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SMG等選擇了網易雲音樂?背後是這四大邏輯

2021-02-14 俊世太保

4月11日,在線音樂平臺網易雲音樂宣布已完成A輪7.5億元融資。此輪融資由上海廣播電視臺、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SMG)領投,芒果文創(上海)股權投資基金和中金佳泰基金參投。自去年開始的融資傳聞終於宣告落定。融資後,網易雲音樂估值達80億元。

版權還是版權,在線音樂今年的一大焦點

「網易本身不差錢」,網易雲音樂CEO朱一聞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事實上,背靠中國網際網路BAT後的第四極網易,網易雲音樂確實不缺資金,但也並非高枕無憂。

進入2017年,先是網易雲音樂拿下日本最大唱片公司avex獨家版權,之後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拿下環球音樂出版公司的詞曲權,日前百度音樂則買下滾石音樂的錄製權。毫無疑問,音樂版權將會是2017年在線音樂變革大幕的焦點之一。

雖然相比競品起步較晚,但網易雲音樂在版權上並非沒有動作。尤其是今年以來,其在版權上的動作明顯強勢了起來。今年2月底,網易雲音樂拿下了avex的獨家版權。同時,還拿到了2017《跨界歌王》、《我想和你唱》第二季等熱門音樂綜藝獨家版權,而這只是開始,SMG、芒果文創作為融資投資方與網易雲音樂也將會有版權上的合作。在發布會上,網易雲音樂CEO朱一聞透露,將加大內容投入以及健康版權體系打造。

更重要的是,不管是百度的太合,騰訊的中國音樂集團還是阿里的阿里音樂,都在版權上沒有絕對的優勢。此外,唱片公司所出售音樂版權的期限大多在2~3年,此前被QQ音樂和阿里音樂瓜分的眾多優質版權即將到期,重新釋放出來。

而且網易雲音樂還有一個優勢就是,作為國內最大的獨立音樂人平臺,網易雲音樂上聚集超過4萬的獨立音樂人,知名的比如前陣子爆紅的趙雷、陳粒、李志和好妹妹樂隊等。可以預見,這場即將到來的音樂版權戰火將會異常激烈,獲得融資後的網易雲音樂無疑補足了充分的彈藥。

新晉獨角獸,SMG等傳媒巨頭領投的四大邏輯

值得關注的是,網易雲音樂A輪融資的投資方陣容十分豪華。此次領投的戰略投資方SMG,SMG是國內知名的綜合文化產業集團,東方衛視、第一財經電視、第一財經日報、第一財經周刊等都是SMG的優質資產。其業務涵蓋媒體運營及網絡傳輸、內容製作及版權、網際網路新媒體、現場演藝等領域,擁有很強的內容製作和IP開發實力。

參投的戰略投資方芒果文創,則是湖南廣電旗下芒果傳媒設立的基金,芒果傳媒擁有多款相當具有影響力的綜藝節目。而網易雲音樂之所以能夠獲得眾多機構的青睞,背後主要來源於以下四大邏輯:

一、用戶數突破3億,4年時間成行業黑馬

在中國聯通發布的 2017 年 4月沃指數之移動應用App排行榜上,QQ音樂和酷狗音樂以月活躍用戶 2 .3億和1. 7 億分列音樂App的前兩名,而網易雲音樂和酷我音樂的月活數字分為別 6918萬和 4906萬。這個用深紅作為底色的App,成為在線音樂市場一匹不折不扣的黑馬。

2015年7月,網易雲音樂用戶數突破1億;2016年7月,網易雲音樂用戶數突破2億;今年4月,網易雲音樂用戶數突破3億,曲庫音樂數量超過1000萬首,每日評論量150萬,累計評論4億條。從 1億用戶增長到 2億,網易雲音樂用了一年時間,從 2億到3億用戶,網易雲音樂用了9個月,朱一聞在發布會現場表示,下個1億可能很快到來。

作為國內最大的獨立音樂人平臺,網易雲音樂平臺內已經累計超4萬獨立音樂人的入駐。這些獨立音樂人在很多人的印象雖然非常小眾,但其實他們在中國有幾億的受眾,其背後蘊含的產業和商家價值遠遠沒有被挖掘出來。這些很顯然會為網易雲音樂未來的發展提供彈藥。

而經過幾年的發展,網易雲音樂也發展出多種商業模式,會員、數字專輯、周邊產品、線下巡演、票務等,值得一提的是,在殘酷的音樂市場競爭下,網易雲音樂僅付費會員數比2015年增長超過9倍。

取得這一切成績,網易雲音樂僅僅用了4年時間,這恐怕是任何一個產品都想要的「夢幻之旅」。最近三個月,網易雲音樂則明顯加快了推出周邊產品的速率,網易雲音樂有很強的品牌優勢和粉絲效應,用戶很信賴這個平臺,推出周邊產品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二、音樂社交,無法模仿的平臺核心競爭力

對群雄並立、產品模式高度同質化、版權越來越貴的在線音樂行業,要保持高增長是困難的,而網易雲音樂能夠成功的秘訣離不開兩個字:社交。而這已經形成了網易雲音樂無法被模仿的核心競爭力。

眾所周知,精品路線一直是網易做產品的風格,網易雲音樂自出生以來就一直被業界和用戶津津樂道,良好的用戶產品體驗是這款產品能在如此短的時間裡完成迅速積累的關鍵所在。但讓網易雲音樂真正成為數位音樂巨頭的恐怕還是用心打造的產品差異化。

 

「我想做一個能在你的葬禮上描述你一生的人」、「喜歡這種東西,捂住嘴巴,也會從眼睛裡跑出來」、「祝你們幸福是假的,祝你幸福是真的」、如果幸運的話,你會碰到這樣一列地鐵,裡面的每個空間都充滿金句。這是網易雲音樂發起的一個營銷活動:「樂評專列」《看見音樂的力量》。

網易新聞客戶端是被我們熟知的一款產品,在看新聞的同時去翻看下面的熱門評論,這成為很多人的一個規定動作,而如今這種習慣也同樣出現網易雲音樂上。回歸到數位音樂平臺的競爭中,UGC內容可以說至關重要。畢竟當唱片和單曲登上不同的平臺,其實就變成了一種標準化產品,除了版權制約,平臺很難從產品本身去尋找差異化。

但單純曲庫模式也帶來了極大的弊端,在多數情況,用戶更多是將在線音樂平臺當成是一款提供本地下載的播放器工具,這樣的模式背後商業價值可想而知。所以網易雲音樂從誕生的第一天起,定位就不是工具產品,而是一款基於社交的音樂產品。

我們不管唱歌還是聽歌,這些行為本身就具備一定的社交屬性,線下KTV和線上的唱吧如此,《我是歌手》中陶醉的觀眾與網易雲音樂中那些熱衷創造內容的用戶亦然。歌曲某種程度上是在講述一個人的故事,而聽歌其實就是想找有著同樣情緒的一群人。這個過程有點抱團取暖的意思,解決的還是人最根本的心理需求——「孤獨感」。

朱一聞此前在接受《財經天下》周刊專訪時表示,這些熱愛音樂的用戶為網易雲音樂平臺源源不斷地創造內容,這些內容延伸出更好的「社區氛圍」。「功能可能會被他人模仿,如果我們只是一個播放工具,別人可以很容易地複製我們的功能。但今天我們是一個社區,我的內容他們無法複製。」

三、打通上下遊,數位音樂產業的戰略協同

《2016中國音樂產業發展報告》指出,2015年中國音樂產業總產值首次突破3000億大關。不過,這3000億的收入絕大部分產生在音樂的相關行業,最核心的版權產生價值部分其實只佔極微小的一塊。

縱觀當下的數位音樂市場,版權無疑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競爭壁壘,但這樣的版權壟斷對唱片公司和藝人的傷害其實很大,未來也不會長久下去。越來越多的在線音樂平臺意識到,成熟的產業生態可以「始於版權」,卻不能「終於版權」。想要在音樂產業賺到錢,需要的最終還是內容本身。

「當時有上百家投資機構想投我們,我們篩選出了三家。這三家投資者未來對網易雲音樂有非常大的幫助,在戰略上有很強的支撐作用,所以花了很長的時間」。「不僅僅是版權採購,還有剛才說的上下遊的整合,IP的孵化還有音樂人的扶持,都要花很多錢,我們在這方面都有布局。」談及為何引入SMG等投資機構,朱一聞關注的還是戰略上的協同。

隨著近幾年來數位音樂多樣化變現方式的探索,在線數位音樂平臺開始以音樂人為核心,發展付費專輯、線下演出、粉絲運營等業務。在獲得融資後,通過與SMG、芒果文創這兩家帶有廣播電視背景的公司合作,雙方將一起打造音樂綜藝IP,拓寬藝人推廣渠道,讓更多的音樂作品直達聽眾耳朵。

可以說,網易雲音樂將SMG和芒果文創作為戰略投資者引入,看上的是他們的全牌照優勢、良好的業界資源和成熟的娛樂業務形態。相比較上下遊產業鏈的渠道支持,線上音樂和線下的娛樂節目的互動效應。終於網易雲音樂不再是孤軍奮鬥。

四、音樂的新經濟,網易打造和推廣音樂IP潛力巨大

近幾年,我們看到了不少關於音樂的綜藝節目,《我是歌手》、《中國好聲音》、《中國好歌曲》等,看上去音樂產業一片欣欣向榮,但尷尬的是,活躍在這些舞臺上的,仍然是老牌的明星。新藝人除了各類小鮮肉,幾乎很少有和音樂相關的大牌明星出現。

業內以「毒舌」著稱的樂評人耳帝說了其中的辛酸,「華語樂壇已陷入原創絕境,2016年華語樂壇紅起來的原創歌屈指可數,創歷史新低。如果華語樂壇每年僅能紅且最紅的那首歌,是《董小姐》、是《南山南》、是《成都》,那無疑是一種倒退。」

 

當前音樂市場最大的問題並不在於經典歌曲少,而是新的原創優質歌曲太少,試想一下,如果時代變革帶來的結果是,被我們奉為經典的只有十年前的老歌,這大概是很多音樂愛好者不願意看到的。

當然出現這樣的情況,這和用戶注意力分散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如今我們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音樂口味也更加偏重分眾化和個性化,一個藝人想要吸納所有粉絲的概率已在無限縮小。但歸根到底還是因為傳統唱片公司的衰落,在數位音樂不斷衝擊之下,傳統唱片公司好像失去了打造周杰倫、陳奕迅等超級IP的能力。

這或許對網易雲音樂來說會是一個機會。網易雲音樂去年曾推出一項「石頭計劃」,要在未來一年內拿出2億元資金,從推廣資源、專輯投資、演出機會、讚賞開通、音樂培訓、音樂人周邊、音樂人指數體系等 7 個方面全方位支持獨立音樂人,其中一項內容就是為優秀的獨立音樂人打造數字專輯。

要知道網易雲音樂與普通傳統唱片廠商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數據。網易雲音樂的首頁每天都會基於用戶的音樂習慣進行「個性化推薦」,在大數據時代,數據的變化對於音樂人創作和對自己地位的認識會有很大的指導作用,這顯然是傳統唱片公司無法企及的。

現在,網易雲音樂平均每天產生 62 萬個歌單,在網易雲音樂平臺上,優質歌單(超過 100 人收藏的歌單)數量超過 4億份,其中最熱門的是一個普通用戶製作的「震撼心靈的史詩音樂」歌單,有 124萬人收藏、 3098 萬次播放、評論超過1. 7 萬,有用戶在這個歌單下面評論稱, 「因為這個歌單,下載了這個App」。

「邁向更大夢想」的網易雲音樂,未來才剛剛開始

網易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丁磊表示,「A輪融資是網易雲音樂邁向更大夢想的第一步,隨著SMG和芒果文創等戰略合作夥伴的加入,希望今後網易雲音樂可以在發展速度和質量方面變得更出眾」。而融資過後,網易雲音樂則邁出了獨自走路的第一步。

從在線音樂競爭激烈的紅海殺入,網易雲音樂在4年內完成了3億用戶的積累,網易雲音樂「音樂+社交」的特色發展道路的成效顯現,而這款產品也有了足夠的用戶體量去探索更多。

相關焦點

  • 一個月籤四大戰略合作,網易雲音樂為什麼被音樂行業看好?
    過去一個月來,網易雲音樂與KKBOX、Kobalt Music、天娛、米漫傳媒達成戰略合作,成為這個冬天毋庸置疑的行業焦點。這四大戰略合作,有音樂平臺,有版權商,有音樂公司,也有「國風龍頭」,為什麼這些合作方都看好網易雲音樂?除了我們都知道的體驗好之外,網易雲音樂還有哪些競爭優勢?
  • 網易雲音樂又火了,這次的原因是……
    網易雲音樂通過AR小紙條功能玩轉海底撈線下餐飲場景,確實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案例。打開APP進入帳號頁,點擊「掃一掃」,選擇「AR小紙條」掃描,即可基於地理位置(LBS)喚起小紙條虛擬留言牆,進行留言、評論、點讚、分享音樂、與小紙條合影等一系列UGC互動探索。👇虛擬的網絡場景和消費者的現實生活場景得以相結合,網易雲音樂完成了「音樂+美食+故事」的聯想,吃頓火鍋還能這樣玩?由此給消費者提供了以前從來沒想到過的好去處。
  • 網易雲音樂戰略聯手KKBOX 四大戰略推廣華語音樂
    如今手握iPhone、打開網易雲音樂聽民謠的用戶,恐怕很難想起角落裡的那隻iPod。10年前,多數用戶還在使用iPod聽歌。即使當時的在線音樂服務質量不高,常常出現歌詞錯誤、版本混亂、音源質量差等問題,用戶們也選擇忍受。畢竟,當賈伯斯解放了用戶後,他們不再需要使用一次只能播放幾首歌曲的播放器。隨後,網際網路的普及進一步擴充了歌曲的來源。
  • 2020,網易雲音樂大步向前
    在準備成為各自領域佼佼者的過程中,前期跑太快容易掉入流量陷阱失去特色,快速試錯小步迭代是個不錯的選擇。而到了一定節點,則需要全方位集結兵力,夯實城池基礎設施,並且繼續向外擴張。這個節點在什麼時候,又該怎麼做?今天網易雲音樂官宣了與華納版權的戰略合作,這也是網易雲音樂在後版權時代的又一次攻堅。
  • 丁磊為樂評筆記書作序背後,網易雲音樂何以成為一種文化符號
    3月17日,這本由網易雲音樂和人民日報出版社聯合推出的樂評筆記書,開始在網易雲音樂商城率先預售,截至3月19日,網易雲音樂商城上的2萬冊預售書籍已告售罄。正如丁磊在序言中所說,在網易雲音樂,每一首被萬眾追捧的經典歌曲,幾乎都穿插著經典評論,人們在交流歌曲的同時,也在交流歌曲觸發的情感和回憶。他同時表示,「這讓網易雲音樂變成一個獨特的存在,甚至成為一種特殊的文化符號。」
  • 網易雲音樂短視頻傳播研究
    網易雲音樂短視頻傳播研究劉婷婷北京印刷學院摘要:隨著我國網際網路事業健康穩定發展,國內的網絡娛樂市場需求日漸強烈。
  • 環球音樂籤約網易背後:騰訊是股東 曖昧反壟斷
    來源:新浪科技原標題:環球音樂籤約網易背後:騰訊是股東 曖昧反壟斷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版權大戰要結束了嗎?Trustdata數據發布的6月移動網際網路全行業月活數據顯示,騰訊系酷狗音樂月活1.78億,環比下滑3.29%;QQ音樂月活9341萬,環比下滑2.08%;酷我音樂月活5705萬,環比下2.06%。網易雲音樂4830萬,環比增長1.61%。選擇這種情況下,騰訊音樂放棄環球音樂獨家版權,令人費解。
  • 88VIP增添網易雲音樂背後,淘寶會員電商的邏輯在哪兒?
    在集團外部的權益合作上,阿里88VIP還「跨界」提供網易雲音樂的黑膠VIP權限。阿里巴巴方面介紹,88VIP已由從成立初期的88個品牌擴大到388個,七大阿里直營業務加入年度95折。其中覆蓋的商品數量達100萬件,音視頻版權超4000萬首,本地商家數量超2000萬。這些變化被阿里巴巴副總裁、天貓營運事業部總經理家洛稱為「權益的覆蓋和迭代」。
  • 網易雲音樂「手撕」酷狗,真的只為抄襲這事兒?
    每經記者從行業人士處了解到,一向以版權之爭作為焦點的在線音樂之爭,未來將在功能上不斷PK,背後反映的是行業競爭愈加激烈。「蝦米關停以後,行業大的音樂APP就那麼幾個,說到底背後其實是騰訊音樂和網易雲音樂之間的battle。」
  • TFBOYS+網易雲音樂,兩大養成系巨頭的會晤
    此次牽手碰撞出了不錯的化學反應,畢竟,無論是用戶構成、運營方式,還是對時代脈搏的把握上,二者在基因上都有相似之處、總能做出相似的選擇。據百度指數數據顯示, 90-00後人群佔TFBOYS粉絲的53.06%,為其核心粉絲人群。而網易雲音樂副總裁丁博曾公開表示:在網易雲音樂2019年的新增用戶中,有85%都是95後年輕人群。
  • 網易雲音樂x華納音樂的「臥室音樂會」:這會員充得值了!
    "網易雲出息了,淚目。"" OK懂了,嫖了個演唱會門票,還有翻譯(狗頭)。" 以上評論均來自火遍歐美圈的"臥室音樂會"。看這些真情實感的調侃,能感受到這個網易雲音樂與華納音樂聯手推出的新項目確實切中了樂迷的需求,成功收穫了歐美音樂愛好者的高口碑。
  • 網易雲音樂:關於取消酷狗音樂相關團隊年終獎勵的建議
    在網易雲音樂指出酷狗存在多處界面設計和交互方式山寨的事實後,酷狗做出了一個很模糊的回應,以致很多人在沒細看的情況下就開始說反轉了。這正是酷狗此次應對的策略:企圖利用大家不會去深究專利內容的僥倖,把水攪渾之後矇混過關。
  • 紅海市場、沒有資源優勢,網易雲音樂如何做到3億用戶?
    在音樂播放軟體一片紅海、資源弱勢的情況下,網易雲音樂又是是怎樣從無到有俘獲3億用戶的呢?本文作者將通過產品邏輯、社區氛圍如何構建、運營推廣三方面為你一一道來。但這些標籤的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用戶和產品邏輯,網易雲音樂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小秘密和小細節?在音樂播放軟體一片紅海、資源弱勢的情況下,網易雲音樂又是是怎樣從無到有俘獲3億用戶的呢?在這裡我們將通過產品邏輯、社區氛圍如何構建、運營推廣三方面為你一一道來。
  • 歌手總會在網易雲音樂發光
    而此次張杰與網易雲的合作,除了理性的商業考量,背後實際上是張杰在延續自己的音樂理念下,在新音樂時代下的全新選擇。唯有足夠多受歡迎音樂人,才能吸引到相應的聽眾;而聽眾的聚集,也勢必會影響音樂人對合作平臺的選擇。強者愈強,二者相互連接的同時也在相互促進著。 從這個角度來說,張杰會選擇網易雲,看中的正是網易雲最具特色的音樂社區。
  • 在網易雲音樂,再造一個「B站」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 | 商業多面體,作者| 櫻子,編輯|有為一個是視頻網站,一個是音樂產品,B站和網易雲音樂奔赴在兩條不同的賽道上。但他們還有一個相似的屬性——社區,彼此的商業發展邏輯也多了些趨同。而音樂達人,按照雲音樂給出的解釋則是具備一定影響力的音樂衍生內容創作者,更強調的是他們圍繞音樂所做出的衍生內容,如短視頻。如果放在B站,音樂達人的概念就是UP主。這次,網易雲音樂也想孵化一批自己的UP主,並利用他們撬起社區生態,維持用戶粘性。網易雲音樂中的「B站」社區建設,一直是雲音樂這款產品的核心任務。
  • 瞎猜系列:網易雲音樂是如何推薦歌曲的?
    作為網易雲音樂的忠實粉絲,一直以來我都對它的個性推薦非常讚賞,經常能再每日推薦的歌單裡面聽到曾經的最愛、久違的老歌以及開口跪的神曲,雖然下飯菜裡面偶爾也會有「老鼠屎「,但我可以直接切下一首啊,所以相比錯誤的推送,精準的推送給我帶來的滿足感要遠勝於老鼠屎帶來的厭惡感。為什麼網易雲的推送這麼「靠譜「,令人愛不釋手呢?這背後蘊藏這什麼屌炸天的算法和鬼才邏輯?
  • 競品分析:網易雲音樂 VS QQ音樂
    選擇理由筆者一直是網易雲音樂的忠實粉絲用戶,見證著網易雲的成長,作為產品生涯第一份競品分析報告,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個APP進行分析更適合。然而沒有一個東西是完美無缺的,網易雲也不例外,它任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需要逐步的克服,這樣才能在音樂路上越走越遠。
  • 相信音樂的力量,網易雲官方首次回應「網抑雲」
    網易雲音樂稱已推出「雲村評論治癒計劃」,邀請心理專家、萬名心理專業志願者加入「雲村治癒所」,萬名樂評達人組成雲村樂評團發起樂評徵集大賽;同時升級《雲村公約》治理虛假編造內容,規範樂評禮儀,為真正有需要的用戶提供專業幫助,一起傳遞音樂美好力量。最近幾天,B站被「網抑雲」的視頻刷屏了。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網易雲音樂成了深夜哲學家的「傷痛文學素材庫」。
  • 網易雲音樂終於對K歌「下手了」
    在6月11日的香港上市現場,和他一同敲鑼的不是公司高管,而是八位「熱愛者」,其中便有網易雲音樂用戶、原創音樂人黃雨籬。而網易雲音樂能在一片紅海中成長起來,也離不開人們對音樂的熱愛。
  • 網易雲音樂與蝦米合併背後:音樂行業焦慮症大爆發
    網易雲音樂+蝦米,合併在即網易雲音樂的另一起運作,是與蝦米的合併案,這也是最近半年行業關注度最高的話題之一。不過,在談這樁難產的交易之前,先來聊聊蝦米音樂。 阿里星球死掉之後,時任阿里音樂CEO的宋柯「升任」董事長,沒了實權,而董事長高曉松直接調離音樂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