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速的9倍!科學家發現25億光年之外的神秘天體,打破了認知

2020-12-23 科學新視界

有質量的物體無法接近光速,一百多年前,愛因斯坦信誓旦旦地說出了這句話。科學界也針對光速極限理論進行了多次討論,在保證相對論的正確時,光速極限理論確實是沒錯的,除非相對論錯了。如今人們製造出了粒子加速器,運用特殊的方法可以將微觀粒子加速到接近光速的程度,想完全達到光速還不行。

難道在宇宙裡就沒有速度超過光速的物體嗎?在實驗中我們確實沒辦法讓基本粒子加速到光速,想找到真正意義上的超光速物體,我們還得把目光對準宇宙。1997年,科學家終於在宇宙中找到了超光速現象,它就是類星體的輻射源分離,打破了認知。

先來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什麼是類星體,這類天體距離地球都有幾十億光年,有的類星體甚至在100億光年之外。這種神秘天體類似於恆星,光譜像星雲卻又不是星雲,對外發出的射電輻射強度又和星系相似,實在是不倫不類!它們所發出的能量比恆星大多了,有的大型類星體,發出來的能量是一個星系的能量總和。

根據公布出來的圖片顯示,類星體看上去就是個發光體,其內部構造壓根看不出來,有的科學家都懷疑它不是球形。在距離地球約25億光年的地方,有一顆體型中等的類星體,是1963年的時候被發現的。因為它在類星體中距離地球較近,科學家便將它當成了重點觀察對象。1997年的時候,科學家在它的內部發現了兩個巨型輻射源,可怕的輻射能量源源不斷地從中發出。

隨後科學家又發現了這兩個輻射源正在分離,他們建立了數學模型,得出了一個讓他們瞪大眼睛的結論,輻射源的分離速度高達每秒288萬公裡!早知道光速才每秒30萬公裡,類星體輻射源的分離速度幾乎是光速的9倍!

光速極限理論失效了嗎?當科學家觀測當這一現象時,就開始想辦法解釋它了。既然可以對外釋放出輻射,那輻射源也是有質量的物體,我們該如何理解它的超光速現象?科學家給出了一種可能的猜想。

在一些晚會上經常會用到聚光燈,一臺大型聚光燈,它發出來的光線是可以穿透雲層的。如果雲層的厚度比較大,那就有可能會形成特殊的光斑。雲層也是由一個個分子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運動。只要在地面上移動聚光燈,雲層上的光斑也會移動。雲層越高,光斑的移動速度越快。

類星體在對外釋放出輻射的時候,會有高能粒子流釋放,當它們投射到類星體外圍的介質上,一樣會形成「光斑」。科學家認為,如果類星體同時在多個方向釋放出高能粒子流,那麼這些高能粒子流對輻射源的相對移動速度就有可能超越光速,這個數值並不確定。理論上來說,就算是光速的100倍也是可以的。

而且這是現代物理學所允許的,並沒有違背相對論。不過這種現象沒有什麼價值,它不能傳遞信息,也就沒有了意義。現代物理學認為光是可以傳遞信息的,光的本質具有波粒二象性,它既是波也是粒子,兩者都可以傳遞某種信息,頻率和周期決定了它會攜帶不同的信息。

宇宙中的神秘天體太多了,類星體不過是其中一個,我們對類星體的認識還不夠,希望未來能發現更多有意義的信息。

相關焦點

  • 美國科學家:為何15億光年外的天體,不斷向中國發射神秘信號?
    蘇聯天文學家卡爾達舍夫的文明假說,地球目前處於最低的0級文明,尤其是當人類科技探索外太空時,我們更是發現了地球只是廣闊宇宙的一小部分,一個微不足道的星球。
  • 15億光年處傳來神秘信號,如果科學家回復,會有怎樣的結局
    但是這次科學家們收到的信號和往常不同,因為天體一般的運動所發出的信號都是單一的,不會重複,也不會在相距甚遠的地方發出相同的信號,畢竟天體不會遠距離運動。但科學家們這次所接收到的信號是反覆發射出來的,而且很久以前,科學家們就已經接收到了同樣的信號,分別在2007年和2012年兩年時間裡從不同的地方接收到了同樣的信號,2007年在距地球60億光年之外,2012年在距地球30億光年之外,接收到了15億光年以外的信號,也就是說,這個信號正接近人類。
  • 一光年有多遠?步行需要2.25億年!從恐龍誕生走到今天!
    在我們的生活中,光無處不在,在宇宙中光速是一個值得我們探討的話題,光速是指光波或電磁波在真空或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是目前所發現自然界物體運動的最大速度。「年」是時間單位,但「光年」雖有個「光」字卻不是時間單位,而是天文學上一種計量天體時空距離的單位。所以便能用到一個詞「光年」。
  • 光年到底是什麼?
    雖然宇宙的大部分仍然保持神秘且未探索過,但我們知道這是真的:空間廣袤無垠。為了量化浩瀚的宇宙,天文學家通常用多少光年來表示天體距離我們有多遠。那麼,光年究竟是什麼意思呢?與乍一看相反,「光年」其實是一種距離單位,而非時間。光年是指光在一年中行進的距離。
  • 宇宙中最高的速度真的是光速嗎?還有比光速更快的速度嗎?
    帕克號太陽探測器以銀河係為例,銀河系的直徑為10萬光年,一光年的距離為9.46萬億公裡,10萬光年就等於94億億公裡,帕克號探測器的最高速度不過70萬公裡每小時,一年(1年有8760 時)的飛行距離為62億公裡,如果以帕克號最高速度穿越銀河系,需要的時間超過1億年,而在宇宙中,銀河系的直徑其實不值得一提,從銀河繫到仙女座星系的距離高達220萬光年,整個宇宙的半徑更是高達465
  • 在一個138億年前的宇宙中,科學家怎麼能看到461億光年遠的地方?
    即使在今天,宇宙仍在繼續膨脹,隨著時間的推移,它以每年6.5光年的速度向各個方向增長。如果我們實驗確定宇宙中有一個常數,那就是真空中的光速c。不管光在哪裡,何時,或朝哪個方向傳播,它以每秒299792458米的速度,每年傳播1光年(約9萬億公裡)。
  • 70光年之外的地方,一個奇怪的黑洞被發現,它究竟是什麼?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在人類發展的過程中,科學家們功不可沒。特別是在對宇宙的了解上,如果沒有科學家們的猜想和發現,人類可能一直到今天,仍然「坐井觀天」。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中,愛因斯坦提出了一種神秘的天體,這種天體存在於宇宙空間之中,視界內的逃逸速度是超光速的存在,時空曲率大到連光都無法逃脫。
  • 光速既然是最快的速度,但為何還能觀測到137億光年外的空間?
    137億光年是距離,是光走了137億年才到地球。如果宇宙尺度在1000億光年,地球上至少能測到500億年前的光!光年是以光速運行一年時間的距離定義宇宙中的距離單位,即以時間表示距離,即光傳播了多少時間,就是多少距離。因為距離遙遠,所以就以光年表示。宇宙137億年的歷史是缺乏基本邏輯常識的。除非你把自己置於宇宙中心。只要你不在宇宙中心,這種推理就是錯誤的。
  • 宇宙最大結構被發現,直徑高達100億光年,銀河系連塵埃都不如
    正所謂「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在人類眼裡已經很大的太陽在宇宙最大的天體面前不值得一提,科學家在宇宙中發現一顆迄今為止最大的天體,同時它也是宇宙中最大的恆星,這顆恆星就是盾牌座UY,盾牌座UY有多大呢?「帕克號」太陽探測器飛行(最高速度為70萬公裡每小時),圍繞盾牌座UY一周需要整整1年多時間,即使以光速圍繞盾牌座UY一周也需要7個多小時,是太陽發出的光到地球所需要時間(8分鐘)的50多倍,而盾牌座UY的體積更是大得驚人,它的體積是太陽的50多倍,地球的2億億倍,名副其實的宇宙第一大恆星。
  • 武仙座發現宇宙中的最大結構,長100億光年,改觀了科學家的認知
    宇宙中天體眾多,在我們看來,地球就是一個巨大的星球了,其直徑達12,756公裡,周長4萬公裡,我們開車跑高速,一天也不一千餘公裡,然而木星體積是地球的1000倍,太陽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銀河系中有著數千億個太陽這樣的恆星,已知銀河系的直徑達16萬光年,但在可觀測的宇宙中,類似銀河系這樣的星系卻有著上萬億個。
  • 4.2光年之外,未知天體朝地球發來信號,科學家已著手調查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1977年,在距離地球1.7萬光年之外的M55球狀星團中,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神秘的無線電信號,這個信號的頻率是1420兆赫,持續的時間大約有72秒左右。作為一個單一頻率的無線電信號,它的出現由於無法用自然現象來解釋,所以,一直到今天為止,科學家們都相信,這個神秘的無線電信號和未知文明有關。不過遺憾的是,1977年至今,M55球狀星團再也沒有類似的信號發出,不過,宇宙這麼大,地球不會是單一的文明,前段時間,終於又有了新的發現,而且這一次這個信號距離我們非常近,它來自於4.2光年之外的比鄰星。
  • 盾牌座UY比太陽大18億倍,有天體比它大嗎?被這種天體完爆
    盾牌座UY比太陽大18億倍,有天體比它大嗎?被這種天體完爆 對於我們人類來說,目前可觀測宇宙的範圍是930億光年,人類在這種浩瀚的範圍之內,連一顆塵埃也算不上,只能說是塵埃上面的塵埃,在我們的眼中,地球就已經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存在了,要知道地球的質量達到了將近60萬億億噸,整體直徑也將近達到了13000千米,這樣的質量和直徑生存著上百萬種生物。
  • 12個讓你耳目一新的天文冷知識,你知道光年到底有多遠嗎?
    3、銀河系和仙女星系由於引力在不斷靠近,科學家計算出大約在37.5億年以後,兩個星系會正式碰撞進行融合,此時在地球上能看到星空會變得非常明亮。  4、在宇宙中正常可見物質比如恆星和行星只佔據了全宇宙的5%,其餘看不見的部分有68%是暗能量和27%的暗物質組成。
  • 宇宙中存在以光年計量大小的巨型天體嗎,宇宙最大的天體是什麼?
    那宇宙中可能存在著直徑以光年為單位的巨型天體嗎? 相對於人類的世界來講,宇宙中的天體都是非常巨大的。像太陽的直徑是大約是1392000公裡,是地球直徑的109倍。太陽的直徑已經是非常的大了,但是它的直徑是無法和一光年的距離相比的。光只需要不到5秒鐘的時間就可以穿越太陽直徑的距離。因此太陽的直徑只有大約5光秒。
  • 科學家發現離地球最近的黑洞,在1000光年之外
    近日,歐洲天文學家發現了迄今為止離地球最近的黑洞,由於過於接近地球,人類用肉眼都能看到與之「共舞」的兩顆恆星。據《衛報》5月6日報導,歐洲南方天文臺(ESO)6日在《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的研究成果,他們發現一個距離地球1000光年的黑洞(1光年約9.5萬億公裡),是目前已知的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
  • 別小看1光年的距離,我們擁有的速度最快的飛行器,飛1光年要多久
    一光年的距離在宇宙天體之間微不足道,天體之間的距離能達到上百億光年。但對於我們來說,一光年的距離能將我們難倒,旅行者一號作為速度最快的飛行器,至今還沒有飛出太陽系。而在宇宙中談速度,那就繞不開光速。在已知的世界中。光是速度最快的東西。而且依據我們現有的科學理論,光速就是速度能達到的最大值,超光速現在還是理想中的的東西。光運動一秒就是9.46萬億千米,換算一下,光速是每秒30萬千米。也因為光速傳播的距離足夠遠,光年這一概念應運而生。表面上看它是時間單位,其實是衡量宇宙天體之間的距離長度單位。
  • 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嗎?有四種速度比光速還要快
    科學家通過長期大量的宇宙觀測研究,終於發現了有五種速度是超越光速的,這也從側面說明了,超光速現象在宇宙中是存在的,光速並不是宇宙的最快速度,那麼具備是哪五種速度能夠超越光速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第一種、宇宙大爆炸瞬間速度,對於宇宙的起源,現代科學普遍的觀點是起源138億年前的奇點大爆炸。而這個奇點是一個質量無限大,體積無限小的神秘物質,它雖然小到極致,但是內部卻蘊含著無窮的能量。
  • 可觀測宇宙之外是什麼樣的?與黑洞是否有聯繫?
    牛頓於1687年正式提出萬有引力定律之後,力學三大定律加上萬有引力定律共同構成了人們對外部世界認知的基礎體系,特別是萬有引力針對宇宙天體的運行規律進行了理論上的解釋,後來的科學家們根據萬有引力的預測,相繼發現了太陽系以及其它星系的一些天體存在,從而進一步證實了萬有引力的正確性。不過,牛頓並未對萬有引力的產生根源進行闡述。
  • 科學家發現跨幅9000光年巨大氣體結構,在銀河系穿梭
    在宇宙中,天體的形式紛繁複雜,五花八門,種類之繁多,遠遠超過人類的想像。19世紀,科學家們發現了銀河系的一種神秘的氣體雲結構。時隔141年,今天的科學家又發現了另外一個更加奇妙、更加詭異的氣體雲。它像一條龍在海面上下翻騰一樣,在銀河系銀盤兩側往復波動。
  • 星星離我們非常遠,為何我們的眼可以看到幾十億光年之外的星星?
    為什麼人類觀測宇宙只有約千億光年左右的範圍,那是因為千億光年以外的光還沒傳地球。也因此可以推測,宇宙是大到人類智商無法想像。星星不會因為你要看它了,才開始向你發射光線,你看或者不看,它都幾億年如一日地在那裡散發著光和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