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颶風命名即將用盡 氣象專家:額外風暴將使用希臘字母命名
據國內媒體報導,今年的大西洋颶風季即將用盡名單中可供使用的名稱,科學家們不得不考慮啟用希臘字母命名。據悉,世界氣象組織有一份每6年循環使用的命名表,為每個大西洋颶風季分配了21個名稱。繼「薩莉」之後,被命名的「泰迪」和「薇姬」是出現在大西洋的第19個和第20個熱帶風暴。目前,這份名單上僅剩一個名字「威爾弗雷德」可供使用。氣象專家表示,鑑於今年颶風名稱可能用盡,額外的風暴將使用希臘字母命名。颶風「命名荒」也反映出,今年熱帶風暴異常活躍。
-
今年颶風太活躍?命名即將用盡,額外風暴將使用希臘字母
@新華視點 9月16日消息,今年的大西洋颶風季即將用盡名單中可供使用的名稱,科學界不得不考慮啟用希臘字母命名。美國國家颶風研究中心15日說,颶風「薩莉」已變得更為強勁,正逐漸接近美國墨西哥灣沿岸。「薩莉」最大持續風速已從128公裡每小時上升至接近140公裡每小時。
-
颶風太活躍?命名即將用盡,額外風暴將用希臘字母命名
本文轉自【新華社】;新華社北京9月16日電(記者彭茜)近段時間,熱帶風暴或由此升級而成的颶風頻頻擾動大西洋,給所到之處帶來強風暴雨和洪水侵害。今年的大西洋颶風季即將用盡名單中可供使用的名稱,科學界不得不考慮啟用希臘字母命名。
-
【生活百科】颱風命名的由來
據世界氣象組織報告,全球每年死於颱風與熱帶風暴的人數約為2~3萬人,直接經濟損失達數十億美元,70%以上的海難都與颱風與熱帶風暴有關,故人們常將颱風與強熱帶風暴稱為製造海難的頭號「元兇」。由於颱風與強熱帶風暴只有在暖洋中產生,因此颱風與強熱帶風暴的分布很不均勻。據統計,全球每年平均出現颱風與強熱帶風暴約43個,西北太平洋為最多。北半球檯風約佔全球總數的76%,而南半球僅佔全球的24%,且都集中在低緯地區。全球檯風與強熱帶風暴多出現在7~10月份,其中,8月為最甚。
-
颶風命名表不夠用了怎麼辦?在線等,挺急的
、北大西洋的百慕達群島近日慘遭颶風兩連擊,造成多人傷亡;葡萄牙突遭風暴吹襲,裡斯本風雨交加;美國今年已經被九個熱帶風暴襲擊,東南部多個州損失嚴重;罕見「五風暴共舞」的情況,今年出現了一百多年來的第二次。
-
今年颶風生成活躍創大西洋史上第2多
2020年大西洋颶風生成活躍,今年預先表列的颶風名字用到剩一個;若後續再有颶風出現,將動用希臘字母名單命名,創下史上第2次紀錄。美國國家颶風中心14日報告指出,大西洋上同時有5個熱帶氣旋,分別為Paulette、Rene(目前已消散)、Sally、Teddy、Vicky。預先列好的「2020大西洋熱帶氣旋名單」共有21個名稱,目前剩下最後一個「Wilfred」還沒使用。
-
【颱風科普】關於颱風的命名
人們談「風」而色變,但有個奇怪的現象是,每個颱風與熱帶風暴都有個好聽的名字,如「達維」、「悟空」、「蝴蝶」、「瑪莉亞」「寶霞」等……最開始,颱風多以女性名字命名,然而這一做法遭到女權主義者的反對;後來颱風的命名一度被當作氣象員諷刺其不喜歡的政治人物的工具,直到1997年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上重新制定颱風命名辦法,才有了如今擁有140個有趣名字的「命名表」。
-
希臘小怪獸!字母哥第1個兒子出生,以亡父查爾斯命名,名字比他還長
2月11日消息,希臘小怪獸來了!今天,25歲的雄鹿球星字母哥在個人社媒發文宣布,第一個孩子順利出生,是個兒子,自己給他起名叫利亞姆-查爾斯-阿德託昆博。字母哥的美國女友名叫瑪利亞-裡德爾斯普裡格爾(Mariah Riddlesprigger),出生於1992年9月17日,28歲,比25歲的字母哥大了3歲。
-
大西洋颶風系統將再次「甦醒」,開爾文波「推波助瀾」
9月,超級颶風多裡安已經消散,大西洋表面看起來風平浪靜,但其實內部暗流湧動。東大西洋的一場熱帶風暴下周將向加勒比海方向移動,這波熱帶海浪位於非洲西海岸外的維德角群島以西,預計將在未來幾天迅速向西移動。隨著該系統接近小安的列斯群島,下周初可能會有一些發展。
-
米克拉剛走,海高斯又來,颱風到底是怎麼命名的?
在大西洋及東北太平洋及附近洋面上出現的強熱帶氣旋一般被叫做「颶風」(Hurricane)。在北印度洋地區通常被稱為「氣旋風暴」或簡稱「氣旋」(Cyclone)。在南海與西北太平洋地區,熱帶氣旋一般就被叫做「颱風」(Typhoon)了。熱帶氣旋按照強度從弱到強,可被分為熱帶低壓、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颱風、強颱風和超強颱風。
-
已經有3場熱帶風暴了!這是否意味著一個活躍的颶風季即將來臨?
而作為另一個中流砥柱的大西洋也不甘示弱,在6月中旬之前,三場命名的熱帶風暴已經被記錄在2020年大西洋颶風季節的記錄中,讓我們把日曆倒過來看看歷史能告訴我們關於颶風季節的其它部分。以這第三次風暴為基準,我們回顧了7月1日之前至少有三次命名風暴的颶風季節,並發現了自1950年以來的六個例子。作為一個整體,熱帶風暴和颶風的數量在這些季節比氣候學上的平均值要高,並且回顧自1950年以來的其它颶風季節,有三個命名的風暴形成。 我們先來了解一個基礎知識,累積氣旋能量(ACE)是一種衡量熱帶風暴和颶風的壽命和強度的指標,而不是簡單地計算發生了多少次。
-
怎麼給一顆星星命名?
比賽投稿中最常出現的名字有很多都早已分配給了木星和土星的小行星和衛星們,所以比賽組織者們不得不從同一神話傳說或是同一文化傳統中用相關的名字作替換。在談到如何命名一顆恆星時,瑪瑪傑克說道:「與其讓一個可能連這顆星星都從未見過的人隨意開玩笑地起個新名字,不如優先考慮那些被世世代代觀星者們所熟知的具有歷史文化內涵的名字不是嗎?」
-
疑似Lakefield處理器曝光:命名類似Ice Lake-U/Y的命名
Intel正在開發的Lakefield處理器採用的是自家全新的Foveros 3D封裝,預計在今年年末登場的Surface Neo將會使用該系列的處理器。根據Intel官方公布的信息,該系列處理器將會封入一個Sunny Cove和四個Tremont作為計算核心,形成一大四小的配置,可以說是Intel方面的bit.LITTLE方案。最近在UserBenchmark上面就出現了這麼一款五核心的處理器,型號為Core i5-L16G7,這可能也是Lakefield首次以有型號處理器形式出現的記錄。
-
哇嗚看一眼就明白的爪哇命名規則
Java命名約定是您決定使用什麼名稱來命名標識符(例如類,包,變量,常量,方法等)時要遵循的規則。但是,它並不被迫遵循。因此,它被稱為慣例而不是規則。這些約定由多個Java社區(如Sun Microsystems和Netscape)提出。
-
使用Amazon SageMaker 運行基於 TensorFlow 的中文命名實體識別
因此客戶迫切想使用業內最先進的算法在行業內數據集上進行訓練,以改進現有NER工具的不足。本文將介紹如何使用Amazon SageMaker運行基於TensorFlow的中文命名實體識別。命名實體識別,是指識別文本中具有特定意義的實體,主要包括人名、地名、機構名、專有名詞等。命名實體識別是信息提取、問答系統、句法分析、機器翻譯、知識圖譜等應用領域的重要基礎工具。
-
...內澇是怎麼回事 颶風疫情雙重壓力下的墨西哥旅遊業能否快速恢復?
發生在墨西哥的內澇災害牽動著人們的心,前幾日出現在網際網路上的一個短視頻引發關注。視頻裡,有一隻被洪水困住的小狗,非常無助地扒在一個防盜窗,即將被淹死,這個時候救援船隻把小狗撈上來,救了小狗一命。這視頻就是拍攝於墨西哥的塔巴斯科州,也是這次颶風過境內澇災害最嚴重的地方。
-
2017有機物命名新規則在高中教學中的實踐
我國現行有機化合物的命名規則是1980年制定的《有機化學命名原則》(CCS1980),它是根據國際純粹和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 1979年制定的命名方法修訂的。30多年來,我國相應的命名規則更新比較遲緩。而且,現有的中文有機化合物命名規則存在著與英文命名規則和書寫順序不同等問題。
-
颱風是如何命名的?為何又要除名?
今天我們來談談颱風是怎麼命名的?常常聽到有各種各樣的颱風的名字,有用水果、動物、人名等等作為颱風的名字,曾經出現過的颱風名,也會再出現,而有一些名字卻又被剔除,這又是為什麼? 颱風的命名起始於20世紀初,據說,是一位澳大利亞的天氣預報員,把颱風命名為他不喜歡的政治人物,以此來公開戲稱這位人物。1945年,在西北太平洋,颱風正式以人的名字來命名,起初只用女人的名字來命名,後因受到女權主義者的反對,從1979年起,用男人的名稱和女人的名稱交替使用。
-
二戰德國空軍的飛機命名規則|二戰德國|梅塞施密特公司|德國_軍事|...
在此之前,國防部陸軍武器局曾在1929 年至1930年間確立了一套命名規則,同時航空業內部也有自己的命名方法,結果引起了不少混淆,比如至少有6 種來自不同廠家的飛機都使用了33 的數字序號。RLM 系統在舊規則基礎上對全德國現有的飛機型號和計劃研製的飛機進行重新編號,使每一種由德國廠商製造的飛機都有自己獨有的名稱。(上圖)Ju-87 G-1俯衝轟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