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精緻」媽媽和「真粗糙」媽媽,帶娃的兩種極端,誰更勝一籌?

2020-12-22 尼莫的媽媽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A媽媽:"帶娃出去吃飯,一定要去高級餐廳,讓孩子多見見世面。"

B媽媽:"要這麼奢侈幹嘛?吃路邊攤也不一樣可以吃得飽嗎?"

這一段對話反映兩種不同的帶娃理念,第一種理念是被"富養育兒觀"裹挾的"假精緻",而第二種則是實實在在的"真粗糙"。

以前是粗糙的家庭多,孩子在拉扯中長大,吃得穿得都很樸素,但是現在精緻生活成為了新風尚,各位辣媽更熱衷於精緻富養。可是這種精緻並非真精緻,而是停留在物質表面、受制於外人眼光的"假精緻"。

這是帶娃的兩種極端,養出來的孩子差異不是一般大。"假精緻"養娃給了孩子一個舒適的成長環境,但更注重享樂,影響了孩子正確金錢觀的建立;而"真粗糙"則容易被嘲笑是"摳門",孩子在別人"異樣"的眼光中長大,也同樣容易走偏,變得自卑怯懦。

一、"假精緻"和"真粗糙",誰會更勝一籌?

"假精緻"媽媽們為了讓自己有面子大手大腳地花錢,給孩子挑的東西都要"要貴不要對"。買衣服要挑名牌,吃飯要吃高級親子餐廳,不是價高豪華的親子活動絕對不參加。

"真粗糙"媽媽們精打細算,能省兩塊絕對不省一塊。買衣服鞋子不挑名牌,手機電腦用到運行不了才換,好聽一點是省錢其實可以說是摳門。

精緻生活確實可以讓孩子多見見世面,只要父母願意且支付得起,多一些體驗也是好事,但是"假精緻"不等同於"富養",它會給孩子和家庭帶來不少的危害,比如加重經濟負擔,甚至還會影響到孩子的金錢觀和價值觀。

對於一般的家庭而言,"假精緻"不如"真粗糙"。有些人熱衷於富養理念,將生活包裝得十分精緻,但是"假精緻"會營造出一種富裕的假象,孩子不懂得體諒父母,不懂得感恩,自然也無法建立起正確的金錢觀念,"假精緻"的危害更大。

二、避免陷入"假精緻"的育兒小建議

1.將錢用到實處

培養孩子不是給他帶他去高級餐廳、穿名牌衣服,家長要想教育出好孩子,一定要精打細算把錢用到實處。一般的家庭都不是大富大貴,育兒的支出佔是一個很大的負擔。家長們一定要學會把錢用到實處,吃穿住行適合自己就行,把更多的錢用在學習上,孩子才能真正受益。

2.理性消費,讓孩子正確認識金錢

家長是孩子的榜樣,家長怎麼做孩子就會跟著怎麼做。要想孩子以後能擁有理財能力,家長必須要以身作則。做到理性消費,這是每個人都需要做到的事,父母更應該在孩子面前做到這一點。同時教育孩子正確認識金錢,從認識錢的面值、用途開始,讓他們明白金錢對於生活的意義。

3.先學會賺錢再享受花錢

這一建議適用於教育孩子和父母自身,輕易陷入"假精緻"的父母都沒有很好地認識這一點。花錢總比賺錢容易,當支出大於收入而且自己的賺錢能力不夠的時候,應該懂得控制自己的消費欲望。先學會賺錢再享受花錢,當賺錢能力穩定下來之後,"富養"才會長久有效。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媽媽和奶奶誰適合帶娃?家裡這個人帶娃更合適,帶出來的娃更聰明
    老人帶娃還是寶媽帶娃一直是個兩難的抉擇。 以前很多家庭都是老人帶娃,近幾年隨著經濟條件的好轉,出現了很多的全職媽媽,全職媽媽帶娃要面臨很大的經濟壓力。 那麼關於帶娃這件事,媽媽和奶奶誰更適合呢?
  • 魚缸法則:愛講道理和不愛講道理的媽媽,帶大的娃是兩種不同人生
    編輯:貝貝豆審核:貝貝豆傳統式的中國媽媽在管教孩子時都有一個共同特徵,那就是喜歡和年幼稚童講道理,甚至是一些孩子無法理解的道理,可這種「嘮叨」真的有效嗎?按照常規的理解來說:媽媽翻來覆去的講道理,對孩子只會起到反作用力。
  • 「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有多大?寶媽曬圖後:一目了然
    而這些孩子,都統一有個特徵,那就是,一般都是由年輕媽媽親自照顧的,如果有老人,那頂多也就是搭把手。那麼,奶奶帶的娃又是什麼樣的呢?「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有多大?因為有些好奇,兜媽就在網上搜了一下,奶奶帶娃的樣子,沒想到類似的帖子還真不少。寶媽們紛紛曬出娃的對比照,表示:「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還真大!
  • 媽媽和奶奶誰更適合帶娃?以上兩人不是最佳人選,這個人帶娃更好
    老人帶娃還是寶媽帶娃一直是個兩難的抉擇。以前很多家庭都是老人帶娃,近幾年隨著經濟條件的好轉,出現了很多的全職媽媽,全職媽媽帶娃要面臨很大的經濟壓力。那麼關於帶娃這件事,媽媽和奶奶誰更適合呢?有專家表明,媽媽和奶奶其實都不是最佳帶娃人選,爸爸帶娃更好,帶出的娃更聰明。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爸爸帶娃有幾個得天獨厚的優勢,這幾個優勢媽媽和奶奶也無法彌補。爸爸帶娃能更好的教育孩子。
  • 誰能給媽媽放個假?
    他一指責,她就說你沒帶孩子你不懂。 而實際上他還是一個比較懂事的爸爸,常常給孩子拍嗝換尿布。但他說不想吵架,就選擇躲避和冷戰。 我問他有老人幫忙嗎?「沒有,平時就老婆一個人帶。自己也要上班。」 當時他一說這個答案,我仿佛就看到了當年自己的情況。
  • 幼兒園老師:全職媽媽和「職場媽媽」帶出來的娃,差距一目了然
    每當媽媽早上出門上班時,孩子總是表現出依依不捨的表情,甚至抱著不讓走,這時常會讓媽媽們比較糾結,是否要全職帶娃。對於是否要全職帶娃,家長們不妨聽聽幼兒園老師的建議。甜甜媽媽是一個在家帶孩子三年的全職媽媽,孩子現在四歲了。剛開始甜甜媽也是產後儘快投入到工作的,由於經常上完班很晚回家,孩子見到她像看陌生人一樣,哇哇大哭。
  • 千萬別讓爸爸帶娃!媽媽帶娃是讓孩子開心,爸爸帶娃是讓自己開心
    「女性帶孩子」,這似乎是一個不可破滅的定律。這是怎麼回事?大部分是因為女性更加細心、體貼,知道孩子需要什麼。而爸爸們神經大條違背了照顧孩子的原則。如果有一天,孩子被交到了爸爸手裡,將會發生一些列啼笑皆非的事情,老爸帶娃,開心的永遠是爸爸!很多網友都在網絡上分享帶娃的日常。
  • 《婆婆和媽媽》林志穎陳若儀帶媽媽賽車 麥迪娜擔心媽媽獨自帶娃
    明日(7月2日)下午18點, 芒果TV自製家庭代際和諧促進真人秀《婆婆和媽媽》第六期節目即將上線。片中,林志穎陳若儀帶媽媽體驗賽車,一家人身穿賽車服酷勁十足;伊能靜秦昊與媽媽圍坐沙發談心,聊起自己的性格,伊能靜哽咽表示 「我也希望我不是一個這樣的人」;另一邊,李佳航李晟帶媽媽前往醫院,李晟送媽媽進手術室後,在病房外泣不成聲;而麥迪娜媽媽獨自帶孩子外出,麥迪娜聯繫不上媽媽擔心不已,姜潮則情緒低落獨自外出
  • 新手媽媽帶娃記
    有網友評論節目中的新手媽媽包文婧,菜鳥帶娃技能真是夠了!!!可回看我們身邊的90後新手媽媽們,不也一樣在手忙腳亂中跌跌撞撞成長嗎?包文婧帶女兒餃子的場景,正是反映了一個真實的現象:原來媽媽也不是天生的超人,媽媽也需要學習和成長,因為女子本弱,為母則要變強!
  • 原來帶娃也可以很輕鬆!學法國媽媽優雅帶娃~
    中國式帶娃「寶寶來張口吃飯」從巷口追到巷頭…兩個小時吃一頓飯家長們就帶著碗飯,追在孩子身後跑。  相信我肯定說中了不少媽媽的心聲~但是,不得不服氣的是,國外的育兒觀絕對沒有像中國式育兒那般「捧在手裡怕化了」的心態
  • 為何國外媽媽一人帶一窩娃,中國全家帶一個娃?有些優勢比不了
    與這種常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外的媽媽們帶娃的畫風是這樣的:一個人帶一窩孩子毫無壓力,出門常常推著好幾個。 為何國外媽媽一人帶一窩娃綽綽有餘,中國全家帶一個娃還身心俱疲呢?主要是她們的有些優勢,我們真比不了。 國外媽媽帶娃為何比我們輕鬆那麼多? 1、體格好 歐美女性從體型上就比亞洲女性強壯,用張踩鈴的話說,就是不怕冷、體能好。
  • 張娜拉還原媽媽獨自帶娃的日常,看完淚崩!
    在視頻中,張娜拉飾演一個全職媽媽,真實地展現了一個媽媽獨自帶娃的種種崩潰場景:帶娃的時候,連安靜的上個廁所的時間都沒有。孩子在外面不停的哭鬧,媽媽無奈只能放孩子進來,邊哄孩子邊上廁所。▽      一件一件的小事,就這樣一擊即中了無數獨自帶娃媽媽們的心房。觀看完整視頻請戳▽這個視頻一出,在網上也激起了無數媽媽們的討論,媽媽們紛紛留言,訴說在獨自帶娃的在日常中,是多麼的無奈和心酸。
  • 誰帶娃誰弱勢?全職奶爸離婚引發網絡熱議,道出無數媽媽辛酸!
    或許是精疲力盡後的淚流滿面,又或是半睡半醒時的欣慰和歡喜。現實是媽媽好不容易把孩子生出來之後,根本沒有其他情緒,最大的感覺就是自己終於活過來了!然後想睡覺!但是把娃生出來只是萬裡長徵的第一步,把娃養大,才是媽媽之旅的終極目標。
  • 被逼婚男子帶假女友回家,媽媽卻撞見她和真男友逛街
    眼瞅著兒子30多歲了,終身大事還沒有著落,關媽媽有意無意就試探著給他介紹對象。有一次,關媽媽還打電話到報社,拜託記者幫忙給兒子找個女友。定軍心 他帶個假女友回家因為每次回家,母子倆提到個人問題就搞得不愉快。
  • 生二胎後老大和誰睡?媽媽力排眾議一人帶倆娃,多年後被誇精明
    生二胎後老大和誰睡?媽媽力排眾議一人帶倆娃,多年後被誇精明閨蜜秀秀在大寶3歲的時候生的二胎,和乖巧的大寶有所不同的是,小寶是一個高需求寶寶,不管是餵奶還是哄睡,秀秀都要多操不少心。於是婆婆提出建議讓大寶跟自己睡,「這樣你可以輕鬆點,大寶晚上睡覺也不會被打擾。」
  • 媽媽帶娃和爸爸帶娃,畫風完全不一樣,網友:點開都需要勇氣啊!
    後來,媽媽葉一茜就此事吐槽:「最不能忍的就是他讓森碟外穿秋褲,那不就相當於內褲穿在外面啊!」哈哈,儘管當時森碟的爸爸不太懂小姑娘的穿衣搭配,但好在森碟的顏值hold住。下面來看看幾組對比圖,媽媽帶娃和爸爸帶娃,畫風完全不一樣。
  • 假精緻的背後,透露著無數孩子媽媽的心酸
    要說一個家庭當中,最關心孩子的是誰,也許就是孩子的母親了,畢竟十月懷胎,從剛開始,母親就與孩子產生了千絲萬縷的關係,同樣的有時候孩子受到壓力最大的來源其實有時候也是媽媽。如今的時代,生活節奏不斷地加快,育兒成本也在逐漸不斷地攀升,可以說,為了將孩子教育成才,無數的父母和家長,都是想盡了各種方法,從剛開始時的早教班到之後的興趣班,還有培訓班,家長累,孩子有時候也是不堪其負。為了孩子假精緻,究竟害苦了多少家庭?
  • 新手寶媽快樂帶娃指南:不焦慮的媽媽,才能養出健康的孩子
    全職的媽媽,每天在帶娃的間隙奮戰家務,朋友聚會常年缺席,孩子有個頭疼腦熱你手忙腳亂地帶去醫院,兵荒馬亂地哄娃、排隊、哄娃、問診、哄娃、取藥……卻只收穫「都不上班了還帶不好」「每天在家就是做做家務」的評論。
  • 強迫症看了趙麗穎的房間要崩潰,邋遢媽媽能教育出「精緻娃」嗎?
    邋遢媽媽帶娃會把邋遢的習慣傳遞給孩子嗎?什麼樣的媽帶出什麼樣的娃!父母在日常中的行為舉止都能夠通過一言一行傳遞給孩子,在家庭中,特別是孩子的母親,對孩子的性格,習慣影響巨大。,在私人空間裡竟然是如此的髒亂差,這樣的壞習慣,真的能帶出精緻娃嗎!
  • 「真媽媽丟了,不喜歡媽媽在家,爸爸媽媽是不好的人」
    作者:尖尖角(爸媽進化論主筆) 《告訴世界我可以》節目中,6歲小甜心紫萱說「真媽媽丟了,不喜歡媽媽在家,爸爸媽媽是不好的人」,讓整天圍著她轉的全職媽媽泣不成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