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塵埃
近年來,我喜歡看動畫片。經常在影院裡,捧著一杯爆米花,隨著銀幕上的故事情節,又笑又哭。對此,親朋好友們總在詫異中嘲笑我越來越弱智,我不申辯、也不反駁。現在精明的人太多,我樂意接納自己是少數派的愚者,至少保持了本我的一點特色。
好,不囉嗦了,我要去看由迪士尼·皮克斯動畫工作室新出品的電影《心靈奇旅》。豆瓣評分9.3、爛番茄評分98%,有媒體稱這是2020年最出類拔萃、零差評的好電影,多少能治癒我們悲痛的2020。喔,是嗎?
音樂老師喬伊
加長版的故事梗概(有劇透,沒看電影者慎入):
一個生活在美國的音樂老師喬伊,人到中年的某一天,被校方聘為了正式老師。醫療、保險、退休金都有了著落,這是他母親最希望看到的:兒子終於有了一個穩定的工作,這意味著會擁有一份幸福生活。
喬伊可不這麼認為,他執念於:一個人只有實現了夢想,才是幸福的。生活中的其它都是渣渣,可以忽略。喬伊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專業爵士樂手,那是他的最愛,也是他追逐的生命閃亮之火花。
喬伊在街頭奔走相告
這天終於來到了,經朋友推薦,他被一個爵士樂隊試用,當晚可以與著名的爵士樂傳奇人物多茜婭一起登臺表演。這無疑是他離實現夢想最近的時刻!
喜出望外的喬伊,興奮之極,在車水馬龍的街頭,打著電話奔走相告.突然,手舞足蹈的他,掉進了一個沒有井蓋的窨井.他死了?但靈魂似乎還活著,於是就有了下面一次異想天開的靈魂之旅。
喬伊墜井了
生死線上
喬伊墜落至一片漆黑中,驚恐萬狀地前行著,很快看見一個畫面:一條擠滿人的天梯,朝著一團強光伸延,正通向那明亮的虛無。畫外音:那是通往天堂的生之彼岸(往生之地)。喬伊大聲叫道:啊!我不想、也不能去天堂,我的夢想才剛看見,還沒有開始呀!死了怎麼能瞑目?於是他拼命刨開身邊排隊的人流,倒行逆施,一路狂奔,穿越到了另一個奇妙的空間。
通向彼岸的天梯
生之來處
這個空間叫「生之來處」(投胎先修班),有許多尚未獲得肉體的靈魂,要在這個空間裡的心靈學院接受培訓。培訓師裡有林肯、哥白尼、甘地、特蕾莎修女、榮格、阿里等重量級的人物。
靈魂們通過培訓,形成自己的性格,並在此過程中去尋找能激發自己對某事物興趣的火花。找到了火花就視為被點亮,點亮後的靈魂就取得了通行證,可以投胎於地球,開始他們作為人的一生。急於想回到地球上去的喬伊,在這裡遇到了二十二。二十二是個不可教化的靈魂,歷史上許多大師都當過她的心靈導師,但她頑固不化地堅持留級,始終認為:生而為人,我會十分抱歉,我看不出人類生活有任何意義?所以我絕不出生。就這樣,她一直都找不到火花,在這裡呆了上千年。
過去,二十二經常和大師級別的導師們打交道,及其生厭。遇到平庸的喬伊後,她產生了好奇,很快與喬伊達成了合作協議:喬伊幫助她尋找火花,等她拿到地球通行證後轉給喬伊。這樣二十二以後就不用再考試(找火花),又逃過了「誕生」。喬伊拿著她的通行證,也能如願回到地球,開始他夢想的生活。
喬伊和二十二合作
他們合作剛開始,就出現了意外,導致他們還沒有完成投胎前的考試,就掉入了地球,得以偷生。二十二意外鑽進了喬伊的體內,變成了人,必須去體驗人生。喬伊的靈魂被擠出後,附體到一隻貓身上,於是他以一個旁觀者貓的視覺,去審視自己曾經的人生。
他倆原本骨子裡有著截然不同的理念:二十二是個沒有志向和目標的消極者,不想活;喬伊是個目標明確的積極分子,不想死。但他倆又有一個共同點:都有自己的執念。
在紐約街頭
就這樣,在求同存異中,他們來到紐約街頭,開始了一天「人」的生活。在理髮店,他們遇到了喬伊的朋友理髮師。得知他年輕時的夢想是當個獸醫,但生活最終讓他成為了理髮師。喬伊以為夢想的破滅會使理髮師沮喪,但理髮師認為:理髮同樣給我帶來了樂趣。我每天都會接觸到許多有趣的人,他們讓我十分開心。同時,我給他們理髮後,他們也很開心,光是這一點,就會讓我感到人生真是太美好了。這番話讓貓身的喬伊明白了,生活中有許多人如理髮師一樣,雖然夢想沒有實現,但並不影響他們對生活的熱情。但是,喬伊也沒有因此而大徹大悟,他仍然執念於自己的夢想。
理髮師講他曾經有夢
二十二在人世晃蕩,發現光怪陸離的人類生活,有著自己千年來從未體驗過的樂趣:香噴噴的披薩、飄著流雲的天空、地鐵裡唱歌的藝人、在人群中走路的感覺、一枚楓葉種子從樹上飄落、躺在街頭的通風口上,看著自己領帶在空中舞動.二十二沒有做過人,也就不懂人生要設定目標,也不懂生命要有意義。上述的那些瑣碎經歷,已然讓她欣喜。她開始反思自己:原來一直抵製做人,是源於自己對未知的恐懼,故意強化不感興趣,加以排斥,用強勢的姿態來掩蓋自己其實的怯弱。眼見為實,做人沒有那麼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的心理障礙。她萌生了留在人間的慾念,繼續去體驗人生。
二十二萌生當人慾念
這時,他們的時間到了,又被抓回到「生之來處」空間。二十二被認定找到了火花,獲得了去地球投胎的通行證,而喬伊還得留下來,繼續接受培訓。喬伊強烈抗議:二十二在地球找到的火花,是我的火花,因為她在我的身體裡,過著我的生活.抗議無效!二十二帶著通行證來到奔赴地球之門,送行的喬伊憤怒地說:我恨音樂、我恨你是我、我恨一切!但願你喜歡音樂.意外再次出現,二十二認為自己不夠好,沒有目標,即使到了地球,也只是想看看天空、走走路而已.她毅然把通行證甩給了喬伊,自己留在了原處。
抓住通行證的喬伊喜出望外,在臨行前遇到了某導師,他們聊了幾句。喬伊認為:二十二從來就沒有目的,她去地球,是做音樂?物理學?還是走路?我有音樂,這是我一輩子要去做的事,也是我的火花。導師說:你從哪裡得來的這個理念?我們是不設定目的,火花不代表人生的志向和目標。喬伊對此理論二懂二不懂的。
奔赴地球之門
帶著通行證,喬伊回到了地球。在第一時間裡,他如願與著名的爵士樂傳奇人物多茜婭同臺表演,並大獲成功。
在經久不息的掌聲中,大幕徐徐落下.喬伊的夢想似乎實現了,亢奮的他問多茜婭明天幹什麼?多茜婭說:再來這演出,與今天一樣。突然,高亢的喬伊啞然了.他發現抵達目的後的自己,並未脫胎換骨變成一個什麼奇蹟?自己還是自己!明天、後天將這樣周而復始,難道又要確立一個新的目標,用一生去完成?喬伊陷入失落和空虛。
他的心思被多茜婭看出來了,便給他講了一個小故事:一條年輕的魚想尋找大海,它詢問一條年長的魚,海在哪裡?年長的魚對它說:你現在就身處大海啊!年輕的魚說:這裡只有水,哪是海呀?喬伊咀嚼著這個故事的寓意,悵然所失走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多茜婭給喬伊講魚的故事
到家後,喬伊在昏暗的燈光下,坐在鋼琴前,放空自己,開始彈琴.彈啊彈啊,眼前漸漸浮現出自己生命中的許多碎片:小時候的他與喜歡爵士音樂的父親在一起聽唱片;在一個店裡獨自吃甜點;騎著自行車穿越在陽光裡;媽媽給自己做了一件藍色西裝;課堂上,粉筆在黑板上發出的嚓嚓聲.還有理髮師的喜悅、觀賞煙火、海鷗的尖叫、與母親佇立沙灘,看太陽西下.喬伊淚流滿面,在另一個緯度,他終於看見了大海的真模樣,有了頓悟。曾以為大海在遠方的自己,其實已身處於大海之中。
喬伊和母親在海邊
此時,影片的主題在美妙的音樂中凸現:人生中有無數美好的瞬間,它們都代表著生命的火花。只是有些時候,我們會因為某個執念,而障礙了眼睛,使自己奔忙於尋求捧在手上的東西。生命的火花不是目的,而是在生命的過程中,對身邊事物能產生熱情。今天,不論你身處在這個社會東西南北的哪個角落,或在某高處或某低端,只要你能獲得上述熱情,就能在日常的雞零狗碎、平凡瑣碎的事物中發現「生」的樂趣 。這,就是生命的意義,活在過程中的每個當下,以分來計。
片尾定格畫面
走出電影院,感覺這部溫暖探索人生意義的電影,其主題仍然是個老生常談的命題:活在當下的每一分鐘。但在觀影的101分鐘裡,我仍然感覺自己受到了觸動和撞擊.剛剛過去的2020年,有些人永遠留在了昨天。
我們有幸跨入了2021年,接下來的日子,輝煌精彩也好、普通平淡也好、甚至失意沮喪,不論身處哪種狀態,生命總是值得擁有的。活著,帶著你的火花.圖片均來自網絡,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