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群效應:別被主播牽著鼻子走,這種選擇叫跟風

2020-12-22 北鬥宇

大家好,我是北鬥宇,這幾年來在實體店買慣東西的人如今都有了新的選擇,一些新的手機功能上市,這些實體店就不那麼吃香了,紛紛倒閉了。

這些直播購物顯著特點就是誇大其詞的廣告詞,比如說我們常見的王老吉,它的廣告詞如去火、瘦身。伴隨著盡情享受生活,怕上火,就喝王老吉這句時尚、動感的廣告詞,王老吉一路走紅,大舉進軍全國市場。王老吉最初流行於南方,北方人並沒有喝涼茶的傳統。但是王老吉藥業巧妙地藉助人人皆知的中醫理把王老吉打造成預防上火的必備飲料。

淡淡的藥味,獨特的清涼去火功能,令其從眾多只能解渴的茶飲料、果汁飲料、碳酸飲料中脫穎而出。酷熱的夏天,加上人們對川菜的喜愛,給消費者預防上火的理由,給了人們選擇王老吉的理由。

在消費同時不要盲目跟風,要做到理性消費。經濟學上有個名詞叫羊群效應,是說一個集體裡人們往往會盲目從眾,在集體的運動中喪失獨立的判斷。

在一群羊前面橫放一根木棍,第一隻羊跳了過去,第二隻羊、第三隻羊也會跟著跳過去。這時,把那根棍子撤走,後面的羊走到這裡,讓然像前面羊一樣,向上跳一下,這就是羊群效應,也稱從眾心理。羊群是一個散亂的組織,平時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衝右闖、一旦有一隻頭動起來,其他的羊也會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顧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遠處有更好的草。

因此,羊群效應就是比喻人的一種從眾心理。從眾心理很容易導致盲從,盲從往往會使你陷入騙局或者遭到失敗。

羊群效應告訴我們,許多時候,並不是諺語說的那樣——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在市場中普通大眾往往容易喪失基本判斷力,喜歡湊熱鬧、人云亦云。有時候,群眾的目光還投向資訊媒體,希望從中得到判斷的依據。但是媒體人也是普通群眾,不是你的眼睛,所以收集信息並敏銳判斷,是讓人們減少盲從行為,更多地運用理性思維的最好方法。

相關焦點

  • 《阿甘正傳》與「羊群效應」|經濟心理學(第12期)
    這種盲目效仿他人行為的現象,叫做「羊群效應」。在經濟學中,羊群效應是指個體受到群體的影響之後,會懷疑自己的觀點、判斷和行為,最後,會朝著與大多數人一致的方向而改變自己的選擇。簡單說就是四個字:從眾心理。最早的羊群效應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發現的。所有的羊群,都有一隻頭羊。
  • 每日分享:拒絕從眾效應 只做自己
    從眾效應直接明白地說是一種跟風現象。在心理學方面也叫羊群效應。在羊群中只要有一隻羊帶動起來,其他羊會不顧前方是否有危險或是有青草都會一哄而上。在生活中很多時候都會出現從眾效應,當下很流行的衣服款式,很多人都會買,同樣你自己也想試一試,當猶豫的時候,你選擇了從眾,因為流行所以好看。從而忽視了是否合適自己的身材,膚色。知道盲目的從眾不好,為什麼要從眾呢?害怕別人是對的,自己是錯的。
  • 我的世界:聯機中的「羊群效應」,高玩秒變萌小新,細思極恐!
    "羊群效應",好比如在一個羊群當中,眾多羊兒都看齊"領頭羊",領頭羊幹什麼,其他的小羊便去做什麼,因此也可以理解為"從眾心理"。實際上,"羊群效應"能夠讓一個高玩變成小小萌新。 或許,小夥伴們到這裡就覺得很奇怪了,遊戲的普遍發展規律不應該是從萌新變為高玩,從高玩再升級為大神嗎?
  • 墨菲定律9 —— 羊群效應:「從眾」和「盲從」的臨界點在哪裡
    墨菲定律9——羊群效應:「從眾」和「盲從」的臨界點在哪裡
  • 曾經的童年男神,如今被三線演員牽著鼻子走,曹駿到底怎麼了?
    據悉,曹駿搭檔唐一菲出演《三十而已》經典片段,許是唐一菲過於「盛氣凌人」,曹駿全程被唐一菲牽著鼻子走,不像夫妻吵架,更像是姐姐訓弟弟。曾經的童年男神,如今被三線演員牽著鼻子走,曹駿到底怎麼了?
  • 反轉又反轉,我被這9分劇牽著鼻子走
    但也別小瞧它。與冷門相對的,是它的極佳口碑。第一季豆瓣評分8.4,後三季都9分+,第四季更直接飆升到9.3高分。猶如一把手術刀:冷峻、乾脆、直接。面對這種情況,一般人都選擇睜隻眼閉隻眼。可她偏不,情況詳細寫入報告。在同事眼中,她是不折不扣的怪人。人們形容她:古怪。說白了,她儼然就是個局外人。
  • 雲+智能的羊群效應顯現,百度用「雲智一體」坐定頭羊位置
    「雲智一體」一方面可以看作百度智能雲持續發展一個新的階段,另一方面,也代表百度將自己最先嘗試與落地的雲+智能進一步往前推進,它的背後,是雲+智能這一協同模式的羊群效應越發顯著,百度作為其中的「頭羊」,既需要鞏固自己的地位,也需要為「羊群」引導新的路徑。
  • 這4個星座女堪稱蛇蠍美人,被她們牽著鼻子走
    女人的美可以做很多事情,當更多的選擇時,就不會被道德所束縛。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聊,越美的女人越毒?這4個星座女堪稱蛇蠍美人,被她們牽著鼻子走!雙魚女形容雙魚座女人,恐怕大多數男同胞都會認同「劍裡笑」和「嘴上蜜劍」這兩個詞。在十二星座中,雙魚座女人絕對是一個提不起預防之心的人。當你快樂的時候,你可以像桃花一樣微笑,當你悲傷的時候,你可以和雨一起哭泣。
  • 《浪姐》成團夜,觀眾卻被牽著鼻子走
    當然了,如果可以選擇的話,已經出位的七位姐姐,更多的還是想跟自己隊員搭檔,而不是像這樣混打。此前,寧靜明確地透露過,自己不要成團,就要拿第一,帶著姐妹們拼出去。黃齡也表達過相似的意願,一路走來還是自家姐妹好。
  • 水皮:「談股論金」兩個「中信」力挽狂瀾,北上資金刺激羊群效應
    對於A股的走勢影響其實是相當大的,尤其是短線的炒作的資金,1200多億活躍資金實際上是有乘數效應和放大效應的。千萬不要小看現在這個規模的北向資金對整個市場的短線影響。關於這個現象今天做演講的肖鋼也注意到了,他也提醒了這些大進大出短線炒作的資金。過去這種資金實際上就被理解成過江龍資金,撈一把就走的資金。
  • 牛鼻穿環|你想成為被別人牽著的人還是牽著別人的人?
    有句歇後語叫「牛鼻子穿環——被人牽著走」。提起牛,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溫馴無比?但是你要知道有個詞叫「初生牛犢不怕虎」,還有個詞叫「犟牛」。人家牛那也是有「牛脾氣」的,兩隻大橫角也不是白長的,牛蹄踢踏起來也是很厲害的。
  • 湖人為什麼被倫納德牽著鼻子走?終於看透
    就拿去年夏天倫納德的最終選擇來講,的確,他的利益達到了最大——大合同、全明星隊友、當老大,同時給對手造成了困擾和影響,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只不過當我們回過頭來想到馬刺時期那個痴痴呆呆、跟在波波維奇身後只知道打球,休賽期立馬消失不見的怪咖倫納德的時候,你會發現,現在的倫納德變化太大了!
  • 比較常見的幾種效應
    1.蝴蝶效應蝴蝶效應又叫拓撲學連鎖反應,指在一個循環系統中,微小的改變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對於這個效應最常見的闡述是:"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 股市裡的牧羊犬和羊群
    今天不聊別的,聊聊股市裡的牧羊犬和羊群,看完你一定會有啟發。股市好比一忘無際的草原。裡面存在著兩個主體牧羊犬與羊群。羊雖然多數成群覓食,猶如股市裡的散戶,是一個龐大的群體,沒有方向,中國有2億散戶股民。而牧羊犬就是市場上少數的機構和主力。
  • 【推薦】投資認知偏誤——最常見的三種認知偏誤是沉沒成本、羊群效應和確認偏誤
    在那天晚上,你是花 100 美元度過美好時光,還是花 100 美元坐在不舒服的椅子上看完一場無聊的表演,讓自己備受折磨。哪一個更好呢?  沉沒成本綜合症只是「認知偏誤」的一個例子,所謂認知偏誤就是以情感取代邏輯。因為我們是人,所以這種偏誤總在發生,因為投資者(不論是專業的還是業餘的)是人,他們也會出現這種認知偏誤。在金融和投資領域,有關認知偏誤的研究被稱為「行為金融學」。
  • 《浪姐》看到現在:姐姐「各有特色」,卻一直被節目組牽著鼻子走
    其次,唱跳巨肺的張小雨,在瀟灑走一回的開場是如此美豔大氣,渾厚的嗓音還有點豪邁,完全唱出了這首歌應有的氣勢,紅金配色的連衣裙襯的她更加華麗。一公的寧靜還沒有被隊長和話語權禁錮,她還可以說出「如果她們有誰走了,我和她們一起走」的仗義豪言,二公的時候,開始嘗到了權力和話語權的甜頭,從三公,她已經走向了絕對的中心!
  • 他曾因家人逼婚而與女朋友分手 而秘密結婚還被老婆牽著鼻子走!
    別看林子善身材不高大,樣子像個小混混,想不到他年紀輕輕就很有生意頭腦。早在05年,23歲的林子善跟5名生意夥伴各自投資逾萬元開設公司「STAR-06」,專門承辦夜場打碟和活動工作。「公司口碑很重要,這樣客人才會回頭,所以別人給100塊,我會叫大家做到值150塊。」林子善的夜場生意不俗,未來他最希望可以進軍內地市場。
  • 那些以動物命名的效應與定律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效應、定律、法則,它們中與人有關的往往被冠以人名,與動物有關的則冠以動物名。相比較而言,以動物命名的效應、定律、法則,似乎顯得更為形像、生動,給人以更加直觀的感受和啟迪。為此,收集、整理了以下九種:《蝴蝶效應》南美洲亞馬遜雨林中一隻蝴蝶偶爾振動一下翅膀,也許兩周後就會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 ,央視才不會被牽著鼻子走
    所以這種題材本身熱度就高,再加上是央視主導並宣傳的,所以這部劇人氣自然高,而相比於劇中的其他前輩演員們,肖戰似乎流量是要大一點,所以提到這部劇時總是能看到肖戰的身影。但是明明參演這部劇的演員們幾乎都做了宣傳,而抵制的人卻只看到了肖戰在宣傳呢?因為從一開始他們就緊跟著他。
  • 網際網路時代 別讓公眾號「牽著鼻子走」!
    對於我這種沒有經驗的新手媽媽來說,網絡育兒很方便,不過,要甄別信息還是有點難,有時也會買一些育兒書來交叉印證。」趙應程說。  像趙應程一樣的「80後」 「90後」寶爸寶媽們遇到育兒問題求助網絡已成常態,因此,各種育兒公眾號、育兒類APP也不斷湧現,以滿足母嬰家庭不斷增長的在線育兒需求。