲謔反諷的筆法,表達了他對阿世取容的人生態度的蔑視。按照御史們的審查標準,這首詩又有"誹謗朝廷"的嫌疑。蘇軾放下筆,無可奈何地搖頭笑道:"我真是無可救藥!"
  • 曹雪芹是蘇東坡「鐵粉」,《紅樓夢》故事框架,都從蘇軾一生取材
    一,三生石《紅樓夢》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得遇茫茫大士渺渺真人說起寶黛釵三人的前世今生。那僧笑道:「此事說來好笑,竟是千古未聞的罕事。只因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絳珠草一株,時有赤瑕宮神瑛侍者,日以甘灌溉,這絳珠草便得久延歲月。
  •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成網絡名句,蘇軾:我原句更高明
    這句話可以理解為:「希望你在外面漂泊半生、匆忙半生,依然能夠堅持初心與理想,待你歸來之時,還是那個朝氣蓬勃、率真可愛的少年,仍然保持一顆純樸、真實、炙熱的少年心。」  許多人被這句溫柔的話語所觸動,殊不知它的原句本是來自於蘇軾的名作《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相比於網絡名句的直白簡單,蘇軾的原句更加含蓄高明,那麼究竟高在哪呢?
  •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爆紅網絡,其實蘇軾的原句更高級
    正如歌中所唱:"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在網際網路發達的現代,也衍生出了很多網紅句子,"願你萬裡歸來,仍是少年"就是其一,這句很文藝的話,曾刷爆朋友圈,至今還是很多人的籤名。雷軍是一個工科男,他在一次返回自己的母校的時候,不禁感慨,自己當時走出校園時還是一個懵懂、青澀的少年,出走半生、飽經滄桑,歸來時已是中年模樣。微博中的圖片中他懷抱雙膝坐在綠草如茵的校園裡,笑得像一個少年,配文"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圖文並茂、令人動容。
  • 蘇軾一首很有趣的詩,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充滿哲理
    除了他的文學成就,還有他高尚的品格,豐富的人生閱歷,那也是讓人感動不已,少年時代就出類拔萃,青年時代春風得意,中年又陷入了困境,一度被貶到偏遠的蠻荒之地,晚年依舊是顛沛流離,還被貶到了有著天涯海角之稱的儋州。
  • 蘇軾傳世之作,用12字評價自己一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蘇軾傳世之作,用12字評價自己一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說起蘇軾,很多人都能脫口而出幾句他的詩詞:「大江東去,浪淘盡」,「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不識廬山真面目」、「天涯何處無芳草」 等等。大家對他的評價也都很高,才子中的才子,文豪中的文豪。他是千年難得一遇的奇才+天才+全才,才名之盛,影響之大,縱觀古今,無出其右者。
  • 「 願你歷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成網紅句,其實蘇軾原句更高級
    正如歌中所唱:"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肉體會老去,心態卻可以永葆年輕。在網際網路發達的現代,也衍生出了很多網紅句子,"願你歷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爆紅程度不亞於當年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尤其是一到畢業季,更是成為師生間的臨別贈言。我們當下社會節奏日漸變快,很多事物更新換代的速度也與日俱增。
  • 從一首詞,看透蘇軾跌宕的一生,豪邁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而這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我們熟知的蘇軾蘇老,這位天性豁達有文採出眾的人物,絕非「池中之物」,哪怕仕途不順,但是蘇老的心胸可以包羅萬物,包括世人的誤解、同僚的排擠。這些在蘇軾的價值觀中根本不值得一提,蘇軾站在更高的維度審視這一切,不僅不會因為這些人生的困難而棄世,反而激發了自己創作欲望。「一曲豪歌衝九霄」,是真男兒就別自怨自艾,行走天地間,別是一方豪情萬丈。
  •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很文藝,但是蘇軾原句更高級
    今天說說這句「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不可否認這句話帶有文藝清新的感覺,曾經我的朋友圈被這句話刷屏,現在還有人拿它當籤名。他之所以讓這麼多人喜歡,只因為這句話體現出一種不忘初心,回歸美好的感覺。「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雖然很文藝,但它的精神內核只是不忘初心。而蘇軾的「此心安處是吾鄉」,不只是不忘初心,還要帶著這份初心克服當下的困難。所以兩相對比之下,蘇軾的原詞更高級也更有水平。
  • 蘇軾隨手寫下的「春宵一刻值千金」,讀完讓人臉紅,卻成千古絕唱
    古人說人生三大喜事,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他鄉遇故知,這是人們常說的人生三大喜事。這三件事也確實是人生中的三大喜事,其中最受世人喜歡的就是這洞房花燭夜了,並且還衍生出了許多詩句來描寫這一件事情。比如說:春宵一刻值千金等等。
  • 蘇軾刁難友人小妾,她僅8個字感動蘇軾,成今網紅句!
    蘇軾「調戲」友人小妾,她僅說8個字,令蘇軾動容,寫就千古名篇,今天成為網紅句作為我國古代最著名的詩詞大家,蘇軾的地位是獲得歷史承認的。蘇軾一生留下了2700多首詩作,362首詞作,其中包含許多名句,有些名句我們耳熟能詳,在時間的釀造下,更是流傳千古。
  • 蘇軾一生中的經典之作,每一首都是千古絕唱,值得你收藏!
    《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這首詞是蘇軾於密州知州任上所作。詞中寫出獵之行,表達了堅決抗敵的主張,果斷了渴望報答朝廷的壯志豪情。全首詞豪爽大氣,讀來讓人心潮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