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展現博物館為公眾提供的豐富數字文化資源,帶領公眾感受歷史文化,共享文物故事,在北京市文物局的支持下,中國交通廣播央廣旅遊節目組推出了「聽遊進行時——智慧文博」系列節目。7月27日-8月14日,節目將走進北京地區十五家博物館,與大家一起了解文博背後的魅力。
昨天,第十期節目帶領大家走進了中國科學技術館,邀請副館長龐曉東介紹館內的特色展覽和線上活動。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
走進中國科學技術館.mp3來自北京文博00:0010:17
中國科學技術館位於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建築面積10.4萬平方米,是我國唯一的國家級綜合性科技館。中國科學技術館以科學教育為主要功能,通過科學性、知識性、互動性相結合的展覽展品和參與體驗式的教育活動,反映科學原理及技術應用,為公眾構建了一個科學的樂園。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科學技術館迅速將工作重心由線下轉至線上,以中國數字科技館為應急科普網絡主陣地,開闢網絡科普陣地,推出了「新的對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網絡專題展」、「大醫精誠 無問西東——中西醫結合抗擊新冠肺炎紀實展」、「抗擊新冠疫情,致敬科學家」少兒繪畫展等三個以抗疫為主題的展覽。其中,「新的對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網絡專題展」僅用了10天時間設計推出,是全國首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網絡專題展覽,推出24小時內就吸引了60餘萬公眾上線體驗。
同時中國科學技術館整合既有資源、開發新的線上資源,開展眾多線上科普活動。一是在短視頻平臺發布原創科普微視頻,開設《科普君的闢謠時間》等系列專欄;二是開展線上科普活動,利用新媒體平臺攜手全國19家科技館共同發起科技館聯合行動「科學實驗挑戰賽」,參與場館達350餘家,提交作品數量達9500餘件,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三是精準服務各類目標人群,面向青少年群體推出「空中課堂」開展在線教育,面向兒童群體創作「科學開開門」系列兒童防疫科普內容,面向廣大公眾開展「雲講堂」活動,邀請多領域權威專家以網絡直播形式與網友在線實時互動,為科學家與公眾搭建了線上科普直播間;四是整合教育活動資源,推出「雲享科學」系列活動,將豐富的科普內容遷移至雲端,下設「雲遊中科館」「雲端科學課」「雲趣故事會」「中科館大講堂」四個欄目。
館內設有「科學樂園」「華夏之光」「探索與發現」「科技與生活」「挑戰與未來」五大主題展廳、一個短期展廳以及球幕影院、巨幕影院、動感影院、4D影院等四個特效影院,並設有多間實驗室、教室、科普報告廳、多功能廳。秉承著科學中心理念,中國科學技術館鼓勵帶領青少年「玩中學」「做中學」,讓他們在參觀中通過親身參與獲取直接經驗。
在豐富多樣的常設展覽和展品之外,中國科學技術館會定期開發、引進各類臨時展覽和精品短期展覽,如「創新決勝未來」科技成就科普展、「腦中乾坤——心智的生物學展」、「開啟另一個世界——虛擬實境技術博覽會」等。同時展廳內定期會開展多種基於展品及相關科學原理開發出的教育活動,如定製輔導、科學表演、科普講座等。
中國科學技術館高度重視中小學的遊學、研學服務,強化突出館校合作,共同開展科學教育工作。2017年起,中國科學技術館陸續與北京市209所中小學校籤約,共建「館校合作基地校」,聯合在場館活動、科普進校園、青少年創新人才培養、校本課程開發、科技教師培訓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
隨著5G時代的到來,中國科技館正在積極利用網際網路、5G、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努力從智慧服務、智慧管理和智慧共享三個維度全面打造智慧科技館。如基於全景拍攝技術,真實再現全國116家科技館,觀眾能夠以360度全景虛擬漫遊的方式和VR兩種方式在家自由「參觀」科技館。
館內正在改造一個以5G為主要內容的展廳,以「萬物互聯時代」為主題,展覽將按照「萌發」、「成長」、「綻放」、「未來」的脈絡,展示我國從1G、2G、3G、4G到5G的發展過程,重點展示5G在城市、產業、生活中的應用,暢想未來通信的發展及其應用場景。
中國交通廣播央廣旅遊暢遊天下
「聽遊進行時——智慧文博」
系列節目
【播出頻率】
FM99.6
【播出時間】
7月27日-8月14日
每周一至周五14:00-15:00
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