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電影市場逐漸開放之後,有些影片也選擇了院線上映,而也有不少大電影網絡上線,這其中,就包括六小齡童主演的《財迷》。
作為一部網絡大電影,這部集齊當初《西遊記》中的師徒四人,由六小齡童、汪粵、馬德華、劉大剛主演的電影,為了和《西遊記》拉上關係,甚至將劇中四人,都設置成了《西遊記》迷,甚至連角色名字朱首富、唐老闆、沙大海,都在試圖讓觀眾回想起關於《西遊記》的點滴。
但摁著一個IP強行捆綁吃情懷這樣的套路,在如今的電影市場已經不吃香了,甚至還會招致大部分觀眾的反感。《財迷》從7月25日上線,首日分帳票房僅6.2萬,接下來的數日,分帳票房基本上都在4萬左右徘徊,上映5天收穫了23萬票房,可以說票房數據已經說明了一切,豆瓣上,一星差評更是充斥了短評區。
這部從2016年就舉行了開機儀式,到2018年才發布劇照,拖到2020疫情以後才終於搬上網絡的這部電影,質量實在有些糟糕。
首先是劇情散亂,在100分鐘的劇情內容中,想要裝進去的正能量實在太多,而人物的性格以及轉變等方面又顯得擰巴和做作,讓觀眾對這部電影充滿了不好的觀感。
其實這部電影的故事線十分簡單,內容如題目一般,講述了一個叫郝鯤鵬的老財迷,突然之間發現自己的股票帳戶暴漲,手裡居然握有2000萬巨款巨款,從此一發不可收拾,被媒體包裝成為股神之後,發生的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最後好先生良心發現,將錢捐給了慈善事業的故事。
這裡的這個啼笑皆非,不僅僅只是一個形容詞,而是觀看完這部影片之後,可能不少觀眾心中的真實感受。
其中的很多情節雖然圍繞著這2000萬展開,但整個故事卻十分散碎,比如朱首富纏著郝先生要分一筆錢,因為當年郝先生買那隻股票,就是因為朱首富的推薦。而買土豆的沙大海,則和前來買土豆的郝先生發生了口角,情急之下郝先生將土豆弄到地上,被沙大海訛著,要一萬塊錢。
甚至還有更加離奇的情節,一個一直跟蹤著郝先生的人,也在覬覦著郝先生這筆財富,終於瞅準機會爬進了郝先生的家中,面對這一堆鈔票,因為妹妹打來電話,說爸爸病治好了,就選擇了不再偷錢,而是將袋子裡的錢放了回去,從此開始擁抱太陽、積極生活。
不知道觀眾有沒有這樣的感覺,看到這一段的時候,總是會回想起自己小時候的作文,撿到一百塊錢交給警察叔叔的爛俗故事。
而最後郝鯤鵬在唐善曾的開導之下,決定捐獻給慈善事業的結尾,更是有生拉硬拽拐到正能量上來的嫌疑。
而除了劇情散亂之外,邏輯不通的地方還有更多,郝鯤鵬在沒有發跡之前,作為買菜的商販,而且是很摳的那種,居然要到別的攤位上買菜,這嚴重和現實不符合。喝醉之後大鬧別人的婚姻,居然還被誇贊一番,這種情況現實中絕對不會出現。而那麼大的一筆錢,不放在銀行而選擇放在家裡,也不是正常人所為,所以這樣一部電影,其實只是為了滿足導演和編劇心中的表達欲,絲毫不考慮現實情況,而生拉硬套整出的一出鬧劇。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電影熊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