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很多文物在某一時期因為選料上乘、製作精良而被冠以時代成為歷史上的代表性文物,這一類文物中的精中之極。
熟悉明代造物的人都知道,明代就有這種以「年號」命名當朝名品的現象,而這種現象不是個別朝代的出現,而是貫穿了整個明代。
比如,我們熟知的宣德爐,景泰藍,成化杯和萬曆櫃,這些可以概括為明代「四大名品」,或者用今天的話來說叫「爆款」。
排開萬曆和成化兩位皇帝,其實相較於這些器物的本身,宣德皇帝和景泰皇帝在歷史上的知名度並不高,但卻因為他們當朝的藝術品而為我們所熟知,尤其是景泰皇帝,如今一說起景泰藍,就沒有中國人不知道的。
明景泰 景泰藍纏枝蓮出戟花觚
觀復博物館藏
相比婦孺皆知的景泰藍,被明清文人和瓷器愛好者賦予極高價值的成化杯,則是最近被拍賣市場捧成了百姓眼中的「紅人」。成化杯中最富代表性的的鬥彩雞缸杯,於前些年2.8億元人民幣天價成交的故事,依然不絕於耳。
成化鬥彩雞缸杯能引起這麼大話題量,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稀少——目前已知在全世界範圍內,僅存十七隻。
在這十七隻中,只有四隻可能流通,十三隻分別被四家博物館收藏,再無交易的可能。其中,臺北故宮目前收藏最多,共有十隻明成化鬥彩雞缸杯。
鬥彩雞缸杯 明成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宣德爐是銅爐中的珍品,能收到一款不錯的宣德爐讓多少人夢寐以求。宣德爐做工精細、耗材昂貴,從鑄造開始就註定了它尊貴的身份。
明宣德 銅衝耳乳足爐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但也正是因為它的製作太過精良,讓很多人懷疑許多至今存世宣德爐的真實性,馬未都先生說,這種現象叫做「真賽假」——明明是真的,但是太真、太完美,反而像是後人的作偽,所以他也認為,宣德爐很難見到真品。
而最後的「萬曆櫃」,說起來其實有點烏龍,雖然它是明代萬曆年間出現的一種書櫃,但這個名字實際上流行的時間非常晚,是清代晚期才開始流行的。有點類似於「懷舊款爆款」產品。
明代 黃花梨萬曆櫃
觀復博物館藏
用年號冠以拳頭產品的現象,明代一朝尤為突出,這「四大名品」如今在收藏市場備受追捧,成了今天收藏界的金字招牌。可是你知道嗎?「四大名品」其實還有第五個——成化爐。
究竟什麼是成化爐?它和這四個又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為何不為我們所知?
收看廣西衛視今晚21:40播出的《收藏馬未都》之《日照香爐生紫煙》,聽馬未都跟你說說「四大名品」家族的第五位成員!
點擊圖片,或者識別圖中的二維碼即可進入「廣西衛視收藏馬未都」頭條號,觀看《寶物有故事》節目↓
註:我們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本文部分圖片整理自網絡,如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繫小編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