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間道的劇情簡介······
1991年,香港黑幫三合會會員劉健明(劉德華)聽從老大韓琛(曾志偉)的吩咐,加入警察部隊成為黑幫臥底,韓琛許諾劉健明會幫其在七年後晉升為見習督察。1992年,警察訓練學校優秀學員陳永仁(梁朝偉)被上級要求深入到三合會做臥底,終極目標是成為韓琛身邊的紅人。2002年,兩人都不負重望,也都身背重壓,劉健明漸想成為一個真正的好人,陳永仁則盼著儘快回歸警察身份。
重案組從陳永仁手中獲悉一批毒品交易情報,鎖緊目標人物韓琛,沒料情報被劉健明洩出,雙方行動均告失敗。但此事將雙方均有臥底的事實暴露,引發雙方高層清除內鬼的決心。命運迥異又相似的劉健明和陳永仁開始在無間道的旅程中接受嚴峻考驗。
下面是收集網友觀看《無間道》電影的精彩評論
電影觀看地址:關注本公眾號後留言「電影資源」,可自動獲得該電影觀看資源
影評一:
因果輪迴 悲情無間
這篇影評可能有劇透
一直以來最喜歡的電影就是無間道系列 但沒有認認真真寫過一次影評 可能正是因為太喜歡了所以一直不敢寫怕寫不好,今天又看了一次無間道前傳,感覺應該寫點什麼來紀念一下這部我一生都最喜歡的電影了!最悲的人:倪永孝倪永孝曾經說過:「以前爸爸做每件事都是為了這個家,我也是,我希望你也是。」他就是這麼一個人,一生為了這個家,你看他什麼時候開心地笑過?爸爸被人殺了哥哥,姐姐,弟弟都做了正行,唯有他必須出來做這個位置。他最悲的並不是全家被殺,而是在死之前在他認為他身邊最值得信任的弟弟(陳永仁)身上搜到了摩斯密碼盒,然後又放回去。為什麼他要放回去,他還是在保護他的弟弟,他不希望別人知道陳永仁是臥底,因為他不知道陳永仁將來的路是怎樣的他怕弟弟的身份被揭穿後出事。在他望著陳永仁吐出最後一口氣的時候我想他已經註定了是無間旅途中最悲情的角色!悲情冥冥已註定為何偏與天掙命似乎掌握這劇情無言目送這悲鳴 最累的人:劉建明因為一個喜歡的人加入黑社會,一去不能回頭了,陳永仁,韓琛,黃志誠這三位行走在無間道的人都失去性命了,為什麼劉建明就是死不了呢?這就印證了佛祖所告訴我們弟子的「受身無間者永不死,壽長乃無間地獄之大劫」他們走的是塵世的無間道,他們活著就是一種苦,然而陳永仁可以解脫,他死後可以升往極樂世界,而劉建明要永受無間之苦?誰都做過錯事,劉建明也努力的想成為好人,為什麼他就無法解脫呢?因為他忘了,別人做錯事會好好地補救,或是為了一些對的事而做了一些錯事(就像楊錦榮)可劉建明他所認為補救錯事的,想做好人的仍是一些錯事。所以劉德華說:劉建明絕對是個壞人!因果輪迴永不止無間最苦為不死以錯補錯錯太痴業深善悟已太遲 最苦的人:陳永仁他一生似乎都在努力的爭取自己的命運,但他卻從來沒有掌握過自己一秒鐘!無法選擇的出身,被迫成為黃SIR派去的臥底,他討厭成為倪坤的兒子,但那始終是他的親生父親;他一生認為是知己,朋友還是更像父親的黃志誠卻是他的殺父仇人;2002年他結束了他短短的三十六年的人生。他已經分不清誰是他應該珍惜的人,他也不想分得清,他最清楚的是他是警察!他唯一幸福的是他為他也為倪家留下了唯一的根!善惡因果怎抉擇為何偏偏又是我無間路上苦太多願早解脫升極樂 最幸福的人:傻強傻人有傻福這句話一點都不錯,雖然傻強是這裡最傻的一個但他也是最幸福的一個他始終認為陳永仁是他最好的朋友,到死都是,他的幸福在於他不回去複雜考慮問題,然而他也無需受任何煩惱之苦!因果輪迴,冥冥註定:陳永仁,劉建明警號27149-陳永仁警號4927-劉建明命運似乎在和這對同走在無間道上的兩個人開著玩笑,1991年陳永仁離開警校做臥底而劉建明剛剛加入警校,而就在不久前劉建明剛剛殺死了陳永仁的親生父親,兩人的命運從此開始了一種微妙的關係!而此時的陳永仁不知道這個在警校訓練的小子就是殺死他親生父親的兇手,更不會想到未來他將會死在他手上!劉建明也不知道這個他想交換的人改變了一生的命運!對於陳永仁來說一個親生父親,一個亦父亦兄的上司,一個同父異母的哥哥三人的死無不與劉建明有關,命運還在無情的開著玩笑,2002年陳永仁在音像店再一次見到了劉建明,而他還不知道在這次之前這個和他有著「淵源」的人已經4次和他擦身而過了!而劉建明也想不到這部「高音甜,中音準,低音沉」的機器會放出他罪證錄音的悲鳴!
影評二:
我幫《無間道》改錯
一遍一遍又一遍,我樂此不彼的重溫著劉偉強先生的經典作品。我很喜歡《無間道》系列電影
,其中人物性格的鮮活豐滿,演員的精湛演技,劇情的波蕩起伏,配樂的縹緲煽情,畫面的純淨飽滿......都給我留下了很深很深的好印象。我覺得它是我看過的港產電影中最好看的一部之一。在感受其美的一面的時候,我同時還留意了其相反的一面,結果我發現其情節有一個很不合理的地方,嚴重影響了結局的產生。在此我鬥膽向編劇和導演提出來!聲明,本人為非專業者,此文只是一時興起,所有觀點皆一孔之見,望觀者一笑而過!
《無間道I》中,陳永仁經過長時間的臥底,終於和劉建明聯手掃除韓琛黑幫團夥,還幫黃警官報了一劍之仇。之後,陳順理成章的回到警隊去結束自己長達十年的非人臥底生涯,並與素不相識的合作者劉有了接觸。然而就在這時,陳偶然發現,原來劉就是一直隱藏在警隊的黑幫臥底,他大駭!為安全和保險著想,他趁劉恢復自己身份之時,悄無聲息的溜出了警署,計劃尋找劉的犯罪證據並制服他。結果,劉產生了警覺,並有了防範......
這裡,我以為,按照故事中設計的人物性格特徵,當陳發現劉的秘密之後,其第一反應應該是故作沉默,等身份恢復以後,再投入心思揪出劉,而不是離開,把事情搞亂。那樣不符情節發展。
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按故事設計的陳的特徵是聰明,觀察能力強。他也因此才被選為臥底。如此,他不可能想不到兩點:
一, 他在室內發現劉的秘密的事,劉並不知情。只要他看著劉時裝作什麼也不知道,劉就不會對他有任何懷疑,而且陳會在很安全的情況下被恢復身份,之後,陳再以警察的身份去查劉,就安全方便的多。就陳在黑幫臥底這麼多年的經驗,他能很輕鬆做到這一點。
二, 陳在那個時候跑離警隊,很明顯的暴漏了他發現劉秘密的事。如此一來,劉就有戒備了。陳理所當然的被淪為古惑仔,不但被通緝有生命危險還不方便去找證據抓劉,困難重重!
當陳想到這兩點時,他會選擇後者嗎?
或許......
其次,陳臥底十年之久,在他內心深處應該形成了一種定性,那就是萬事鎮靜,臉部任何表情都不反應所想。即使他厭倦已久,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改變定性。所以,那個時候他不會慌亂的離開,而是繼續「臥底」......
由以上幾點,我以為,劇本情節陳冒失離開是一個自相矛盾的地方。他應該很鎮靜的隱瞞並一步步把劉給揪出來。那樣的話,陳不但不會那樣輕易的犧牲,查出劉也不會那麼困難。那麼,結局,就大變樣了!
影評三:
看《無間道》時我才十幾歲,當時不以為然,只知道劉德華、梁朝偉。十五年過去了,看慣了太多的致(fu)敬(zhi),才知道「一路上演出難得糊塗,一路上回顧難得麻木」。
想要成為好人的壞人,想要恢復身份的好人,命運猶如一張大網,而我們都只是束縛在其中的魚兒,無論如何掙脫,終究無法擺脫地獄的煎熬;宿命的哀傷和輪迴的悲涼貫穿始終,命運的交錯帶來了靈魂的震撼,數度傻眼,數度落淚。簡潔的劇本卻交織出人性的錯雜,節奏的控制驚心動魄,表演更是錦上添花。
十多年前的回顧,再次震撼。表演、音樂、劇情無一不上乘。尤其是梁朝偉的眼神啊,天才。名字也起到極致:無間道,佛法的阿鼻地獄,十八層地獄的最底層,長壽是無間地獄的最大痛苦。「我想做個好人」「我是警察」,無奈嗎?濃縮嗎?一步錯,步步錯。「你們臥底為什麼都選在天台上見面」「因為我們光明正大」,滿足嗎?心底無私天地寬。
一部足以載入史冊的影片,幾個主演都奉獻了精彩的演技,警匪片為表象影射整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