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剛把全職獵人2011重製版動畫看完了,彌補了10幾年前的缺憾,看的時候想起高亮前幾年和我說他補完了很滿足的表情,我才明白是怎麼回事。也只有富堅老賊才有這種奇葩的能力,讓人非常痛恨,卻又難以捨棄,這就是愛嗎...(balabalabalabalabala…)這一版動畫製作的非常棒,音樂激情,畫面精緻,節奏緊湊,各種銜接都特別棒,當然最主要的還是與幾乎是草稿的漫畫版的極端對比…
獵人是描述主人公成長最恰當的一部作品。想想路飛和鳴人,我覺得這倆貨已經無敵了,受點兒傷,然後筋疲力盡的時候爆發一下,多牛逼的對手都能搞定。獵人世界有太多近乎無敵的存在,與他們決鬥只有收到無法修復的重傷以及死亡,壓迫感極重。12歲的傑·富力士和奇犽·揍敵客只在自己的年齡層次穩穩的改變自己的缺點,提升能力,打敗自己層次內的敵人,他們重視策略,重視基礎訓練,重視信息收集,重視合作,這種基調更接近於現實世界(結果後來劇情需要,小傑竟然突破了年齡的界限實在是……噴飯!)。看完後自然而然腦袋裡閃現以下結論:
A.人生的走向,10歲以後就能確認了。藝術天分的發掘、身體機能的鍛鍊、思維的塑造、性格的磨練,全都是在10歲以前完成,奧運會上的那些體操小將們最為典型。
B.性格好、外向、精力充沛、喜歡與人交流,基本都是心理好身體好帶來的。
人人都想在人們面前無所顧忌的表達自己,獲得眾人認同,除了積累大量的知識,還能做點啥?我來推理一下,倒序如下:
①外向 ←
②真誠 ,喜歡表達,聲音大 ←
③正面的思想,精力旺盛,能量充沛 ←
④心理健康,身體很好 ←
⑤從一張白紙的小時候開始,就做我想做,說我想說,作息規律,熱愛生命 ←
⑥與喜歡的人親近的人一起,每天做世間所有最好玩的事情,內心的能量身體的力量從早消耗到晚,大吃大睡,暢快自由。
Sevi就是在這樣自由的環境成長起來的人。
C.簡單的小世界容易上手,也容易讓人上癮。小世界是指遊戲、動漫、小說、電影等,最近流行的名詞是IP(智慧財產權,Intellectual Property),全職獵人是佼佼者。遊戲的主線明確,有各種各樣的規則提示,很容易上手,知道如何做能將別人擊敗,獲得快感;動畫、小說和電影則是大多數主人公都是正義的,符合普世價值觀,符合大多數人的思維模式,因此讀者很容易將自己帶入主人公的情感,仿佛自己就是主人公,跟隨視角產生極大的滿足感和快感。很多人喜歡使用2次元、4次元等字樣以表達他們的世界觀,VR流行以後,御宅族中一定會出現重度患者,使用VR完全遮蔽住他們的視野和耳朵,對外界完全隔絕,深度沉浸在他們的次元,拭目以待。
D.尋找上帝視角,現實世界的主線就可以捉摸。獵人世界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對戰之前如果不了解對手能力,可能會死掉,所以信息的收集極為關鍵。而讀者有著上帝視角,可以知道這個小世界的所有信息,自己卻不會受到實質性傷害。所以很多人對歷史特別著迷,因為我們看歷史就相當於從上帝視角解析現實世界。所以網際網路變得如此發達,因為網際網路帶給每一個人各種各樣的信息,讓我們緩慢接近上帝。而最關鍵的上帝視角,則是有用的書籍+相關領域的大神。
E.把好玩的事兒做得更好玩。獵人世界裡的師父,教授徒弟的第一個事情,就是讓徒弟發現自己是什麼系的,然後主人公們再遇到對應的師父傳授高級技巧。現實世界中,每個人因為頭腦聰明程度、身體狀況、成長經歷中的各種快感、認識朋友的不同,各自認為擅長的和好玩的事情也完全不同,如果copy別人的經驗,或強制別人學自己的經驗,一旦覺得不是很感興趣,就會分心做別的容易的事情,比如遊戲、動漫、小說、電影等,每個人都能僅用大腦、眼睛、耳朵和手輕鬆進入,然後得到快感,於是本來打算做的那個有點勉強的事情就做不下去了,於是娛樂產業越來越發達,於是王思聰…每一個行業都是一個小圈子,相對於整個社會,遊戲規則更容易看清,所以我現在追隨了2位漁具行業中的大神,不學習他的性格,只學習他的知識和技巧,好玩得很。
怎麼覺得我寫得這麼像親子教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