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請回答1988》的鐵粉,我看過無數遍,也想過無數回,被它溫暖,被它治癒,為它淚溼眼眶,為它情深動容。
我懷念的是28歲的自己再也回不到18歲的年紀,遺憾的是在28歲時才理解18歲該懂的道理。
我總是隱隱約約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父母的影子,看到身邊人的影子,但仔細看來,我們無一是他,也無一不是他。
《請回答1988》就是離曾經的我們最貼近、最契合的生活,但我們又無法否認,那段生活無論如何沒有像劇中那樣柔軟、溫和、圓滿。
就像成家的兩個女兒,優秀的成寶拉和幸運的成德善,不論是天生的優秀還是被命運眷顧,誰不想成為她們其中的一個呢?
外冷內熱的成寶拉,真是「天生的優秀」。
如正峰寫在信裡的一般,
寶拉是雙門洞最聰明的孩子,女高時期包攬了全校第一的位置。有些大人說她脾氣犟,可怕,也有人說寶拉讓人心驚膽戰,可我認識的成寶拉,只是表現的很粗獷罷了,其實是內心很溫暖的女孩。
這種聰明,是可以在學校靠自己就能過五關斬六將頻頻奪魁的聰明。
寶拉的努力是毋庸置疑的,但如果像德善那樣天生一打開課本就睜不開眼睛,心裡再想努力也只能是學校裡的989名。
所以,成寶拉即沒補過課,也沒有請過家教,最終能成為韓國最高學府首爾大學的高材生,也是沒誰了。
她完全可以去首爾大學法律學院,實現小時候做檢察官、律師、法官的夢想,但由於家庭經濟條件太差,只能改了志願,跑去讀能得到獎學金的師範專業,又因為想快速打工賺錢,一邊還學著會計。
但無論是師範、法學或是會計專業,成寶拉都是那最出色的一個。
她會毫無畏懼地參加學生運動,路上遇到貪玩的學生會站出來修理他們,也會在路上大喊支持國貨的口號。
她不但是為了人民權利和政治清明大聲疾呼的一員,也是聽革命歌曲有理想抱負的正義青年。
這就是優秀的成寶拉,平靜的日子裡,她常常表露出自己在家裡不可撼動的王者地位,大呼小叫,自己吸菸還栽贓,動都不動就喜歡教訓弟弟妹妹。
一旦有事情發生,她又立刻擔當起「大姐」的責任,在公交車上安慰妹妹,心疼弟弟。
寶拉對待愛情,也不外如是。
曾經,為了愛情,寶拉每天半夜送善宇到讀書室;為了和善宇見面,寶拉第一次蓬頭垢面主動給鄰居家送吃的;女為悅己者容,在零下的氣溫裡寶拉穿著漂亮的裙子;為了善宇一句話,寶拉跑出去一整天,把眼鏡換成男朋友喜歡的樣式;為了當合格的女朋友,寶拉變成一個會哄人、有女人味的女孩。
即便寶拉如此在意善宇,她依舊選擇和善宇分手,因為她足夠果斷,足夠理智,不論是為善宇高考上大學,亦或是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分分合合註定讓人疲憊,與其面對虛無縹緲的愛情,不如抓住當下的學習生活,實現理想,改變貧窮的人生,這也是寶拉的理性所在。
寶拉期待被愛,也為了理想放棄了愛。她沒有休息,沒有假期,也暫時忘記了家。
因為優秀,所以不論做什麼,她都是最出色的。
寶拉之所以性情暴躁,我想大多因為她把所有的耐心、平和都獻給了自己的理想和學業。
六年後,當她足夠成熟去看清自己內心的時候,她不再躲閃和迴避,而是努力的追求屬於自己的愛情,爭取和善宇複合。
有時候真的很佩服她的勇敢,哪怕之前自己的拋棄行為沒有得到善宇的諒解,但寶拉仍毅然決然向善宇告白「說起來很荒唐,我很想你」。
幸好那個人是善宇,他走出了兩個人之間的九十九步,才有了六年之後,寶拉願意賭上百分之一的機率,並妥協了自己一直堅持的驕傲,找回丟失的愛情。
這就是成寶拉,從始至終,她都不是一般人。
德善呢?平凡如她,卻能被歲月眷顧。
一家五口人,只有德善幫忙媽媽做家務,在家中不受偏愛,姐姐弟弟吃煎雞蛋,她只有醃豆子的份兒;煤洩漏,爸媽把姐弟都給扛出來,德善要靠自己爬。
家門外,由於她成績差,夥伴們稱德善為「特工隊」。
儘管這樣,在胡同裡鄰家五個孩子共同成長的過程中,德善作為唯一的女孩,她總是可以吃到想吃的雞腿,得到最多的關心和照顧。
比如暖心的善宇、呆呆的阿澤,包括嘴毒的正煥,甚至是家裡什麼都不缺的東龍。
所以,當德善心心念念想要一個握握的時候,東龍說德善啊,我們存錢給你買,要不然讓阿澤給你買一個,就連德善的死黨祖蘭和曼玉,都說要兌錢送給德善一個。
在萬裡挑一的選拔中,德善被幸運的選為奧運會舉牌禮儀小姐,德善的努力與堅持,讓她終於在萬眾矚目中大放異彩,也由此大家對德善刮目相看。
不僅如此,爸爸跟寶拉說話時,總是拘謹,卻可以跟德善談笑風生。
正如寶拉也曾言:「我很羨慕她那個樣子,大家都喜歡德善,會撒嬌,總是笑臉迎人,有種讓人開心的魅力,我就沒有那些,大大方方的撲到爸爸懷裡,還去親爸爸,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
是啊,德善不僅被同學喜歡,老師一提起成績不好的德善也能笑容可掬,就連善宇媽媽曾說自己要找就找德善這樣的兒媳婦,而金社長也是把德善當成朋友去喜歡,兩人見面的場景也是溫暖搞笑。
那個平凡的德善,是怎麼做到的呢?
不僅如此,關於愛情,德善更是幸運。
不論是深情款款、卻打死不說的狗煥,還是明目張胆、一腔真誠的阿澤,德善真的是那種幸運至極的女孩。
正煥為了阿澤,為了友情,捨棄了那要命的愛情,而這份感情,佔據了正煥的整個青春。
表面風平浪靜的正煥,內心卻暗藏著波濤洶湧,其實,沒有人比他喜歡德善。
得知德善喜歡善宇的時候,正煥難過極了,他吃不下飯,鬱鬱寡歡,只能將自己的喜歡淹沒在心裡。
當正煥親耳聽到善宇對寶拉的心意時,他開心極了,像個孩子,露出了久違的微笑。
正煥漸漸表露心意,對德善好。
正如他玩笑式的表白。
為了和你一起上學,每天在大門口等你一個多小時,你從讀書室回來之前,我擔心的都不能入睡,她,是不是又睡著了,我一心想著你,在公交車裡偶然遇見你的時候,一起去演唱會的時候,還有我過生日你送我襯衫的時候,我真的開心要死,一天想你十幾次,以前就想說的,我真的喜歡你,我愛你。
是啊,坐個公交車,看到德善沒上車,正煥趕緊拜託師傅等一下,轉臉看到德善要上車,對司機師傅連忙道謝;
德善沒有位置的時候,正煥如坐針氈,德善有位置的時候,正煥寧願站在德善身邊,也不想離開有德善的「國度」。
即便是六年後,正煥為了等待德善一起去酒吧,他一如既往的在門口繫鞋帶一樣。
正煥始終沒有進步,因為這就是他刻在骨子裡、沒法改變的東西。表面似冰,內心似火。
他的青春,必然是悲傷的。
明目張胆的愛,最得人心。
喜歡一個人,阿澤就不會遮遮掩掩,明目張胆讓所有人知道。
「我喜歡德善,不是朋友的那種喜歡,而是作為女人的那種。」
在阿澤心裡,德善是世上最好的姑娘,喜歡她,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
即使德善是個會抓老鼠的女漢子,在阿澤眼裡也是可愛的。
在海邊的時候,上一秒還扭扭捏捏不肯脫鞋的阿澤,下一秒就為德善抵擋橫飛而來的球。
當善宇問阿澤,為什麼是德善?
「因為只要有她在,我就高興,看不見她,感覺要死了。」
阿澤就算對所有人都冷若冰霜,對德善,永遠是最獨特的一個。
各自長大後,阿澤在明知道德善被甩的情況下,依舊習慣性地維護著德善的自尊心,看到德善穿的單薄,阿澤主動把自己的外衣披到德善身上。為了德善,阿澤在棋場上第一次創造了缺席記錄。
曾經看到這麼一句話:之前喜歡正煥,因為嘴硬的背後,是滿滿的愛和付出。後來傾向阿澤,因為他眼裡的世界,就只有圍棋和德善。
細水長流的守護和陪伴,明目張胆的愛情,最得人心,它能挫傷所有「攔路虎」,打敗一切惴惴不安。
阿澤於德善,亦如此。
寶拉作為「別人家的小孩」,有著絕對強勢的性格和不可言說的擔當,為了省學費放棄理想,重拾理想時,為了家庭的期盼而放棄愛情,心疼媽媽,放棄政治追求,寶拉的堅強和柔軟融為一體,這樣的她,沒人不愛。
而德善,好多經歷真是和我們出奇相似,她平凡、樂觀、隨和,但正是她本身的性格,使她成為人見人愛的女孩。
她不受偏愛,亦有悲傷、渺小,少女嬌羞的她也曾被歲月一次又一次的捉弄,仍與幸運相伴。
如果說對寶拉姐姐是欣賞,對德善就更多是感同身受了。
有人說,我想成為德善,卻一直朝著寶拉的方向努力。
有人說,我一直就羨慕德善,想活成她的樣子,簡單快樂,幸運相伴。
又或者說,寶拉的優秀加上德善的幸運,人生是不是就更加趨於完美?
其實,現實的我們可能只接觸到二分之一寶拉的優秀,二分之一德善的幸運,就已經很不錯了。
這或許就是《請回答1988》的厲害之處,讓我們感動懷念,仿佛看到自己生活的影子,又不乏有追尋的欲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